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劉彥湖
- 別名:齋號安敞廬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族
- 出生地:黑龍江
- 出生日期:1960年
- 職業:書法家,篆刻家
- 畢業院校:吉林大學
藝術造詣,論文,出版,作品展覽,個展,聯展,藝術評論,侃侃劉彥湖,承與變的智慧——《春遊集》序一,《春遊集》序二,春遊——代後序,作品賞析,
藝術造詣
論文
《當代中年篆刻家八人評》(中國書法)、
《篆刻藝術中涵泳的線條意味》(中國篆刻)、
《中國人的宇宙關念及其跡化篆刻、文字、建築》(中國篆刻)。
《點畫結構分間布白——關於中國書法的造型元素與原理》
《論“勢”》
出版
《當代篆刻家精品集——劉彥湖集》、劉彥湖臨《袁安袁敞碑》、《劉彥湖書法作品集》、《劉彥湖書法作品集》、《文字江山·劉彥湖書法集》、《春遊集》,《安敞廬印存》等。
作品展覽
個展
2003年起先後在北京、廣州、深圳、長沙、濟南、杭州、長春、淄博、濰坊等舉辦“文字江山——劉彥湖書法作品展”。
2007年《書禪墨證--劉彥湖書法作品展》深圳紫苑茶館
2009年《春遊——劉彥湖書法作品展》長春吉林省博物館
2010年《望岳——劉彥湖書法篆刻作品展》濟南濟南美術館
2011年《日照高山——劉彥湖書法作品展》日照天大美術館
2012年《遠與近——劉彥湖書法作品展》招遠
2013年《紙上風骨——劉彥湖書法作品展》青島
2014年《日照高山——劉彥湖書法作品展》(第二回)日照天大美術館
聯展
1981年獲首屆全國大學生書法競賽三等獎
1983年--1998年參加全國第五,六,七屆中青年書法篆刻作品展
1998年參加巴黎中國書法藝術大展[巴黎]
1999年參加二十世紀中國書法藝術大展[東京]
1999年參加世紀之門1979-1999中國藝術邀請展[成都]
2000年參加北京八人暨全國名家篆刻作品邀請展[北京]
2000年參加黑土·墨劉彥湖汪永江李強尹海龍作品展[杭州]
2001年參加韓中書藝專攻教授交流作品展[漢城]
2002年--2005年書作參加首屆,第二屆,第三屆流行書風,流行印風大展
2005年書作參加中國美術館--當代書法提名展
2006年廣東美術館·當代書法名家提名展
2007年在北京舉辦《吞吐大荒》劉彥湖,汪永江,李強,尹海龍書法篆刻展
2008年書作參加中央美術學院九十周年教師作品展
藝術評論
侃侃劉彥湖
王鏞/文
真正了解一個人,並不容易。即使近在身邊的劉彥湖,也是如此。
前不久在今 年第二期《中國書道》上看到劉彥湖意臨的唐代歐陽通《道因法師碑》,感覺非常精彩,尤其是篆書碑額,更具“新理異態”。結果與彥湖通了電話,才注意到那16個字的碑額,是他“杜撰”出來的。當時很有點吃驚:試想,若沒有紮實的古文字學基礎,若沒有藝術構成手段,豈能“自我作古”到如此地步?
