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桂秋(革命英雄)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4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劉桂秋(1925~1969)祖籍膠縣官莊村,幼時因家境貧困,隨父流浪到膠縣胡家村落戶。青少年時期在村里參加青年抗日先鋒隊,1947年1月參加中國人民解放軍,先後參加了膠縣戰鬥、孟良崮戰役和濟南戰役。1948年在淮海戰役中加入中國共產黨,後又參加渡江戰役、解放南京等戰役。1951年參加抗美援朝。1954年回國後,調空軍開原機場做後勤工作。1957年轉業至牟平縣人委辦公室工作。1962年1月調乳山縣工作,時值乳山縣煤建經營處乳山口組因煤炭吞吐量大,工作條件差,缺少工作人員,他不計較個人名利地位,毅然來到乳山口煤建組擔任了煤炭保管員。到任當天,放下行李,就同煤建組其他人一起參加煤場勞動。後來他發現煤炭因受風雨侵襲大量流失,便帶領全體煤建組工作人員整修煤場、煤垛,將煤炭流失減少至最低限度。每次下雨時,都堅守在煤垛上,保護煤炭不讓雨水沖走。因過度操勞身體患了重病,仍帶病工作,兩腿支撐不住,就扶著牆堅持下去。1964年夏,領導從其家信中得知他家中的房子需要修理,便催他回家幫助料理,他放心不下工作,執意不肯。領導無奈親自為他買好車票,批假10天,逼其回家。回家當夜遇上大雨,他怕大雨沖走煤炭,第二天一早便冒雨趕回單位。桂秋覺得自己是國家幹部,就應該為民眾服好務。旗桿石村殘廢軍人王祥義行動不便,他堅持常年按時為其送煤。為回響上級節約用煤號召。他一面組織人到集市盤節煤灶樣子,向民眾宣傳節約用煤,一面利用業餘時間到附近村莊幫助民眾改造爐灶,常工作至深夜,先後為附近民眾改好150多個爐灶。他個人生活非常儉樸,衣服總是補了再補,每次回家為了節省路費,從膠縣車站下車步行80餘里回家。但每遇上民眾有困難卻慷慨解囊相助。凡遇上遠路來乳山口買煤的民眾錢不夠,他立刻給墊上,有時遇上買煤的人多,有的民眾等久了沒飯吃,就自己掏錢買上熱飯送去。1968年冬,桂秋經檢查患了賁門癌,體重由70公斤下降至40公斤,他憑著頑強的毅力同疾病作鬥爭。單位同事和附近來醫院看望他的民眾,見他被病魔折磨的樣子都流下了眼淚,他卻振作精神對他們說:“人固有一死,不要為我難過,你們都很忙,不要再來看我了。”縣革委會決定要醫院不惜代價挽救他,桂秋得知後,拒絕醫生給他開貴重藥品。1969年2月24日,桂秋病逝。縣革命委員會作出向完全徹底為人民服務的好黨員劉桂秋學習的決定。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