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氏家塾

劉氏家塾

劉氏家塾各地均有,最具代表性的有海豐縣劉氏家塾,和陽春市劉氏家塾,其他的劉氏家塾,有待繼續補充。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劉氏家塾
  • 發源地:海豐縣海城鎮人民南路
  • 始建始建:1529年
  • 格局:四合院式布局
海豐縣劉氏家塾,古典建築,族聯七都,培養子弟,政府維修,陽春市劉氏家塾,文物檔案,教育縮影,曾經輝煌,

海豐縣劉氏家塾

古典建築

劉氏家塾,位於海豐縣海城鎮人民南路,始建於明代嘉靖八年(1529年),清代重修,為四合院式布局,中軸對稱,硬山頂,面闊五間,深三進,左右各九間廂房,俗稱“九包五”,總面積1179.5平方米,主體建築為風火式山牆硬山頂,抬梁與穿斗混合式梁架結構,梁枋、駝墩、瓜柱、雀替等構件和結點飾有精湛的雕刻藝術,頗具地方特色,是海豐縣現存較完整的明代古宗祠建築,為研究地方的民俗、歷史、建築提供了實物資料,特別是門口的一對泥塑獅子,形象迫真,栩栩如生,行家裡手看後都嘆為觀止。

族聯七都

明代嘉靖八年,因眾多劉姓生員來學宮就讀,為解決住宿問題,劉姓族老稟告海豐知縣陳一善,構想於學宮旁邊建造劉氏宗祠一座作為學舍,供全縣各地來縣城就讀的劉姓生員住宿、學習之用,後由陳一善呈請府憲批准而建立的,為避聯宗匯族之嫌,題匾稱“劉氏家墪”,實則具有宗祠之功用,是海豐城池內唯一的姓氏宗祠建築物。
劉氏家塾,學塾兼為宗祠,主要奉祀三國時蜀漢昭烈帝劉備、入閩始祖劉祥、和入粵始祖劉開七,是海豐縣(明代嘉靖八年,海豐縣轄興賢、金錫、楊安、石塘、石帆、吉康、坊廓七都,範圍包括現在整個汕尾市)各地劉姓在縣城的總祠,展現了海豐縣七都劉姓宗族,戮力同心、精誠團結、共襄盛舉的精神,因此又被稱為“七都祠”,祠裡面塑有劉備和劉廣傳的塑像。

培養子弟

劉氏家塾是劉姓子弟讀書的族塾,最多時有百多人一起讀書,劉姓是海豐的強宗大姓,非常注重文化修養,歷來重文不重武,在學宮(即孔廟、今之紅宮)旁邊都能聽到劉姓族人朗朗讀書聲;劉氏家塾用族田的收入充當經費,家塾主要接收族中貧寒子弟免費入學,並獎勵學有所成的宗族子弟,培養封建士人,推行孝治,維護倫理綱常。家塾的教學內容以孝為主,從兒童識字起,梗教以二十四孝,《孝經》、《聖諭廣訓》、四書五經等內容,培養子弟取得功名,為官作宦,光宗耀祖,擴大宗族影響。
劉氏家塾
1927年11月18日至21日在紅宮召開縣工農兵蘇維埃代表大會,成立海豐蘇維埃政府。劉氏家塾被作為工農兵代表大會代表宿舍。

政府維修

為紀念彭湃誕辰110周年和海陸豐蘇維埃政權成立80周年,經過連月來的緊張施工,海豐一批革命文物維修工程基本完成。
海豐縣投入1000萬元,維修和配套建設了16個項目。重點維修的有赤山約農會舊址、海豐縣總農會舊址、得趣書室、彭湃烈士故居和工農兵代表住宿地舊址等,主要是對建築物屋面進行拾漏,對門、窗、屏風等木質部件進行加固、牆體批盪、粉刷,同時,對院子內環境進行整治,合理綠化、做到修舊如舊,保持歷史原貌。
這次維修工程較大型的是“工農兵代表住宿地舊址(劉氏家塾)”,該項目分兩期進行,投資160多萬元,按原貌恢復重修中廳及後廳,包括屋面、木雕、地台、牆體、彩繪及灰塑等。
新增設的紅色景點項目有“紅場碑廊”和“彭湃燒田契”、“六人農會”兩座雕塑。前者工程投入資金54萬元,碑廊石刻主要由前言、中央決議、毛澤東、周恩來等對海豐農民運動的評價、歷年來黨和國家領導人及知名人士,參觀紅宮紅場舊址的留言等組成。還有兩幅反映海豐農民運動石雕,共50塊石,73米長。後者兩座雕像安放在龍舌埔得趣廣場,刻劃了當年農運初期革命志士風雲際會,展示了彭湃敢為天下先的英勇氣概。

