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宏毅,中國傳統文化發揚人之一,他開辦的杏林通慧書院,對中國的傳統文化起到的巨大的幫助,為中國培養了一批批棟樑之才。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劉宏毅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族
- 出生地:北京
- 出生日期:1955年
- 性別:男
人物簡介,杏林通慧書院,書院闡釋,主講課程,文化布道,
人物簡介
劉宏毅先生,1955年生於北京,1977年師從李錫堃先生,深得李老先生道家學問真傳;1976年研習中醫,於京華懸壺十數載,精研中醫義理,後隨南懷瑾先生習國學、佛學,數十年如一日,起心動念間篤行所學,以仁自律、以禮自束,終成其大,文得五車學問,化成滿腹經綸。1992年劉宏毅先生赴海外求學,先後遊歷英國、瑞士、瑞典、義大利、巴西、阿根廷、烏拉圭、巴拉圭、巴布亞紐幾內亞、澳大利亞等20多個國家和地區,足跡遍布世界各地,先後獲北京大學、中國政法大學、首都經貿大學等國內5所院校學士學位,獲得澳洲北領地大學管理學碩士、博士學位,精研“管理學與人文精神”、“跨文化管理”等課題領域。曾任管理諮詢顧問、企業文化顧問等職。劉宏毅先生現居北京,殫精竭慮,從事國學弘揚和傳承工作,亦從事中外文化交流工作。著有《<千字文>講記》、《<三字經>講記》、《<心相篇>講記》等書。
在澳洲期間,劉先生心繫故土,有感於中國傳統文化之衰微,國民素質之參差,他寢食難安,夜不能寐,終於在2006年,攜夫人陳松女士回國弘揚國學。劉先生夫婦歸國之時,二人已屆天命之年,但巍然有志、壯心不已,劉宏毅先生在夫人陳松女士盡心盡力的輔佐之下從2011年以降,先後創辦四維慈善基金會、四維通慧書院、四維國學網站等,成果斐然,聲名漸起。
劉宏毅先生以通俗形式宣傳人文思想,以現代語言詮釋國學經典,主張在尊重傳統的基礎上,發展本民族文化,在實踐中發展和完善這一理論。劉先生舉辦過數十期中國文化講習班,往返於紐西蘭、北美、台灣等各地弘揚中國文化,其言其行斐然成名,網上爭先轉載,對啟迪後學之士,振興民族之魂,裨益甚大。
劉宏毅先生曾在魯迅博物館、紫泉心智文化俱樂部、和諧之道等單位開闢了“國學及人文精神”、“三字經與智慧教育”等系列講座,針對當前社會瀰漫的急功近利、缺信少德、精神空虛等“文化基因缺損症”,提出學生紮根教育、成人進德修業、企業家回饋社會等文化振興的具體措施,自覺地將傳統文化提煉為文化傳統,從而將中國文化的人文精神運用到以人為本,建設和諧社會的實踐之中去。系列講座得到參與者的熱情支持與讚譽。
劉宏毅先生現擔任知行國學中心、金蓮淨院、四維濟人、紫泉心智文化俱樂部導師等職務。
杏林通慧書院
“言傳身教弘國學、苦心孤詣育真人” 。劉宏毅先生一直以來的一個夙願就是在大陸這片熱土之上復興傳統文化。然而傳統文化之不張,禮樂之不弘也已近百年,莫論新生代的年輕人對於傳統文化沒有感情,甚至是他們的父輩們亦所知寥寥。因此,在既有物慾橫行,短視浮躁的社會環境下推行原汁原味的傳統書院式教育,本就難乎其難;加上現行的教育系統占據強勢地位,開創出法乎道統、中西合璧的書院教育來,殊非易事。但是劉宏毅先生及夫人陳松女士矢志不渝、戮力同心,在順義區下西市村開拓出一片占地90餘畝的書院。
