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生平
劉剛 字克中,號玉簡,譜名以琳,1899年7月23日(光緒25年己亥年6月16日辰時)出生於江西吉安河東鄉南芫村一中農家庭。其父因識字不多累受土豪劣紳欺壓,因此決心要培養兒子讀書,只因家境困難,經過多方考量,從五個兒子中選中了三子劉剛
1908年—1918年在鄉間“私塾”讀書。1920年因時局變遷,其父又同意他赴南昌考入私立贛省中學就讀。由於學習成績優異,其父又決意傾全家之力供他讀大學。
1924年8月考入天津北洋大學,在預科學習結束後,選學專業時,認為礦冶是工業強國基礎,從而立下“鋼鐵救國”志,選學當時最冷門的專業——礦冶系(在他影響下有9名同學選修礦冶,加留級生3人全班共13人,占本年級學生總數的7.4%),在校期間,由於成績年年第一,每年均獲得江西教育廳發予的獎學金。
1931年北洋大學畢業後,主動放棄北洋大學“按成績順序推薦工作”的規定。讓同學先選,最後被推薦去武漢漢口諶家磯六河溝煤礦公司煉鐵廠(全稱為六河溝煤礦公司揚子煉鐵廠)任化驗室主任,後調任煉鐵工作。由於工作勤奮,深受廠長陳廷紀喜愛,一年內很快由助理工程師晉升為工程師,工資連晉二級。
1934年由於當時國內生鐵滯消,急需鋼材卻全靠進口,因此萌發赴國外學習先進煉鋼技術以振興國家之念,通過考試,獲英國工業協會獎學金,於5月赴英國留學,在英國雪菲爾德大學冶金系進修,同時在英國鋼鐵公司和伯羅鋼鐵公司學習工作。大學進修畢業後又主動要求延期五個月,到公司中心試驗室學習和參觀英國大小鋼鐵廠。
1937年2月準備回國時,國內在湘潭建“中央鋼鐵廠”計畫正式獲批,經北洋大學李書田校長的推薦,國民政府實業部同意劉參與“中鋼籌委會”工作,並委任為資源委員會礦冶專門委員,接獲相關電報後,即轉赴德國學習德語。當年五月隨同“中鋼”來德國接受二年培訓的人員(共約25人)到克虜伯鋼鐵公司進修學習。
1938年初因抗日戰爭全面爆發後,南京失守,國內形勢嚴峻,他與嚴恩棫、靳樹樑,王之璽三位在德培訓的專門委員報國心切,主動請纓提前回國,3月趕赴武漢,代表經濟部資源委員會參與軍政部兵工署組建的“鋼鐵廠遷建委員會”,擔負將漢冶萍鋼鐵公司的設備器材,拆運重慶的籌劃及相關技術協助工作。期間在漢陽鋼鐵廠,有兩次險在日軍轟炸中喪生。
1938年8月隨“鋼遷會”赴重慶參加大渡口鋼鐵廠建設工作,任高級工程師,參與總工程師室工作,負責煉鋼車間全部冶煉設備的設計。併兼任工作支配、準備兩課課長。在毫無國外技術支持、國內物質極其匱乏的情況下,於1940年完成了我國鋼鐵史上第一次由國人自主設計的煉鋼平爐,同行稱讚該爐“既符合現實國情狀況,又有“國外新式鋼廠之措置”。 正式投產後,使用良好,且創造當時國內煉鋼117爐仍不需停爐檢修的新記錄,被煉鋼部老領工張寬餘稱之為“神爐”,並舉行了隆重的祭爐儀式。