文字的誕生,是人類社會進程中野蠻時代與文明時代的分割。而基於文字的書法藝術,無疑成為中華民族審美心理的載體。因此,可以說書法是最具中國文化基因的一門獨特的視覺藝術。但是今天我們所接受的教育,已經使一般人對於自己的文字——漢字,只識其貌,不能其源。結果更無從談到感悟其形態之美,研究其變化之途。而變形達意的手段,正是當今書法創作及凸現藝術個性的立足點之一。
劉彥湖,則是今天為數不多的,具備了與書法密切相關的藝術修養的書法篆刻家。他在古文字學、古代典籍、古代文學、書法篆刻史論方面,都有過人之處。同時又能關注並領悟當代藝術,而且具備表現能力與創造能力。尤其是身處當下浮躁喧囂的社會氛圍中,似劉彥湖一般專心學術之人,更值得關注。
今天的書法藝術,正處於歷史轉型期間。關於劉彥湖,我們有理由對他的明天寄予厚望。
2003年11月於洗風亭畔
他的作品有非常理性的對傳統的廣泛繼承。剛才我談到他的漢代篆書,實際上他對簡牘、敦煌的寫經、唐代的楷書,對甲骨文、金文的吸收,這就是我認為他就是當代書法創作家中間,一個有代表性書家的體現,這種當代性可能是在清代、明代、唐代、宋代是不具備的。考古學的或者說藝術考古學的歷史,將會證明,我們當代書法一代人的創造,獲得了當代書法的當代性。那么劉彥湖是一個明確的例子。我想多學科的交流,真正找到了我們當代書法創作的價值。那么對劉彥湖本人的微觀的研究來說,我認為他的成果進了很大一步,他最好的,我讚賞的是他寫的行書,寫的非常好,繼而是篆書。今天我看到的草書,特別是他臨的祝允明的狂草,非常有建樹。當然不僅是祝允明、張旭和加上王鐸的,進行創作。我在他的微觀世界裡發現他有一種矛盾,這種矛盾性可能是他進一步前進的基礎。中國書法從手寫的作品轉入金石的作品產生了個重大的分野,就是金石作品注意青銅器上的,寫在漢代爵銘上的或者是碑石上的,它重視書法裝飾性。文人從東漢以來書寫注重表現性,但我們明顯看到,劉彥湖書法從它每一個微觀點畫,他做著兩種追求的平衡,一種理性的一種感性的,他的狂草是富有感性的就是有表現性,他的篆書非常具有裝飾性,這就是他的藝術理性。正是這種矛盾可能促成他的藝術的進一步發展,什麼時候才能妥善的處理達到最好的一個點,或者最好的一個度的時候,那么可能他的書法會獲得真正的成功。但今天他已經是一個很大的成功,畢竟他只有四十多歲,還會有人書俱老的時候。
——劉正成
劉彥湖十 年前的創作在我的印象中,他寫篆書有林健的影子,我說是影子,寫行草書有劉正成的影子,我說的是影子,不是說專門像他們,有很明顯的痕跡。這一次看呢,很明顯地這些痕跡從一掃而光都沒了,很奇怪,他這個沒了痕跡以後,他也不像其他人在取這影子,他這個是獨立發展的現象。他這種成自己的一種體系在這邊走,他這個創作的形式都跟別人往完全不一樣的(方向走),自我從一點在膨脹,很有意思。跟其它人都不一樣,這是非常之可貴的地方。以此我想到當今這個傳統,因為以前在民國時代、清代,從事書法創作的人畢竟沒有當代這么多,現 在隊伍非常龐大,龐大之中都有互相靠近的這種趨勢,同代人彼此潛意識地都在互相影響。劉彥湖很奇怪,他跟其他人幾乎不怎么一樣,除了這個草書還停留在古人框子之內,他的篆書和行書跟別人不一樣,行書裡頭偶然有些徐悲鴻和于右任的結體的影子,這個影子更少了,甚至也不能說是影子,有一點點似曾相識的痕跡,這一點點的程度大概在十分之一左右,當是完全都是他個體的,這個個體的膨脹跟發展呢,固然個人看法不一樣,有的認為不好。