劉宏毅先生攜夫人陳松女士帶領學子們親手栽植杏樹、桃樹、丁香樹、廣玉蘭、西府海棠、義大利櫻桃等各色植物,在勞作中親近大地、回歸自然、品察萬物、體悟生命;每逢假期亦力邀學界名望、商海仁人、廷市隱士及大愛之人來校講學傳道,啟迪心性,教學生如何成為坦坦蕩蕩的大寫之人,如何成為體乎精微、閔乎生靈的至善之人,如何成為一名能立天地心,敢請生民命、願繼往聖之絕學的至真至美之人。
尤為異乎常人而顯先生高風亮節之事是劉宏毅先生及夫人陳松女士在書院內部為學生提供了舒適的住宿環境,此外,劉宏毅老師及夫人陳松女士還親自下廚,為求學問道的學生們用心烹飪和搭配飲食。主食從米飯、花捲到精挑細選而嚼勁十足的炸醬麵,再到陳松女士用牛奶、去皮大棗、黃豆精心捏制而成的愛心窩窩頭;飲料從百事可樂到牛奶、啤酒,再從進口純淨水到精心熬制的八寶粥;至於菜系更是豐盛異常:養生排毒的羅卜排骨湯、清涼爽口的蒜蓉抱黃瓜、亦葷亦素的小炒油麥菜、色香味俱全的蔥花煎豆腐等等不一而足。而更重要的是這一切都是免費的!而這些物資來源有劉宏毅先生和陳松女士自己的收入,也有社會賢達的捐贈。創業之艱辛,辦學之不易由此可見一斑。
劉宏毅先生和夫人陳松女士自身卻非常節儉,個人開銷減至最低限,吃飯從不浪費。這種自身的修為自然就化為對學生無聲的教化,使之能見賢思齊,自我約束,從而改掉陋習,不斷成長。
同時劉宏毅先生和陳松女士為了這項事業也是夙興夜寐、殫精竭慮。因為缺乏足夠的可用之人,很多事情需要夫婦二人親力親為,還要接待源源不斷的家長、客人的尋訪和求教,各種壓力不得不由二老承擔,箇中辛苦少有人能切實體悟。
所幸劉宏毅、陳松伉儷的大行大德感動了很多的企業家和名人雅士。間或會有良善商賈為書院的運行捐錢、捐物,更有很多的學者、教授及名士來為學生免費授課,如北京大學廣義科學研究課題組組長劉豐教授、北京十方緣老人心靈呵護中心負責人方樹功老師、茶道大師陳曉軍老師等等。
書院闡釋
晴耕雨讀家國天下——杏林通慧書院耕讀模式的嘗試
一、書院要培養什麼人
關於書院的組織形式、歷史發展、對傳播學術思想,普及禮樂教化的作用與意義,先生們多有嘉言,在下想談的是,今日辦書院要思考的幾個問題。
首先是人的問題。書院、道院、禪院歷來是儒釋道三家出人才的地方。儒門的書院有幾個目的:一為往聖繼絕學,讓儒家的學問薪火相傳;二存道統,讓儒家的學問本正流清,以一貫之;三出人才,真能出幾個上馬提槍,下馬提筆的真人。
因此,書院的重點在人,什麼人來辦,什麼人主持,誰來做導師,請誰來會講,學生從哪裡來,要把他們培養成什麼人,用在哪裡等等,都是人的問題,錢還在其次,沒有人一切都是空的。
“山不在高,有仙則名”。國內的書院有幾百所了吧,海外孔子學院也有幾百所了,可是能傳承儒家思想的人在哪裡呢?硬體容易軟體難,找錢容易找人難。要復興儒學,難在沒人。我們辦書院乾什麼?自娛自樂,不如辦個私人會館好了,辦書院就是為了培養人,讓儒門儒學出幾個真人,有真材實學的人,有理想、有抱負、肯擔當、負責任,關愛生命、關注社會,心懷家國天下的大寫的人。
辦書院有三種形式:官辦、民辦,公私合辦,我個人傾向民辦,還有希望養成儒者之風骨、獨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如果連教什麼、怎么教、招什麼學生都無法自主,還能出人才嗎?
