劉海石(《聊齋志異》篇目)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3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劉海石》是清代小說家蒲松齡創作的文言短篇小說。劉海石,蒲台人,避亂於濱州。時十四歲,與濱州生劉滄客同函 丈,因相善,訂為昆季,無何,海石失怙恃,奉喪而歸,音問 遂闕。滄客家頗裕。年四十,生二子:長子吉,十七歲,為邑名士;次子亦 慧。滄客又內邑中倪氏女,大嬖之。後半年,長子患腦痛卒,夫妻大 慘。無幾何,妻病又卒;逾數月,長媳又死;而婢僕之喪亡,且相繼也:滄 客哀悼,殆不能堪。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劉海石
  • 創作年代:清代
  • 作品體裁:小說
  • 作者:蒲松齡
  • 作品出處:《聊齋志異》卷三
作品原文,注釋,譯文,作者簡介,

作品原文

劉海石,蒲台人[1],避亂於濱州[2]。時十四歲,與濱州生劉滄客同函 丈[3],因相善,訂為昆季[4],無何,海石失怙恃[5],奉喪而歸[6],音問 遂闕。滄客家頗裕。年四十,生二子:長子吉,十七歲,為邑名士;次子亦 慧。滄客又內邑中倪氏女[7],大嬖之[8]。後半年,長子患腦痛卒,夫妻大 慘。無幾何,妻病又卒;逾數月,長媳又死;而婢僕之喪亡,且相繼也:滄 客哀悼,殆不能堪。
一日,方坐愁間,忽閽人通海石至。滄客喜,急出門迎以入。方欲 展寒溫[9],海石忽驚曰:“兄有滅門之禍,不知耶?”滄客愕然,莫解所以。 海石曰:“久失聞問,竊疑近況未必佳也。”滄客法然[10],因以狀對。海 石欷。既而笑曰:“災殃未艾[11],余初為兄吊也[12]。然幸而遇仆,請為 兄賀。”滄客曰:“久不晤,豈近精‘越人術’耶[13]?”海石曰:“是非 所長。陽宅風鑒[14],頗能習之。”滄客喜,便求相宅。
海石入宅,內外遍觀之。已而請睹諸眷口;滄客從其教,使子媳婢妾, 俱見於堂。滄客一一指示。至倪,海石仰天而視,大笑不已。眾方驚疑,但 見倪女戰無色,身暴縮,短僅二尺余。海石以界方擊其首[15],作石缶聲[16]。 海石揪其發,檢腦後,見白髮數莖,欲拔之。女縮項跪啼,言即去,但求勿 拔。海石怒曰:“汝凶心尚未死耶?”就項後拔去之。女隨手而變,黑色如 狸[17]。眾大駭。海石掇納袖中,顧子婦曰:“媳受毒已深,背上當有異,請驗之。”婦羞,不肯袒示。劉子固強之,見背上白毛,長四指許。海石以針挑出,曰:“此毛已老,七日即不可救。”又視劉子,亦有毛,才二指[18]。曰:“似 此可月余死耳。”滄客以及婢僕,並刺之。曰:“仆適不來,一門無噍類矣[19]。”問:“此何物?”曰:“亦狐屬。吸人神氣以為靈[20],最利人死。” 滄客曰:“久不見君,何能神異如此!無乃仙乎?”笑曰:“特從師習小技 耳,何遽雲仙。”問其師,答云:“山石道人。適此物,我不能死之,將歸 獻俘於師[21]。”
言已,告別。覺袖中空空,駭曰:“忘之矣!尾末有大毛未去,今已遁 去。”眾俱駭然。海石曰:“領毛已盡,不能化人,止能化獸,遁當不遠。” 於是入室而相其貓,出門而嗾其犬,皆曰無之。啟圈笑曰[22]:“在此矣。” 滄客視之,多一豕。聞海石笑,遂伏,不敢少動。提耳捉出,視尾上白毛一 莖,硬如針。方將檢拔,而豕轉側哀鳴,不聽拔。海石曰:“汝造孽既多, 拔一毛猶不肯耶?”執而拔之,隨手復化為狸。納袖欲出。滄客苦留,乃為一飯。問後會,曰:“此難預定。我師立願 弘,常使我等邀世上,拔救眾生,未必無再見時。”及別後,細思其名,始 悟曰:“海石殆仙矣!‘山石’合一‘岩’字,蓋呂仙諱也[23]。”