但是它有個意義,就是我們怎樣從傳統當中取一粒沙子,把這個沙子通過物理膨脹,物理當中天文學有個現象,是從一個物體膨脹出來的嗎。然後呢,他與當代所有的藝術個體創作是遠離的,他不是跟人靠近的,這是劉彥湖非常之可貴的,他沒有跟人家趨同,自己越走越遠了,哪怕當代人不能認識,不能認同,不能引起當代人的激賞,這是次要的。作為他個人一種藝術的發展,我覺得這是非常可貴的。這是最引起我思索的地方,這個回去還要消化。這劉彥湖這種現象,應該去想想看,他是怎樣從傳統當中追求個性,張揚個性,這太重要了,這四個字決定了藝術家成功與否,最重要的就是張揚個性。當然張揚個性又要跟傳統結合起來。陳傳席先生曾經說過傳統的共性和個性,我以前很偏激講求這個個性。陳傳席先生有一篇文章,雖然他大部分文章我不大讚同他的意見,但這個觀點是講得非常好的。就是在傳統當中,個性當中要追求共性。但是,個性與共性之間怎樣取決,它的度怎樣把握,這是非常非常重要的。對於共性,我覺得劉彥湖他把握得不錯,也許在座的專家有不同的意見,但是他在個性之張揚上做得是很有意思的,而且做的很好。
另外,他這個作品當中還透露出一種名士氣。這個名士氣,現 在人也不大有。要具備有名士氣呢,首先要有文人氣質。我曾經聽許多學者說:當代沒有文人了,文人都死掉了。然而,中華文化還是會傳下來的,它在潛移默化的一代一代在傳遞。我覺得劉彥湖他在古典文化上,從他的題跋,從他各種書寫的取材,都可以充分地透露他的古典文學修養的信息。而且他在書寫過程中有荒率的,而且非常豪放,漫不經心的態度,這種態度我覺得都是一種名士氣的表現。固然,劉彥湖在個人生活上表現得比較拘緊,這個拘緊曾經有人說他是裝假的,假裝的,他的內心是非常狂傲的一個人,我想應該是對的。這個是上海徐正濂說的,他說他內心是非常狂傲的人。然後呢,因為在我們這個世界上,人與人關係非常複雜,他就韜光一點,韜晦一點,我覺得這個韜晦也有必要,也有不必要。當然,要是不韜光就會碰釘子,韜光一點就會好一點。所以,今天有這么多人來捧場,說明劉彥湖韜光是有價值的。我想要是鄙人辦展覽,肯定不會有這么多人看,在座的都被我得罪的差不多了,說明這也有個代價的問題。這也歸納一個文化的現象,就是怎樣處人,怎樣做人,怎樣做藝術。我常常認為書畫創作跟所有的造型藝術都是表現生命狀態的。劉彥湖的可貴之處就是,他在表現生命狀態中,這個狂傲的心態仍然可以在字裡頭呈現。就是知音,我不知道我能不能做劉彥湖的知音,我還可以從中探索到這種訊息,這是他所以能表現一種真正的名士氣,這是非常可貴的。而且從民國以後像鄭孝胥以後,鄭孝胥當然是人品不足取,就是除了他之後呢,真正的表現一種名士氣的這種書寫,幾乎完全式微了,現 在基本上看不到了,可是劉彥湖能繼承這個(名士氣),不知道劉彥湖是無意還是有意的,反正,我在他的作品之中很明顯看到這個信息,這是要向他表示祝賀也要向他學習的地方,我就說到這裡。
——石開
劉彥湖是一個不甘守成內心充滿激情的人。“老湖之記”這件佳構,結字敦厚憨態,用刀不溫不火。大凡藝術最講究用心竭力,心語難解,心境深沉。
——陳國斌
劉彥湖能將單字印處理得這么好,令人嘆服。他的本事之一在於創造甚至可以說杜撰一些字的結體,但氣息醇古,能讓你覺得此字大有來歷。沒有傳統的長期薰陶和過人的變通能力是達不到此境界的。具備這樣的功底和才華,彥湖兄應該是心氣高傲的人物。可能是因為修養和歷練,彥湖兄在生活中似並不以高傲示人,但他也許是無法,也許是不願在作品中掩飾本性,我覺得他的篆刻有一點傲氣,有一點冷峻。作品中的劉彥湖應該更真實吧!
