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老人,他出生於1918年,足足走過了將近百年的歲月。這一百年,正是中華民族從水深火熱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歷經土地革命、抗日戰爭、解放戰爭,走向獨立、自主,又通過改革開放走向富強、民主、文明,並向著實現民族復興的“中國夢”努力前行的滄桑巨變的一百年。這百年的歷史進程,他都是親歷者和見證者,他的青春是在太行山革命根據地的抗戰歲月中度過的,他一生著述500萬言,幾乎都是書寫太行的歷史人物和故事。這位老人就是長篇小說《太行風雲》的作者、作家劉江。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劉江
- 出生日期:1918年
- 職業:作家
人物介紹,成長經歷,工作地區,創作始於戰火,
人物介紹
一位老人,他出生於1918年,足足走過了將近百年的歲月。這一百年,正是中華民族從水深火熱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歷經土地革命、抗日戰爭、解放戰爭,走向獨立、自主,又通過改革開放走向富強、民主、文明,並向著實現民族復興的“中國夢”努力前行的滄桑巨變的一百年。這百年的歷史進程,他都是親歷者和見證者,他的青春是在太行山革命根據地的抗戰歲月中度過的,他一生著述500萬言,幾乎都是書寫太行的歷史人物和故事。這位老人就是長篇小說《太行風雲》的作者、作家劉江。
成長經歷
劉江的個人命運,從一開始就被歷史的潮流所挾裹。1930年蔣、馮、閻中原大戰,社會動盪,導致這個12歲的讀書少年失學,不得已回家放羊,後來又到和順縣糧稅局當了小雜役,幹活、做飯、倒夜壺,成為了勞苦大眾的一員。1936年2月,中國人民紅軍抗日先鋒軍東征山西,從太原到各個縣城都氣氛緊張起來,天天能夠聽到紅軍打到何處的訊息,當官的都捲鋪蓋跑路了,19歲的劉江只好再次回到村里務農。
。東征紅軍西渡回陝後,中共和閻錫山通過“犧盟會”的形式開始公開合作抗日,1936年11月,“犧盟會”組織一批臨時村政協助員進入山西農村,向各階層進行宣傳工作,喚起民眾的愛國熱情。在劉江所在的二三百戶人口的小村莊,有6個農民參加了“犧盟會”,劉江就在其中。他們填寫表格,然後接受培訓。1937年10月,劉江加入中國共產黨。同年11月,太原淪陷,作為有政治覺悟、抗日情緒高、有文化的優秀青年,劉江受訓後被派回村里宣傳抗日,並擔任村長,負責組織自衛隊和民兵。
工作地區
“我是革命一塊磚,哪裡需要哪裡搬。”這句話非常適合作為早年參加革命的劉江的寫照。1938年初,20歲的劉江正在和順縣城的“犧盟會”國小教員集訓班學習,組織找他談話,要調他到縣委機關工作。原來當時晉冀特委駐地在和順,特委書記陶希晉為了更好地在太行山區宣傳革命、發動民眾,決定辦張報紙,需要調一些學過文化的黨員繕寫報紙或者做通訊員。5月,太行戰地快報《勝利報》創刊,劉江奉命來到編輯部,被分配到繕寫組寫報紙,月薪兩塊錢。這個活兒很辛苦,並且不如當國小教員待遇好,積極性不高的人不斷地離開,但劉江黨性強,他留了下來。太行山上條件艱苦,能找到的紙都被用來印了報紙,寫報紙用的紙、墨和小毛筆都需要去太原採購,想找一張四條腿全乎的桌子都不容易,找張平整的桌面就更困難,寫錯一個字整張報紙就得重來,動不動就會在版面上留下手紋。常常是,繕寫人員寫著報紙,印刷工人在一邊提醒:“先生們,老爺們,把你們的‘爪爪兒’拿開些哇!”就是在這樣的艱苦條件下,記者和通訊員們把採訪稿交回來,劉江他們繕寫組的再把稿子寫到報紙上。報紙就在大山里印刷,印出來後用騾子馱到山口,分揀成小捆,改為人力用扁擔擔著走,每五六十里地設一個發行站,再由發行站往各個村落里發行。