我一直在考慮,如果給我一個書院,我要怎么辦,如何走下去,走長遠,出人才。今天出人才比古代還難,因為他要中西匯通,今古集成,科學、哲學、藝術、管理、經史子集、詩詞歌賦、自然社會人文都要通,還能用雙語進行國際交流,上馬提槍保家衛國,下馬提筆著書立說,我們要向文中子王通先生那樣,培養為萬世開太平的人。因此,辦書院的第一個大問題是人。
二、書院的教學模式
今日的書院,特別是民辦書院,應該如何辦,大家都在嘗試之中。我們嘗試的模式是辦耕讀書院,按照“半日耕作,半日讀書”的晴耕雨讀傳統。耕讀模式的好處:
1、去浮躁之氣,靜定心性
現代社會太浮躁,讓學生上來就讀經典,很難讀得進去,要讓他先靜下來。靜心有多種方式,傳統耕作有順天應地的特點,春生夏長秋收冬藏,有一套規律,急不得(科技農業除外),學生可藉此,磨練自己的性子。
2、建立天人合一的宇宙觀
中國傳統文化特別是儒學的基礎是農耕文明,首先要樹立天人合一的思想,而耕作是體驗天人合一境界的最佳途徑,否則什麼易經、詩經,看不懂的,24節氣與我有什麼關係?冬天暖氣,夏天冷氣,蟲子來了殺蟲,一切逆天而動,能理解“吾心即宇宙,宇宙即吾心”的涵義嗎?
3、鍛鍊筋骨,改變體質
現孩子體質太弱,一是長在城市,遠離自然,長期生活在一個鋼鐵水泥的無情的世界;二是食品有問題,營養能量太低且有毒,相當於慢性服毒;三是大腦長期受各種電磁場的干擾,腦神經迴路結構出現問題,缺乏創造力。人要成才,首先得是塊經得起鍛造的材料,所以要回歸自然、要苦其心志,勞其筋骨。
4、淘汰意志薄弱者,留下真人種子
農業耕作是很辛苦的,特別是生態農業,怕髒怕累怕吃苦的人堅持不了多久就會走了,這叫自然淘汰,沒有什麼可惜的,這一點苦都受不了,還能指望他乾什麼呢?
5、半耕半讀,自食其力
我們書院是不收學費的,還要酌情給學生津貼,這就要求學生要有自主意識和精神,積極參與書院建設,起碼能做到自食其力,有餘力的農產品還可以流通市場。
我們的杏林通慧書院,在北京順義區,距離首都機場10公里。現有農地90畝,果樹500棵,杏樹120棵,圖書7萬冊,容納學生30人。
學生來源,採取報名與推薦相結合,國內學生從大學一年級開始,錄取以後只在假期入讀書院,平時按照書院開列的書目自學,不影響高校的正常秩序。要求學生把基礎課學好,例如古文、數學、英語、邏輯等公共課,不考慮就業問題,儘可能多聽其他科系的講座,擴大知識面。畢業以後,入書院學習一年,由書院推薦就業。大三大四的在校生,畢業後要入讀書院2年,總以三年的全日制國學教育為準,方能奠定基礎。
常住學生每期15人,1/3淘汰率,再有就業志向選擇,最終沉澱下來,能夠繼承儒家學術思想,走教育之路的大概不足5人,我們會竭盡所能地培養他們,讓他們成為振興儒學,重立儒家道統的大才。
三 、保存幾成絕學的祭祀。
傳統書院的職能,圍繞講學、藏書、祭祀、演禮,幾大塊展開。其中,講學、藏書還好一點,祭祀幾成絕學。國人的信仰缺失,孝道崩潰,孔子之憂的“德之不修,學之不講,聞義不能徙,不善不能改”不能不說與祭祀缺失有關。如何恢復祭祀傳統是大個課題,但是書院保持演禮、保存演禮是應該的。
禮樂文明是儒家傳統的主幹,直接反映在實際生活中,與日用五行密不可分。如何在今日重建儒家之禮,恐怕只有在書院範圍內是可行的,建議先從各書院做起,彼此交流,互相支持,最終有個統一,再來影響社會。
成功的書院一定有自己的原創學術思想和靈魂人物,一時達不到不要緊,但要心嚮往之。今日的書院,民辦的多為蒙館,官辦的多為高校的附屬機構,有學術思想也被搬走申請科研經費去了,靈魂人物肯給你掛個名就上上籤了,再說靈魂根本就看不見的。
大師找不到,請個大家還是可行的。
書院的常住導師,理應是儒家學問的德行兼備者,以及能禮請到的國學大家。他得真的愛國學、愛自己的學生。學生入學要行拜師禮,執弟子禮總要在觀察一年以後,師生雙方互相信任才能建立起深厚的師生關係。老師一方面以自己的品德氣節感染學生,一方面從讀書到生活,從心性培養,到勞作養生等各方面對學生負責。學生自然要尊師重道,不辜負老師的期望。
