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美文學館·世界經典名著:夏季走過山間

創美文學館·世界經典名著:夏季走過山間

《創美文學館·世界經典名著:夏季走過山間》內容豐富,主要收錄了麵包荒、向高山進發、優勝美地、霍夫曼山和特納亞湖、一次奇妙的經歷、莫諾山道、血峽和莫諾湖、托魯姆涅營地、回到低地、與羊群一起穿越山麓丘陵等內容。

基本介紹,內容簡介,作者簡介,媒體推薦,圖書目錄,後記,序言,

基本介紹

內容簡介

《創美文學館·世界經典名著:夏季走過山間》由中國友誼出版公司出版。

作者簡介

作者:(美國)約翰·繆爾 譯者:劉路易 劉英凱

媒體推薦

讓我們在“山之王國的約翰”帶領下,在高山流水間,在溪流草場上,尋找與靈魂、宇宙、天堂相通的路徑。
——約翰·繆爾
以其對美國風景豐富而文彩四射的描述,對植物、樹木和岩石博學的編目,對自洪荒時代以來滄海桑田的直覺的再創造式的地理敘事,繆爾吸引了現代讀者的注意力。
——《環境主義者書架》

圖書目錄

前言/1  第一章與羊群一起穿越山麓丘陵/1
第二章在默塞德河的北支流露營/22
第三章麵包荒/55
第四章向高山進發/63
第五章優勝美地/84
第六章霍夫曼山和特納亞湖/108
第七章一次奇妙的經歷/128
第八章莫諾山道/l40
第九章血峽和莫諾湖/l54
第十章托魯姆涅營地/l66
第十一章回到低地/183
譯後記/l93