注釋

[1]蒲台:縣名。清優屬山東武定府。今併入博興縣。
[2]濱州:州名。清代屬山東武定府。故治在今山東省濱州市。
[3]同函丈:指同塾讀書。函丈,謂學塾中師、生座位相距一丈。《禮記·曲 禮》:“席間函丈。”註:“函猶容也,講問宜相對容丈,足以指畫也。”
[4]訂為昆季:結拜為異姓兄弟。昆季,兄弟之間長為昆,幼為季。
[5] 失怙恃:父母雙亡。《詩·小雅·蓼莪》:“無父何怙,無母何恃。”怙恃 本義為憑恃,後遂作為父母的代稱。
[6]奉喪:護送靈櫬。
[7]內:納;指納之為妾。
[8]嬖(bì壁):寵愛。
[9]展寒溫:敘寒暄、致問候的意思。展,敘。
[10]泫(xuàn 絢)然:淚流的樣子。
[11]未艾:未盡,未停。
[12]吊:哀悼撫慰人之凶喪災難。
[13]越人術:醫術。戰國扁鵲,原名秦越人,又名盧醫,是我國古代名 醫,因以越人術為醫術的代稱。
[14]陽宅風鑒:我國古代星相方技的一個分支,為人家住宅看風水和給 人相面。
[15]界方:即界尺。文具名。畫直線或壓紙的尺子,用硬木、玉石或銅 製作。
[16]石缶:一種石制盛器。或如盆、或如缸,大小不一。
[17]狸(lí離):獸名。身肥短,似狐而小,俗稱野狸。
[18]裁:才。
[19]無噍(jiào 叫)類:無生口,無活人。《漢書·高帝紀》:“(項 羽)嘗攻襄城,襄城無噍類,所過無不殘滅。”註:“無復有活而噍食者也。 青州俗呼無孑遺者為無噍類。”噍,咀嚼。
[20]神氣:指人體元氣。
[21]獻俘:舊時戰勝,押送俘虜獻於朝廷或主帥,稱獻俘。這裡指呈獻 所獲。
[22]圈(juàn 卷):豬圈。
[23]呂仙:呂岩,字洞賓;以字行。號純陽子,自稱回道人。唐末道士。 傳說生於唐德宗貞元十四年(798),六十四歲進士及第。後游長安,遇锺離 權,因得道。世以為神仙,通稱呂祖。