日常教學,以學生自修為主,導師答疑,定期開講,階段考核,講評論文。書院藏書,全部開放式閱覽。允許不同學派,不同觀點參與講會,展開爭論。
四、教學內容上考慮:
1、以儒家代表的“國學”文化為根基,融入世界文化的優秀因素,把東西方文化中好的東西兼收並蓄進來。經典要求用雙語閱讀,至少《論語》和《老子》能夠用英語串講,否則無法走向世界,進行國際交流。
2、生活上要求自食其力,除耕作以外,書院的勤雜工作由學生和志願者義工輪值,書院開設以《黃帝內經》為本的中醫養生課,並設有養生園、藥圃園,學生要學會辨認草藥,掌握基本的醫學知識,常見病的中醫治療方法。
3、實修體悟與讀書並重,書院首開心性功夫、禪修靜定、腦功能研發等課程,旨在幫助學生將學習與體驗結合起來,形成他們自己生命中的真學問。
4、恢復六藝傳統,於琴棋書畫、詩詞歌賦等藝術品類中,選擇適合於自己的一種作為修養技藝,達到人生的富貴雅,心性的真善美,使生命發生質變。
真能沉澱下來的學生不會很多,也不可能很多,歷來興邦者不過三五人而已。沉澱下來的人才是書院的種子,他們要擔負起“為往聖繼絕學”的薪火使命。
至於其他學生的走向,要看本人的志願和心性特點,適於從政的從政,適於從教的從教,適於經商的經商,總以適合自己的特性為好,原則是書院負責向自己的會員企業推薦,其中有需要海外深造、國際交流者,均由書院酌情資助。
書院培養出來的人是社會人才,不僅僅是為我所用,他們走入社會,傳播書院的理念,把儒家的理想灑向世界不是更好嗎?
五、書院的經費問題
最後一個是書院的經費問題,沒有錢留不住人,書院也走不遠的。古代的書院大都有自己的學田,可以自給自足,加上士紳們的捐助,活下去是沒有問題的。今日的書院所以辦成蒙館、企業家的私人會館、高校的附屬機構,大都與經費有關,靠學術是很難活下去的,更不用談活好、活出質量。
我們的耕讀書院,有自己的學田、房子,自食其力的支撐,不是大問題。但是,書院的運營費用,是需要自籌的。書院有自己的公司,自己的項目,自己的經營性收入,只要不貪大,不要浪得虛名,堅持下去,成為“剩人”就是成功。
歷史上很多書院辦不下去,還不完全是經濟原因,大都是理念上、政治上、人事上的因素,例如馬一浮先生的復性書院、錢穆先生的新亞書院,均與核心人物的理念、當局的干涉有關,今日辦書院更是艱難百倍。很多私塾都是偷著辦,拒絕採訪、不讓參觀,各中艱難,本不足為外人道也。
我們籌辦的耕讀書院,能走多遠,誰也不清楚。我只是開個頭,拋磚引玉。成功了,總結經驗,以期後來者辦得更好;失敗了,告訴大家此路不通,另闢蹊徑。總之是只管耕耘,不在乎毀譽,盡力而為,只求不愧於天地、祖先、聖賢。
主講課程
一、《三字經講記》★★★★★已成書
二、《千字文講記》★★★★★已成書
三、《弟子規》
四、《中庸》★★★
五、《大學》★★
六、國學及其人文精神★★★★★
七、中國文化及使命★★
八、認識中國文化精髓★★
九、人道做人的學問★★十、認識命運改造命運★
十一、心態決定命運★★(有DVD光碟)
十二.《十二字薪傳》
十三.《心相篇》★★
十四、發菩提心與修行
十五、文化與健康★★
十六、心態與健康
十七、中醫的三分治與七分養★★
十八、癌症的防治
有★號者均為多次演講,多★者為受歡迎的程度
文化布道
——知名學者劉宏毅博士答問錄加拿大《環球華報》副刊第26期(2005年9月24日)
劉宏毅印象:走下溫哥華國際機場的他顯得很消瘦,他曾經是箇中醫,卻在澳大利亞獲得了管理學博士;他曾經可以獲取高薪,卻獨自走上了張揚中國文化的苦旅。一部中國文化發展史爛熟於心,如果話題是儒釋道,我想你會隨著他清亮的聲音,一起去做一次文化之旅。世象、變遷、交替,在他的眼前來去匆匆,用中華文化的思想積澱,感悟時間的凡俗和滄桑,你會從何他的交談中,感受到某種時代的厚重感,雖然冗長卻收穫多多。
1、敢坐十年冷板凳
問:我們知道您在中國當過十年中醫,後來在澳大利亞又獲得了管理學博士。這兩項工作都被認為可以有豐厚的回報,但您都幾乎放棄了。是何種原因使您走上了這條文化苦旅?
