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六劉七起義

劉六劉七民變一般指本詞條

劉六劉七起義又稱劉六劉七民變是指明中葉爆發於明朝北直隸(今河北地區)的一次大規模農民起義

劉六和劉七最初是劫富濟貧,被稱為“響馬盜”,他們於正德五年(1510年)十月,在霸州發動起義,數千農民回響。次年,起義軍由河北攻入山東,以後又由山東回攻京畿。起義軍紀律嚴明,不妄殺人,使起義軍迅速發展到數萬人。

起義前後持續三年,轉戰南北直隸、山東、河南、湖廣等廣大地區,所過之處,深得人民擁護。兩支起義軍之間缺少密切配合,長期流動作戰,被明軍各個擊破而失敗。

社會背景,起義經過,失敗原因,歷史意義,史書記載,起義遺址,軼事典故,

社會背景

明朝正統年間(1436—1449)以後,政治黑暗腐敗,土地兼併加劇並高度集中,人民流離失所,階級矛盾日趨激烈,各地農民起義連綿不斷。爆發於河北的劉六、劉七起義就是這種歷史背景的產物。
明朝中葉,河北農民深受政府的馬政之害。為保證明軍邊馬的供應,自明初以來,明政府強令河北等地農民充當養馬戶。馬戶的徭役負擔極其沉重,為保證養好馬要付出很大代價,不僅耽誤農業生產,而且當所養馬匹死亡或種馬孳生不及額時,還要賠償損失,一貧如洗的農民不得不“賣田產、鬻男女,以充其數,苦不可言”,當時有人形容為“江南之患糧為最,河北之患馬為最”。河北臨近京師,正是廠衛特務、官僚地主施虐的地方,加上土地兼併劇烈,剝削壓迫十分殘酷,社會矛盾十分尖銳,農民起義時有發生。為了安定京畿一帶的局勢,正德四年(1509年)九月,專權宦官劉瑾派御史寧杲為“捕盜御史”到河北鎮壓農民起義。寧杲採用極為殘酷的高壓手段,屠殺和鎮壓農民,他“奏立什伍連坐法,盜賊捕獲無虛日,每械盜賊入真定,用鼓吹前導,金鼓之聲彌日不絕”。

