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兆熊墓

劉兆熊墓位於倴城西北十數里的程莊村南“老龍灣”之陽。程莊因“紅寺”馳名,故多稱紅寺墳。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劉兆熊墓
  • 地理位置:倴城西北十數里的程莊村南
簡介,記載,規格,

簡介

劉兆熊本為臨縣樂亭人,緣何葬於此地?亦非偶然。
劉兆熊(?~1899年)字玉衡,清鹹豐乙卯科舉人,戶部郎中,系號稱“京東第一家”劉石各莊劉如珴的三子。是劉家唯一靠真才實學考取功名,同時為劉家的發家顯赫起了關鍵作用的人。劉家起家於乾隆,興起於清鹹。開始,雖累資千萬,富甲京東,但因有財無勢,常受地方官吏鄉紳掣肘。為此,劉如珴為子輩分工,命兆熊專讀書求仕,以獲取功名。兆熊數年發憤苦讀,終於中舉入仕而平步青雲。他精明幹練,善於結交;他涉足官場,工於心計。在朝廷,得賞識於重臣翁同龢之門下;出入於中堂白俊、軍機大臣張之萬、文祥之府第;來往於慶親王、李蓮英之左右,是劉家出類拔萃的人物,也是休合堂的創始人。

記載

同治年間,曾隨軍機大臣文祥出征奉北,鎮壓“馬傻子”以功賞戴花翎,加三品銜,為戶部郎中。劉兆熊歿於光緒二十五年,誥授通奉大夫之職。
彼時,論財,劉家富甲京東;論勢,劉家與皇廷多有交往,可謂手眼通天,炙手可熱。劉家為了保其財勢不衰,人丁興旺,不惜重金聘風水先生勘測“風水寶地”選作劉家塋地。
建墓之始,當時風水先生按山水之脈一路從山海關、清東陵馬蘭峪踩來,到了程莊南號稱“老龍灣”的地帶,看中了這塊風水寶地。老龍灣當時是一條蜿蜒似龍身的河灣,河灣之南,橫亘一東西走向的南大崗。風水先生說,此崗形似臥龍是為“龍脈”,龍頭昂揚向東直入河灣之頭,得汲龍灣之源水;龍尾逶迤向西直連紅寺南向的二郎廟,得享九鎮百村之香火。墓地選在老龍灣之北,水之陽的高高開闊地上,被認為是極好的風水地脈。因劉家家道顯赫,墓地極具規模。“老龍灣”塋地周邊耕地方圓近頃,皆被置為劉家之祭田。在居中的“老龍灣”之陽,一箭之地的阜崗上,20餘畝的塋地,俱以青磚砌成的方形圍牆圈護,頂壓綿石條。圍牆內百十棵參天柏樹,蔭護著碩大墳丘,坐北正中為劉兆熊之墓,墓南下首兩墳為其五子劉炬、七子劉燮的墳墓。再下首,還有一些小墳,共7座。圍牆之外,還有一座孤墳,是劉家一個丫環之墓。
墓地旁專建有護墓院落。院落為一種四面建房、中間是院的布局。院子大門面南,迎面正房6間,東西廂房各6間,和北房6間組成一寬敞大院。為看護墓地人等的住房及什物倉庫。院北兩廂另有專用馬號6間。
其時,當地百姓對所傳風水先生之論應驗與否,似信不信,且事不關己,姑妄聽之而已。但村人站在那塊地上舉目南望,卻不由地產生一種神秘感覺。至今,村人還說,這塊地似乎有怪異之處:比如有人頭北腳南仰臥在那墓地里,岔開兩腳,從兩腳之間朝南平視,就會驚奇地看到,老龍灣之水,似一面明鏡,凸現於兩腳之間。是角度之湊巧,是地勢之奇譎,一時竟不得而知。
當年,對風水先生的陰陽之說,劉家深信不疑。遂出巨資買下程莊的南大崗、和尚墳、紅寺西、老龍灣等處約一頃的土地,劃為墓地和香火地。
當地傳言,風水先生曾秘語劉家:此墓地南有“南大崗”龍脈,北踞老龍灣之陽,東汲龍灣之水源,西借二郎之香火,是一個“鷹地”。鷹,天鳥,主飛黃騰達,貴不可言。但是,為使鷹雄飛不疲,掘墓時,須找四個屬兔的後生,以應“鷹有兔祀”的吉像;為使龍脈永鎮不移,按方位,須深埋4錠30兩的足形銀,以鎮龍爪,使之不飛。
劉家深信此言,定墳位時,按方位,子時埋下足形銀錠4錠。掘墓時,果然尋來四個屬兔的後生。四後生途遇一先生點破玄機。到埋人時,四個後生照先生之言,分別向東西南北跑出150步不回頭,破了“鷹地”風水,保全了性命,後劉家家道敗落。
傳言無稽,姑妄聽之。劉兆熊葬禮委實隆重異常的。他和在他以後死去葬在此地的兩個兒子,都是盛斂厚葬。