答:我自幼年就喜歡中國文化,在當醫師的那些年,我遇到了幾位影響我終生的老師,我也發現中醫的理論基礎是文史哲。那是在上世紀的七十年代,能看到的書很有限,但我還是一頭扎進傳統文化知識之中。即所謂的“道醫”",於是從師學《易經》、《道德經》與其他的道家經典著作。我的古文底子也是在那時打下的。我讀書的時代正趕上中國的文革時期,中國文化被連根剷除,批判《論語》、《三字經》,醜化孔子等等荒唐之舉,不一而足。但也正是在這種環境和條件下,透過這些有限的儒家經典,我最初接觸到儒家思想,儘管被妖化了,但還是種下了種子。正式系統地接受和學習儒家思想,是以後向南懷瑾先生學習的事了,儘管與南老先生僅會晤過一次,但受益最多也最深。我至今還記得南老的話“你們年輕人在中國文化上好好下十年的功夫,坐冷板凳,十年後一定熱門,一定趕得上中國文化的復興”。從那以後,我確實下了十年的功夫,其中有四年時間我在海外學習西方文化,同時跟隨台灣的淨空法師在澳大利亞學習佛學。我雖然拿到管理學博士學位,但我學佛和讀佛經投入的精力更大、更多。有人開玩笑說,我應該是佛學博士。
2、我只是個文人非文化人
問:您澳大利亞讀博士的時候,據說是一邊學管理一邊弘佛法,但似乎心中的煩惱並沒有消除多少,為什麼?
答:很多學佛的人與我一樣遇到這個問題。是我們不夠精進還是方法有問題?我必須檢討自己才不會走入歧途,於是再回過頭來讀儒家的“四書”,才找到了問題的關鍵,原來是人沒有做好,基礎沒有打牢。我沒有達到儒家定義的“人”的標準,按照莊子的說法,我充其量是個“假人”,而非“真人”。宗教信仰與宗教情懷是在人道的基礎上展開的,“溫良恭儉讓”是孔子為人處事的行為標準;“惻隱之心、是非之心、羞惡之心、辭讓之心”是孟子提出的做人的“四端”。我們的心身行為,如果不能按照聖賢提出的基本標準去做,人生就沒有打下牢固的基礎。事是人做的,有成人才有成事。起點錯了,一定不會有好的結局。在做人之道方面,儒家的思想最寶貴,最切合實際。東方文化的特點是重實踐,不尚空談,以倫理關係為基點,處處為他人著想;而西方文化以自我為本位,時時處處以我字當頭,所以儒家的思想更人性化、更易於實行,與生活聯繫的更加緊密。儒家教育人,絕對不讓你磕頭念經,不讓你崇拜偶像,而是要求你從生活的一點一滴作起。聖人的教誨是“文”,實做實行,不斷調整自己與他人、與社會的關係,改變自己是“化”,如此有文有化,才是有“文化”,否則充其量,我只是個文人而非文化人。這個指導思想明確了,我開始試著學一個字就做一個字,例如,儒家提出"八德"(孝悌忠信禮義廉恥),其中任何一個字行圓滿了,都可以成為聖賢,所以儒家提出的做人的標準並非高不可攀。
3、君子謀道不謀食
問:聖賢時代畢竟離開我們太久遠了,現實的浮躁使更多的人,更熱衷於面對眼前的利益而忽視了文化的傳承。您的感受呢?