起義經過

明朝正德年間由劉六、劉七兄弟及楊虎等領導的農民起義。劉六名寵,劉七名晨,霸州文安縣(今河北文安)人,農民出身。為人任俠好義,驍勇善騎射。因不堪地主豪強的兼併和壓榨,同齊彥名等在霸州等地打家劫舍,時稱“河北響馬”。正德四年(1509),明朝政府增派監察御史駐守天津、真定等地,“專理捕盜”。劉六、劉七家屬均遭迫害。齊彥名也被捕,後被劉七等破獄救出。五年十月,劉六、劉七在霸州領數十騎起義,貧苦農民紛起回響,迅速發展為萬餘人。此時,起義于山東的楊虎也率所部同劉六等人會合,義軍更加壯大,活動於京師之南和山東地區。次年三月,起義軍連下河北博野、饒陽、南宮等州縣,繼入山東,攻克日照、曲阜、泰安等二十餘州縣。明軍一路潰逃。廣大貧苦農民樂於供給義軍糧草器杖。起義軍殺地主官僚,焚毀官,劫取兵庫,釋放獄囚。明政府增派馬中錫、張偉等人提督軍務,因懾於義軍威力,只能擁軍自衛,不敢同義軍交鋒。
在不斷取得勝利的形勢下,起義軍提出“建國扶賢”的口號,制訂了先取河北、河南,擴集兵馬,再占南京,建立政權的方針。接著,義軍兵分兩路,東路由劉六、劉七、齊彥名統領,活動於山東地區;西路由楊虎等人統領,活動於河南地區。五月,東路起義軍由山東入河南,進湖廣轉趨江西,又揮師北上,直抵霸州。西路楊虎一支由南而北,六月進山西,又東入河北,直抵文安,八月,兩軍會攻霸州,威脅京師。在此形勢下,明政府加緊設防,撤換馬中錫和張偉,改派兵部右侍郎陸完提督軍務,統領邊兵和京營官軍阻擊起義軍。此後,劉六一支衝破包圍,東入山東樂安(今山東廣饒),楊虎所部則轉入山東東昌地區,分兵牽制敵人。
九月,兩支起義軍又先後攻圍河北滄州,阻截明朝漕運。十月,楊虎一支經天津景州(今河北景縣)、棗強等地,進入大名府(今河北大名),東向山東,攻城略地,與劉六軍聲勢相倚,威震山東,然後轉入安徽,但楊虎在義門(安徽亳州、渦陽間)渡河立際,遭明軍襲擊犧牲,所部由劉惠、趙燧統領,轉入河南,繼續戰鬥。劉六部南下山東,連克陽穀、壽張、沂水、曲阜等十縣,攻打青州、兗州、沂州等明藩封地,繼而轉攻濟寧,燒毀明漕運糧船一千二百艘。旋由濟寧北進,轉戰於北起霸州,南至河南湯陰的廣大地區。
七年正月,再次深入近京霸州地區。此時,劉惠、趙燧一支轉戰於安徽、河南等地。他們推舉劉惠為奉天征過大元帥,趙燧為副元帥,立五軍,列二十八營,委署都督、指揮等官,擁有步騎十三萬眾,打出“直搗幽燕之地”,“重開混沌之天”的旗幟,還申明軍紀,不妄殺平民。起義軍在河南連下不少州縣,並於泌陽火燒夥同劉瑾作惡多端的前閣臣焦芳之家,兵鋒直抵湖廣襄陽等府縣。七年二月,明政府加派右都御史彭澤提督軍務,增調大同等處邊兵和湖廣士兵,採取四面堵截,督兵跟進的戰術,追擊河南起義軍。五月,劉惠在南召(今河南南召東)同明軍接戰之際中箭犧牲,趙燧也在武昌被俘,後被處死於京城。
進逼京城的劉六、劉七起義軍,見京師難以強攻,便由文安(今屬河北)南下,入江蘇,後又轉入山東。明陸完集兵十萬于山東登、萊地區,圍剿義軍。起義軍奮力突圍,與明軍周旋於京師以南各州縣。隨著河南起義軍的受挫,這支起義軍漸向南方轉移。閏五月,南至湖北黃州(今湖北黃岡),由團風鎮奪舟入江,劉六因舟覆犧牲,劉七等自武昌而下,駕舟師轉戰於上起九江、下抵蘇松的大江上下。明政府趕調彭澤增援陸完,分駐於南京以東地區和蘇松地區,並加強了沿江要害之地的兵備。七月十八日,起義軍攻打通州(今江蘇南通),接著占領通州東南的狼山,憑險據守。二十一日,明兵由南北兩面仰攻狼山義軍陣地。起義軍孤軍奮戰,眾寡不敵,劉七、齊彥名等先後犧牲,起義失敗。

失敗原因

農民軍的失敗原因,一是與明軍相比,勢單力薄,劉六軍隊雖號稱數萬人,但多是無以為生的貧苦農民,沒有作戰經驗,真正擁有戰鬥力的極少。二是農民軍長期流動作戰,雖具有機動靈活的特色,可以出其不意,並取得了一些勝利,但由於缺乏牢固的根據地和後方,士兵疲於奔走,兵員和軍需補給都有一定困難,影響了戰鬥力的發揮。三是兩支較大的起義軍獨立作戰,缺乏配合,更沒有和當時在四川的農民起義軍取得聯繫共同抗敵,致使明政府便於集中兵力,各個擊破。

歷史意義

劉六、劉七領導的這次起義,前後持續3年,轉戰河北、山東、河南、湖北、江蘇數省,沉重地打擊了統治階級。為了鎮壓起義,明政府動用了大量財力,耗盡了府庫之銀。
起義軍所到之處,地打擊了當地貪官污吏、地主豪紳。這次起義給明統治者一個沉重而深刻的教訓,使明朝統治者認識到僅憑高壓政策難以維持長久統治,必須要採取有力措施緩和社會矛盾。起義失敗的第二年,明政府下令減免京畿、山東、河南等地稅糧,並宣布“流民復業者,官給廩食、廬舍、牛種,復五年”。朝廷內部也加以整頓,進行了楊廷和領導的改革,罷免了部分宦官,裁撤冗官,清查皇莊、官莊,退還給農民一部分土地。明朝出現了嘉靖初年較為清明的政治局面。

史書記載

明史·卷187》

起義遺址

劉莊子位於本縣馬武營村西北里呂公務村東南。劉六、劉七起義後,明統治者,將該村搶掠焚燒殆盡村人多數被誅戳,倖存者,改姓逃匿外鄉。現在舊村遺址尚存。今豐各莊村劉姓即其後裔。

軼事典故

參見:流里流氣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