1939年4月受邀,參與民營“人和鋼鐵公司”的創建工作,被選為董事並聘任為總工程師。在當時原材料奇缺,資金嚴重不足,運輸困難的情況下,就地取材,土洋結合,歷經五次失敗(其中一次風爐爆炸,險遭難),發明了醫治小高爐缸凍結的K孔,克服了高爐爐裂、熱風爐爆炸、爐缸凍結等問題,1940年11月新式小高爐正式投產,其生產的含矽15%生鐵僅為國際價的1/3。且將其摻到土高爐生產的白口鐵中或廢鋼中熔化即能產出灰口鐵,既充分發揮原有土高爐作用,又同時也推動了新式小高爐的發展,培養了一批能自力更生的冶金技術專業人員。大大緩解了抗戰時期機械工業和軍工所需灰口鐵的奇缺問題,國民政府經濟部為其發明核准專利三年【專利號(30)合字第139號】,並頒發了獎狀及獎金。
1941年又兼任民營“蜀江礦冶公司”總工程師,將一個廢棄的1噸土高爐添設熱風設備改建成10噸高爐,並於1943年1月投產。
1942年5月調離大渡口鋼鐵廠到資和煉鐵廠任副經理兼廠長,應軍工需求,自力更生設計出能煉出優質煉鋼和鑄造所需的生鐵,及含錳80%以上的錳鐵合金的66立方米高爐。該爐模型曾在1944年後方工業成就展覽會上展出。
1943年兼任礦冶研究所“陵江煉鐵廠”(該廠是為研究小型高爐特點和規律,以應戰時需要而設,廠址在嘉陵江下游童家溪碼頭)顧問,並被重慶大學聘請為礦冶系教授。當年4月20日被邀參加重慶陳立夫、翁文灝主持的全國工業計畫會議第一次會議。大公報著名記者徐盈先生對他進行專訪,稱讚他是後方鋼鐵工業界的“抗日先鋒”。由於其在抗戰中貢獻,當年國民政府授予二級“景星勳章”。
1944年5月以考察員身份赴美國鋼鐵公司及瓊士拉格來鋼鐵廠等技術先進的公司和廠礦,考察及工作18個月,在美期間被美國金屬學會吸納為會員。
1945年抗戰勝利後奉命於10月回國,擬赴日本進行拆遷廣畑、八幡兩鋼廠設備運回大冶的考察與籌劃。
1946年1月因赴日受阻,改任經濟部資源委員會大冶廠礦保管處主任,協助接收敵偽“日本制鐵株式會社大冶鐵礦”財產。7月在此基礎上成立“華中鋼鐵公司籌備處”,任副主任,代行主任職務,負責按美國麥基公司設計的華中鋼鐵公司年產100萬噸鋼的鋼鐵廠的方案(系當時國內最大最新式的鋼鐵廠建設規劃),進行籌劃性建設。後因國民政府腐敗、內戰升級、美國貸款落空、國厙緊張,原建廠計畫甚難執行。美方又降低要求設計第二方案,仍無法實現,公司只好根據現實自行設計建設小鋼鐵廠。
1947年為了讓有限的資金能較多地投入生產,公司堅持勤儉辦事,減少冗員等措施,以儘量減少非生產性開支,但下半年建成的煉鐵高爐仍因經費困難,相應配套設施不足,而無法投產。8月國民政府東北戰場失利後,資源委員會為將從東北撤出人員安排到華中鋼鐵公司來,強制公司裁減正式員工三分之一,引發了12月4日工人罷工事件(三名工人因拉響廠內警報器,被江防司令部抓走,關押二個月零四天釋放)。
1948年7月華中鋼鐵公司正式成立,總經理職務由東北撤回關內的張松齡代理,劉任協理,分管技術工作,公司建設計畫再次變更。
1949年初,由於對國民黨派系鬥爭、嚴重的貪腐行為的憤恨和華中鋼鐵公司建廠四年,搞了四次計畫,竟未正式生產過一斤鋼或鐵的失望,決心起義,主動與張松齡一道,回響“中共大冶工礦地下黨委”號召,成立保廠的“員工警互助會”。