答:一個國家經濟落後並不可怕,可怕的是文化與傳統的消亡。只要有文化在,國家亡了可以復國、民族衰了可以振興;如果文化亡了,這個民族就永遠沒有翻身之日了。古人說“一日不讀聖賢書,面目皆非”。我們一百多年不讀聖賢書了,結果是十幾億中國人靈魂遊蕩,找不到自己的歸屬,失掉了文化本位的根。如果我們這一代人,不努力接過尚健在的老一輩人手中,中國文化的接力棒,讓中國文化斷檔在我輩手中,我們就真的愧對祖先了。我所從學的幾位老先生都已八旬開外,有的已近百歲,他們經歷了清末、民初、國民黨、共產黨等不同的時代,兼中西文化、新舊文明於一身,真的是稀世之寶。我的願望就是趁他們還健在,趕快將中國文化的體系和解釋系統繼承下來,至於是精華抑或糟粕,那是後人反芻時再做的事。我想,這是推動我繼承和弘揚中國文化的根本動力。我從下定決心做此事的一刻起,就沒有想到過要得到何種回報。孔子、孟子都沒有因為世人不理解就放棄承傳歷史文化的使命。“君子謀道不謀食”,這是聖人說過的話,因如是,果必如是,況且耕耘本身就意味著即將到來的收穫。
4、人人謂我“何求”
問:我非常認同您的選擇,但人們更多面對的是現實的問題。大陸近幾年功利主義盛行,您個人有此勇氣,一定會承擔很多的煎熬?
答:我確實是在乾一件苦差事:政府不疼(因為我不講政治),同道不愛(我非正統的學院派),世人不理解(掙不到錢)!在大陸推廣之難,是大家想像不到的。首先是人人向錢看,“成功學講座”在體育館舉行,300元一張票,座無虛席;我們講中國文化,白送書還沒人來,差別就有如此之大。在大陸搞家庭聚會偶爾一兩次還可以,絕對不可以定期搞,否則就有非法集會之嫌。到社區活動中心租場地,要有組織的證明和介紹,否則有錢也沒用,有某某功之嫌。其次,小孩子好教,作祟的是家長。他們寧願每個小時花一百元錢送孩子學鋼琴、也沒有時間和興趣陪孩子一起學習聖賢的教誨。更有甚者還怕孩子學多了,將來無法在社會上自立,擔心“人善被人欺”,真是糊塗的爹娘,可憐的兒郎。有什麼辦法呢?第三、中國的“錢姓家族”日益龐大,一切向錢看,有人建議要做我的經紀人,給我大換血、大包裝,然後高價隆重推出,因為便宜貨一定賣不動,更何況我是免費送貨的。不要錢的人在中國,不是騙子就是瘋子。
5、相信學在民間
問:其實您面前還是有很多道路可以選擇的,比如受團體御用、為政策圖解、替政治粉飾,但您卻走“學在民間”的傳統路線,這也是最艱難的路。為什麼?
答:中國文化無論儒、釋、道哪一家,都有四種走向:一是與政治結合起來,為統治階層服務;二是走學術的路線,形成所謂的“學院派”;三是演變為宗教形式,搞偶像崇拜一類的迷信活動;四是走“學在民間”的傳統路線,將傳統文化提煉為“文化傳統”,指導我們做人做事,讓人真正能夠離苦得樂,生活得更加美好、幸福、快樂。我立志走傳統的路線,不單純為政治而改變我的意志,我也不要任何學術上的桂冠和職稱,更不搞迷信崇拜哪一套。我堅信任何優秀的民族文化,都首先教人做一個優秀的人,這是根本,其餘都為枝末。在大家的支持下,我們已經舉辦了“千字文”、“三字經”、認識命運改造命運、人道做人的學問、文化與健康等系列講座,並刊行了《千字文講記》一書,《三字經講記》也已經成文,正在修改中。幾乎所有聽到、看到這些講座、講記的人都大受震動,沒有想到中國文化原來是這樣,做中國人原來並不可恥,而應該倍感驕傲。因為沒有中國文化的背景,想要徹底搞明白中國文化的內涵,無異於痴人說夢。由於傳統文化講座不涉及宗教、民族等敏感問題,故此不同信仰的人都能接受,畢竟做人的道理還都是相同的。聽講的人數越來越多,基督教團體也來請我去教堂講中國文化,各個宗教體系都必須脫掉宗教外衣,還原其文化本質,以拯救日益墮落的人性與瀕臨於毀滅的地球。“人道人道,做人行道”問:中國文化博大精深,您能否用最簡練的詞,來說明其中最應該重視的部分?答:四個字:做人之道。三教聖人都是立足於人道,傳授我們先行人道後返天道的學問,儒家有善人、賢人、聖人;佛家有五乘佛法,首先就是人天乘;道家有真人、至人、仙人之分。