後記

約翰·繆爾的山間日記_一My First summerin the Sierra已有3個譯本(最近在網上發現,又有新譯本出現,天津:百花文藝出版社,2008。但是手頭不備,無法置評)。3月28日晚上6點05分,我把我們的新譯本全部校讀完畢。校讀的過程催生了不少感觸。之後,我又用了半個月的時間把最終湊齊的3個譯本認真逐字拜讀,這期間又有了一些新的感觸。
一、關於翻譯和復譯的若干基本原則
以上3個譯本因為種種原因都有不少誤譯,限於篇幅我們只談具有普遍意義的幾個重要問題,而且每個問題一般只舉1個英漢對照的例子進行分析和說明。為求嚴謹,我在每個漢語例子後邊的括弧裡面都標有P.和阿拉伯數字,以示該例子在所屬譯本中的頁數。
1.翻譯首先要吃透原文
繆爾的原書大體上屬於文學文本,翻譯文學文本的難度大於翻譯普通文本,而作為多學科的科學家,繆爾用了不少科學術語,這又增加了譯者的理解難度,因此譯者稍一粗心就會產生誤解。例如,“……or the sod was full 0f blue gentians and daisies,kalmia and dwarf vaccinium calling for recognition as oldfriends……”三聯版的譯文是:“因為草地上開滿藍色龍膽、雛菊、山月桂和矮雛菊,它們都已成為我的老朋友,非得駐足問候不可。”(P.198)當代世界版(下稱當代版)譯為:“路邊的草地上長滿了藍色龍膽、雛菊、山月桂和矮雛菊,我不停地駐足問候這些老朋友。”(P.90)人民文學版(下稱人文版)的譯文是:“草甸上茂密地生長著藍色的龍膽根和雛菊,以及美國石楠和矮雛菊,它們是需要打招呼的老朋友。”以上3種譯文都把“calling”這一現在分詞的邏輯主語誤解為“我”。我們只要仔細閱讀就會發現,無論這句話還是前前後後的語境都已經昭示:“calling”的行為發出者只能是那幾種花,而決不是“我”。而且常識告訴我們,一個成年人只要精神正常,就不會向花“問候”或跟花“打招呼”,甚至“不停地駐足問候”。糾正3種譯文的誤解,我們的新譯文是:“草地上長滿了藍色的龍膽根、雛菊、美國石楠和矮越橘,它們像老朋友一樣跟我打招呼致意。”(“recognition”不該理解為“承認”,而是“致意”,有陸古孫詞典P.1525第4個定義為證)把植物在風中的搖擺“擬人”為跟人打招呼是修辭手法,可以增加文學情趣,這在文學作品中十分常見。
2.在英語同形同音異義詞的語義選擇中必須十分小心
這個小題也與吃透原文有關,但是僅指辭彙層面。英語同形同音異義詞即為perfect homonyms,是指寫法和發音均相同,但是語源沒有關係的辭彙,例如漢語表示糧食的“米”和表示長度單位的“米”,語源毫無聯繫,後者是音譯於英語單詞。meter的首音節,因此這兩個“米”字是同形同音異義詞。譯者如果不能辨別二者的區別,就會出錯。例如,“In the center of the rough spiky hut a soft nest iS made Of the inner fibets chewed tO tow and lined with the feathers and the down of various seeds。”三聯版的譯文是:“在粗糙的尖頂茅屋中央有一個柔軟的窩,是用樹皮內面的纖維做成的,它們把咬下的樹皮拖到這兒,和羽毛及取自柳樹、馬利筋等植物的不同種子的茸毛排在一起,形成了這個窩。”(P.63)當代版則譯成:“在它們粗糙尖頂的茅屋中央還有一個非常柔軟的窩,是用樹皮內面纖維做成的,狐尾林鼠將咬下的樹皮都拖到了這裡,將它們的羽毛及柳樹、馬利筋等不同植物的種子茸毛排在一起,形成了溫暖的小窩。”(P.31)人文版:“大釘般粗糙的棚屋中心是柔軟的窩,是用樹皮內側咬下並拖回的纖維鋪設而成,窩邊鋪著羽毛和柳樹、乳草等不同植物的種子上的茸毛。”(P.45)以上3個譯本均把同音同形異義詞“tow”理解成動詞,因此“to”就理解成不定式符號。但是,大家構想,如果作者交代了樹皮運到窩內的過程,那么羽毛和各種種子茸毛的運輸過程也應當有所介紹啊。後者不交代、不介紹有違寫作常規。事實上,作者是強調小窩很軟,原因是,樹皮經林鼠咬成纖維束後變得柔軟,在邊上又加了更加柔軟的羽毛和種子茸毛。這樣理解才語義相連,合乎邏輯。這裡的“tow”是名詞,意為纖維束,這是英漢詞典內都有的定義。因此“to”是介詞。“chewed to tow”是用來修飾前面的名詞“fibers”(纖維)的,這樣的交代就強調了其柔軟性,與後面羽毛和茸毛的柔軟性語義協調一致,符合寫作常規。所以我們的新譯文是:“在那尖頂的粗糙窩棚的中央有一個柔軟的小窩,是林鼠把樹皮內側纖維咬開成為纖維束,邊上再用羽毛和柳樹、乳草(milkweed)等各種種子的茸毛連在一起做成的。”“中央”前面加上“的”也十分必要,前3個譯文都沒有這個字,就容易產生歧義,讓讀者不能立刻弄清“粗糙”等定語到底是修飾“茅屋/棚屋”還是修飾“茅屋中央/棚屋中心”。順便補充說明,三聯版和當代版的漢語句型簡化後均是“窩是用……排在一起,形成了……窩”,其拖沓繁冗是稍一琢磨就可看出的。當代版在很多的情況下對三聯版蕭規曹隨,可是為了顯示譯者不是處處照搬,有時就“無中生有”地加進若干成分,這一次體現在兩處:一是,“它們的羽毛”放在“狐尾林鼠”後面,其效果就仿佛“狐尾林鼠”也有羽毛;二是,加上了原文根本沒有的“溫暖的”。對當代版的這一傾向我們在後文從別的角度還會提到。人文版“大釘般”的語義選擇有誤,儘管譯者使用“大釘般粗糙的棚屋”,本意是用“大釘般”和“粗糙”並列地修飾名詞“棚屋”,但是由於忘記加上標點符號,就容易讓人有“大釘般地粗糙”的誤解,因此顯然不妥。此外,“是用樹皮內側咬下並拖回的纖維鋪設而成”不提行為主體“林鼠”,也屬於行文不嚴謹,有一時被誤解之虞:似乎“咬下並拖回”的行為主體是“樹皮內側”。第三,用“鋪設”這個大詞修飾小動物“林鼠”的築巢行為也有用詞不當之嫌。
3.在漢語譯文中要敢於使用英文中沒有的語氣助詞
