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代娥,女,土家族,出生於1955年12月,湖南龍山縣人。土家織錦傳承人。2007年被國務院認定為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代表性傳承人。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劉代娥
- 民族:土家族
- 出生地:湖南龍山縣
- 出生日期:1955年12月
- 代表作品:《岩牆花》、《船船花》
主要成就,媒體採訪,精彩圖冊,
主要成就
劉代娥11歲便跟隨祖母彭妹學織土家錦。她生性聰慧,悟性靈敏,在45年的織錦生涯中,收集整理了220種傳統紋樣,將土家織錦中各“流派”、“風格”、“技法”等精髓融會貫通,掌握了100多種土家織錦傳統圖案及其織造工藝,在繼承中求創新,其產品形式亦古亦今,品種繁多,走俏市場。
她的作品《椅子花》、《粑粑架》、《珍獸圖》、《椅子花》、《船船花》、《四十八勾》多次獲獎。《椅子花》等5件作品連續被中央民族民間工藝美術研究所收藏。2007年被國務院認定為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代表性傳承人。
1986年,劉代娥與姐姐劉代玉、妹妹劉代英在龍山縣苗兒灘鎮撈車村創建織錦廠。
1990年,《岩牆花》、《船船花》等在湘西自治州民間工藝美術大賽中獲得二、三等獎。
1992年,劉代娥被授予“中國民間藝人”榮譽稱號。
1998年,他和劉代英合作的土家織錦系列挑花服飾,在昆明的中國民族服飾博覽會上獲得“最佳展品獎”。
2005年,獲得“湖南民間工藝美術事業突出貢獻獎”。
2006年,《四十八勾》、《蝴蝶牡丹》等7件作品入選《湘西風情 書法美術攝影民族民間工藝展》赴上海參展。
2007年,被文化部授予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土家族織錦技藝代表性傳承人”。
媒體採訪
“織錦是我從小的愛好,幹這一行也沒什麼特別的感受,就是要做好。不過能代表我們大山裡的土家織錦獲獎還是很高興的。”在談到獲得“薪傳獎”的感受時,土家族織錦技藝的國家級代表性傳承人劉代娥這樣說。
土家織錦民間稱為“打花”,傳統織錦多作鋪蓋用,主要原料是絲線、棉線和毛絨線等天然材料。11歲時,劉代娥就跟著奶奶學習織錦,如今已有40多年。1986年,她和姐妹在家鄉——湖南省龍山縣苗兒灘鎮撈車村辦起了織錦廠,屋裡屋外幾十張織機,周邊寨子來領料加工的近300人。1995年,由於材料和其他方面的一些原因,織錦廠垮了下來。後來在專家的指導下,他們開始重拾傳統,儘量少用化學纖維材料,注重用絲、棉等天然原料來編織傳統圖案,這一改變讓土家織錦漸漸走出了困境。由此,劉代娥認識到了傳統工藝的優勢,特別是傳統圖案更受市場歡迎。20世紀80年代就開始蒐集民間傳統圖案的劉代娥,通過此事後,更加緊了蒐集傳統圖案的工作。她經常要走20里的山路,到很遠的寨子、大山里挨家挨戶去尋訪,花錢將舊的、要丟棄的織錦買下來。“早些時候,有的地方沒有橋,碰到發洪水,我一個多月都要在外面呆著沒法回家。”劉代娥說,“很多傳統圖案的樣式雖然沒有刻意記,卻很清楚地印在腦子裡,對織錦以外的事卻很容易忘記。”20多年來,劉代娥蒐集到210多種傳統圖案。她將寶貴的紋樣從破爛的織錦上“複製”下來,讓它們重生。
如今,土家織錦面臨的尷尬是,願意做傳統精細斜紋織錦的人越來越少。劉代娥說,土家織錦傳統上採取通經斷緯、反面挑織的方法。一幅1.8米寬以絲為材料的傳統精細斜紋織錦作品,要用兩個月才能完成。而平紋織錦的織法和圖案,由於做工相對簡單,價格便宜,一般消費者在購買旅遊商品時更容易接受,所以大家更願意做平紋織錦。劉代娥擔心地說:“很怕斜紋織法會失傳,所以我現在做一些,希望能留給下一代。”劉代娥還將傳統織錦圖案運用到日常生活用品中,她說:“這樣可以擴大傳統織錦的銷售範圍,更有利於傳承。”
2010年,當地政府在撈車河村提供了5間廠房給劉代娥,她便建立了土家織錦傳習所。2011年,該傳習所被文化部命名為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生產性保護示範基地。傳習所現有織機90餘台,從業人員120餘人,每年舉辦免費傳習培訓活動30期,培訓人數達600餘人次。“學會土家織錦技藝花不了太長時間,一兩周就能學會,但想要織出好的作品來則需要積累。”劉代娥說,“這是國家級的示範基地,在這裡我要盡到自己的一份責任,把土家織錦的傳統技藝傳下去。”
精彩圖冊
劉代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