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杏村

劉杏村

劉觀泗,字杏村,1895年出生於閩清縣坂東鹿角村。1965年在福州逝世。時任國民政府委員胡漢民對其評價:“進次君觀泗英華學校高材生,出佐軍糯,聲譽日重,官俸所入,悉用周恤鄰黨”(摘自《劉學國先生五十晉八暨德配黃夫人六十雙壽序》)。

基本介紹

  • 本名:劉觀泗
  • :杏村
  • 出生日期:1895年
  • 逝世日期:1965年
人物生平,杏園,

人物生平

劉杏村自幼讀書,從閩清天儒中學國中畢業後當了一個時期的國小教員,後又繼續升學,1917年從福州英華中學高中畢業。1918—1922年在南平樟湖坂湖光國小教書4年。後得南洋親友資助,1922年升學於南京東南大學師範學院,一年後停學就業。1923—1927年先後在青島港務局、青島協和貿易公司任職員、會計。1928年返閩,經人介紹任國民黨陸軍第二師三團軍需官。1931年脫離行伍,至1940年前的十年間經營松木廠並投資經營閩江輪船公司,家庭經濟頗見充裕,於是將全家從閩清遷至福州。抗戰後的第二年(1938),海口局部- ,松木出口受阻,業務已感困難。至1939年海口全部- ,松木板材等完全禁止出口,已採伐加工的木材全部棄置沿江腐敗盜失,在沙縣、永安、明溪、清流各地開設的松木廠紛紛倒閉,資遣工人後負債累累,陷於破產。為躲避追債,於1940年下半年往南洋投大舅子黃鼎福。從1940年起僑居南洋砂羅越詩巫市,1963年因病回國,其中除1949—1951年夏兩年多回國探親,其餘前後二十年都在南洋工作:1941—1948在詩巫大福書店和一家電影院任會計和總務;1952—1963年任詩巫《詩華日報》(主編)。創刊於1952年的《詩華日報》不只是一家跟隨著詩巫發展的地方性中文報,也跟著時代的巨輪,見證著馬來西亞的成立,成為第一家橫跨沙巴及砂拉越兩州的中文報。愛國華僑領袖陳嘉庚先生曾抄錄劉杏村所作的一首紀念黃乃裳開發“新福州”詩巫的詩歌,其中曰:“父老爭傳港主黃,攜民去國渡重洋;中原當日成危局,南島因時辟墾場;衣食住行勞擘畫,撫存管教費商量;歌公功德為公喜,僑史流芳有乃裳。”
劉杏村一生經歷豐富,創建頗多。1937年與劉家洙、葉見元、劉畏三、劉忠恬、吳啟航等6人組織富華墾殖公司(後改稱南洋華僑瓊崖富華墾殖公司),購地9大片計10萬餘英畝,並種下樹膠200多英畝,為閩清國外華僑投資開發祖國的先聲。1941年,馬來西亞淪陷於日軍鐵蹄,遭追捕的劉杏村在屋內“閉關”數日,不吃不喝,研究命書。待憔悴髮長,喬裝打扮,打出算命先生旗號,一時竟頗有名氣。
1948年末劉杏村回國探親,次年福州解放。由於他擁護人民政府,積極迎接解放,參加開會並捐款捐物,向海外僑胞宣傳黨的政策,因此1950—1951年連續選任為閩清縣人民代表、閩清縣土改委員會委員、閩侯專區人民代表、福州市華僑特邀代表等職務。
劉杏村之妻黃璐德,閩清坂東人。1892年出生,1978年10月去世,享年86歲。曾讀過女子學校,略懂拉丁文,教子甚嚴。生2子1女。長子劉含懷;第二子劉忠炯(又號耿光),1944年患肺病死亡,時年24歲;女兒劉秀灼。
  
劉杏村
劉杏村家人合影

杏園

杏園-劉杏村故居,座落於福建閩清坂東鹿角村360號,始建於1925年,1927年竣工,占地面積2500多平方米,整個建築集明清、民國風格,結合南洋建築特色。
劉杏村
杏園(劉杏村故居)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