陽春市劉氏家塾

文物檔案

名稱:劉氏家塾
地點:陽春市三甲鎮三墟村委會
年代:距今306年
劉氏家塾
級別:廣東省文物保護單位
劉氏家塾,坐落在廣東粵西陽春市三甲鎮,始祖念三郎【巨漢公之三子】從閩入粵於陽春開居,系開七公派下廣傳公的宗裔,屬十二房巨漢公的支脈世系。該宗祠始建於公元1689年至1693年曆經五年竣工。位於陽春市三甲鎮中心國小內。建於清康熙年間,清光緒九年(1883年)改為劉氏義學,光緒三十四年改為劉氏學堂。1983年改為三甲中心國小。
學堂占地面積6354平方米,建築面積1826.6平方米。包括講堂、教務處、禮堂、會客室、師生宿舍等建築。自民國15年(1926年)以後,增設了圖書館、儀器室等。學堂懸山頂,脊、梁、檐、屏等精雕細刻人物花卉,壁畫彩繪栩栩如生。現學堂建築仍為學校所用,由於年久失修,部分雕刻、屏風、匾額已遭破壞。
走近莊嚴雄偉的家塾,抬頭可見屋檐上有栩栩如生的灰雕,屋檐下有精美細緻的木雕,紋理清晰,而歷經時間洗禮的牆壁也留下了斑駁的痕跡———雖然有白色粉刷的掩飾。門前的兩根柱子,十分粗壯,需雙手合抱。柱子是用崗松做成的,非常堅固、結實,連蛀蟲都咬不動,所以時隔300多年還保存完好。
最外面的建築叫下廳,往裡走,依次是中廳、上廳,且各廳之間還有天井,西側的幼稚園,叫西廂,東側原本有東廂,後來被拆掉了,1986年新建了教學樓。
跨過高高的門檻,步入下廳,抬頭可見上方掛有三副牌匾,分別寫著“文魁”、“優貢”、“武魁”。“文魁“牌匾上面的字樣:右側是“清乾隆丙午科六十四名”,左側是“宗澻敬拜”。六十四名,是在全國的名次,左側寫的是名字。劉氏家族的子孫考取功名後,就掛這樣一個牌子來敬拜祖先。
一門三進士一門三進士
環顧上、中、下三廳,可見牆壁上掛滿了這種牌匾,有文魁武魁歲貢恩貢副貢等等,一共50多塊。而從上面記載的時間來看,這些牌匾,幾乎涵蓋了清朝的各個朝代。
中廳牆壁上掛著三塊“進士”牌匾。三塊牌匾右側寫著的年代分別為嘉慶、道光和同治,而左側的名字是榮玠、榮琪、承輦。劉氏家族在當地非常有名望,三甲鎮的老百姓對此口口相傳的一句話就是“一門三進士,四代兩鄉賢”

教育縮影

車駛進三甲中心國小,停在寬闊的操場邊。透過車窗,幾棵鬱鬱蔥蔥的大樹驀地映入眼帘,校園春意盎然。
82歲的老校長劉傳意步履蹣跚、笑意盈盈地走過來,熱情地當起“導遊”。劉傳意是三甲人,70年前在這裡讀高小,1982至1987年任校長。
他指著西側一座洋溢著古老氣息的古建築說,那就是劉氏家塾。
一步一步走近莊嚴雄偉的家塾,抬頭可見屋檐上有栩栩如生的灰雕,屋檐下有精美細緻的木雕,紋理清晰,而歷經時間洗禮的牆壁也留下了斑駁的痕跡———雖然有白色粉刷的掩飾。此時,大門開著,高高的門檻立在那,上學的小朋友“跨欄”各施技巧,看起來妙趣橫生。門前的兩根柱子,十分粗壯,需雙手合抱。老校長說,柱子是用崗松做成的,非常堅固、結實,連蛀蟲都咬不動,所以時隔300多年還保存完好。
老校長介紹,最外面的建築叫下廳,往裡走,依次是中廳、上廳,且各廳之間還有天井,西側的幼稚園,叫西廂,東側原本有東廂,後來被拆掉了,1986年新建了教學樓。
一牆之隔,古今交相輝映,互為點綴———家塾顯得凝重而大氣,在細雨中默默靜立;而新校園內綠草如茵,旗幟飄揚,書聲琅琅。穿過這堵古老的牆壁,仿佛穿越於300年前與300年後,穿透於《四書》、《五經》與26個拼音字母之間,穿梭於儒雅翩翩的公子與調皮可愛的孩童之中……
“這所學校曾經多次改名。”老校長說,他在這讀書的時候,學校叫“三甲中心下鄉國小”。他還記得,在上五年級的時候,即民國二十九年(公元1940年),日本飛機轟炸陽春城,陽春縣立中學遷址於此,三甲中心下鄉國小遷往雞頭塘王氏宗祠。
據《陽春文物志》記載,劉氏家塾占地面積6345平方米,建築面積1840平方米,是一座三進三開加兩廊風字山牆式古建築,設有講堂、禮堂、學生宿舍等。從清康熙年代到1983年,從“劉氏家塾”到 “劉氏昌後義學”再到“陽春縣第四區第一高等國小” ……直到“三甲中心國小”,曾8次更改名稱。
1996年劉氏宗親集資重修。2002年7月17日,廣東省人民政府把劉氏家塾公布列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曾經輝煌

附:三甲歷代劉氏中榜文人:
劉裔烗,清康熙舉人。
劉宗湘,清雍正舉人。
劉宗濫,清乾隆舉人。
劉世校,清乾隆舉人。
劉宗邃,清乾隆舉人。
劉宗渡,清乾隆舉人。
劉世探,清嘉慶舉人。
劉世栩,清嘉慶舉人。。
劉榮玠,清嘉慶舉人,清嘉慶進士。
劉士升,清道光舉人。
劉榮浩,清道光舉人。
劉榮琪,清道光舉人,清道光進士。
劉顯楨,清光緒舉人。
劉承輦,清同治進士
劉啟維,清康熙武舉人。
劉宗漢,清康熙武舉人。
劉秀夫,清雍正武舉人。
劉啟釾,清雍正武舉人。
劉榮訪,清同治武舉人。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