積極接受“資源委員會起義委員會” 保護財產迎接解放的指令,5月初臨近解放,由於廠區地形狹窄,傍依長江,極易受到戰火威脅,時張松齡出差未回,厂部出現廠級領導“空位”,為了公司的財產、資料的平安交接和2000多名職工及眷屬的生命安全,於武漢大學授課結束後(1947年被武漢大學聘為工學院教授),在家屬不在湖北情況下,拒絕了國民黨省政府為其“南逃”的安排,在長江基本被封鎖下,不顧在武漢讀中學的長子安危,不聽在漢辦事人員勸告,於夜間坐公司的小火輪,在兩岸國民黨駐兵開槍阻擊聲中,冒著生命危險返回厂部,組織職工,按資源委員會起義委員會”電令,檢查部署 “迎接解放”事宜。並再次拒絕登上國民黨省長萬耀煌侄兒來接的南逃越野車。5月15 日解放軍進駐厂部,實行軍事管制。
1949年11月“軍管會”撤消後,中共大冶工礦特區委書記兼區長的高芸生調任公司黨委書記兼經理,劉被委任為華中鋼鐵公司總工程師。不久重工業部第一批撥款4萬噸小米和支援華中鋼鐵公司建設款到達,1950年9月“華鋼”的高爐、平爐終於先後正式投產。對當時市場上生產冷鑄車輪及硬面軋輥所需原料緊張的問題起到一定的緩解作用。此期他聽到高經理傳達朱德、陳雲在“支援東北鋼鐵會議”上“要重視舊知識分子”的政策講話精神,陪同蘇聯專家馬爾歇夫去重慶視察重慶鋼鐵公司所屬各鋼鐵廠時,又受到西南軍委會首長劉伯承、鄧小平將軍的勉勵。重工業部部長何長工來黃石市考察時的特約交談,深為“鋼鐵報國”的好時機到來,感到無限欣慰。
1950年12月解放後的第一次全國鋼鐵會議在北京燈市口“工程師協會”舊禮堂召開,由重工業部長何長工主持,大會主席團主席是朱德總司令,他榮幸地被邀參加會議,並被推舉為大會主席團成員。
1951年初重工業部為落實鋼鐵會議要將“華中鋼鐵公司”建設成“關內第一個大型鋼鐵生產基地”的規劃,劉被借調到北京鋼鐵工業管理局擔任大冶設計組代總工程師,進行實質性設計,此設計完成後,蘇聯專家又進行 “蘇化”性修改,並將廠址建設由黃石市改到武漢青山區,更名為武漢鋼鐵公司。
1952年元月,因黃石市在“鎮反運動”中,根據解放初期“民主改革運動” 訴苦活動期中,部分華中鋼鐵公司員工(占職工總數的1.45%)所揭發的材料和“1947年罷工事件”,被定為黃石市級別最高反革命分子(國民政府簡任二級),將其逮捕入獄。
1953年4月16日(拘押15個月後)黃石市法院以“一貫依靠反動政府勢力,豢養親信爪牙鎮壓工人運動及虐待剝削工人罪”,判刑五年監外執行,移送重工業部鋼鐵工業管理局管制。
雖蒙冤陷囹圄,給他個人和家人帶來一些不利的負面影響,但他報國志不移,一面教育、勉勵子女要坦然對待、勤奮自強,一面以豁達心情,淡泊名利,忍辱負重,抓住一切機遇為國效力。5---9月在煉鋼科工作期,他按照國家建設規劃要求,完成了兩套大冶特鋼廠煉鐵部的總布置圖的設計,供新建大冶特鋼廠擴建的參考與選擇,後又協助蘇聯專家對天津鋼廠、太原重機廠、太原煉鋼廠中某些不妥設計進行了修正或建議。
10月被安排到綜合科,在審核1954年各大中廠礦呈報的“技術組織措施”計畫中,為使國家的錢能用好發揮較大的效益,先後到過上海、唐山、太原、馬鞍山廠、天津、重慶等等鋼廠進行調查、研究改進措施。為了有利鋼鐵局加強科學管理,協助科室建立六個專業的成套技術分析用的統計表格及相關標準數據。此外為能學習蘇聯經驗,積極自學俄文,三個月後即具閱讀俄文專業書籍能力,