按照道家的分類,我們都是不合格的“假人”。為什麼是假人?聖人造字,人字有兩撇。為什麼是兩撇?因為地球上的人道與動物道有重合,是“人獸混居”的世界,所以人叉開兩條腿,一腿站在人道,另一條腿站在動物道。人首先是動物的人,是地球上生物中的一種。生態學家將人分類在:脊索動物綱、脊椎動物目、哺乳類、猴科、猿屬、人種,道家也早就稱人是“裸蟲”(沒毛的大蟲)。既是動物的人,人就有動物的屬性,就受遺傳基因的控制。現代遺傳學證明,基因的本質就是“自私”,要儘可能多的占有一切資源,無休止地複製自己。英國人理察·道金斯寫了一本書叫做《自私的基因》,中國的荀子早就主張“性惡論”,這都是針對人的動物屬性說的。其次,人還有社會屬性,人不僅僅是動物的人,還是社會的人。人有天賦的良知與良能,有與同類交流互助的願望,願意為社會做點事、為他人做點事,所以孟子才說“人之初,性本善”。認識到人有雙重屬性,就會正視人的雙重需求:低層次的生存質量的需求與高層次的生命質量的需求,孔子在《禮記》上說過:“飲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食色性也,這是人的動物屬性決定的,不解決就談不到其他。但是,人的低層次的動物性需求滿足之後,人類還要升華,要脫離開獸性,提高自己的生命質量,做一個關心他人、關愛社會、盡職盡責的人。這才是一個合格的人,儒家稱為“賢人”、道家稱為“真人”、佛家稱為“菩薩”。如何做人、如何行道就是大課題、大學問了。宇宙中的生命現象存在於不同維次的空間之中,像海水中分層生活的魚類一樣。天道(自然之道)的規則是“道”,人道的規則是“德”,老子為此專門講了一部“道德經”。道是體,德是用,“形而上謂之道,形而下謂之器”。人道行圓滿了就能返回自然的天道,天人本是一體,因此老子說:道大、天大,人亦大。德既是人道的規則,也就是做人的資格(人格),缺德的人就自動喪失了人格,人道就變成“畜牲道”,人也就變成畜牲了。不用等死後,有些人活著就是“披著人皮的禽獸”。如果我們的教育走這樣一條路線,“仁義禮智信”統統不講,做人的責任與義務統統不管,只教“弱肉強食”的競爭技巧與“末位淘汰”的叢林規則,人心就能變成“狼心”,人性就能變成“獸性”。
6、我並不是復古派
問:您的最終理想是什麼?有何計畫與打算?
答:我也要食人間煙火。哲學上有“存在即是合理”論的一派,他們認為不存在的不一定不合理,但存在的就一定合理。現代教育雖然“缺德”,但卻是現代社會的主流,是人們賴以謀生的手段和晉階的敲門磚,不認真學怎么行呢?我的理想,是在有識之士的配合下,在現代教育體系中加入傳統教育的內容,使我們培養的學生,既具備在工商時代競爭的能力與技藝,同時又具備溫良恭儉讓的傳統美德,在思想上明白聖賢教導我們的理想標準是什麼,在實際工作中又不得不為之,但絕對不做違背天理、不講道理、不近情理的事,也就是南懷瑾先生提出的,我們的國家應該是有“共產主義的理想、社會主義的福利、資本主義的管理、中華民族的文化”的大同社會。我願意與有識之士共同合作,承擔起弘揚中國文化的重任。但如果是打著“孔子”的旗號做些不相關的事,就免談了,因為我一不要錢,二不要名,我們不同路。不要錢才能入水不溺,不要名才能入火不焚,才能幹點正經事。古人說:“萬兩黃金不賣道,免費贈予有緣人”,所以凡是以名利為動機的合作就免談了。
7、我的三本書
問:您的講座和書籍受到華人的熱烈歡迎,此次您專程前來溫哥華,帶來了哪些“精神產品”?
答:很慚愧,我沒有更多的禮品獻給溫哥華的同道們。只有我的真誠和對中國文化的追求。已成書的有《千字文講記》、《離苦得樂的妙法》、《行道做人的學問》三本書,這是自費出版物,要收工本費。此外,可以根據大家的需要,講幾次專題。如“好心態勝過良藥”、“行道做人的學問”、“三字經與現代教育”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