——徐正濂
承與變的智慧——《春遊集》序一
薛永年
彥湖英才早發,在當代書法篆刻界嶄露頭角。總有十多年了。他的書法骨體洞達而使轉精微,不乏構成意識而亦多寫意精神,善於在出入古人中表現當代審美趨向,又能把強烈個性注入各種書體的寫作中。精到處可謂字里金生,行間玉潤;穎異處可謂新理異態,自具別裁。我常覺得,在他那恢宏沉靜的風格背後有一種睥睨古今的豪情,就好像明朗清澈的江水蘊蓄著激情無盡的波瀾。而那種開拓萬古的心胸,隨著年齡閱歷的增長,變得愈來愈沉潛於變中之承的努力,他似乎比同代的書法家更有學者氣息,更多開掘傳統而變古為今的自覺。
劉勰早就說過:“文變染乎世情,興廢繫於時序。”書法不例外,持續不斷的推陳出新,是無可爭議的人間正道。然而這種浸染了豐厚文化的視覺藝術,在視覺與文化的聯接上,在民族審美的思維方式和表現方式上,在心手眼的和諧一致上,在“風騷之意”與“天地之心”的匯合上,前人的積累經驗,無論表現為作品形態,還是理論形態,並不都是無益的明日黃花,更非過時的務去陳言,相反,倒往往是撥開迷霧繞開暗礁的燈塔。因此,在銜接書法藝術的承與變上,就需要天才的敏悟和學者的智慧。劉彥湖恰恰是這方面的智者。
最 近他的一批書法作品又要結集出版了,我有幸先睹為快。這些作品大多以臨古的形式出現,所參照的對象有碑有帖,又以篆、隸、真等靜態書體為主,上起漢魏,下至明清。仔細觀賞,他似乎通過有選擇的演繹經典名跡,繼續領悟古代書家帖中有碑碑中有帖的不傳之秘,繼續探討使筆如刀和用刀如筆的精義妙裁、繼續實踐用筆中畫與邊緣的完美結合,繼續體察筆法馳騁與空間意匠的互動,也繼續研究前人打通各體的真才實詣。總之,他似乎更加自覺地以現代眼光挖掘傳統的潛能,在承與變的連線上實現現代書法對古代書法精華的轉換,進一步在個性鮮明的風格中,增厚傳統文化的永恆積澱。
彥湖和我的翰墨因緣,可以追溯到先後來去的長春。在他就學於長春的那一年,我回到了北京。我曾工作的吉林省博物館,以張伯駒擔任副館長而聞名。這位大收藏家不但是《遊春圖》的舊主人,而且遠在新中國成立之初,就組織北京書畫研究社,來到北國春城之後,又發起了春遊雅聚,與彥湖後來的老師於省吾、羅繼祖等人,文會頻頻,談今論古,手工刻印《春遊瑣談》,弘揚傳統,流播海內。於省吾與羅繼祖,雖然分別是古文字學家和史學研究者,但書法亦卓然自成一家。我想,彥湖所以用春遊名集,並倩我為序,大約是為了紀念在長春的求學歲月,緬懷在春城接受的傳統陶茹,表達在求新求變中接續文脈的拳拳之心吧。
《春遊集》序二
張培元
盤石劉彥湖兄,上虞羅雪堂之再傳,鯁翁之入室。曾問道于海天廬,復坐洗風亭之春風。今之閎覽博物名士也。
與兄相見甚晚。時維共和國五十七年,歲次丁亥,癸丑月辛亥日。“十博士”聯展於琉璃廠,因得結緣而膺服,曰:“其文其字大巧若拙,其人其思大智若愚;天縱之資未可方物,入古之道發人深省”。越明 年,重建“書譜社”,《復刊號》輯端之。
觀夫盤石勝概,在古今之間。漢前寄傲,唐後神遊。秉興入俗,罕悖祖則;執法演雅,自成家規。斯人也,憨厚樸實而能氣宇軒昂,予稱其雲水風度;宏博精深尤褒虛懷若谷,人謂之山海胸襟。浩浩湯湯,有君子之磊落;洋洋灑灑,無學人之寒酸。是以譽馥域中,懸高標於北闕;道軼萌外,衍底蘊於東京。此安敞廬之大觀也。然則,書乃餘事,豈僅藉此而傳乎,非也。一代學者,兄邃於佛、湛於儒、精於道、游於藝:擅金石,工篆、隸、真、行、草;偶有所作,輒為時尚。稗編脞錄、書評印鑑考由《四庫》,片言隻語、橫匾豎聯禪出“五燈”。因知“三教”令人生愧,“兩漢”良以入門。善哉,彥湖兄!豈獨一時之翹楚,或領百年之風騷。花開棠棣,綿綿於世世,為眾善知識健羨聲稱也,寧有既焉。