譯文

劉海石是蒲台人,十四歲時,隨家人到濱州躲避戰亂,與濱州書生劉滄客同拜一個老師學習,兩人關係很好,便結拜為兄弟。沒過多久,劉海石父母雙亡,奉喪回了原籍,此後一直杳無音信。
劉滄客家境富裕,四十歲生了兩個兒子。長子劉吉,十七歲了,是縣裡的名士。次子也很聰明伶俐。後來,劉滄客又娶了本縣倪家的姑娘為妾,對她非常寵愛。過了半年,長子患頭痛病去世,夫妻大為悲傷。不久劉滄客的妻子又病故;過了數月,大兒媳也死了,家中的奴婢傭人也一個接一個地去世。劉滄客接二連三屢遭不幸,幾乎不能忍受。
一天,他正在獨自悶坐,忽然看門人進來稟告:劉海石來了。滄客很高興,急忙出門恭迎入坐。剛要問候寒暄,劉海石忽然吃驚地望著他說:“老兄,你有滅門之禍,不知道嗎?”劉滄客目瞪口呆,不明白是怎么回事。劉海石又說:“很久不通音信,我估計你近來的狀況就未必很好!”劉滄客聽後,忍不住掉下淚來,就將家中近來發生的災難,如實相告。劉海石也難過得落了淚,既而又轉悲為喜,笑著說:“這場災難還沒完,所以我先是為你悲傷;但幸虧遇到我,又該為你慶賀。”劉滄客說:“久不見面,難道你精通了給人看病的越人術嗎?”劉海石回答說:“這不是我的專長。看看宅子風水、或給人相相面我到是比較在行。”劉滄客很歡喜,便求他相看住宅。劉海石里里外外察看了一遍後,又要求再看看家中所有成員。
劉滄客按他的吩咐,把全家人都集合到堂屋,挨次一一地指給劉海石。輪到倪氏時,劉海石忽然仰天大笑不止。眾人正驚奇時,就見倪女嚇得渾身打顫,面無人色;整個身體驟然縮短到二尺多長。劉海石用界尺敲敲倪女的頭頂,發出一種像敲石罐的聲音。他又上前揪住倪女的頭髮,仔細檢查她的腦後,見有幾根白毛,伸手就要拔去。倪女縮著脖子,跪在地上哭著說馬上就走,求他不要拔了。劉海石怒斥道:“你還想害人嗎?”硬將白毛拔去了。那女子隨即變成了一隻黑色像狸一樣的動物。眾人都異常驚懼。劉海石把那動物抓來放到袖子裡,看著劉滄客的兒媳說:“她受毒很深,背上肯定有異樣的變化,請讓我檢查一下。”媳婦害羞,不肯脫衣服。劉的兒子執意讓她脫下,見她背上長著白毛,有四指多長。劉海石用針給她挑出,說:“這毛已老,再過七天就沒救了。”劉海石又看滄客的兒子,見背上也長著二指多長的白毛,便說:“這些毛若再長一個多月,你也沒命了。”他又逐個察看了劉滄客及家人,一一挑去了白毛,對眾人說:“我若不及時趕來,全家人沒有再活的了!”有人問:“這是個什麼東西?”劉海石回答:“也屬狐類,專靠吸取人的精氣為生,最能置人於死地。”劉滄客說:“好久不見,你怎么能這樣料事如神,莫非是神仙嗎?”劉海石笑著說:“我這不過是跟師傅學到的一點雕蟲小技罷了,怎敢稱神仙呢?”滄客問誰是他師傅,劉海石說:“山石道人。剮才這東西,我還治不死它,要獻給師傅,讓他處置。”說完就告別要走,一抬手覺得袖子空空的,驚駭地說:“跑了!尾巴上還有大毛沒拔去,竟然逃了。”眾人駭然。劉海石忙安慰說:“他脖子上的毛已拔了,不能再變成人,只能化成獸類,不會跑遠。”說著就進屋看看貓,又出門看看狗,都說不是。打開豬圈門看時,劉海石笑著說:“在這裡呀!”劉滄客過去一看,果然多了一頭豬。那豬聽到劉海石的笑聲,立時伏在地上一動也不動。劉海石提著耳朵把它抓出來,見尾巴上果然有一根白毛,堅硬如針。才要拔掉,那豬翻轉哀鳴不讓撥。劉海石氣憤地說:“你作孽這么多,還想一毛不拔嗎?”邊說邊強行拔掉,那豬隨手又化為狸。劉海石將它收到袖中要走,劉滄客苦苦挽留,才在一起吃了頓飯。臨行前,劉滄客問他什麼時候再見,劉海石說:“這事難以預定。我師傅立下宏圖大志,常派我們邀游世上,搭救眾生,以後未必沒有見面的機會。”
分別後,劉滄客細想劉海石師傅的名字,才恍然大悟地說:“海石大概已變成仙人了!‘山石’合起來是‘岩’字,正是仙人呂洞賓的名字。”

作者簡介

蒲松齡(1640-1715),清代傑出的文學家,字留仙,一字劍臣,別號柳泉居士,世稱聊齋先生,山東淄川(今山東淄博市) 人。他出身於一個沒落的地主家庭,父親蒲槃原是一個讀書人,因在科舉上不得志,便棄儒經商,曾積累了一筆可觀的財產。等到蒲松齡成年時,家境早已衰落,生活十分貧困。蒲松齡一生熱衷功名,醉心科舉,但他除了十九歲時應童子試曾連續考中縣、府、道三個第一,補博士弟子員外,以後屢受挫折,一直鬱郁不得志。他一面教書,一面應考了四十年,到七十一歲時才援例出貢,補了個歲貢生,四年後便死去了。一生中的坎坷遭遇使蒲松齡對當時政治的黑暗和科舉的弊端有了一定的認識,生活的貧困使他對廣大勞動人民的生活和思想有了一定的了解和體會。因此,他以自己的切身感受寫了不少著作,今存除《聊齋志異》外,還有《聊齋文集》和《詩集》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