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教育:銳視角叢書每1棵樹都想開花

創新教育:銳視角叢書每1棵樹都想開花

由王波編著的《每一棵樹都想開花》直面廣大教師原生態的教育生活,輯錄了作者自從業來執教生活的點滴體會。 《每一棵樹都想開花》全書分為追尋逝去的傳統、讓我們的腳下開滿鮮花、咬口蘋果來講課、書籍是我最早的故鄉、書寫讀寫的人生五個部分詳細探討了作者職業生涯中的所思所想所悟。本書裝幀精美,文字細膩,敘事流暢,可供相關研究教育人員進行參考,希望此書的出版對中國的教育文化事業有促進作用。

基本介紹

  • 書名:創新教育:銳視角叢書每1棵樹都想開花
  • 出版社:山東教育出版社
  • 頁數:233頁
  • 開本:16
  • 作者:王波
  • 出版日期:2010年11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9787532867523
內容簡介,圖書目錄,文摘,後記,序言,

內容簡介

近年來,在“創新教育實驗與研究”課題團隊中,湧現出一批思想活躍、視野開闊、認識獨特、體驗深邃的新生代教師。《創新教育·銳視角叢書》就是這批優秀教師集體創作的成果。由王波編著的《每一棵樹都想開花》直面廣大教師原生態的教育生活,透過生動鮮活的教育故事,折射出新銳的教育思想火花,具有強烈的教育現場感,給人以深刻的思想啟迪和心靈洗禮。

圖書目錄

總序
每一棵樹都想開花
第一輯 追尋逝去的傳統
萬世師表
說狐的日子
在世界黑暗處點一盞明燈
“人散後,一鉤新月天如水”(外一篇)
在溫暖的回憶中守望傳統
教育,開啟民智
——由張元濟想到的
第二輯 讓我們的腳下開滿鮮花
教師應是知識分子
教師,我們最缺什麼
寒冬夜行人
莫名其妙的“奧數”
發現與鼓勵
開花的石頭
上課時,一隻黃蜂闖進教室
老師,我們等您來看我們踢球
推動世界的手
第三輯 咬口蘋果來講課
夢遙的語文課
咬口蘋果來講課
又聽鳥鳴
有些神聖不能褻瀆
“我教魯迅”系列:
1918年的前夜
紹興會館的夜晚
1924年的那場雪
吶喊者的痛苦
那透徹骨髓的悲涼
第四輯 書籍是我最早的故鄉
閱讀的盛宴
靜夜功課
讓文學經典滋養我們的心靈
走下神壇的蘇東坡
讀書札記
第五輯 書寫讀寫人生
成長是一筆財富
另一種生活史
一路走來
我的實習教師生活
我的教育十年
書寫讀寫人生——我與教育部落格
後記