予不佞,辱荷雅命於意外,聊贅末簡,未敢言序,夫以實相飧諸懷仁者雲。
五十九(己丑)年,己巳月丙寅日,並識。惠安張培元於鶴堂。
春遊——代後序
劉彥湖
一晃已經是半個世紀以前的往事了,那時我還沒有出生,一批文化人像浮萍一樣因緣偶合,從天南地北聚集在了長春,於是便誕生了一個很詩意的名字——春遊社。這批人以學問文章相砥礪,相慰藉,相溫存,伴隨著他們度越了苦難,度越了孤寂,也度越了荒寒。他們的每一次聚會,都使他們在心靈上變成了展子虔畫筆下的人物,熙熙融融,駘駘蕩盪地沐浴在漢魏隋唐的風日水濱。於是,“春遊”便成為在長春的文化人心靈史上的一個象徵,春遊社也便成了近代長春的文脈所系。
春遊社的發起人是叢碧老人張伯駒,與之長相往還的如于思泊(省吾)、羅甘孺(繼祖)二老,則是我的母校吉林大學的老師,我讀書和畢業時幸得與二老周旋。在《春遊瑣談》還沒有正式出版之前,我已經在羅老師的書房讀到了那些泛黃了的蠟紙油印的部分篇章,並從羅老師那裡聽到了片片段段的關於春社的一些掌故。雖然我生時也晚,不能躬逢其盛,不過能夠親渥老輩風雅,那么在心裡我也算是春遊中人了。
從18歲舉目無親遊學於長春,到38歲攜妻子遷居北京,整整二十年的時光,我全部的青春記憶竟是一場春遊!這裡已經成為我止泊心靈的溫柔之鄉了。風花雪月也罷,柴米油鹽也罷,因為心靈有了皈依的方向,便不再是虛幻縹緲,也不再是枯索慘澹,人間冷暖,四季成春,這二十年,成為我回味無盡的風景。
游,是一種境界,孔夫子的志道,據德,依仁,最終是要落實於“遊藝”的。游,也體現出不同的境界,王荊公《褒禪山遊記》就有“夷以近”與“險以遠”的分別,海客談瀛,煙波微茫,離天三尺,語驚帝座,務險務奇,是一段境界矣;而“氣象崢嶸,文采絢爛,漸老漸熟,復歸平淡”則又是一段境界!四十歲前我喜歡東坡“西望太白橫峨岷,眼高四海空無人”的豪氣,當時我還是寫過諸如“朗姿玉暢,意氣風發”一類的對聯,頗可想見當年的意氣,如今年將半百,我更喜歡張春水“太白閒雲,新豐舊雨,多少英游消歇”這樣沉鬱頓挫的句子了。壯遊與漂泊,累了,便返鄉。與父老話桑麻,則更是一種境界,而這種境界,於我已經是一種不能實現的奢望了。一個月以前我的老師海天廬主人周昔非先生辭世了,從此,老輩風流,凋零殆盡。這種痛,豈止“沉鬱頓挫”四個字了得,直可以長歌當哭!
原定今 年初春回長春的展覽,陌上花開花又落,種種原因延宕到了長夏,本來寄希望於周老師的身體能支撐到我這個展覽的開幕,也好向他老人家當面請教,這個願望如今也成了夢影。不過我還是振作精神,把拙作拿出來與長春這片土地上的同道們見面。我相信,那些曾給予我恩澤的前輩們在天有靈,他們一雙雙睿智的眼睛會看到我的作品,他們的精神,也仍然會不斷地予我以啟迪。那么,就以此展覽獻給那一雙雙睿智的眼睛吧,也獻給那些和我一樣在流雲逝水的揮寫中寄託了無限夢想,也消磨了寶貴青春的書法人。
那些春遊人!
向本次展覽的動議者蔣力華先生致謝,向本展覽和畫冊出版給予我幫助的海林、喜猷、懷一諸兄表示由衷的謝忱。薛永年教授、張培元兄百忙之中賜序,在此致謝。
二○○九年初夏
晨光曦微中於安敞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