抗戰歲月里,行軍、作戰、轉移、背糧食、反掃蕩,往往在一個村子裡住不了幾天,就要打起背包轉移。碰上反掃蕩,幾天幾夜不能休息,但報紙照樣得按時出版。在長期的繕寫工作中,劉江很用心地學習著寫作知識和技能,比如首席記者李莊對劉伯承司令員的專訪,就是他繕寫的,作為第一讀者,他倍受鼓舞,並漸漸萌發了當記者的念頭。1941年底,晉冀特委《勝利報》和華北《新華日報》合併,發行範圍擴大到整個晉冀魯豫全區,晉冀魯豫邊區政府以《勝利報》的發行網和人員為基礎建立了交通總局。報紙也改為鉛印技術,把劉江從繕寫工作中解放出來。他是個能文能武的人才,放下筆背起槍就是報社的戰鬥隊員,每次戰鬥,他都積極打前鋒,或者組織大家突圍。1942年5月,日軍對太行抗日根據地發動 “大掃蕩”, 出動大兵團突襲八路軍前敵指揮部,左權將軍負責斷後,指揮部隊掩護中共中央北方局和八路軍總部等機關突圍轉移,其中就包括華北《新華日報》社的編輯、記者們。
劉江深情地回憶起5月25日左權將軍犧牲的情景:那天天剛亮,頭上日軍的飛機像蝗蟲一樣遮住了天空,四面都有機關槍的火舌在掃射,掩護部隊和報社人員在左權將軍指揮下進行突圍,在遼縣十字嶺激烈的突圍戰鬥中,左權不幸被炮彈彈片擊中頭部犧牲,包括總編輯何雲在內的《新華日報》40餘名骨幹同時犧牲。部隊化整為零,背著槍的校對科人員劉江帶領報社殘餘人員向著深山裡轉移,突圍後他被授予“戰鬥模範”稱號。毛澤東在抗日戰爭時期的《左權軍事文選》里說:“左權他吃的洋麵包都消化了,這個人硬是個‘兩桿子’都硬的將才。”左權是年輕的劉江一直崇拜的筆桿子、槍桿子都硬的抗日英雄。
創作始於戰火
1943年,劉江如願以償地從校對員成為記者,實現了自己的夢想,足跡踏遍太行抗日根據地,採訪報導了無數抗日英雄的事跡。這也為他以後的文學創作打下了厚實的生活基礎。4年後的1947年3月,胡宗南進攻延安,黨中央從延安戰略性撤離後,密電晉冀魯豫邊區成立邯鄲廣播電台,以新華廣播電台的名義繼續播報。劉江作為新聞戰線的骨幹,又被從《新華日報》抽調到廣播電台去當編輯。“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就在太行人為沒有大功率無線電台發愁的時候,一架國民黨飛機錯降到解放區的河南焦作,被人民解放軍繳獲,把飛機裡面的三台收發報機拆下來給了廣播電台,由工程師王士光把一台350瓦功率的收發報機改裝成了短波無線電台。就在胡宗南占領延安的第二天,國民政府正在舉國歡慶的時候,太行山上發出了“陝北新華廣播電台……”的台號呼叫和播音,使國民黨和胡宗南如墜五里霧中。這段歷史,後來被改編成電影《永不消逝的電波》。
最珍貴的青春和熱血澎湃的歲月都是在太行山革命根據地度過的,這對劉江的一生都是至關重要的寶貴財富,也成為他一生書寫不盡的文學素材。正是在“陝北新華廣播”重新在太行山上發聲後,劉江開始了他的文學創作,嘗試著在根據地的《太行文藝》上發表小說了。
解放初,劉江先後擔任《太原日報》總編輯、山西人民廣播電台台長兼總編輯、山西省廣播電視局局長,業務、政務繁忙,然而,太行山的烽火歲月一直在他的腦海之中揮之不去。1958年“山藥蛋派”領軍人物趙樹理從北京歸來,和時任山西第一省委書記陶魯笳還有劉江座談,劉江談了自己打算創作一部描寫太行革命風雲的長篇小說的構想,得到了趙樹理的鼓勵。轉年就是新中國成立十周年,為了向國慶獻禮,劉江利用每個星期天的休息時間開始了創作。同年他當選為山西省文聯副主席。其後他又先後擔任山西省新聞出版界局長、山西省文化廳廳長、山西省委宣傳部副部長等行政職務,然而始終筆耕不輟,在半個多世紀的文學生涯中寫出了《太行風雲》《烽火搖籃曲》等500多萬字反映當年太行革命歷史風雲的作品。
在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到來之際,這個見證了中國由積貧積弱到國強民富的滄桑巨變的世紀老人,依然葆有充沛的生命力量,他每天寫文章、練書法,還在力所能及地參加著文化活動,那段崢嶸歲月煉就的青春活力依然在他的身體裡激情燃燒著。聽著他的動情講述,抗日戰爭的硝煙仿佛還沒有散盡,我們要銘記那些為了中華民族的救亡圖存奮鬥犧牲的先烈們,永遠銘記他們的不朽功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