規格

劉兆熊死於光緒二十五年(1899年),7年後移葬於此地。
劉兆熊裝斂於名貴的金絲柏木棺內,棺木外還有一巨大的栗木槨。棺槨之間,充以石灰、木炭用以隔斷潮濕地氣;槨外面刷銅錢厚的大漆,棺內塗以一指厚的松香石蠟加以密封。
棺內,陪葬金銀、玉器、珠寶和死者生前心愛之物。一隻翡翠蟾兒,連座帶蟾長不盈寸,卻極其精巧珍貴。取翠蟾放入水盆之中,水頓時一盆翠綠,盈盈喜人。還有朝珠、琥珀、翡翠、花翎等。其次,像金銀元寶、銀元、珍珠則為不罕之物了。
棺材裡,劉兆熊的屍體,頂戴花翎,項掛朝珠,身穿補服,口含大珠,手握銀錠,極盡豪華排場。
劉兆熊的兩個夫人同劉兆熊合葬一墓。女眷頭戴鳳冠、金釵,足登珍珠串成的鞋。其中寶石戒指、13個九連環金首飾打制更屬罕見。
劉兆熊的兩個兒子後死,分別葬於劉兆熊墓的下首。亦是柏木棺、栗木槨,盛斂厚葬,棺槨之中,金銀器物,奢侈非常。金銀殼懷表各一塊,只一個單挎金鐲就重14兩。
劉家為了看守墳墓,專顧有看墳人家,劉家墳第一代看墳人叫嚴希增,樂亭嚴坨人,其岳母在劉石各莊劉家大院當老媽子,為人篤厚、勤快,劉家見嚴希增也是忠厚、勤勞之人,就選定嚴家搬住專建的護墓院落,從墓地附近撥下良田20餘畝於嚴家,讓其耕種以作生活自給。平日為劉家看墳護墓,逢年過節,侍候和接待劉家來這裡祭祀的人們。
劉家後裔年年來程莊上墳祭祀,祭祀時間為每年的清明、寒食、中秋和春節等時日。屆時,劉家後裔男人女眷多達30餘人,男人騎馬,女眷坐轎,由樂亭劉石各莊逶迤而來。當時,劉家墳的護墓院落中,存置著半朝鑾駕。這半朝鑾駕包括金瓜、鉞斧、朝天鐙、旗、羅、傘、扇,還有肅靜、迴避牌等。平時,鎖在大木箱內,逢祭祀時拿出來儀仗使用。祭祀日,劉家後人到了劉家墳,由嚴家迎接,下馬落轎,排鑾駕,奏哀樂,上祭品,化紙錢,大行祭祀之禮,近一日,方去。
劉石各莊劉家大院來程莊劉家墳上墳祭祀,如此延續多年,直到劉家家道敗落。之後,墓地廢頹,荒冢湮沒,當年顯赫風光,漸成傳聞。
1966年,“文化大革命”“破四舊”,掘開墳墓。劈開棺槨,劉兆熊等屍體,除其中一具有損外,其餘皆成乾屍,衣物如初。
劉兆熊墓地,此後夷為平地。
據說,以後有人從墓地附近挖得足形銀1錠,稱之,足足30兩。其餘3錠,至今不知所在。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