文摘

近日讀汪曾祺先生的回憶文章,他寫徐志摩給學生上課,手上拿一隻煙臺蘋果,邊講邊吃,咬一口還說,誰說中國沒有好東西,我看這蘋果就不錯。
卞之琳也曾經說過徐志摩講課:
“他在講台上給我們講英國浪漫派詩,特別是講雪萊,眼睛朝著窗外,或者對著天花板,實在是自己在作詩,天馬行空,天花亂墜,大概雪萊就是化在這一片空氣里了。徐志摩有時乾脆就把學生帶出室外,到青草地上雜亂躺坐,聽著小橋流水,望著群鶯亂飛,隨他邀游詩國呢。”
這讓我一下子想到了很多,也許幾十年過去了,學生們對徐志摩當時講的具體內容已經忘卻了,但詩人講課時的風采卻宛在眼前。
我想一位教師應該給學生留下什麼呢?留在學生腦海中的首先應該是他的風采,而這種風采往往是引導著學生走向知識、走向智慧的前提。
這種風采是一種生命的揮灑,是一種個性的張揚,是一種人格的體現。一位教師的課堂上如果少了這些,那么這種課堂就是一潭死水,沒有波光雲影,沒有清風拂面,沒有生命的流動,沒有人性的閃光。
我們這幾年的課堂改革逐步在走向技術化一統天下的局面,人文性在逐步減少或者消失殆盡。聲光電的技術手段,沸沸揚揚的鬧市似的課堂,一會兒電腦課件多媒體,一會兒分組討論探究式,但探究的是什麼,展示的是什麼,卻不再是主要的,課堂之上思維的含量越來越低,鮮活的生命在課堂上死亡——這還奢談什麼培養學生的個性。 我認為,要想培養出有個性的學生,必須有有個性的教師,而這個性並不是身著奇裝異服,並不是技術手段的個性,而是思想上的個性——有個性的人應該是精神上自由、思想上獨立的個體。
在一種奴性思維充斥的課堂上,在沒有生命力的課堂上,是不可能培養出真正有個性的人來的。
這使我想到了陳寅恪和劉文典兩位大師。
陳寅恪曾對自己的學生汪錢說:“我的思想,我的主張完全見於我所寫的《王觀堂先生紀念碑銘》中……我要請的人,要帶的徒弟都要有自由思想,獨立精神。不是這樣,即不是我的學生。”他還說,沒有自由思想,沒有獨立精神,即不能發揚真理,即不能研究學術。一切都是小事,唯此是大事。
他是這樣說的,也是這樣做的。
還有劉文典,大家最熟悉的就是在西南聯大時他怒斥沈從文的話。
據說當年昆明敵機來襲時,警鐘長鳴,大家都跑著躲避,沈從文也在躲避之列,劉文典不顧自己已經氣喘吁吁,怒斥沈從文說:“你跑什麼跑?我劉某人是在替莊子跑,我要死了,就沒人講《莊子》了!你替誰跑?”
可以看出他與眾不同的個性和對自己學問的自負,在課堂上要真的有這種精神才行。據說劉文典給學生講《月賦》時,講著講著他忽然宣布說:“今天提前下課,改在下星期三晚飯後七時半繼續上課。”原來,下個星期三是陰曆五月十五,他要在月光下講《月賦》。那個十五的晚上,校園裡擺下一圈座位,劉文典坐在中間,當著一輪皓月大講其《月賦》,其情其景,讓學生多年後叵J憶起來依然記憶猶新。
這是對教材多好的調整啊,不囿於傳統的金科玉律,打破常規,創造出自己的特色來,唯有這樣的教學才是有生命力的教學,如今幾十年過去了,我們讀這些文字時仿佛還感受到那晚的皎潔月光,感受到劉師的奕奕神采。
他不僅講《月賦》有一套,講其他的課文時也是如此。譬如:“當他解說《海賦》時,不但形容大海的驚濤駭浪,洶湧如山,而且叫我們特別注意到講義上的文字。留神一看,果然滿篇文字多半都是水旁的字,叔雅師說姑不論文章好壞,光是看這一篇許多水旁的字,就可令人感到波濤澎湃瀚海無涯,宛如置身海上一般。”(宋廷琛,《憶劉文典師二三事》,《傳記文學》第44卷第4期)
這就是大師的風範,他們有自己的獨立思想,並進而通過自己的個性化的教學方式有聲有色地傳達給學生,對於這樣的老師,學生怎能不佩服、不喜歡,怎能不對學習產生髮自內心的熱愛呢?
知識就是力量,培根如是說。
自由的精神,獨立的人格就是生命。
87歲的北京師範大學外語系教授、博士生導師、著名詩人鄭敏回憶起自己在西南聯大度過的學生時光,曾說過:“那是一個史無前例的學校,好像一個思想的大集市,講課的都是大師,沒有課本的,老師講的就是他們鮮活的思想,他們正在面對的問題。各老師有啥特長就開課,沒人審定,課程非常豐富,聽課自由,沒人點名,也沒人督促你,每個人憑自己的良知學習。當然我估計也有人在那兒矇混過關談戀愛的”,“我覺得應該做一個實驗,再辦一所那樣的大學,只是我懷疑現在的教學產生不了那樣的學生了。”
她說:“聯大的偉大就在於它的教學。老師們的引導、暗示以及他們用正在做著的事情影響你、啟發你,讓你懂得知識分子的生命就是尋找智慧,知識只是他們的一個工具”,“知識分子關心的是整個人類的幸福——這是聯大對我們那一代知識分子的人生和治學方向最重要的啟蒙。”
這才是一位教師應該追求的。
我覺得現在最可怕的不是不會教學生,不懂得教學生的方法,而是教師自己在慢慢失去理想、個性、思想,慢慢把自己束縛在毫無思想的教學之上,成了技術化的奴隸,消磨著自己的生命,並進而同樣消磨著學生的生命。
所以,要想培養出有個性的學生來,教師就要是有個性的教師,有思想的教師;課堂就應該是有個性的課堂,有思想的課堂。在這個課堂上,教師以自己的人格魅力、人文情懷來影響、薰陶學生——
讓我們的課堂流動起生命的激情,煥發出人性的光輝,真正蓬勃起無限的生機吧;讓我們咬口蘋果來講課,和學生一起來分享這生命的甘甜吧。P107—P109