本書6月4日日記中有句話:“As soon as the mother ewe arose her lamb came bounding and bunting fOr its breakfast……。”三聯版的譯文是:“母羊一站起來,小羊就立刻蹦蹦跳跳地跑過來,用頭磨蹭母親,跟她要早餐吃。”(P.9)當代版:“母羊一站起身,小羊立刻就蹦蹦跳跳地跑過去,用頭磨蹭著母親要早餐吃。”(P.4)人文版:“母羊一起身,小羊就立刻蹦蹦跳跳地跑過去,頂蹭著母親要早餐吃。”我們的新譯版:“母羊剛一起來,小羊羔就蹦蹦跳跳地靠過來,用頭頂啊、蹭啊地從媽媽那兒要早餐吃了。”這種在非感嘆句中使用的、起列舉作用的“啊”字使譯文像在生活中的聊天一樣清新、自然而富有情趣!這恰恰是文學譯本必須具有的氣質!我們新譯版中語氣助詞的使用還包括表猜測的“吧”、表列舉的“啦”、表感慨的“嘍”和“噢”以及表陳述的“呢”。最後的“呢”字須予特殊說明,它不是指用於疑問句中的“呢”,例如“人呢?”這一表示疑問的用法其餘3個譯本都有使用過的例子。我們這裡指的是“我非常高興,因為我正盼著能儘量多遊覽一下呢”(7月12日日記)的陳述用法。而以上的總計6種語氣詞在其他3種譯本中都盡付闕如。原因可能是因為英語中根本沒有漢語的這種語氣詞吧。(表猜測的“吧”字的一個實例)由於英語中沒有相應的語言現象,因此譯者在行文中就沒有想到,或者不敢使用,這就使得以往的3種譯本在口氣俏皮、生活情趣濃厚方面打了不少折扣。新譯版中這6種語氣詞的使用請看本書中6月1日、3日、6日、7日、9日17月1日、2日、7日、11日、12日、20日、26日;8月9日1 9月6日;10月18日日記中的20多個譯例。
4.要認真推敲並錘鍊譯文語言
即使我們不對照原文,人文版下面的3個例子也能讓我們清晰地感覺到其語言錘鍊不夠的問題。例1:“另一些則灰撲撲的,宛如那些供它們獵食、曬太陽的滿是地衣的岩石。”(P.26)(新譯版:另一些蜥蜴則呈灰色,跟遍布地衣的岩石顏色一樣,而它們獵食啊,曬太陽啊,就在這些岩石之上。)人文版使用長定語,而不用兩個分句處理,其效果仿佛是“岩石”可供蜥蜴“獵食”。例2:“雄辯家們此時大概已經噤聲,滔滔辯才已被驅走。”(P.47)(新譯版:此時“演說家”高談闊論時的雄辯已經平息下來,或者已經隨風而逝。)例2這段話只是說,頭一天牧羊人因為沒有麵包吃而義憤填膺時說的一番話現在已經成為過去。人文版譯文的效果卻似乎是有什麼外力使人“噤聲”,並且“驅走”了什麼。這就與原文氣氛大相逕庭,而且“驅走”與抽象名詞“辯才”的搭配也屬不當。例3:“它們狂熱地向前奔跑,擠過灌木叢的缺口,歡騰跳躍宛如決堤時歡欣鼓舞的洪水般。”(P.54)(新譯版:……於是在前面瘋狂地奔跑,擁擠著穿過灌木叢的豁口處,時而連蹦帶跳,時而又翻身打滾,如同從堤壩的裂口衝決而過的歡騰洪水。)人文版的這段譯文問題很多:它沒有譯出來原文中“tumble”(打滾)的信息;說羊“狂熱”地“奔跑”也頗為不妥;“洪水般”3個字結尾,讀起來尤為彆扭,其實“洪水般”放在前面修飾名詞就可以接受,但是放在結尾則違反語感。不過“般”字前面加上個“一”字,構成“宛若……一般”的常規句型,就符合現代漢語的偶數音節詞語結尾的習慣了(但是有了“了”和我們上文提到的“吧”等其他助詞的情況除外)。人文版的譯者在前面已有兩個譯本可資借鑑的情況下還譯出這樣的文字只能說明譯者的語感不夠細膩。人文版語言錘鍊不夠的例子如“密密挨挨地交疊”(P.25)、“羊這種造物”(P.38)、“高處遍生著加拿大榛樹”(P.40)、“呼吸著樂章”(P.41)、“羊們”(P.61)”、“無比廣大的一日”(P.64)、“以食草的平靜咀嚼著反芻的食物”(P.66)、“我擔心其會脫落”(P.73)、“溪水多源於雪庫”(P.101)、“從低劣的床上”(P.121)、“擠於一處的羊群幾乎掉下河去”(P.129)、“一個羊群”(P.129)、“蚊子和昆蟲大概會將無助的人吞沒”(P.135)、“為自己滋潤的植物所分泌的汁液所浸潤的小溪”(P.147)等等。三聯版有“狗兒們”(P.101)、“雨滴們”(P.115)、“泥濘的蠕蟲”(P.73)、“午時常見的雷聲”(P.174)……等大量缺少推敲功夫的例子。而當代版的問題相比較最為突出。我們在下面會提到其中的若干傾向。
5.要敢於用漢語的不同辭彙翻譯英語的相同辭彙
英語有些常用詞語義非常豐富,例如“nice”在陸古孫詞典中竟有16個定義。所以我們決不可碰上“nice”就譯成“美好”,碰上“beautiful”就譯成“美麗”。三聯版有一個例子很典型,譯者把“better and more beautiful”譯成“只能變得更加美好與美麗”(P.223)。在5個字內就重複使用“美”字,總給人以辭彙周轉不靈的遺憾之感。“更加美好與美麗”在新譯本中的處理是“更加超卓,更加綽約多姿”。關於“美麗”我們在新譯本中根據具體語境,分別用過“風姿綽約”、“裊娜”、“明麗”、“瑰麗”、“綺麗”、“秀美”、“絢麗”、“英挺”、“柔美”、“曼妙”等等。原書中不斷使用的“wilderness",我們也根據語境分別譯作“曠野”、“荒原”、“蠻荒之地”和“洪荒世界”等等。
6.復譯者不能為了不同而不同
人文版譯本的題目是《夏日漫步山間》,可能是為了與以前出版的兩個譯本有所不同。但是,我們要想到,題目都有高度的概括性,所以這一題目給人的印象是:作者在夏日裡走過山間的過程是漫步般的瀟灑雍容。事實遠不是這樣!譯者只要想到作品中多人多次趕著兩千多隻羊過河的艱難,熊吃了不少羊之後給大家造成的煩惱和驚嚇以及防範措施總不見效時的無奈,特別是繆爾探險過後的後怕和噩夢,就會深深感到“漫步”一詞選得不妥!而首譯者陳雅雲女士所選的“走過”則有著最大程度的包容性。譯者為不同而不同的實踐在當代版中的表現最為突出。該譯本對三聯版因襲的成分過多。三聯版因為不小心而譯錯的地方,當代版也大多亦步亦趨地跟著譯錯。試看,三聯版把“alkaline waterholes”(鹼性池塘)因粗心錯譯成“鹹水池塘旁”(P.7),當代版譯成“鹹水塘邊”(P.3);三聯版把“plunder the stores of……Diggers”(劫掠掘食族印第安人儲存的物品)錯譯成“劫掠他們的商店”(P.25),當代版譯成“掠奪他們的商店”(P.12)。事實上,在19世紀,掘食族印第安人還很原始,還沒有“商店”的概念和商業組織。