1954年肅反期鋼鐵局黨總支“五人小組”圍繞“黃石判決書”和“原華中鋼鐵公司揭發材料”內容及從工業局同事中收集到劉的某些談言行,梳理成埋怨政府處理不當、宣揚英美誣衊蘇聯、狂妄自大破壞領導威信、工作不負責任等四大罪責進行了“深挖”, 且無故將其家庭成分由中農改地主,要將他遣回監獄重判。幸中共中央“國家機關黨委五人小組”未予以同意,才得以免重遭牢獄之災。
1956年5月調入鋼鐵工業研究所(即北京鋼鐵研究院前身),參與組建“熱工試驗室”工作(1956年至57年),為使研究與實際密切結合,更好地培養青年技術人員,早出成果,他毅然把照顧虛弱有病的愛人和二個上國小年幼孩子們的任務壓給身邊兩個上國中的的孩子。帶領青年技術人員們長年在外,先後深入上海鋼鐵三廠、太原鋼鐵廠、重慶大渡口鋼廠開展平爐熱工試驗(含爐缽結構改進意見、代為圖紙設計等)。在節約能源和縮短冶煉時間方面取得了良好效果,獲得這三個廠的好評和頒發的獎旗。
1956年10月黃石市法院在他一再申訴下,對案情進行了更審,否定了原判罪中的主要依據,決定撤銷(53)黃特刑字第040號判決,免於刑事處分(此時離滿刑期日期只差兩個月20天)。但工資、職務卻未因而有任何恢復性改變(57年全國性工資大改革時。還以其工資低為由,將其定為三級工程師,拒絕執行冶金部“工資改革領導小組”應定2級的審批意見)。
1957年“反對右派分子猖狂進攻”運動時期,在“幫黨整風鳴放”的初級階段,劉被派往太原鋼鐵廠協助解決生產中技術問題,回來時“反右”已基本結束,開始轉向“大躍進”運動,但仍以在運動中“交心態度”不好;對黃石法院判決不滿,企圖翻案;長期以來對黨不滿等罪名,被定為不公布的“內右”(老右派)。
1958年在“大躍進”“大辦鋼鐵”形勢下,煉鋼研究室技術開發性研究暫停,組成各種“保鋼工作組”分赴各地參與奪取年產“1070”萬噸鋼鐵產量的第一線,他被派往湖南長沙新生機器廠,為解決當地生產的生鐵含硫過高不能煉鋼難題,為該廠設計和建造一座20噸高爐,利用當地含錳礦石與當地生產的高硫土鐵(含硫1%-3%)混合裝料,使煉出的生鐵,含硫量降到0.02%。既為其提供了製造機器所需的優質鑄鐵,又使湖南省原所煉的高硫土鐵“變廢為寶”。
1956年和1958年下半年,由於其工作成績突出,先後兩次受到邀請,參加過周恩來總理在人民大會堂筵會廳主持的招待宴會,和到人民大會堂觀看“大型東方紅演唱會”的首次演出。
1960年因“政策進一步左移”調離鋼鐵研究院,到重工業幹部學校任教。在教學中他儘可能根據幹部學員們的實際水平“深入淺出”地進行講解,並主動編寫些符合他們適用的補充教材,受到校長吳平和學員們的好評。一年以後幹部學校停辦。
1961年底調北京鋼鐵學院(現北京科技大學)。 時因中蘇關係緊張,蘇聯專家撤離,劉代表煉鋼教研室參加了石景山鋼鐵廠首都鋼鐵公司中國第一座氧氣轉爐煉鋼的開爐試驗,獲得滿意成功。
1962-1966年在校擔任畢業班及函授生的畢業設計、畢業論文的指導工作,先後帶領學生到武漢鋼鐵公司、包頭鋼鐵公司、鞍山鋼鐵公司和上海鋼鐵一廠進行畢業實習,同時協助廠方解決某些技術問題。在指導畢業設計時為了培養學生的探索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對所帶鋼六四屆畢業生的畢業設計除了完成的設計圖示、說明的規定外,還要求學生鑽研當時英國正在開發的一項Ajax平爐的新技術設計,為此他花費較大的心血,為學生收集提供大量相關技術資料,雖此爐後並未能推廣,但這種指導學生進行新技術探索的進取精神做法,受到教學同仁們及學生們的積極評價。