後記

編完這套由幾位風華正茂的新生代教師門所寫下的激揚著熾熱的教育情懷的“銳視角”文字,我的心情依然處於一種難以平復的興奮之中。因為,作為一名比他們年齡大一些的教育工作者,我從這批年輕的教育同仁們的字裡行間,強烈感受到了其強勁的生命律動和頗具衝擊力的思想銳度,並由此而對當下我們尚不夠完美的基礎教育,又油然燃起了新的美好期望!
由是,在本套叢書付梓之際,我還是忍不住想在這裡再說幾句。畫蛇添足”的感言。
1
人的生命其實是很脆弱的,脆弱得猶如一根葦草,也許在不經意間就會折斷了。於是,千百年來,許多人無不夢寐以求延年益壽,渴望長生不老。然而,生老病死卻是我們不可抗拒的自然規律。於是,在那些被稱作“思想者”的一輩輩學人中間,便對如何才能實現“人生的完滿”這個命題,展開了迄今也沒有窮盡的探討和爭論。
坦率地說,在很長一段時間裡,我對這個話題其實是不太關注的。因為,我覺得迄今尚未到所謂“知天命之年”的自己,談論這個話題應該還是比較遠一點的事情。然而,當生命的陰影終於在毫無覺察之間已經悄然襲來之際,我不由自主地對此也開始了一次次的追問:是呢,一個人的肉體生命來到這個塵世間,無論待的時間是長是短,終歸都是會煙消雲散的;那么,如何在有限的時間內使自己的人生“完滿”,使自己的生命達到一個理想的高度,確實是一個很值得每個人都應當想一想的事情了!
有人以為,人生苦短,所以應“及時行樂”,以為如此便可以不再有人生的遺憾了; 有人則以為,人生圓滿在於功名,所以為出人頭地,便不擇手段,丟棄尊嚴,卑躬屈膝,只要博取所謂“人上人”的地位,便視作是自己人生的“完滿”;還有的“新人類”則乾脆公開聲言,自己“寧肯坐在寶馬車裡哭,也不肯坐在腳踏車上笑”,似乎只要能過上揮金如土的奢華生活,便是一種完滿的人生……
在一個價值觀念愈益呈現多元化的時代里,我無意也沒有資格過於苛求持以上各色人生觀念者。然而,作為一個被人們稱作“教師”的人,雖然自己極為平凡,但我依然有著太多的質疑和難以認同:難道,這就是我們作為“人”的生命的意義?這就是所謂“人”的生命的價值?這就是所謂人生的“完滿”?
須知,人與動物畢竟是有著本質區別的。動物只具有動物的本能,而作為“人”呢?人除了物慾的本能追求,是不是還應當有著不同於一般動物的更高級一些的追求呢?譬如精神,譬如人格……
——尤其是,作為負有“育人”使命的為人師者,我們究竟應當追求一種怎樣的生命高度呢?
2
我知道,在物慾橫流、喧囂浮躁的今天,談精神、談人格、談對生命高度的追求,似乎是一件連上帝聽了都要發笑的很“幼稚”的事情。可是,我卻固執地以為,只要你是一名教師,那么你就無法迴避這樣一個似乎顯得不合時宜的老套的話題。而且,你還不能不對此正面作出回答。
何以如此?
由是,在這裡,我覺得就有必要再來追問一下教育的真諦究竟何在了。對此,德國哲學家雅斯貝爾斯(1883—1969)曾反覆告誡:“教育是人的靈魂的教育,而非理智知識和認識的堆積。”他指出:“訓l練是一種心靈隔離的活動,教育則是人與人精神相契合,文化得以傳遞的活動。”(《教育是什麼》)而被譽為“20世紀最卓越的心靈導師”的印度哲學家克里希那穆提(1895—1986)則同樣深刻地指出:“教育,並非只是用來訓l練心智。訓l練提升了效率,然而卻無法造就一個圓滿的個人”;而“教育的最大任務在於產生一個完整的人”。(《一生的學習》)他還說:“教育的功用不只是幫助你通過考試而已,還要幫助你明白生存的所有問題,包括……培養主動創造的能力,做一個認真而懂得如何深入思考的人。