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美文學館·世界經典名著:海涅抒情詩選

創美文學館·世界經典名著:海涅抒情詩選

《創美文學館·世界經典名著:海涅抒情詩選》作者海涅是具有世界影響的傑出德國詩人,尤以抒情詩聞名於世。他的抒情詩,無論其創意的新穎、戀情的熾熱、主題的變奏或旋律的優美,均獨步詩壇,歷來膾炙人口。舒伯特、孟德爾頌、舒曼、華格納、柴可夫斯基等都曾為海涅的詩作譜曲,無數美麗動人的歌曲傳唱至今。全書主要收入海涅的成名作《詩歌集》,包括組詩《青春的煩惱》、《抒情的插曲》、《還鄉集》、《北海集》等名篇,形式多樣,有簡潔明快的短詩、浪漫曲,也有格律嚴謹的十四行詩。它們以愛情詩為主,既抒情感人,也含有諷刺批判,反映了詩人的生活際遇和思想發展。

基本介紹

  • 書名:創美文學館·世界經典名著:海涅抒情詩選
  • 譯者:潘子立
  • 出版日期:2014年4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9787505732759
  • 作者:海涅 (Heine H.)
  • 出版社:中國友誼出版公司
  • 頁數:288頁
  • 開本:32
  • 品牌:中國友誼出版公司
基本介紹,內容簡介,作者簡介,圖書目錄,序言,

基本介紹

內容簡介

《創美文學館·世界經典名著:海涅抒情詩選》海涅以其詩歌、散文和遊記著稱於世。他創作的詩歌,包括敘事詩、政治時事詩、抒情詩以及長詩等多方面;他的抒情詩,無論從立意、遣詞以至表現技巧,都有獨特的風格。《創美文學館·世界經典名著:海涅抒情詩選》精選海涅的抒情詩編排成冊,可以說是包含著“整個兒的海涅”。譯者張玉書先生是德語文學專家,又尤其用力于海涅詩歌,因而譯文品質出類拔萃,值得品讀、收藏。

作者簡介

作者:(德國)海涅(Heine H.) 譯者:潘子立

圖書目錄

譯者序/1
詩歌集(選譯)(1827)
青春的苦惱/3
我曾夢見狂燃的愛情烈焰/3
夜間我夢見我本人/4
我安安穩穩睡在床上/5
早晨起床就惦念/6
我來回踱步心神不寧/7
獨自在樹下徘徊/7
親愛的,把你的小手放在我心上——/8
我的痛苦之美麗搖籃/8
請稍等,性急的船家/10
山巒和城堡俯瞰萊茵河/11
傷心人/11
我心中有一種痛苦/12
兩個近衛兵/13
宮廷騎士戀情歌手/15
憑窗俯望/16
水上行舟/17
致一位女歌手/18
贈別/19
真話/20
呈我的母親貝·海涅/21
獻給H.S./22
獻給克里斯蒂安·S的壁畫式十四行詩(四首)/23
抒情插曲/26
在美妙的五月/26
許多爛漫的鮮花/27
一看見你的眼睛/27
你我若面頰相依偎/28
星辰在天空/28
近日我夢中看見/29
乘著歌聲的翅膀/291
白蓮花惴惴不安/31
萊茵河,美麗的大河/51
為我戀人的明眸/32
世人愚昧又盲目/32
我美艷的情人光彩照人/33
我的心碎了也不怨恨/33
是的,你很可憐,而我並不怨恨/34
小花如果知悉/34
為什麼玫瑰花如此蒼白/35
菩提樹開花夜鶯歌唱/36
世界多美好,碧空清朗/37
孤零零一棵青松/37
自從心上人離去/38
我用我巨大的痛苦/38
有個青年愛上一個姑娘/39
聽見情人唱過的歌曲/39
我夢見一位公主/40
我的小戀人啊/41
夏日清晨陽光燦爛/41
炎夏與寒冬/42
還鄉卷/49
《哈爾茨山遊記》組詩/72
……
新詩集(選譯)(1844)
羅曼采羅(選譯)(1846—1851)
1853年與1854年詩抄(選譯)(1854)
落穗集(選譯)(1817—1856)