粗略地統計一下後,我們發現當代版這種陳陳相因的襲用例子至少有30個,限於篇幅,無法臚列。而當代版有時候為了顯示自己並非總是套用,就為了不同而不同,作出“莫須有”的改動。上面的例子已經露出端倪。下面的例子更加典型:“The sculpture of the landscape is as striking in itS mainlines as in its lavish richness Of detail。”三聯版的譯文是:“這片大地的刻蝕痕跡,無論是主要線條,或是精雕細琢之處,都同樣出色。”(P.12)三聯版此處把“sculpture”譯成“刻蝕痕跡”是一失誤。誠然,“sculpture”在地質學上有“刻蝕”的含義。我們的新譯版在別處也曾把這個英語詞譯成“刻蝕”。但是在這裡,作者純粹是把大地比做雕刻作品的一種隱喻,使用地質學術語翻譯是與這個句子前後的語境不相協調的。其次,用“精雕細琢之處”翻譯“its lavish richness of detail”也只是約略地譯出了其中“detail”一詞的一點信息。可是,“lavish richness”本來意在呼應此句上下文中的綠色樹叢和山巒以及河水中瀲灩水光的濃郁色彩,而“精雕細琢之處”卻無法再現“lavish richness”所包含的“濃郁”和“富麗”的信息。此外,三聯版把“as……as”句型譯成“無論……或是”雖無不可,但是已經出人意料。當代版“這片景致的雕琢痕跡,無論是揮毫潑墨的主要線條還是心思盡用的點睛之筆,都同樣引人入勝。”(P.5)也基本套用了這一漢語句型!其大趨勢上的照搬於此可見一斑。但是為了顯示自己並非總是對三聯版亦步亦趨,當代版在沒有定語的“mainlines”前面無中生有,加進了“揮毫潑墨”,而“點睛之筆”更是毫無根據!這兩處亂譯的最大弊端是,仿佛19世紀的美國人竟然也使用東方的毛筆(“揮毫”)和墨水來畫中國的水墨畫,也懂得“畫龍點睛”!這就恰好造成了西方學者所說的“anachronism”(時代錯誤)和中國學者們批判的“時空錯亂”!另外我們還要順便指出當代版與此無關的另一錯誤:“雕琢痕跡”在漢語中是帶有貶義的詞組,可是後面又用褒義的“引人人勝”作結,這就產生了西方學者所說的“semantic conflict”(語義衝突)。糾正以上兩個譯本的錯誤,補上它們缺失的信息,新譯版的譯文是:“大地這份雕刻作品的主線條同它色彩濃郁的富麗細部都同樣地別具意匠。”(“striking”含義就包括顯著、突出、出眾、顯得特別、引人注目等等。此處選擇的“別具意匠”強調突出和特別,其中的“意匠”雖非原文所有,但是它和“別具”構成成語,與“striking”是一對一的對應翻譯,與“揮毫潑墨”那樣的無依據地妄加信息本質不同,因此可以說,用“別具意匠”呼應上文的“雕刻作品”,尚不為已甚)
復譯者不可為不同而不同,但是有必要的不同還是可以並且必須堅持的。我們的新譯本還是把陳雅雲女士的首譯本中的題目《夏日走過山間》改了一字,成為《夏季走過山間》,原因是:題目要有高度的概括性,我們要爭取讓讀者不必仔細看書就能猜測並理解書中的大致內容!而“夏日”在初見時容易產生“一天”或“一個夏日”的誤解。“夏季”則可以在直觀的層面上避免這樣的誤解!
二、關於我們新譯本的情況說明
我的合作者——女兒劉路易從小喜歡文學,我記得她上大一的時候,在《深圳晚報》上發表過一篇1000字左右的小小說,當時她那種“新新人類”的清新、俏皮的文筆給我留下十分深刻的印象,讓我頓生自嘆不如的感慨。她大學讀的是英語專業,畢業後的工作壓力使她沒有太多的餘力從事文學寫作。但是她內心需要文學的星空和地平線,2004年她在學習工作之餘翻譯並出版了美國著名驚險小說家R.L.斯坦所著的《恐怖魔術兔·倒霉相機Ⅱ》(兩本書合出,第一本《恐怖魔術兔》劉路易、朱蒂和張寧合譯;第二本張寧和劉路易合譯,南寧:接力出版社,2005年)。2009年10月,她在加拿大的多倫多開始翻譯美國《夏季走過山間——內華達山區盛夏日記》。在她著手翻譯的開始,我們就商討了翻譯的基本原則,她總體上譯得很好,有些處理很有創意,例如“啊”等語氣詞就是她根據自己的寫作習慣,在譯文中全面使用的。這至少在本書已有的3個版本中算是自出機杼的創新。她在本書翻譯過程中的貢獻決定著她第一譯者的地位。
我要感謝我在深圳大學的同事Susan King博士。她在解決我校讀的過程中碰到的疑問方面,對我幫助甚大!有的辭彙在所有詞典上都找不到,她會立即指出這是個蘇格蘭辭彙,並立即告訴我它的含義。我發現舊譯本有的句型似乎有理解上的錯誤,但是沒有把握敲定,經過她的確認,我的筆落下來就沒有絲毫的忐忑了。她給我解答的問題有100個以上,而且她的回答有2/3都是通過電子媒介。我發去問題,絕大部分都是當日就得到回答!我要向她致以衷心的謝意!
書中有5個英語典故。由於數量太少,我們沒有採取腳註的形式,而是在文內加上解釋性說明予以譯出,然後緊接著附上英文原詞,例如7月8日日記中的“可是它們在飢餓難耐狀況下竭力奔跑的表現與聖經中所述的因為有了鬼而墜海而死的‘加大拉豬群’(Gadarene swine)相去無幾”。其中黑體字就是我們的解釋性說明。
書中還有為數不少的植物、動物、礦物以及不常見的地名、人名,我們沒有設定索引,因為那樣太間接,會給閱讀造成障礙。我們學習三聯版和人民文學版的做法,直接在英語原詞後面加上帶括弧的英文單詞。
我們還要向三聯版的譯者陳雅雲女士致以衷心的敬意,雖然她的譯本中有不少理解上的失誤和推敲不夠的缺憾,但是她作為首譯者的篳路藍縷之功不可抹煞!此外,她除了在正文中給專有名詞後加上括弧,內附英文單詞之外,還在書的末尾專門附上了台灣大學植物系郭城孟教授的《植物譯名索引》。我們在確定植物譯名時從中受益不淺。
我們特別要向北京創美時代國際文化傳播公司表示敬意,該公司的總負責人表示他們出這一類書不是為了賺錢,而是出於社會責任感和人文情懷,因此,在繆爾的山間日記已經有了4個譯本的情況下,他們還樂於再次出版新的譯本,這充分地體現這一公司宏闊的精神視野和美好的人文追求!他們可貴的價值觀和對我們的信任是我們認真做好這份翻譯工作的力量源泉。
劉英凱
2010年4月16日於深圳

