劃分交換排序

劃分交換排序

劃分交換排序又稱為快速排序,是在冒泡排序基礎上改進的一種排序方法,它利用不斷分割排序區間的方法進行排序,即通過一趟排序,將待排序的數據序列分割為獨立的兩個部分,其中一部分元素的關鍵字均比另一部分元素的關鍵字小,然後再分別對這兩個部分的元素繼續排序,直到整個數據序列有序。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劃分交換排序
  • 外文名:partition exchange sorting
  • 別名:快速排序
  • 基礎:冒泡排序
  • 定義:通過排序,直到數據序列有序
  • 套用學科:計算機原理
基本原理,具體方法描述,

基本原理

快速排序是C.R.A.Hoare於1962年提出的一種劃分交換排序。它採用了一種分治的策略,通常稱其為分治法(Divide-and-ConquerMethod)。
快速排序由於排序效率在同為O(N*logN)的幾種排序方法中效率較高,因此經常被採用,再加上快速排序思想----分治法也確實實用。
快速排序的基本思想是:
  1. 先從數列中取出一個數作為基準數
  2. 分區過程,將比這個數大的數全放到它的右邊,小於或等於它的數全放到它的左邊。
  3. 再對左右區間重複第二步,直到各區間只有一個數,達到整個序列有序。

具體方法描述

具體的方法描述如下:在當前無序區R[1]到R[h]到中任取一個記錄作為比較的“基準”(通常取第一個記錄的值為基準值,記為pivot),用此基準將當前無序區劃分為左右兩個較小的無序子區:R[1]到R[i—1]和R[i+1]到R[h].且左邊的無序子區中記錄的關鍵字均小於或等於基準pivot的關鍵字,右邊的無序子區中記錄的關鍵字均大於或等於基準pivot的關鍵字,而基準pivot則位於最終排序的位置i上,這個過程稱為一次劃分。
為方便實現該算法。附設兩個指針low和high,初值分別指向第一個記錄和最後一個記錄。首先從high所指位置起向前搜尋,找到第一個小於基準值的記錄與基準記錄交換,然後從low所指位置起向後搜尋,找到第一個大於基準值的記錄與基準記錄交換,重複這兩步直至low=high為止。當R[l]到R[i一1]和R[i+1]到R[h]均非空時,分別對它們進行上述的劃分過程,直至所有無序子區中記錄均已排好序為止。
劃分交換排序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