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永亨故居

劉永亨故居

劉永亨故居,在天水市秦州城西關,其故居原有,現存二處。一處在今自由路西頭2號院,一處在今自由路91號院。2號院為一進一院,由五座房屋組成,系明代建築。91號院為清代早期建築。兩座院落建築格局分述如下:自由路2號院,為一進一院,由五座房屋組成的四合院形制,呈正方形。大門向南,雙開木板門,院置在北南軸線上,建有主廳房、虎座門和廂房。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劉永亨故居
  • 處數:三處
  • :正方形
  • 位置:在天水市秦州城西關,
劉永亨生平,故居概況,

劉永亨生平

劉永亨(1850--1906)字子嘉。光緒丙子年(1826年)鄉試中舉,次年聯捷中進士。充翰林院庶吉士,授編修,在任不到兩年,因其父母相繼亡故,即歸故里服孝,服孝期滿後,西出陽關遨遊新疆,所到之處備受歡迎。倦遊後回秦,此年夏復進京供職,協修國史,在撰修國史會典時,以其資料翔實,考證縝密見長,而受到朝廷嘉獎,旋由詳校升任為總纂與編審。期間由於節約印刷費用六萬兩銀,又受到褒揚,即旋升為侍講,佩花翎頂戴。之後又接連升官,升遷至侍讀學士,起居注官等。
光緒二十年時,劉永亨赴陝西擔任主考官,秋試中受到陝甘學子士林們的稱讚,士皆引以為榮。庚子之變(1900年),西方列強侵略中華,劉永亨致書持有兵權的甘軍首領董福祥,請調移兵攻打列強,表現了他的愛國情懷。慈禧、光緒離開北京到西安時,劉永亨一路護駕至隴西西安,此時任少詹事、詹事之職。兩宮回京後,又旋升為內閣學士,不久又升為戶部侍郎。丙午年(1906)再授工部侍郎和倉場侍郎之職。時值秋季漕運繁忙,劉永亨往來於漕運之間,因過於勞累,加之身患重病,於光緒三十年(1906年)歿於任上,逝世時年僅56歲。史書有載:劉永亨一生節儉自律,清正廉潔,生性靜穆,英聰務實,起居有度,為人耿直。體形偉岸,學識淵博,而且治學嚴謹,所著《精閣日記》存世。

故居概況

正南為虎座門三開間(現存二間,一間已塌),與主庭房相對,硬山頂單坡水,明間置門,兩次間為屋。欄板上浮雕卷葉雲紋,雀替卷葉紋。主廳房坐北面南,硬山頂單坡水五間,為三庭兩廂形制,前檐置金柱,柱高2.60米,柱圍0.65米。檐下寬廊,抱頭梁,雕麻葉紋落於斗拱,上承檐檁。拱板浮雕卷葉紋,欄板鏤牡丹、荷花、蘷龍等。雕花大方明快,做工精細。枋柱間施以卷葉雀替,直欞門。室內有格扇,為方格窗。單部梁直升柱頭平板枋,攀間呈象鼻狀,單雲紋,補間一鋪作,花牙卷葉雲紋,鋪作間鐫刻透花孔雀牡丹、白鷺荷花、石榴佛手、蘷龍棒壽等圖案,雕工精細,雀替為卷葉紋,均系明代建築。院之東、西有硬山頂單坡水廈房各三間,挑檐,小耍頭雕二朵雲紋,脊飾纏之荷花。全院房屋基礎完好。
自由路91號院,為劉永亨之子、清戶部主事劉汝冕故居。主北房硬山頂單水坡三間,有西蕃蓮脊飾,有寬廊,檐柱高2.06米,柱圍0.60米,耍頭呈象鼻狀,單雲紋,補間一鋪作,花牙雕卷葉紋,直欞門,方格窗,雀替為卷葉紋。倒庭坐南面北,硬上頂單坡水五間(三庭二耳房),有脊飾,哺龍吻,檐柱高2.60米,直徑0.22米,有鋪作,鋪作間雕卷葉牡丹,雀替為卷葉牡丹。東西廈房為硬山頂單坡水,各四間,有金柱、檐柱。占地面積約750平方米。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