序言

一、從自己說開去
我的同事和朋友——深圳大學外國語學院何道寬教授最近把他翻譯出版的英國學者德斯蒙德·莫利斯的一套3本精裝版名著送給了我,其中的一本《人類動物園》指出:“近代以後,人類社群不再是人人熟悉的小型部落,也不再是雞犬之聲相聞的小國寡民,而是人口爆炸的超大型部落。”莫利斯此書在1967年第一版問世時,世界人口是30億。在第一版和第二版之間的20年時間裡,世界人口增加到40億。從1987年到現在又是20多年過去了,世界人口已經增加到接近70億。
隨著“人口爆炸”,現代都市人最直接的感受是過分擁擠的生存空間以及生態環境的日益惡化。2000年,我們一家在深圳郊區買了著名的萬科公司開發的一套近有綠樹、香花、小橋、流水,遠可眺望綿綿群山的“四季花城”新居。裝修之後住進來的第一天,我寫了舊體詩《題新居四季花城詩八首》,其中的三首云:
1.小樓新住立花叢,遠近青山濃淡中。
陽台窗牖向空闊,易迎十里綠春風。
2.花城四季看鮮花,王者香中有我家。
最喜水容山色里,塵囂隔斷近煙霞。
3.青山對面見悠然,遠隔囂塵地自偏。
如此清幽宜隱者,何勞遠赴子陵灘。
(註:“子陵”指東漢隱士嚴光)
然而時移事易,“遠近青山濃淡中”的窗前美景已經被新起的樓群全部掩蔽;人工的小橋流水也已經不復當年,或是出於降低成本的考慮,或是因為新鮮勁兒過去之後的怠惰,管理處已經很少提供流水,因此除了少數特殊日子,橋下只剩下已顯得頗為陳舊的馬賽克拼接圖案了。當年的“塵囂隔斷”或“遠隔囂塵”也成了不可復得的美好記憶。窗前原來的寧靜小街因為兩個偌大新區的開闢變得時時人聲鼎沸,即使是夜深人靜之時也是車聲轔轔,汽笛擾攘!夜半無人之時,也會不時有猛然剎車或汽車與不知什麼物件相撞而發出的巨響,把人從甜夢中驚醒,有時竟然可能一夕數驚!
面對遠離自然、生存空間變得日益侷促逼仄、處處紛紛擾擾的現狀,我特別渴望山野之趣,渴望滿眼藍天、白雲、綠樹、鮮花,滿耳大自然的天籟之音。去年年末和今年上半年,女兒和我共同翻譯了美國約翰·繆爾的《夏季走過山間——內華達山區盛夏日記》。這一過程讓我從已經習以為常的心勞形役的生涯中拔擢出來,讓每日受到污染的心靈接受了一次純淨大自然的美好洗滌。回憶2009年4月份曾在美國優勝美地(Yosemite)旅行,而這正是繆爾在該書中仔細描述過的地區,兩相印證,尤感親切。在上網仔細查閱了繆爾的生平以及中外人士對他所著本書的種種評論後,油然而生的感觸有如優勝美地山區的道道溪流,在我心中奔涌。一種必須好好介紹繆爾及其著作的不能已於言的衝動攫住了我,使我感到,我必須讓自己心中感觸的道道溪流也流到萬千讀者的心中!
二、關於約翰·繆爾
約翰·繆爾(John Muir,1838一1914)1838年4月21日出生於蘇格蘭的丹巴(Dunbar)。繆爾在他的自傳《我的青少年生活》(The Story of My Boyhood and YOUth,1913)中寫道:“在蘇格蘭,當我還是個孩子時,就十分喜愛一切帶有野性的東西,這種對荒野景物的熱愛伴隨了我的一生,有增無減。”他從童年開始,就在父親的嚴格要求下每天閱讀《聖經》,最終,他把3/4的《舊約全書》背了下來,而《新約全書》則能百分之百地背誦。1849年他11歲時,隨全家移民至美國的威斯康星州溫泉湖,然後遷至波蒂奇(Portage)附近的山核桃山(Hickory Hill)農場,在那裡繆爾度過了他的少年時期。他鐘情於大自然的一草一木,醉心於與植物動物為友。1860年他22歲時,開始就讀於威斯康星大學麥迪遜分校(國內的學者只是說他就讀於“威斯康星大學”)。國內學者的介紹幾乎眾口一詞,說繆爾大學學習成績優異,原因一方面有可能是想當然,認為像他這樣的優秀人物自然應該學習優異;一方面有可能出於“為賢者諱”的心理。事實上繆爾半工半讀,獨立支付讀書費用,在4年的時間裡唯讀了兩年的書。而他“讀了兩年書,其排名從來沒有高出於一年級的學生”。檔案記錄表明他在班級的地位屬於“逾越常規的男生”(irregular gent),其原因是繆爾不循規蹈矩,他的“選課異乎尋常”,屬於戛戛獨造、與眾不同的“另類”。這使人想到,有人艱辛勞瘁,不遑暇時,卻是書蟲——只知道死啃書本,因此
終日,兀兀窮年,苦不堪言,卻所獲有限。可是,另外一種所謂“讀書種子”,善於獨闢蹊徑,學習生活有張有弛,每天看似輕鬆瀟灑,卻深得讀書三昧;他們舉重若輕,樂在其中,卻能終成大器。我們覺得,繆爾正是後一類特立獨行、善於讀書的創造性人才。他雖然最終也沒能大學畢業,但是他所有的朋友和為他寫傳記的作家以及史學家都認為,他兩年的大學學習已經讓他掌握了足夠的地質學和植物學的知識,為他日後在漫遊中時時進行的地質學和生物學思索以及他後半生的研究和寫作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在他一生的輝煌成就中,次要的一個方面就是他的發明,他是一位天才的發明家。直到現在,在威斯康星卅I的歷史學會所組織的繆爾發明展覽所展出的43個展品中,有27項都是他的發明。而且所標的年份大多集中在他還沒有離開大學的1863年。他於1866年3月開始在印第安納州首府印第安納波立斯(indianapolis)的一家生產載客馬車部件的工廠當工程師。他在改造機器、改善工藝流程和工人生活等方面做出幾項發明,都對工廠貢獻良多。這說明他的創造性才能使他不斷取得成功。1868年在優勝美地,他設計了水動力的銑刀,專用來切割倒伏於地的樹木。他還沿著優勝美地溪建造了一座小木屋,讓溪水流經屋中的一角,使他可以聽到溪水流動的琮琮聲響。他在這一小屋中度過了兩年的光陰,1870年才離開。
繆爾於1871年首次提出,峽谷的出現是源於冰川運動。這一觀點挑戰了當時的主流觀點:峽谷源於地震。當時,美國地質學的領軍人物路易斯·阿加西(Louis Agassis)認同繆爾的觀點,並稱讚他是“我所發現的第一位具備充足冰川運動概念的人”。就在當年,繆爾在默塞德峰(Meced Peak)下面發現了一處活躍的高山冰川,這一發現使得他的冰川理論得到證實。