序言

漫話海涅的抒情詩
海因里希·海涅(1797—1856)是歌德之後的又一位享譽世界的德國偉大詩人。他是一位偉大的文學家、激進的民主主義者和深邃的思想者。詩人創作的絢麗多彩的詩歌無疑是他留給後世的最寶貴的精神遺產。
1797年12月13日,海因里希·海涅出生在杜塞道夫一個猶太商人家庭。早在青少年時代,海涅便痛切地感到猶太人身份是一個極令人不快又難以磨滅的印記。當時猶太人所受到的歧視,從下面引述的一小段文字可以窺見一二:
“在這裡,‘猶太人居住法’也生效——教區限定五百個家庭,每年允許十四對男女結婚。服裝有明文規定,猶太人被排除在幾乎所有職業之外,自1787年起,允許他們從17時起外出散步,但是既不得在林蔭道上,也不得在散步小徑上,不然的話,人家會借基督徒的諺語:‘弄錢去,猶太人!’把他們趕走。”
1820年他在格廷根大學求學時就曾因不受反猶侮辱與人決鬥,被校方勸令退學。
19世紀初,拿破崙的軍隊占領了萊茵地區,衝垮了那裡的封建制度,猶太人才得以從種種歧視和奴役下被解放出來。童年和少年時代的海涅親身經歷了這一歷史事件,於是在他幼小的心田裡便種下了維繫一生的拿破崙情結。
由於家道中落,海涅於1816年前往漢堡投奔他的銀行家叔父參孫·海涅。他在他叔父的銀行工作過一段時間,並在叔父資助下開設公司,經銷紡織品。但他對寫詩比對經商更感興趣,公司經營不善,不久倒閉。海涅徵得叔父的同意,在波恩大學攻讀法學,後來轉至格廷根大學、柏林大學,於1825年7月在格廷根大學被授予法學博士學位。他希望完成學業之後,當一名公務員,獲得一個為國效力的職位。為此,他悄悄地接受洗禮,皈依基督教。但這並沒能幫助他改變命運。他一次又一次地努力謀求當一個大學教授、當一名律師的機會,卻一次又一次地碰壁、被拒,因為他是猶太人,還因為他敢於在他的著作(比如《遊記》)中,無情地抨擊和譏刺封建專制制度、封建貴族和維護富人利益的教會,嘲諷和批評德國的落後狀況。
海涅很早就顯露出詩人的才華。他自1809年開始寫詩,十六歲便寫出了他引以自豪的最著名的詩歌之一——《兩個近衛兵》。1827年,海涅出版了他親自編選的四部詩集中的第一部——《詩歌集》,收錄了他在1827年之前所創作的詩歌。
愛情的母題貫穿《詩歌集》始終,對愛隋幸福的熱切憧憬,對心上人的熱烈追求,受戀人冷遇、拒絕導致的錐心痛苦成為全書大多數詩篇吟詠的題材。憂鬱、悲傷、失望乃至近於絕望的心緒成為《詩歌集》中《哈爾茨山遊記》組詩之前相當多詩篇的基調,而像《乘著歌聲的翅膀》、《你好像一朵鮮花》等閃射出愉悅、溫馨的亮色的詩篇卻數量有限。許多情詩乍看起來像是詩人對“失意的愛情”的傷心傾訴。但這只是表象。詩人寫詩多有感而發。《詩歌集》中融匯進了詩人對愛情的深刻體驗,必然有些篇什包含著詩人對某些特定女性、特定情感、特定場景的追憶、摹寫和詠嘆。但其中大多數戀歌似乎更多地或主要地表達了詩人對愛情、對戀愛中眾生百態的觀察和思考,從而折射出詩人所處的時代、社會和人的風貌,而不是詩人吟詠自身的愛情經歷或愛情悲劇。例如,《有個青年愛上一個姑娘》這首詩只用三詩節十二詩行就生動而高度概括地寫出了自古以來男女青年之間婚戀的一種不幸情況。又如《你有鑽石有珍珠》一詩,抒隋主人公對物慾膨脹的美女問道:“親愛的,你尚有何求?”或許還能引起今天某些戀愛中的讀者的共鳴。這裡,詩中的“我”顯然不代表作者本人。海涅的很多愛情詩也當作如是觀。不能簡單地把海涅的愛情詩看成純然是詩人對個人情感經歷的抒發或回憶。
