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概況
劉備山地處陽泉市郊區西北部,四周由蔭營、河底、平坦和李家莊四個鄉鎮拱圍,主峰位於蔭營鎮西,海拔1272.6米,山勢陡峭,氣勢雄偉,形如坐佛,巍然而立,俯瞰人間,十分壯觀,堪稱郊區的形象大使。
劉備山山脈面積近20平方公里,東跨七溝八梁可達蔭營鎮區,北越翻眼尖可達燕龕撈兒山,西直插王蘭山,南到達四角山,群山環繞,山上人文、自然景觀十分豐富。主峰上,白龍洞洞穴幽深,所傳故事十分優美。劉備廟依山勢而建,山廟合一,廟為山首,山為廟軀,似一仁慈長者俯瞰眾山。站在劉備廟前,雲霧中隱隱可見玉泉山關王廟和張飛垴張飛廟,傾刻間三義美傳泉涌胸間,眺望中三地美景盡收眼底。山腰小廟林林總總十餘座,四時香火不斷。金代進士耿守直將此山當仙境,曾在此結廬隱居。主峰一帶既有劉備廟、南天門、方山石刻、玄德泉、飲馬池、三皇姑廟等人文景觀,又有白龍洞、諸葛茅廬、臥眠圖、白鯊衝浪、三義桃、雄獅觀廟、雙面石、關羽試刀石、飲馬石崖、司南石、神龜馱廟等浸透著深厚文化內涵的自然景觀。山巔環視,但見奇峰如畫,各獻其異,重巒若屏,盡顯其美,由主峰向四面展開,東有皇善寺,南有天子廟,西有王蘭寺,北有奶奶廟,四方攀登,皆可攬勝。東方旭日躍然而升,茫茫雲海不期而至,灼灼紅葉隨時而現,幽幽佛聲緣情而生,四時登臨,皆有所獲,為陽泉郊區的風景名勝。
主要景點
劉備廟
劉備廟位於主峰,四周自然人文景觀豐富。相傳劉備關羽張飛在此以箭卜築,於是後人分別在劉備山、玉泉山、張飛垴立廟祭祀三義。民間傳說劉備廟是由王十萬驅羊馱磚背瓦修建而成。劉備廟始建何年已無從考證,二十世紀四十年代毀於戰火,碑碣文物蕩然無存。現在的劉備廟由劉備廟民間協調組修復,造型為無梁歇山頂,建築面積84平方米,廟內塑有劉備、關羽、張飛坐像及關興張苞站像。廟宇傳承舊制重現“一廟檐水滴兩州”的奇觀。立於廟前東瞰,玉泉山之關王廟和張飛垴之張飛廟遺址隱隱可見。騁目處,猶見三義不朽英靈與山同在;沉思中,堅信中華萬古文化與天共長。 主峰一帶劉備廟四周人文自然景觀達20多處。2003年7月,郊區政府將劉備廟及廟周古遺址列為區級文物保護單位。
高大雄偉的劉備廟鶴立正中,廟內塑劉備、關羽、張飛之座像及
關興、張苞的站像,神情逼真、栩栩如生。傳說原始建築的材料是一個名叫王十萬的人驅羊馱磚背瓦而修建的。 1937 年,日本人占領了劉備山,以一山而控二州(即盂縣、平定)。戰爭使劉備山的廟、碑等文物蕩然無存。這幾年國富民強,附近的村民在該地政府的協調幫助下,紛紛捐款著力重現了三義不朽英靈。香爐里香菸廖繞。供桌上有幾盤饅頭、水果等貢品。我虔誠地上香三柱,默默地祈求平安、愉快、健康。
其它廟
劉備山主峰一帶既有劉備廟、皇姑廟、送子觀音廟、千手千眼廟、奶奶廟、南天門等古建築遺址,又有白龍洞、白衣洞、方山石刻、飲馬池、拴馬環、上馬石等文化遺址,景點多達20多處。同時望弟閣、情結鏈、三結義公園等旅遊景點正地在建設中。並與玉泉山關王廟、張飛垴公園等景點形成一條旅遊專線,使中國最負盛名的劉關張三結義美傳,重新物化為可觸可摸的活生生景物。
山頂上的另一建築是森林防火瞭望塔。居高臨下,“一覽眾山小”的感覺的猶然而生。北面,山間茫茫雲海似乎廬山雲瀑,盡顯其美。而南面遠處的灰塵大煞風景,聽說在修“雙營”公路,施工中揚起的灰土被風一吹向西邊的陽泉礦務局等地飄去。
一條蜿蜒曲折的水泥路順著山頂向北面山下一個村落延續下去。如長蛇通常在樹草中顯得分外醒目。聽說通向關家峪村,那兒有個奶奶廟應是劉備山風景配套開發的旅遊景區。每逢農曆五月初五是劉備山的廟會。山底下村落里的善男信女們順著此路上山祈福
發展建設
2006 年從西面曹家掌村引燃的一把大火燒了整整三天三夜,原始次森林焚毀嚴重。
近幾年,劉備山景區開發力度進一步加大,劉備山旅遊專線、劉備山綠化工程以及高標準的生態園區和生態溝建設基本形成。現已籌集民間資金,對劉備山之靈魂——劉備廟進行了修復。修復後的劉備廟占地面積70平方米,氣勢宏偉、金碧輝煌,廟內五尊塑像神態逼真,加之劉備山靠近陽泉市區,是假日旅遊的好去處。
歷史典故
相傳三國時代,劉備、關羽、張飛領兵路過此地。在山頂上四下觀望,發現此山居高臨下能控制方圓幾十里地盤。決定分三路人馬屯兵於此地。諸葛亮建議三人各射一箭,箭落之地為本部宿營之地。大哥劉備先射,箭射向天空幾乎落回原地。老二關羽射得最遠,箭落在今林里村玉泉山上,即林里關王廟處,(現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老三的箭落在今千畝坪村西,(前幾年還能看到的張飛廟殘垣斷壁。現聽說因為該地挖采礬石破壞了)。老人說:“自古就有劉備山的故事三天三夜講不完的說法。”除山頂的劉備廟外還有皇姑廟、觀音廟、奶奶廟、白龍洞、映馬池、栓馬環等文化遺址。都有神化般的傳說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