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丹東(近代官員)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3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劉丹東(1919年—1947年),乳名克泰,學名煥彩,曾用名寶雲,丹東是他用過的一個化名,陝西商縣分縣(今丹鳳)人,中國共產黨員,曾為商洛縣委書記兼支隊政委。

基本介紹

  • 本名:劉丹東
  • 別名:克泰、煥彩、寶雲
  • 所處時代:近代
  • 民族族群:漢
  • 出生地陝西商縣分縣
  • 出生日期:1919年
  • 逝世日期:1947年
  • 主要作品:曾辦《青年學生》專刊
人物生平,

人物生平

1936年在商縣師範讀書時,曾辦《青年學生》專刊,宣傳抗日救國;並以同鄉會的名義發動學潮,將鎮壓學生抗日活動的反動校長和軍訓教官驅逐出校。寒假期間,劉組織東鄉學生抗日宣講團,在商縣縣城和沙河子、夜村、棣花、商鎮、龍駒寨沿線,演唱抗日救亡歌曲,宣講西安事變的意義。
1937年7月盧溝橋事變螅??窨拐叫似稹?月,劉在商縣中學和商州簡易師範動員劉福偉、屈必達等八位熱血青年,報名從軍奔赴抗日前線,使山城商州為之轟動。
1940年1月,經中共商洛工委書記王伯棟介紹加入中國共產黨。從此改名劉丹東,決心獻身民族獨立、人民解放的偉大事業。入黨不久,即被派赴延安,入中共中央黨校學習。
1940年2月,中共商洛工委撤銷,3月組建中共商縣縣委接替工委工作,王連成任縣委書記,劉由延安返回後負責縣委宣傳工作。他日夜奔波於商山城鄉,宣傳中國共產黨的抗日路線,揭露國民黨頑固派的投降、倒退、分裂陰謀,參加了懲辦反共頑固分子馮麟生的戰鬥。後奉調到陝甘寧邊區,參加整風和大生產運動。抗日戰爭勝利後返回商洛,協助鞏德芳工作。
1946年秋,中原軍區主力突破國民黨30萬大軍的包圍,北路進入陝西商洛地區,經中共中央批准成立中共豫鄂陝邊區委員會和豫鄂陝軍區。劉被任命為中共豫鄂陝邊區第二地委下轄的商(南)洛(南)縣委書記兼商(南)洛(南)支隊政委,為建立、鞏固豫鄂陝革命根據地做了大量工作。
1947年2月,中共豫鄂陝邊區委員會和豫鄂陝軍區主力部隊根據中央軍委命令陸續北渡黃河去山西休整,劉在新成立的以鞏德芳為司令員的豫鄂陝軍區陝南指揮部領導下,帶領30多人的一支游擊隊,留原地堅持同國民黨軍鬥爭,牽制敵軍兵力,保證軍區主力順利北移。這期間,由於國民黨搞移民並村、保甲連坐,游擊隊飄忽於崇山峽谷之間,宿荒野,食野菜,仍晝伏夜出,不斷襲擾國民黨軍。劉的表兄、“國大”代表賀經武和第四專員公署曾以高官招降,被劉嚴詞拒絕。同年3月12日,原第二軍分區副司令員薛興軍由河南執行任務歸來,與劉帶領的游擊隊會合於涌峪白家莊的大磨子溝。正當部隊埋鍋做飯時,200餘名國民黨軍從兩邊山頭包抄過來。突圍戰鬥中,劉不幸中彈犧牲。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