1966年文化大革命期間,他雖無職、無權、無現行,仍被帶上所謂“地主”“歷史反革命”“老右”“ 鋼鐵界反動學術權威—南霸天”等莫須有的帽子,經歷抄家、批鬥、關押、勞教、下放剋扣工資、掃地出門等磨難。
1971年學校開始複課並招收推薦的“工農兵大學生”入學。72年4月他從“專業(勞教)隊”出來回到教研組。1973年5月學院對劉宣布“不再重新處理”決定後,雖“文革”尚未結束,且年已過“古稀”,也沒有帶教任務,他想到的不是文革中的“身心創傷”,而是“停課鬧革命”造成與世界的科技差距,為此他積極蒐集外文資料,甘當教研組同仁對國外有效經驗的了解與吸收的義務翻釋員。
1980年7月18日學校再次正式宣布,決定撤消以往任何“不實結論”,重獲新春。
劉雖已進耄耋之年,且患高血壓、冠心病、白內障、膽囊炎等老年性疾病,但仍老驥奮蹄,願肩化作入雲梯。
(1)被聘為北京科技大學(即北京鋼鐵學院)首屆研究生指導老師,他培養的研究生歐昌俗,80年代中期畢業後不久,即成為安陽鋼鐵集團公司技術骨幹,尤在煉鋼和無縫鋼管方面成績卓赿,94年後幾孚每2-3年有一篇論文發表,並有發明專利(詳見百度網冶金專家欄)。
(2)繼續應同仁們渴望獲得更多的國際上的新理論、新技能的要求,積極翻譯國外文獻或校正同仁的譯文。在當時翻譯全靠手工操作情況下,他除力求字型工整外,還常在工作之餘或節假日仍加班加點,以儘量早的將譯文交付給需要者。對其中有較大價值的資料,還特意將譯文稿用複寫紙複寫出來,裝訂成冊,供大家傳閱。據不完全統計,73年---86年他自譯較大篇章的德文、英文的文獻資料,有65篇547頁,約70多萬字,為19位個人先後譯文58次(其中3/4是德文)。1982年應包鋼要求,收集了P2O5對爐渣性能的文獻21篇及有關相圖21張,供其改進“造渣”研究的參考。1987年退休後,發現在凡爾賽舉辦的第七屆國際煉鋼物理化學會議論文集中,有“鋼液的脫氧”一文(德文)較為新穎,他即主動及時翻譯成中文,發表在我國冶金工業出版社出版的相關“論文集”中,供國內冶金人氏參考
(3)著作方面:獨著有《電工矽鋼的製造》。為將國際先進的“相圖論”引進國內,編寫了《相圖講義》。參與了《物理化學和煉鋼》的編譯(1984年冶金工業社出版),先後在《鋼鐵雜誌》和《鋼院學報》上,發表了九篇有關《轉爐煉鋼》的論文。
(4)科研方面:,從1979年末到1983年初,年過八旬的他仍興致勃勃,為支持劉新華、董履仁、趙萬智三位中年教師組建的“爐齡科研組”與“攀枝花鋼鐵廠”合作,對120噸氧氣頂吹轉爐進行延長爐襯壽命的試驗研究,劉因身體原因雖不能親臨攀鋼現場,但他多次跑“北京國家圖書館”, 為“爐齡攻關組”去查找收集相關德文的參考文獻資料,翻譯出來後,用複寫紙複寫裝訂成冊(共譯七篇四萬八千八百字),分發給相關成員,同時為了弄清攀鋼轉爐齡低的原因,是否與該廠爐渣含釩、鈦氧化物的程度有關,親自帶領研究生歐昌俗,80屆學生高峰、李生貴,在實驗室內針對釩鈦氧化物對鹼性轉爐渣中MgO飽和度的影響進行了系統測試。