除了地質學的極高造詣之外,繆爾還用了兩年的時間考察內華達山區的西翼,研究高達300多英尺,直徑為10~15英尺的巨型紅杉(giant sequoia)樹林的分布和生態。1876年,他把考察結果以論文的形式發表出來,這又為他確立了作為植物學家的地位。
繆爾還以探險家的名義著稱於世。1864春天他26歲時,離開學校,前往加拿大,在忽倫湖(Lake Huron)一帶的森林和沼澤地徒步旅行,蒐集植物。這是他成年後的第一次探險性旅行。1867年9月,他開始了從印第安納州到佛羅里達州的l 600千米的旅行。一路上,他儘量尋找“最荒涼、最多樹木、最杳無人跡的路”。繆爾於1879年和1897年兩次在阿拉斯加探險旅行。幾十年的光陰里,他的遊蹤遍及美國、加拿大以及歐洲、南美的絕大部分國家、非洲的一半以上的國家、澳大利亞及紐西蘭。在亞洲,他到過西伯利亞、海森崴,到過中國的滿洲里和香港,還到過朝鮮、日本、印度、斯里蘭卡、新加坡、印尼、菲律賓等等。
繆爾生前出版了9卷著作,去世後又出版了5卷著作(這14卷著作包括他發表在各類雜誌上的300多篇文章)以及兩卷書信集。他的“生態作家”的地位正如Rod Miller。所說“對美國文化有著永遠的影響”。美國總統西奧多·羅斯福認為,亨利·梭羅、約翰·繆爾等人的作品是“可以並存於書架上的自然文學典範”。
繆爾對美國文化以及全世界的最大貢獻是他數十年如一日地對自然環境的保護主義的宣傳以及由此而產生的極大成效!繆爾痛恨出於經濟利益的考慮而掠奪大自然、破壞森林的行為。1889年6月,他與在美國有著重大影響的《世紀》(Century)副主編詹森(R.U.Johnson)一起在優勝美地地區的托魯姆涅草場露營,他讓詹森看到了羊群對草地的極大破壞。詹森從此在《世紀》上發表繆爾所有主張禁止在內華達高山地區放牧的論文。繆爾還利用自己的影響力,向國會提交議案:模仿黃石國家公園,將優勝美地地區列為國家公園。1890年9月30日,國會根據繆爾在《世紀》上發表的兩篇文章通過了這項議案。1892年5月28日,繆爾組建了環保組織“塞拉山友學會”(The Sierra Club),被選為首任會長,並且連任到他逝世為止。繆爾在1898年出版了他的第一本書《加利福尼亞的山巒》,1901年把他在刊物上發表的論文和文章以《我們的國家公園》為題出版了,以後連續6年6次再版,該書的主題就是保護荒野。他的呼籲以及在上述的多卷書中直接或間接表達的觀點造成了重大影響。1903年春天,西奧多·羅斯福總統請求65歲的繆爾帶他旅行4天。在優勝美地,他們在帳篷中度過了促膝長談的一個夜晚。他對繆爾說:“我們建設自己的國家,不是為了一時,而是為了長遠。作為一個國家,我們不但要想到目前享受極大的繁榮,同時要考慮到這種繁榮是否建立在合理運用的基礎上,以保證未來的更大成功。”正是由於得到了總統等人的支持,在繆爾生前就由國會立法,圈起了6個國家公園,使得這些地方保有原始生態,制止了壟斷集團掠奪和浪費自然資源的現象。美國人親切地稱繆爾為“我們的國家公園之父”;一致認為他是美國“最著名的、最具影響力的環境保護倡導者”。事實上,他也是全世界環境保護的先驅。
19世紀末葉和20世紀初期,美國的精英人物都開始認識到環境保護的重要性,但是在同一環保陣營有兩個派別,一個是以繆爾的朋友——先後擔任國家林業調查委員會主任和國家林業長的平肖(Gifford Pinchot)所代表的節約(Conservation)派,另一個就是以繆爾為代表的保留(Preservation)派。節約派尊崇的是人類中心主義(anthropocentric)的環保倫理,認為“萬物都是為人類服務的”;科學能幫助人們改造自然;主張對自然資源進行“明智的利用和科學的管理”,森林收歸國有不只是為了保護它們,而是讓它們得到合理的開發。概而言之,他們是資源保護主義者。而繆爾的保留派信奉的是超越功利的生態中心主義的(eco-centric)環保倫理觀點。他們認為,萬物“和我們一樣有生存的權利”;“沒有人,世界將是不完全的;沒有棲息在我們自負的眼睛看不到的和認識範圍之外的那些微小的動物,世界也是不完全的”。他們堅持“地球第一”(Earth First)的主張,認為“大自然的系統具有獨立於人類功用之上的內在價值”。概而言之,他們是自然保護主義者。請思索:我們現在的口號“我們只有一個地球”和“保護所有物種!拯救瀕危物種!”不都是脫胎於繆爾的這些超前的觀點嗎!繆爾的保留派還主張讓人們到國家公園這類地方,去認識大自然的美學價值。而這正是與工業等有著同等重要性和經濟價值的旅遊業思想的濫觴!可是,19世紀末葉是美國經濟高速發展的時代,如何讓自然資源滿足發展的需要是居於首位的硬道理。所以繆爾的思想在當時還很難成為主流思想。可是100多年過去了,越來越多的美國人認識到繆爾思想的超前和超卓。據2003年的統計,到這一年為止,繆爾創建的“塞拉山友學會”已經有65個支部,365個地方組織,130萬會員,是一個對政府政策有著最大影響的草根環保組織。僅以一例說明這一學會影響的卓著。上世紀60年代,為了防止建造大壩,使大峽谷的一部分被淹沒,該組織在《紐約時報》和(《華盛頓郵報》上用整頁圖文並茂的廣告抗議國家開發局意欲建造兩個大型水壩的政府行為,導致全國的抗議信如雪片般地遞交國會,最後阻止了大壩的興建。上世紀50年代,我們國人把麻雀當成四害之一,敲鑼打鼓,使之不能停落,讓數以萬計的麻雀在飛行中累死;想一想我們為了貫徹“以糧為綱”,幾十年圍湖造田,使湖泊面積大量減少;毀林造田,造成森林的破壞,甚至還有什麼“圍海造田”、“圍灘造田”……上周我讀過一篇《綠色的悲愴:大煉鋼鐵武宣毀絕千里原始森林紀實》,講的是在大煉鋼鐵的狂熱中,廣西柳州武宣地區千里原始森林被毀的經過;還讀過一篇報導,該報導說:“雲南生態環境的憂心主要來自於兩個方面的事實:第一件,全球最大造紙企業即印尼的金光紙業集團(APP)大規模進入雲南,第二件,雲南瀾滄江、怒江、紅河等大大小小河流上大規模的極其盲目的破壞性水電開發熱潮。”我們甚至至今還在使用耗費森林資源的一次性木筷。反思和面對這一切,我們真是愧對100多年前繆爾的這些真知灼見。
