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士心

劉士心

劉士心,河北邢台人,1967年11月出生,1989年畢業於河北大學法律系。鄭州大學刑法專業法學碩士(1998年),吉林大學刑法專業法學博士(2001年)。2006年入選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畫”。

現為南開大學法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副院長;南開大學人權研究中心研究員;天津市高級人民法院刑一庭副庭長(掛職)。 2002、2006、2008、2013年分別獲得天津市第八、第十、第十一、第十三屆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2006年當選“天津市優秀青年法學家”,2011年入選CALIS全國名師資料庫。2012年9月參加中央黨校第四十七期研修班學習。2013年首批入選“南開大學百名青年學科帶頭人培養計畫”。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劉士心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族
  • 出生地:河北省邢台
  • 出生日期:1967年 11月
  • 職業:學者  
  • 畢業院校:吉林大學
  • 主要成就:比較刑法研究 司法改革
  • 性別:男
  • 職稱:教授
  • 黨派:九三學社
人物簡介,出版作品,社會兼職,著作類,論文類,

人物簡介

劉士心教授劉士心教授
研究領域: 中國刑法 外國刑法 犯罪學
現為南開大學法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南開大學人權研究中心研究員。2002、2006、2008年分別獲得天津市第八、第十、第十一屆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2006年當選“天津市優秀青年法學家”,2011年入選CALIS全國名師資料庫。

出版作品

著有《競合犯研究》(中國檢察出版社,2005年出版)、《不純正不作為犯研究》(人民出版社,2008年出版)、《美國刑法中的犯罪論原理》(人民出版社,2010年出版)、《刑法中的行為理論研究》(人民出版社,2012年出版)。在《法制與社會發展》、《法商研究》等學術期刊發表論文30餘篇。

社會兼職

1.中國法學會犯罪學研究會 理事
2. 中國行為法學會金融行為法研究會 理事
3.天津市法學會 常務理事
4.天津市法學會刑法學分會 會長
5. 天津市法官檢察官遴選委員會委員
6.天津市紀委、監察局 專家諮詢委員
7.天津市人民檢察院 專家諮詢委員
8.天津市人民檢察院一分院 人民監督員

著作類

出版個人專著5部,參編3部。
1. 獨著:《競合犯研究》(專著)(22萬字),中國檢察出版社,2005年8月出版。(此書獲得天津市第十一屆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二等獎)
2. 獨著:《不純正不作為犯研究》(22萬字),人民出版社,2008年11月出版。
3. 獨著:《美國刑法中的犯罪論原理》(30萬字),人民出版社,2010年6月出版。
4. 獨著:《刑法中的行為理論研究》(44萬字),人民出版社,2012年3月出版。
5. 獨著:《美國刑法各論原理》(31萬字),人民出版社,2015年6月出版。
6. 參編:吳振興主編《犯罪形態研究精要》(專著),法律出版社,2005年3月出版。
7. 參編:最高人民檢察院政治部組織編寫《法律的真諦——寫給執法者的書》(專著),中國檢察出版社,2006年1月出版。
8. 參編:趙正群主編《信息法概論》(教材),南開大學出版社2007年5月出版。

論文類

1. 《不純正不作為犯的等價性問題研究》(獨著),《法商研究》,2004年第3期。
2. 《論間接正犯之範圍》(獨著),《法商研究》,2006年第3期。(中國人民大學複印報刊資料《刑事法學》2006年第10期全文轉載。)(此文獲得天津市第十屆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三等獎)
3. 《論中國刑法中的複合危害行為》(獨著),《中國刑事法雜誌》,2004年第4期。
4. 《犯罪客觀處罰條件芻議》(獨著),《南開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4年第1期。
5. 《刑法中持有行為的概念與特徵新探》(獨著),《南開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5年 第2期。
6. 《防衛意思新探》(獨著),《甘肅政法學院學報》,2006年第3期。
7. 《刑法中對合行為初探》(獨著),《河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5年 第 1 期。
8. 《論親手犯》(3萬字)(獨著),趙秉志主編《刑法論叢》(第11卷),法律出版社,2007年7月出版。
9. 《論原因自由行為》(2.5萬字)(獨著),陳興良主編《刑事法評論》(第15卷), 2004年12月出版。
10. 《間接正犯理論中的特殊問題》(3萬字)(獨著),《刑事法評論》(第15卷), 2004年12月出版。
11. 《牽連犯理論拓展研究》(獨著),《河北法學》,2002年第3期。
12. 《保險詐欺罪新探》,《當代法學》(獨著),2002年第3期。
13. 《刑法中“持有”的行為形態屬性》(合著),《求是學刊》,2011年第5期。
14. 《法規競合論爭分析與概念重構》(獨著),《國家檢察官學院學報》,2002年第2期。(人大複印報刊資料《刑事法學》2002年第7期全文轉載)
15. 《論中國刑法中的原因自由行為》(獨著),《河北法學》,2000年第2期。(人大複印報刊資料《刑事法學》2000年第5期全文轉載)(此文獲天津市第八屆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三等獎)
16. 《論利用ATM機故障惡意取款行為的定性》,《北方法學》,2008年第12期。(人大複印報刊資料《刑事法學》2009年第3期全文轉載)
17. 《不純正不作為犯中先行行為引起的義務研究》(獨著),《北方法學》2007年第6期。
18. 《想像競合犯概念與類型再研究》(獨著),《國家檢察官學院學報》,2003年第2期。
19. 《論可罰的違法性》(獨著),《中國刑事法雜誌》,2009年第3期。
20. 《罪責刑相適應原則的理論構建》(獨著),《學術交流》,2003年第7期。
21. 《論刑法中的義務衝突》(獨著),《中國監獄學刊》,2008年第1期。
22. 《論刑法中的事後危害行為》,《北華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獨著),2004年第3期。
23. 《犯罪實行“著手”的判斷標準新探》(獨著),《天津法學》,2010年第2期。
24. 《罪數形態競合研究》(獨著),《河南公安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4年第5期。
25. 《論法規競合犯》(獨著),《天津商學院學報》,2005年第1期。
26. 《刑法中“持有”的行為形態屬性》(合著),《求是學刊》2011年第5期。
27. 《不純正不作為犯的共犯》(獨著)國家檢察官學院學報,2009第4期。
28. 《論承接競合犯》(獨著),《法制與社會發展》2002第1期。
29. 《刑事古典學派罪刑均衡論的法律價值》(獨著)《河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9年第4期。
30. 《我國三地“反黑”立法比較與內地“反黑”立法完善》(合著).《犯罪學論叢》(第2卷),中國檢察出版社2004年出版。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