海涅的《詩歌集》表現愛情,又超越愛情。他在詩集中虛構他同他的堂妹阿瑪麗的戀情,虛構他的失戀。吟詠虛構的情場失意是為了構築他的輝煌的詩歌藝術殿堂。這成了他的藝術方法。這些愛情詩的內涵遠遠超出字面上表現的對纏綿悱惻的兒女之情的吟詠。它是一種象徵。詩人執著追求的夢中情人其實是詩人生活的時代、詩人所處的社會的象徵。追求一失望,又追求一幻滅,再追求……同一個主題在不同場景中,憑藉不同的形象,反覆吟詠,呈現出不同的側面,不倦地反覆展現追求中的無奈與無奈中的追求,令主題的表現更豐滿,更有立體感,從而更扣人心弦。詩人藉此要表達的,是他作為有才能的猶太人慾求融入主流社會而迭遭拒絕、備受歧視,是他對愛和溫暖的渴望,是屢次努力屢次受挫所感受的悲傷、失望乃至憤懣和抗爭。隱含在憂鬱悲悽色彩的戀歌表層下的是尖銳的社會批判觀點。因此不難理解詩評家稱海涅這些詩歌猶如蕭邦的鋼琴曲,它們都是“花叢里的大炮。”由於海涅的猶太人身份,也由於當時德意志專制獨裁的社會狀況,詩人只有在他的詩歌藝術世界裡,在他以自己的詩歌創作構築的棲身之所里才能撫慰他在社會深受傷害的滴血的心。
以隱喻、象徵的手法寫詩,意在言外,自古以來就有不少這樣的名篇佳作流傳於世。這樣的組詩恐怕也不是鳳毛麟角,絕無僅有。但是,幾百首詩篇構成的一部詩集,整個兒以紛繁多姿的形象、形態、象徵指向一個隱蔽的核心主題,卻是前所未有的。這樣的構思不但奇妙精巧,而且出奇地大膽,因為從來沒有一個詩人做過類似的嘗試。只有才華橫溢、敢為人先的詩人才敢於作此嘗試——而海涅成功了。他於1827年出版的抒情詩集《詩歌集》獲得了巨大的成功,《詩歌集》成為他詩人榮譽的第一根支柱。
在海涅生活的那個時代,這種藝術方法具有令人驚異的極其超前的現代性。真正是超現代的。於是他的抒情詩猶如一座橋樑,一頭架在浪漫主義的土壤上,一頭搭在了現代詩的彼岸。海涅後來稱自己是浪漫派的最後一位詩人,他說“德國人古老的抒情詩派隨我而終,同時,新的詩派,德國現代抒情詩派由我而始。”海涅之後的德國文學史家對此並無異議。
1837年,海涅在《詩歌集·第二版序言》里說:“我必須說明,我的韻文著作不比我的政治、神學和哲學著作遜色,它們都來源於同一種思想,單單想罵倒其中一種是不可能的,除非對其餘幾種也喝倒彩。”這裡,海涅明確表示他的抒情詩和他的散文論著“都來源於同一種思想”,換言之,他的《詩歌集》里的抒情詩實質上同樣具有政治的、社會的批判意義。
《詩歌集》的最後一部分《北海》組詩開德國詩人以海洋為詩歌題材的先河。這是一個海涅之前的任何德國詩人幾乎從未涉足的嶄新領域。詩人筆下浩瀚的海洋時而月朗風清,水波不興,時而雷電交加,波濤如山,排空而來。以這樣變幻無常、氣象萬千的大海作背景,詩人創作出恬靜優美的《暮色朦朧》、雄奇壯麗的《告白》、充滿哲學意味的《問題》等獨具特色流傳廣遠的名篇。
海涅是開拓型的詩人、藝術家,海涅的抒情詩是開拓性的藝術精品。海涅詩歌的這一特點在《詩歌集》中得到集中而明顯的展示。詩人在他此後的詩歌創作中還將不斷地顯示出這一特點。
《詩歌集》的問世奠定了海涅作為抒情詩人在德國文壇的地位。
