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造與實踐:藝術形態生成》是2010年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陰佳。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創造與實踐:藝術形態生成
- 作者:陰佳編
- 出版時間:2010年06月01日
- 出版社: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
- 頁數:195 頁
- ISBN:9787112119615
- 裝幀:平裝
- 版次:1
《創造與實踐:藝術形態生成》是2010年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陰佳。
《創造與實踐:藝術形態生成》是2010年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陰佳。內容簡介《創造與實踐:藝術形態生成》是同濟大學建築學院藝術形態課程的多年嘗試的總結。按照類型分成幾大塊(見目錄),每一塊有教學構想和學生作...
《藝術設計思維與創造系列--實驗素描》是2014年遼寧美術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莊光明、劉勇。本書主要闡述記錄了素描實驗基礎教學中的整個過程。內容簡介 《實驗素描:形態生成基礎訓練/國家藝術設計專業實驗教學示範中心“十二五”系列教材》記錄了我們在素描實驗基礎教學中的整個過程,系統地闡述了每個階段要求學生所...
我們一般主要從第一種意義和第三種意義上來理解馬克思的“藝術生產論”。也就是說:文學藝術並非孤立的存在,我們必須從社會物質生產和精神生產的實踐中,從生產、消費、分配、交換的關係中,才可能獲得對文學藝術的最終解釋。詳細內容 藝術生產,說到底不過是生產的一種特殊形態,它必然要受到生產的普遍規律的支配。
能動創造的審美意象,藝術形象、意境的原創性、新穎性、獨特性、生動性、超越性、感染性是審美創造力的反映。它是審美創造性思維、創造性行為的內在根源,在審美創新、藝術創新和評論創新中起著核心的作用,是人類的一種潛力和特有的能力,體現了人的本質力量,也是美向人生成的決定性因素和美的發展的內在動力。
審美客體的發展有著一個由生活形態到審美意象再到藝術形象的變化過程。早期人類由於生活範圍的狹窄,想像力的貧乏,其對於外部事物的感知也常常局限於周圍與他們密切相關的生活現象。隨著人的感受能力的提高,特別是再造性想像與創造性想像的出現,原來那些與人們密切相關的生活現象被賦予了審美的意義和價值;純粹的客觀...
講述設計學習的範圍,涉及形態的創造方法與規律、色彩的基本知識與實踐以及與之相關的圖形生成與構成關係等基礎知識。設計研究包括適用於藝術設計的各個方面的概念,由基本要素點、線、面、形式、形態、比例到更複雜抽象的色彩、圖案、知覺和錯覺等問題。使用不同的表達方式和媒體形式,研究形態要素的位置、運動、敘事與...
也就是說,在根藝創作中,要受原材料的限制,主要靠根的自然形態,靠藝術家用審美的眼睛去識別和發現它的美,而不是光靠雕刻去塑造形象。根藝作者應著眼於天然去雕飾,發現根的自然美,發現根上自然生成的又有表現力的形象。一旦藝術家在一個七枝八杈的根材上悟出了形象,發現了它的美,就能著手進行創作。這種...
創造出源於生活又高於生活的新穎獨特的審美意象和藝術形象,從而體現人的生命活力、無限創造力和人的本質力量的豐富性。由於主體有了這種審美的能動性、創造性,才使主體成為審美的主體,對象成為審美的對象,才使人在與客體世界的相互作用、相互契合中,使美向人生成,使美在人的能動創造中不斷豐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