為紀念繆爾,美國人和蘇格蘭人在20多個地方以他的姓名命名。例如美國人分別為加利福尼亞州、田納西州和威斯康星州的3條山路命名為“繆爾小徑”,在阿拉斯加州有繆爾冰川,在威斯康星州有約翰·繆爾公園,在華盛頓州的潤涅山國家公園有繆爾營地,在加州有繆爾海灘、繆爾樹林國家紀念碑、繆爾山、繆爾杉樹林、繆爾莽原、約翰·繆爾學院、約翰·繆爾醫療中心,還有挨著沙斯塔山(Shasta)的繆爾峰;在加州、俄亥俄州和威斯康星州有4所約翰·繆爾國小;在加州和威斯康星州有4所約翰·繆爾中學,還有一顆小行星命名為128523 Johnmuir。蘇格蘭的繆爾家鄉丹巴有約翰·繆爾國家公園、東洛錫安(East Lothian)有約翰·繆爾路,在愛丁堡的赫里奧一瓦特(Heriot-Whatt)大學有繆爾生命科學學院大樓。
1964年,美國發行了約翰·繆爾紀念郵票;2005年發行的加州25美分紀念幣上刻著加州神鷲、優勝美地國家公園裡面的半穹窿丘(Half Dome)以及約翰·繆爾的形象。在印第安納波利斯市環保百合花獎章的背面,刻有繆爾的一段名言。2006年12月6日,加州州長施瓦辛格及其夫人瑪麗亞·施萊佛將約翰·繆爾請入位於加州歷史、婦女、藝術博物館的加州名人堂(California Hall of Fame)。直到今年,即2010年4月9日,即不到1個月前,蘇格蘭政府和塞拉山友學會還為慶祝“蘇格蘭的光榮兒子暨塞拉山友學會創建者約翰·繆爾光輝一生和遺產”聯合舉行一次植樹的特殊慶典。
三、關於本書《夏季走過山間》
1868年3月,繆爾到達舊金山。不久之後就開始了他前往優勝美地的一周旅行。這次旅行使他深深愛上了這個地區。1869年6月,曾經雇用過繆爾幾周的牧場主德萊尼(P.Delaney)再次雇用繆爾。在隨後這一年夏天的3個多月的時間裡,他一直跟羊群在優勝美地區域活動。我們翻譯的這本書就是他這3個月的山中日記。這本日記到了43年後的1911年6月才正式出版。我想通過下面幾個方面談一下本書的特點。
1.表現了繆爾對大自然的熱愛和激情
正如上文所述,繆爾是最早拋棄人類中心主義觀點(當代的觀點認為,這實際上就是人類沙文主義)的學者,他認為,人類與萬物是相互依存的關係。他說:“岩石、山巒、溪流、植物、湖泊、草坪、森林、花園、鳥雀、野獸和昆蟲似乎都在召喚我們,邀請我們到它們中間去,去學習它們的歷史和相互的關係。”(0901日記,下面的援引均省略“日記”二字)這本書處處表現了繆爾對大自然中萬物的熱愛。例如“森林,還有湖泊、草地和快活歌唱的溪流也似乎非常熟稔,似乎親密無間。我願意永遠生活在它們之間。在這裡,只要有麵包和水,我就能心滿意足了。即使不允許我漫遊或者攀登,而是將我綁在哪片草坪或者樹叢間的樹樁或者樹枝上,我也能永遠感到滿足。每天沐浴在這樣的美景下,觀看群山變幻無窮的表情,欣賞低地人永遠夢想不到的閃爍星斗,體味四季的輪迴變換,傾聽水、風和鳥兒的歌聲,那陶然之樂是無涯無際的。”(0820)對自然美的感性體認和濃濃的愛意能達到如此程度是十分感人的。此外,他對水滴(0719)、對瀑布(0804)、對各類松樹(0727)、對蜥蜴(0613)、對松鼠和林鼠(0701)、對螞蚱(0721)、對鹿(0722)、對花栗鼠(0731)、對高山鵪鶉等鳥(0801)近距離的描述也表現他對大自然的激賞、讚嘆,對維護自然生態重要性的理性思考,同時也揭示了他細膩的感覺和他精緻的筆觸。
2.表現了繆爾傑出的批判精神
繆爾對人給大自然造成的損害持嚴厲的批判態度。他說人是熊的“險詐兄弟”(0721);他認為放牧給草地造成極大的破壞,所以他把羊叫做“長蹄子的蝗蟲”(0616)和“長著羊毛的蝗蟲”(0618;0710);他直接批評淘金熱給土地造成傷害(0616)。有時候他在描述動物時會像揮舞鉤連槍似的,順便鉤上人類的劣根性:“獅子、豹子、狼、土狼和美洲獅因飢餓所迫也會吃人。但是在正常情況下,也許在陸地動物中,老虎可以說是唯一的一種吃人的動物,當然,我們沒把人類自己也計算進去。”(0814)這種對人的批判是何等地入木三分!繆爾的筆尖蘸著對自然萬物的無盡的愛,但是有時候他會借著描述動物的機會間接地批判人類。例如他描寫山中的小黑蟻,說“它們那彎曲的像冰勾(ice—hooks)一樣的顎占據了身體的大部分,為這些武器派上用場似乎是它們生存的主要目標和樂趣。……我不能理解它們兇殘的勇氣有什麼必要,似乎毫無道理可說。……它們卻是無時不刻不在戰鬥,在任何能找到下口的地方撕咬。”這與我們人類中“與天奮鬥,其樂無窮”的“鬥爭”心理何其相似乃爾!繆爾繼續評論:“當我思忖著這樣兇殘的生物能夠分布得如此廣泛,壁壘如此森嚴牢固之時,我認識到,要想把世界置於全面的和平和友愛的規則之下,我們似乎還有很多事情要做。”(0613)這種批判的矛頭是十分尖銳的。一天,有一群羊走失了,找到他們的時候,繆爾寫道:“我們來到那怯生生擠作一團的沉默羔羊身邊。很明顯,它們在這個地方待了整整一夜加上整整一個上午,不敢出去覓食。就像我們知道的某些人一樣,它們雖然逃離了管束,卻又害怕獲得的自由,不知道該拿自由怎么辦,所以似乎很高興地回到原來熟悉的牢籠中去。”(0617)這種對普世價值的直接評論說明繆爾不是渾渾噩噩或者良知匱乏的精神聾瞽。他是對正義人類普世價值的熱情歌者!
3.表現了繆爾的淵博知識和科學精神