傑出的抒情詩人海涅同時又是一位為自由、民主和正義而鬥爭的鬥士。19世紀20年代後半葉,《詩歌集》出版之後,海涅陸續發表第三、第四卷《遊記》及其他散文著作。由於他的革命思想和犀利文風,詩人日益成為德國反動勢力的眼中釘、肉中刺,他的處境變得艱難,他的著作遭審查、刪削、禁止,他本人甚至有被捕的危險。海涅遂於1831年遷居巴黎。那裡的空氣要比德國自由寬鬆些。1834年詩人結識克蕾桑瑟·歐仁妮·米拉(即瑪蒂爾德,1815—1883),這是一位年輕、美貌、思想單純的法國女子,同居數年之後,兩人於1841年舉行婚禮。
19世紀30年代至40年代初,海涅致力於促進法國和德國的相互理解,先後發表了《法蘭西狀況》、《論德國宗教和哲學的歷史》、法文版《論德國》與《論浪漫派》等一系列重要著作。他在居留法國期間仍一如既往地對德國的政治狀況和社會陋習持不妥協的批判態度,但在內心,正如《異國他鄉·之三》這首小詩所表明的,詩人對他的德意志祖國始終懷有深深的愛。但在很長時間裡詩人得不到他的同胞的理解。
海涅將主要精力用於撰寫散文論著的那些年,並沒有把他的詩琴束之高閣,只是彈唱得少些,並且他的詩歌的音調也起了明顯的變化。1844年,在《詩歌集》問世十七年之後,海涅出版了他的第二部詩集《新詩集》。1843年和1844年海涅還完成了兩部著名長篇敘事詩《阿塔·特羅爾》和《德國,一個冬天的童話》。
《新詩集》的第一部分《新春卷》包括《序詩》和組詩四十四首。《序詩》和組詩中的二十四首是受作曲家阿爾貝特·梅特菲塞爾的委託,為《春之歌》組曲寫的歌詞(這個事實提醒我們:把詩人的愛情詩看作詩人戀愛的情感實錄是不適宜的)。《新詩集》前半部分相當多篇什依然屬於反覆吟詠愛情主題的多姿多彩的愛之變奏曲,與《詩歌集》的總體格調相銜接,顯示了詩人抒情詩創作的連續性和風格的統一性。這個集子裡的抒情詩題材要比《詩歌集》廣泛,那些愛情詩整體上的色調和情緒已不像《詩歌集》里的那么陰鬱和傷感,並有不少像珍珠一般晶瑩圓潤、膾炙人口的名篇,如《五月已至》、《春天的眼睛藍又藍》、《悄靜的海濱》、《陽光下大海閃耀……》等,經常被收入各種詩歌選本。
但最明顯的變化是詩人的詩歌創作增添了新的品種——時事詩,海涅用它來稱呼他創作的政治抒情詩、政治諷刺詩。它是匕首,是投槍,是海涅作為民主主義戰士用以反對封建專制制度的銳利武器。他的“時事詩”或針砭時弊,或抨擊德國人的劣根性,或揭露、批判當時政壇及文化思想領域形形色色代表人物的反動思想、錯誤傾向,並涉及文學論爭等廣泛話題。1844年6月,普魯士西里西亞山區爆發紡織工人的飢餓暴動,參加者達數千工人,他們遭到普魯士軍隊野蠻鎮壓,死十一人,傷二十多人。海涅聞訊後作《西里西亞紡織工人》一詩,發表在7月10日的《前進報》上。恩格斯親自將此詩譯成英語,介紹給英國公眾,並稱這首詩的德文原文是他所知道的“最有力的詩歌之一”。這首詩和由於各種原因沒能收入詩人生前選編的詩集的其他詩歌一起被編人海涅全集的《落穗集》(又譯《集外集》)中。海涅不僅創作出不少充滿激情的戰鬥性很強的時事詩,還寫了《慈善家》、《淚谷》、《宮廷傳奇》等許多膾炙人口、流傳久遠的諷刺詩名篇。
《新詩集》的出版成為當時德國文壇引人矚目的重大事件。他的一些朋友稱讚海涅的“詩藝的天才”。曾經對海涅的《詩歌集》給予高度評價的瓦倫哈根寫道:《新詩集》“引起了最大的轟動,……所有的聲音一致承認詩藝的充分實力和天才的高度發揮。”他認為《新詩集》使海涅“第二次獲得了嶄新的詩人的榮譽。”這位前普魯士外交官的中肯評論在《新詩集》出版後的德國相當具有代表性。
