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士縉

劉士縉,劉秉義次子,字覲宸,號笏庭、行四。

基本介紹

  • 本名:劉士縉
  • 別名:笏庭先生
  • 出生地:河北省邱縣邱城鎮
  • 逝世日期:1762年
  • 國籍:清帝國
  • 民族:漢
人物簡介,人物家庭,

人物簡介

今河北省邱縣邱城鎮人。雍正乙卯(1735)拔貢。歷任貴州天柱、四川榮經縣令。性沉厚務,博覽有幹濟才。事父母至孝,處兄弟友愛無間,處瘠讓腴,視若固然。接族黨戚友,忠信無欺,又緩急不吝推解,故月旦之評,鹹推人望。拔貢朝考一等,揀發貴州,補天柱。天柱,苗疆也。初改流官,百事草率。縣有三里,曰居仁、由義、循理。定糧額時,田未復勘,多有糧無田之戶,胥役追呼,輒鬻牛馬,以應官稅。牛馬盡,則鬻兒女,紛紛控訴。前任官悉置不理,而追呼敲扑如故。公下車之始,慨然曰:“閭閆脂膏,焉有納無田之稅者?”亟請於上官,許之。乃親詣隴畝履勘,年余丈始畢,免三里虛耗無算。民泣下,謂其兒女曰:“爾得不鬻,幸值好官。不然,明歲此時,以爾納官稅矣。”善政多類此,頗受知於上官。是時,聞訃,丁郭太淑人憂。值黎平軍興,制府張公奏留,辦理軍務,帷幄運籌,悉以諮問,益奇公之才。軍務畢,回籍守制。邑之南寨村與直隸曲周南堤村犬牙交錯,地界不清,構訟多年。經兩省道府大員親臨會勘,終不允服。而怨毒之結愈深,蜂聚數千人,將持械以死斗。其村中父老有識者聚而謀曰:“吾兩造所爭者,非地也,氣不平耳。兩省道府各袒其民,適足釀禍。天柱公信義著於鄉黨,非此公不足以了此事。”乃來見公,公謙遜以婉言謝之,父老請愈堅。不得已,約期至界所為曉大義,陳利害,父老子弟靡不悅服,訟解並相推讓焉。乾隆十三年(1748)服除,揀發四川。時金川苗蠻不靖,制府張公移節蜀督,馳檄日八百里,召至軍,使辦總糧台,支發無私,一軍稱頌。制府喜,復使帶兵開美諾道,周覽山川形勢,繪圖貼說,凡屯軍、積糈、備御扼要之處,無不具悉。及進軍與圖合,制府以是益奇之,將特薦以道府用。是時,金川經略諾(訥)親與制府有隙,誣劾制府,逮擊入都。公被牽連,落職待罪。人皆危公,公坦然。未幾,後任經略傅忠勇公恆[1]奏,雪張公被誣狀,諾親伏法,公開復原官,補榮經縣。榮經為西藏沖衢,民疲於拔役。為定“輪役法”,輿情大洽。時詔捕妖人馬朝柱甚急,或言匿榮經者,大吏紛紛密遣刺探。公如常理民事,暇,輒奕,不問捕事,幕友官戚鹹愕然。事寢,問公,公笑曰:“我知此縣數年矣。百姓灶洞門向哪邊開,我都知道。焉有馬朝柱在我治下,我茫然不知?此必有人挾仇,藉以傾陷,一涉張皇,無柱有柱矣。誣民駭聽,故不為也。”官榮經十年,囹圄空虛,未嘗禁一囚,古之循吏不是過也。素強健無疾病,壬午(1762)冬,忽覺臂疼,然猶神閒意適,理官事如平素。忽一日,晨起,具衣冠,端坐而逝。壬寅(1782),修邑乘,載入《鄉賢傳》。嘉慶四年(1799),以孫大觀升任寧遠州知州,敕贈奉直大夫;繼任山西河東道,加一級晉贈中議大夫。生於康熙三十三年(1694)八月二十五日申時,卒於乾隆二十七年(1762)十一月初八日辰時,享年69歲。

人物家庭

配崔氏,館陶縣韓莊、原任山西布政司理問泰階公孫女,封太孺人。天性慈祥,容止端莊。于歸後,繼姑郭太孺人治家嚴肅,娩婉聽從,曲盡婦道,處娣姒謙而有容,喜怒不形於色。烹飪、浣濯皆獨任之,嘗暑月執炊,汗復於面不暇拭。臧獲下人不能忍之事,皆以為分所當然。侍姑疾數十晝夜,目不交睫。姑屬纊[2]之夕,執衣裾呼“孝婦者”。冉性勤儉,不尚華餙。佐理翁姑喪葬事,靡不勤恪周至。年六十餘,猶紡織不輟。榮經公仕宦30年,未嘗一至任所,族黨皆難之。子曰燮為江南桐城令,始迎養焉。敝篋敗絮,瑣細百具,皆齎行,謂老婦:“朝夕需此,勿為民累。”孫大觀五歲失母,恩養教誨20年。
生子二:曰煜[3]、曰燮,俱見後。
生女二:長,適同邑瞿孝樓徐公充符長男,例監,淮。夫亡守志,建坊旌表。次,適北辛店、歷城縣訓導唐公貢菴次男,附貢,汝明。
[1]傅恆(?—1770),清,滿洲鑲黃旗人,富察氏,號春和。高宗(乾隆)皇后弟。官至保和殿大學士兼軍機大臣。在軍機處二十餘年,為高宗所倚重。曾督師指揮大金川之戰,並參與策劃平定準葛爾部的戰爭。
[2]屬纊:用新綿置臨死的人鼻前,驗其是否斷氣。《禮記·喪大記》:“疾病,男女改服,屬纊以俟絕氣。”鄭玄註:“纊,今之新綿,易動搖,置鼻之上以為候。”後因以為疾病臨危的代稱。如:屬纊之際。
[3]曰煜(1716—1788),士縉長子,字麗中,太學生,例贈登仕郎。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