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成倫,男,1973年出生,畢業於北京大學,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劉成倫
- 國籍:中國
人物經歷,發表論文,出版小說,
人物經歷
苦學紹興方言服務農村
20年前,劉成倫作為人才被引進到紹興,此後便一直在越城區基層政府部門工作。多年來,他一心撲在工作上,還曾為服務基層苦學紹興方言。近日,敬業奉獻的劉成倫被評為2020年第二季度“越城好人”。
1973年出生的劉成倫,籍貫山東萊西,2000年畢業於北京大學,是紹興市第一批引進的人才之一。20年前,劉成倫剛到紹興工作時,最大的問題就是語言不通。紹興農村的老百姓幾乎都是用方言交流,為了能夠正常開展工作,劉成倫從書店買來《紹興方言》和蓮花落的碟片,用了兩個月時間,硬是過了紹興方言的聽力關。
發表論文
書法審美分歧古來有之
早在西漢,董仲舒率先提出"詩無達詁",《周易·繫辭》講"仁者見之謂之仁,智者見之謂之智",這裡著重強調的是審美者個體間的主體差異。這一切都指向同一個問題,即審美活動是一個複雜而帶有主觀色彩的藝術鑑賞過程,不同的文化背景造成不同的審美觀,不同的審美者也存在審美評價的多元與差異,從而導致審美結論千差萬別。
另闢蹊徑,還是二律背反
——對趙之謙書法用筆的幾點思考
趙之謙(1829—1884)是詩、書、畫、印兼善的一代大家,沙孟海《悲庵居士文存跋》云:“趙之謙一代才華,經學、史學、詞章、金石學、繪畫、書法、篆刻各方面都有大成就。”沙老對趙之謙書法也有專門評價:“把森嚴方朴的北碑,用婉轉流麗的筆調行所無事地寫出來,這要算趙之謙第一副本領了。”仔細體會,沙老這句話似乎還有一絲難以言說的意味在裡面,其實單就書法而言,也的確不乏有另外一種聲音,最嚴厲者當屬康有為:“趙撝叔學北碑,亦自成家,但氣體靡弱,今多言北碑,而盡為靡靡之音,則趙撝叔之罪也。”批評雖乏客觀,然也代表了一種觀點或立場。從書法史的發展來看,趙之謙書法實踐的意義遠大於其書作給我們帶來的直觀審美體驗,其方法論上的經驗和啟示,更值得後來書家認真對待和借鑑。
出版小說
北大碩士寫《楊村》
描寫農村、農民、農事的紀實小說
北京大學哲學碩士、駐村指導員劉成倫,駐村5年,寫作3年,把他工作的越城區東浦街道楊川村,變成了他筆下的《楊村》。《楊村》是一幅全景式的農村、農民、農事的現實畫卷。畫卷里,有被貼上“問題村”“上訪村”標籤的低落,也有獲得紅旗單位、紹興市文明村的榮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