先後共做了幾十爐共近百個實驗,測繪出三個含V2O5三元相圖,既填補了我國在這方面的空白,又為白雲石加入量,加入時間及爐渣岩相檢驗提供了有價值的參考數據。他對鹼性氧氣煉鋼轉爐白雲石造渣潛心研發,創造性繪製了CaO-MgO-SiO2-FeO-四元系相圖,找出了Kt臨界線,並和劉新華、彭志高兩位老師一起進行實驗室論證試驗,獲得滿意結果。從而增進了對鹼性氧氣煉鋼白雲石的造渣機理的認識(論文在鋼鐵學院學報上發表)。經歷兩年多時間的努力,“爐齡攻關組”終於運用多元相圖理論與冶金爐渣控制,防止耐火材料浸蝕相結合,取得延長爐齡壽命40%的顯著效果,為80年代中國轉滬爐齡大幅度提高做出了重要的貢獻,榮獲冶金部三等獎。發表的《120噸轉爐半鋼煉鋼含釩渣的研究》論文,83年11月科研課題組長劉新華(冶金系書記、教授)在日本學術會議宣讀,受到國際同行們的積極關注。
1987年元月根據國家對“老乾、高級知識分子退休制度”改革精神,辦理了退休手續。退休前後,他又應重慶市檔案館、四川省冶金廳、 湖北省政協、黃石市政協、重慶鋼鐵公司、武漢鋼鐵公司、湖北省冶金志編纂委員會、大冶鋼廠等單位的邀請,撰寫了部分回憶史料,並被北京市昌平兆隆新技術套用研究所聘為顧問。
1992年雖已93歲高齡,仍時刻關心國家的繁榮昌盛,積極主動從收音機、電視、《參考訊息》或其它雜誌上,聽到看到的一些令人振奮的資料摘抄匯集成冊,每年一本(堅持至終年,共寫了8本),冀願祖國早日進入世界工業強國的行列。
退休後仍受到人們的關愛。同仁們先後為其舉行了,有校主要新老領導參加的“慶95壽辰”和“百歲壽宴”( 北京科技大學史中享此譽者僅劉一人)。
1995年其“1949年起義”事績,在校黨委積極協助下,和原“資源委員會起義委員會”證實下,終於獲得中共中央統戰部和組織部認定,由退休改為離休並享受“司局級待遇”。
1999年4月23日因感冒住院,當日不幸猝逝,享年百歲 。
1949年主動起義,解放後被邀參加“第一次全國鋼鐵會議”,並推舉為主席團成員。1952年“鎮反”時被“誤判”(56年更審後撤判),從此歷受不公正待遇,但其鋼鐵報國志不渝,在加強鋼鐵局早期科學管理、鋼鐵研究總院“熱工試驗室”的組建與研究、協助“關內”(不含東北地區)的大鋼鐵廠的“技術攻艱”和鋼鐵人才培養等方面,均作出了積極貢獻。特別是1978年“撥亂反正”和 “改革開放” 後,又重獲新春,雖已老驥仍奮蹄,除做好研究生導師工作;還為適應我國鋼鐵工業技術迅速發展的需要,無償為同仁翻譯大量國外先進技術資料(約70多萬字);參與攻克“攀枝花鋼鐵廠120噸氧氣轉爐煉鋼爐齡問題”的研究中,創造性引進國際先進的相圖論,取得延長爐齡壽命40%的良好效果,為80年代中國轉爐的爐齡大幅度提高做出了重要貢獻,獲冶金部科技進步三等獎。其論文於83年在日本學術會議宣讀,受到國際同行們的積極關注。88歲退休後,應相關部門和廠礦要求撰寫了大量回憶史料。1995年“起義事績”獲承認,改為離休並享受“司局級待遇”。
職位履歷