大約三十五歲左右,海涅罹患一種重症一一脊髓結核,肢體麻痹越來越厲害,健康狀況越來越差,至1848年五六月間,海涅脊髓炎發作,下肢癱瘓,從此臥床不起,在“床褥墓穴”度過他生命的最後八年。他聽覺衰退,眼睛睜不開,靠服用嗎啡才能睡上四小時的覺。不眠之夜,就在頭腦里默默做詩,推敲詩句,天亮後口述讓秘書記錄下來。
1851年,海涅的第三部詩集《羅曼采羅》問世。海涅本人稱《羅曼采羅》為他詩歌創作的“第三根支柱”。這部詩集裡約三分之一的詩作和《1853年與1854年詩抄》等詩人晚年的大部分詩作就是在這樣極度艱難的情況下完成的。
綜觀海涅一生,逆境多於順境。培根說:面對逆境,我們所需要的美德是堅忍。禁錮在“床褥墓穴”的海涅顯示出超乎常人的堅忍。正是這一“美德”使詩人、思想家海涅晚年的生命煥發出炫目的異彩。
海涅在《北海》組詩之後喜歡借用歷史故事、神話傳說、《聖經》故事抒發內心情感,表達對人生、對現實世界的觀點,顯示了高超的藝術技巧。詩人在纏綿病榻的晚年成書的《羅曼采羅》更是大量採用這一藝術創作方法,留下了《女武神》、《神話》、《世道》等傳世名詩。海涅固然不是德國詩壇採用神話和史實作為詩材的首倡者,但海涅是最大量、最直接地把神話和《聖經》故事等同現實結合起來以表達自己觀點的詩人,而且表達得那么富有藝術感染力和說服力,不僅在他之前無人能出其右,在他之後也鮮有德國詩人能與他並肩。
海涅晚年的詩歌創作真實、生動而深刻地反映了他禁錮在“床褥墓穴”的心路歷程。由於受著病魔難以想像的折磨,他的一些詩里,如《求主憐憫》,(見《落穗集》中)多次出現祈求速死的主題,他的另一些詩篇又表達了強烈的生之留戀。本來是相互對立、相互排斥的兩種心態,在他的晚期詩作中達到了奇妙的統一。人們不由地驚訝於詩人在如受酷刑的身心折磨中,竟能奇蹟般地譜寫出像《哈里路亞》那樣熱烈美好的生命頌歌,而不覺得有一絲一毫的矯飾和虛誇。真實無偽,這就是海涅晚期的抒情詩,一篇篇都是心靈的獨自。《周年紀念》、《致天使》、《中世紀的野蠻讓位於……》、《愛情的火焰終究要熄滅》以及《蓮花》等晚年抒情詩,情感懇摯,蘊含著對人生的深切感悟,這些自然而真摯感人的詩歌是詩人的詩藝臻於爐火純青的佐證。
在德國文學史上,海涅是一位極其重要的、獨特的詩人。海涅創造了多項抒情詩之最:
——他創作出了“最美麗的詩歌”,直至他“去世一百五十年後,至今也還沒有一位德國詩人寫出比他更美的詩篇。”
——他是詩歌被譜成歌曲最多的詩人。較新近的研究表明,僅《詩歌集》中的詩就已被譜寫成近一萬首歌曲,這是一個多么不可思議的數字!《你好像一朵鮮花》至1990年已被譜寫成三百八十八首不同曲子!而大詩人歌德的詩歌被譜成歌曲的“只有”一千多首。
——他的詩歌傳播到最遙遠的地域,幾乎世界的每一個角落,凡是德國的語言、文化所及的地方,都能聽到《乘著歌聲的翅膀》和《羅累萊》的歌聲。
——他創作了最長的組詩《還鄉》(八十八首)。
——他是最具傳奇色彩的德國詩人。生前不被他的同胞理解,受到非議、攻訐,去世一百佘年後獲得被聯合國尊為世界文化名人的殊榮。
海涅詩歌的讀者主要是大學生和詩歌愛好者。這本小書中收錄了詩人從少年時代到晚年臨終不同時期創作的二百五十多首抒情詩,海涅最著名、最優美、最具“海涅抒情詩特色”的傳世名篇幾乎盡在其中。我相信,海涅抒情詩這株詩苑奇葩必將受到我國廣大詩歌愛好者的歡迎。
限於本人的學識、眼力和才能,錯訛不當之處在所難免,懇望海內外專家學者、讀者諸君不吝指正。
潘子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