“雲占了整個天空的百分之……”,繆爾常常用這樣的方式記錄每天天空的雲量,讓人有一種感覺:他是在寫科學報告。他每到一處都要估算山巒的高度、溪流和瀑布的長度和流動速度,丈量各種樹和花的高度和直徑,甚至一一統計某種花所開的總數。他這種一絲不苟的科學精神在如下的記錄中表現得淋漓盡致:“我發現了另外一棵華美的金杯橡樹(goldcup oak),直徑有6英尺l另外,我還發現了一棵道格拉斯雲杉(Douglas spruce),直徑有7英尺,同時還有一株蔓百合(strppholirion),枝莖身長8英尺,開了60朵玫瑰色的花。”(0615)。他如數家珍地記錄和描述百種以上的花卉、幾十種不同的樹種以及各種林中動物和鳥雀。上文談到過,他於1871年首次提出的峽谷的出現是源於冰川運動的理論在這本書中也有不少具體而微的描述:“湖泊和草場,位於古老冰川流經航道的最陡峭部分的底部。在那裡,冰川當年對大地挖鑿鏟軋得最為嚴重。……圓頂丘、山脊和橫嶺的形狀也顯示了冰川所帶來的影響……冰川在或覆蓋似的掃蕩、或流經、或向下鏟磨時產生的最大壓力和氣勢,造成了它們現在的形貌-它們得以倖存,要么是抵抗力最強大,要么就是位於最有優勢的地理環境下。”(0901)這樣的學術論斷充分表現了繆爾作為優秀地質學家的學術自信。此外,在0808、0809、0811、0812、0813、082l、0826、0907的日記中都有對冰川作用的或詳或略的描述。這些深入淺出的描述使我們這些對高深奧博的地質學一無所知的外行也會對冰川同峽谷地貌的關係獲得清晰的了解。
4.表現了繆爾高超的文學才能
繆爾的文筆有時候十分幽默,例如“特別是他的褲子,由於油脂和樹脂的混合物所起的作用,變得格外地有粘著力,所以松針、樹皮的薄片和纖維、頭髮、雲母片、石英石和角閃石的微粒等,羽毛、種翅、蛾子和蝴蝶的翅膀、無數昆蟲的腿或者觸鬚,甚至整個的昆蟲,如小甲蟲、蛾子和蚊子,花瓣、花粉的粉塵,簡直可以說,這整個地區的動物、植物和礦物質的小塊都粘附在他的褲子上,並且非常牢固地嵌在裡面。儘管他遠不是什麼博物學家,可是他收集了所有東西的殘缺標本,變得很富有,這是他所不知道的。而且,由於空氣純淨,標本又都壓在松脂的含有瀝青的‘溫床’中,所以其保鮮都還過得去。人類是一個小宇宙,起碼我們的牧羊人,或者說他的褲子標明了這一事實。他這套珍貴的工作服從沒脫下來過,沒人知道這褲子他穿了多少年頭了,不過我們可以根據褲子的厚度和同心圓的結構猜出一二。這褲子沒有越穿越薄,反而越來越厚,其逐漸堆積的層理在地質學上的意義可是不小的噢。”其文筆的詼諧和風趣難道不讓人拍案稱奇?
有時候繆爾會夾敘夾議,“現在,我們身處群山之中,群山也融入我們的體內,點燃我們的熱情,撥動我們的每一根神經,填滿我們的每一個毛孔和細胞。我們這血肉之軀對於身邊的美似乎像玻璃一樣透明,仿佛真真切切地成為美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同空氣、樹木、溪流和岩石一起在太陽的光波中震顫。我們與大自然融為一體,既非老態龍鐘,也非青春年少,身體既非罹病,也非康健,一切都進入地老天荒的永恆之中!就在這個時刻,我同大地和藍天一樣,沒有食物或者呼吸那樣的肉身需求。這是多么神秘的突變啊!如此幡然,如此徹底!過往的形骸物慾之累在記憶中已經恍惚,依稀只是作為立身閱世的憑依。此時在生命的卓異新境中,我們似乎從來都是如此地歷久彌新!”(0606)這段融記敘、描寫和議論於一身的文字間流露出他細膩的情感和高超的文筆。至於他幾乎無處不用的隱喻尤其表現出他豐富的想像力和自出機杼的詩人情懷!
5.表現了繆爾的誠摯的宗教熱情
大科學家牛頓說:“上帝的《聖經》是最崇高的哲學。我從《聖經》中所找到的真理事實多過任何淑世的史書”。大政治家傑佛遜說:“我曾屢次說,且要繼續說,精讀《聖經》可以造就更好的公民、更好的父親、更好的丈夫。”在這裡,我們不是作《聖經》和基督教的宣傳,只是想說,我們可以不信基督教,不信別的宗教,但是我們不能沒有如上的真誠信仰。人類一切偉大的信念都來自於信仰,一個信仰真空的國度必然是腐敗充斥!必然是對自然環境的無休止的破壞!上文講到,繆爾自幼接受了嚴格的宗教訓練,他對上帝的信仰是發自內心的純真熱情。例如“在它的光照下,萬物都似乎同樣神聖,仿佛打開了千百扇窗戶讓我們看到上帝”(0623);“這是收穫頗豐的一天,沒有刻意的預計就開始了,又結束了。塵寰中的永恆,仁慈的上帝送給我的一份禮物”(0721);“念及這一點,不由感慨生命的如斯短暫。不過,沒有關係。在這樣神聖的天國榮耀中哪怕停駐一天,那么生活、辛勞和挨餓也都是值得的”(0804)。而下面的評論尤其令人深思:“這些山丘和樹林是上帝的第一聖殿。越是砍倒樹木建成各類大小教堂,上帝本身似乎離得越遠,身影越是模糊。用石頭做的教堂也是一樣的後果。”(0724)繆爾在這裡把大自然當做“上帝的第一聖殿”,把環境保護、生態保護同上帝的旨意合而為一!而把上帝還原為大自然本身的這一思想正是19世紀斯賓諾莎泛神論的重要思想。我們可以不信上帝,可以不信斯賓諾莎,但是對大自然懷有一顆敬畏之心也是國粹的題中應有之意,“上天有好生之德”以及“天之道,利而不害”是從正面闡述“敬天”的道理;而“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以及“天施地化,不以仁恩,任自然也”都是強調要尊崇自然之道,不要一味地追求“人定勝天”,一味地“與天奮鬥,與地奮鬥”,一味地“向大自然進軍,向大自然索取”!我們現在從理性上對環境保護的重要性已經有了明確的認識,重要的是不要“口惠而實不至”,要超越一時一地的經濟利益,在促進人與大自然的和諧方面一點一滴的具體行動中,作一絲不苟的努力。在這個領域,約翰·繆爾的思想是全人類的精神食糧。讓我們把它也當做普世價值,從中不斷地汲取營養吧!
劉英凱
2010年5月3日於深圳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