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思德,1964年9月出生於湖南省汨羅縣。1986年畢業於第三軍醫大學臨床醫學系,1997年獲第一軍醫大學臨床醫學博士。從1992年開始工作於南方醫科大學南方醫院消化科,任教授、主任醫師。長期從事早期大腸癌的內鏡診療臨床與研究工作,有強烈的科研意識,對本領域的前沿理論和研究熱點有深切了解。圍繞大腸癌的早期診斷與微創治療積極開展和引進新的理論和新的技術,多次赴日本及歐洲學習和進修先進的內鏡診療技術,特別針對大腸的特殊形態腫瘤進行了較深入的觀察和臨床研究,2009年入選國家《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劉思德
- 國籍:中國
- 出生地:湖南省汨羅縣
- 出生日期:1964年9月出生
- 職業:醫生
- 現任職務:南方醫院消化內科 主任
- 職稱:主任醫師、教授
- 專業:消化內科
學術任職,任免信息,學術貢獻,
學術任職
南方醫科大學南方醫院教授、主任醫師《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
中華醫學會消化內鏡分會青年委員會副主任委員,
廣東省腸外腸內營養學會副主任委員
中華消化內鏡學會大腸學組秘書,
廣東省消化內鏡學會常委,
廣東省內鏡學會大腸學組組長,
廣東省內鏡醫師協會常委,
廣東省中西醫結合學會青年煮射艱擊委員會常委,
廣東省抗癌協會大腸癌專業委員會委員,
《中華消化內鏡雜誌》編委,
《中國消化內鏡雜誌》編委,
《現代消化與介入診療》編委.
任免信息
2017年12月,當選中國民主同盟第十二屆中央委員會委員。
學術貢獻
一、國內首先報導大腸側向發育型腫瘤,並建立內鏡下成功切除此類腫瘤的微創術式
於2001年最早在國內報導大腸的側向發育型腫瘤的內鏡形態,此後,對平坦型大腸腫瘤的內鏡診治進行了大量臨床研究,尤其對平坦型大腸腫瘤的內鏡下黏膜切除術(EMR)進行了多項創新和改進,解決了大腸側向發育型腫瘤及平坦型早期大腸癌內鏡治療的技術難題,EMR手術數量和療效居國內領先地位,該方面研究成果已在核心期刊發表論文13篇(第一作者),積極開展學術交流,每年超過30次被邀請在國際性及全國性學術大會上進行這一方面的專題報告或手術演示,受到國內同行的高度認可,2007年受中華醫學會消化內鏡分會委託擔任《中國早期大腸癌內鏡診治指南》起草人,蒸鞏並於2007年11月當選為中華消射少充灶化內鏡學會青年委員會副主任委員。
二、提出新型單氣囊小腸鏡的設計思路,並獲國家專利
小腸全長達6米,除十二指腸外,其它小腸均游離於腹腔內,傳統推進式小腸鏡的插入模式以向前推進為主,由於小腸的高度游離,致插入時易形成襻曲,造成插入困難,一般僅能插入至空腸中上段,完成部分小腸的檢查,傳統推進式小腸鏡無法完成經口送達盲腸的全小腸檢查。2003年,雙氣囊小腸鏡淋籃肯問世,通過內鏡先端附加的氣囊配合外套管結合回拉取直可減少形成襻曲的機會,從而可插入至較深的小腸,部分能順利經口送達盲腸,從而完成全小腸的檢查,但雙氣囊小腸鏡插入方式仍以推進為主,經口送達盲腸的成功率低;有經驗的醫師總成功率不超過20%,且檢查時間長,平均需要2小時以上,部分患者無法耐受,附加的外套管大大增加了管徑,插入時病人承受的痛苦較大;對內鏡醫師的操作技巧要求高,經驗不足的內鏡醫師檢查成功率低;操作複雜,附屬檔案粗糙易損,消毒困難,重複使用存在交叉感染可能坑糊旬。針對雙氣囊小腸鏡存在的以上不足,本人提出了引導式單囊小腸鏡的設計思路,並於同年獲國家實用新型專利授權,其產品有可能成為新一代的高效能小腸鏡並取代現有的雙氣囊小腸鏡。產品與國內內鏡設備廠家合作正在開發中。
三、提出數字華圖像過濾系統的構想,解決膠囊內鏡海量圖像的快速分析
在新型內鏡診斷設備膠囊內鏡方面,針對膠囊內鏡的海量圖像存在人工讀片效能低下容易漏診的缺陷,提出數字華圖像過濾系統的構想並獲廣東省科技計畫項目資助及省部“產學研”項目重點資助,這一系統可將膠囊內鏡海量圖像中無診斷價值的圖像過濾掉90%以上,可極大提高診斷效率,預計於2010年底可完成。
四、提出人工肝新型生物材料研究思路並獲國家“863重立蜜舉點項目”去照歡資助:
在生物人工肝研究方面,針對人源性生物材料及人源性肝幹細胞研究提出了創新觀點,在原有的研究基礎上提出“肝腺瘤細胞全功能永生化建株研究”的構想並於2007年獲國家“863”幹細胞與組織工程領域的兩個重點項目資助,擔任課題組副組長及子課題負責人,總經費959萬元。
三、提出數字華圖像過濾系統的構想,解決膠囊內鏡海量圖像的快速分析
在新型內鏡診斷設備膠囊內鏡方面,針對膠囊內鏡的海量圖像存在人工讀片效能低下容易漏診的缺陷,提出數字華圖像過濾系統的構想並獲廣東省科技計畫項目資助及省部“產學研”項目重點資助,這一系統可將膠囊內鏡海量圖像中無診斷價值的圖像過濾掉90%以上,可極大提高診斷效率,預計於2010年底可完成。
四、提出人工肝新型生物材料研究思路並獲國家“863重點項目”資助:
在生物人工肝研究方面,針對人源性生物材料及人源性肝幹細胞研究提出了創新觀點,在原有的研究基礎上提出“肝腺瘤細胞全功能永生化建株研究”的構想並於2007年獲國家“863”幹細胞與組織工程領域的兩個重點項目資助,擔任課題組副組長及子課題負責人,總經費959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