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型外資企業高管團隊領導模式與效能機制研究》是由浙江大學林士淵編撰的論文,主要研究影響國際創業高管團隊領導效能的關鍵因素。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創業型外資企業高管團隊領導模式與效能機制研究
- 作者:林士淵
- 關鍵字:外資企業、企業管理、企業領導
- 導師:王重鳴
中文摘要,結果,
中文摘要
副題名
外文題名
論文作者
林士淵著
導師
王重鳴指導
學科專業
企業管理
學位級別
博士論文
學位授予單位
學位授予時間
2007
關鍵字
外資企業 企業管理 企業領導
館藏號
F279.24
館藏目錄
2009\F279.24\164
外資企業是20年來中國經濟發展的重要推動力。隨著越來越多的外國公司從原來的單純性貿易轉變為在中國直接投資創業,或將原來的經營規模快速擴張,導致創業型外資企業在中國工業增長、技術進步和企業管理實踐中扮演更重要角色的同時,也面臨更大的生存競爭和盈利減少的壓力。根據高階理論,要提高創業型外資企業績效,首先要提升高管團隊的領導效能。目前大部分相關研究的焦點集中在高管團隊組成的特徵變數對績效的影響方面,但這些研究並沒有說明這些影響的作用方式和過程。為此,本論文在以往相關領導理論、高管團隊研究和國際創業研究成果基礎上,針對創業型外資企業高管團隊(國際創業高管團隊)結構的組成模式和領導模式因素、關鍵緩衝變數、關鍵中介變數及其對創業績效的影響機制等實踐和理論問題展開了一系列實證研究。 研究一通過半結構訪談法,以20家符合樣本選擇標準並具有代表性的創業型外資企業中高層管理人員為對象,通過多重案例研究探討影響國際創業高管團隊領導效能的關鍵因素。研究發現,第一,國際創業高管團隊組成的人口統計學特徵變數主要包括:國際經驗平均水平、精英教育平均水平、文化背景異質程度、專業背景異質程度、創業年資異質程度;第二,國際創業高管團隊組成特徵變數組合具有聚類性;第三,國際創業高管團隊整體運用跨文化適用和創業導向的領導模式;第四,國際創業高管團隊的組成模式必須通過領導模式對國際創業績效產生決定性作用,在此過程中受到中介和緩衝變數的影響。 研究二對國際創業高管團隊結構的關鍵構成因素進行驗證分析。研究結合相關文獻和現場訪談結果,在高管團隊和國際創業層面上設計和修訂了研究問卷。研究以中高層管理人員為研究對象,通過大範圍的問卷調查收集重要信息和研究數據,對回收的40家創業型外資企業共203份有效問卷進行統計分析。研究發現,第一,國際創業高管團隊結構組成模式主要有三種,即同質文化知識型、異質文化知識型和同質文化經驗型模式;第二,國際創業高管團隊主要運用交易型領導、創業型領導和變革型領導等三種領導模式;第三,關鍵前因變數影響高管團隊組成模式;第四,特定組成模式與特定領導模式匹配。 研究三探索了國際創業高管團隊結構的領導模式在國際創業不同階段的效能演變過程。研究採用現場準試驗設計的研究方法,就國際創業高管團隊結構的領導模式因素的有效性進行現場訪談調查和多層次現場問卷調查。研究以中高層管理人員為研究對象,將40家創業型外資企業共195份有效問卷組成三系列(創業成長期、創業擴張期、創業成熟期)研究樣本。
結果
結果顯示,第一,在去除國際環境對抗和跨國知識轉移兩個無關協變數的影響後,在國際創業的三個主要階段中,變革型領導模式、創業型領導模式和交易型領導模式的作用強度存在顯著差異;第二,交易型領導模式在國際創業成長階段相對最強,成熟階段相對最弱;創業型領導模式在國際創業擴張階段相對最強,成熟階段相對最弱;變革型領導模式在國際創業成熟階段相對最強,在成長階段相對最弱。 研究四以國際創業績效(成長績效、管理績效)為結果變數,提出並檢驗了國際創業高管團隊領導模式效能機制結構的理論模型。研究根據前述三個研究的理論假設和研究結論,結合相關經典研究成果和理論框架,採用現場問卷調查方法,以各層級管理人員為研究對象,對50家創業型外資企業共235份有效問卷進行統計分析。結果顯示,第一,國際創業高管團隊領導模式與創業管理績效和創業成長績效具有顯著正相關;第二,創業成長績效在國際創業高管團隊領導模式水平上沒有顯著差異,但創業管理績效在國際創業高管團隊領導模式水平上存在顯著差異;第三,領導任務環境因素在國際創業高管團隊領導模式與創業績效之間具有緩衝效應,其中對變革型領導和創業型領導具有正向緩衝效應,對交易型領導具有反向緩衝效應;第四,領導組織情景因素在國際創業高管團隊領導模式與創業績效之間具有緩衝效應,其中對變革型領導和交易型領導具有正向緩衝效應,對創業型領導具有反向緩衝效應;第五,團隊內聚力在國際創業高管團隊領導模式與創業管理績效之間具有完全中介作用;第六,創新執行力在國際創業高管團隊領導模式與創業成長績效之間具有完全中介作用;第七,團隊內聚力強度在變革型高管團隊中最高,在交易型高管團隊中次之,在創業型高管團隊中最低;創新執行力強度在上述三種領導模式之間無顯著差異。 最後,本論文系統總結了主要研究結論,探討了研究的理論和實踐意義,並指出研究存在的局限性,以及有待未來進一步解決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