曾任經濟部資源委員會礦冶專門委員,六河溝煉鐵廠工程師,重慶鋼鐵公司高級工程師,重慶資和冶煉公司副經理兼廠長,人和鋼鐵公司董事兼總工程師,華中鋼鐵公司籌備處主任、協理、總工程師,冶金工業部鋼鐵工業管理局大冶廠設計組代總工程師,冶金部鋼鐵研究總院高級工程師,重慶大學礦冶系教授,武漢大學工學院教授,北京鋼鐵學院正教授級工程師,經濟部礦冶研究所及北京市昌平兆隆新技術套用研究所顧問等職。美國金屬學會會員,中國工程師會會員,中國科協自然自然科學專門學會會員,北京金屬學會會員等。
個人成就
設計能煉出符合軍工需求的優質生鐵,及錳鐵合金的“資和鐵廠”高爐的模型在“後方工業成就展覽會”上展出。對抗戰時期自立自強的冶金技術專業人材的建設起了一定的帶頭羊作用。曾獲得發明專利、獎狀、獎金和景星勳章。抗戰勝利後冶金界有”北陳(北方的陳大受擅煉錫)南劉(南方的劉剛擅鋼鐵)之說(註:兩人同時獲得過景星勳章)。
事跡資料
1、抗戰後方冶金工業史料 重慶市檔案館、四川省冶金廳、《冶金志》合編 重慶出版社 1987年(p10,12,272,299-300,313,318,323,443-445,510)
2、冶金工業部軍工史叢書 (四十三卷)重慶鋼鐵公司冶金軍工史(1938——1985) 由重慶鋼鐵公司冶金軍工史編輯辦公室編,1986年出版(p7—11 p377,379,383)
3、漢冶萍公司志 湖北省冶金志編纂委員會編 華中理工大學出版社 1990年出版 (p241----246)
4、湖北文史資料 (第三輯 總第20輯 工商經濟專輯)湖北省政協文史研究室編 1987年出版(p6-11)
5、湖北文史資料 (1992年第二輯 總第39輯 漢冶萍與黃石史料專輯 ) 湖北省政協 文史資料委員會編( p32---36 p60---66)
6、黃石市文史資料第九輯 湖北黃石市政協文史資料研究 (p151-155,156-161)
7、黃石市文史資料(13) 紀念大冶鐵礦建廠100周年專輯 黃石市政協文史資委會、 武漢鋼鐵公司大冶鐵礦合編(p83-85)
8、大冶鐵礦志 1890----1985 第一卷上冊 武漢鋼鐵公司大冶鐵礦礦志辦公室編 p78-79
9、大冶鐵礦史話 1890----1990(1992年出版)p149-153 中共武鋼大冶鐵礦委員會 宣傳部編
10、大冶鋼廠志 1913---1985 一卷(p25, 61—66)二卷(p69) 黃石市大冶特鋼 廠史辦編 1978年11月出版(內部發行)
11、冶鋼史志通訊 1985年第一期 (p1-2)
12、中國冶金史料雜誌 1987年第三期 勤奮五十載鋼鐵志不移 (P61---71)
13、日本《鐵鋼》第19卷 1984年7月
14、鋼鐵雜誌 1980年第八期 (p1----5)
15、鋼鐵學院學報 1980年第一期(p22—42) 1984年第四期 (p8—16)
16、四川冶金志通訊 總第六期1986年1月出版四川省冶金廳冶金志編輯辦公室主辦 (p6---9 p31 p56)
17、滿井村---北科大校園人文錄 冶金工業出版社 2009年4月出版(p25—26含附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