…顯然,除非教育能幫助你了解廣大生命的所有精微面——它驚人的美、它的哀愁及歡樂,否則教育是沒有意義的。”他強調,“如果你沒有被教會如何去生活,那么教育根本是沒有意義的”;“如何找到一種生命態度……這才是教育”。而“我們目前所謂的教育根本就不是教育,因為沒有人告訴你這些事。你的老師只能幫你準備參加考試,他們從不和你談生命的問題,而生命的問題卻是最重要的。”(《人生中不可不想的事》)……
其實,不獨國外學者有如此議論,即如我們大家更為熟悉的我國近百年來的諸多學人,也有著與之驚人相似的闡述。譬如,被譽為我國“現代教育之父”的蔡元培先生(1868—1940)即曾明確提出:“教育者,養成人格之事業也。”而“完全的人格”必須是在知、情、意、行等身心諸方面都得到全面發展,等等。
在這裡,我們可以很容易地從中捕捉到他們所刻意強調的幾個關鍵字:“完整的人”、“完全的人格”、“自我了解”、“生命態度”、“主動創造”和“學會生活”等。可見,這正如有學者所分析的那樣,一個真正有靈魂的教育,就意味著應當是以“追求無限廣闊的精神生活,追求人類永恆的終極價值:智慧、美、真、公正、自由、希望和愛,以及建立與此相關的信仰”,並使學生“成為有靈魂有信仰的人,而不只是熱愛學習和具有特長的準職業者”(李政濤)為鵠的。
由是我們試想:如果一位教師沒有思想、沒有靈魂,沒有主動擔當意識,更沒有一種對精神生命高度的自覺追求,而僅僅是把自己當成一個生產流水線上的“技工”,把自己的教育教學工作的著眼點僅僅盯在如何指導學生組裝知識“零部件”的“技術”操作層面上,或是只管幹些“夯實砸牢”知識點之類的“體力活”,那么,要指望我們企及上述教育之鵠的,可能嗎?
3
我曾有過這樣一個親身經歷:在一所中學,當我與一群學生交流時,有一位很文氣的高中生曾向我講了這么一句令我汗顏的犀利坦陳:“似乎,現在沒有老師再給我們講‘做人’了!”
面對學生這振聾發聵般的責問,我在想,我們這些做教師的,是不是真的該老老實實地捫心自問一下:“教師”究竟是什麼(7是否就如某些辭書所云,僅僅是所謂“知識、技能的傳授者”呢?如果連我們自己也把這種詮釋視為圭果,從而只是一味沉湎於知識、技能傳授“技術流”的快感之中,以致淡忘了、遠離了對學生所渴盼的“做人”這個應然的精神生命成長引領者的使命,那么,我們是否也就是在實質上迷失了教師這個職業角色的根本所在呢?
也許正是有鑒於此,諸多中外學人對於“教師”該如何去做,都曾進行過頗為深刻的探討。如,還是印度那位哲人克里希那穆提,他即曾反覆強調說:“教育者並不只是一個傳授知識的人。他是一個指向智慧、指向真理的人。”(《一生的學習》)要獲得正確的教育,育人者必須“了解生命的整個過程,而不只是依據一些新的或舊的公式來教育別人”。(《人生中不可不想的事》)“對於真正的教師來說,教育不是一項技術,而是他的生活方式……”(《一生的學習》)而我國現代著名學者朱自清先生(1898—1948)亦說道:“教育的價值是在培養健全的人格,這已成了老生常談了。但要認真培養起來,那卻談何容易!第一教育者先須有‘培養’的心,坦白的,正直的,溫熱的,忠於後一代的心!有了‘培養’的心,才說得到‘培養’的方法。”(《教育的信仰》)
由此看來,對“教師”二字的實質,似乎應詮釋為“生命的歌者”比較合適。
因為,我們每天所面對的都是一個個活潑的生命,所以,無論你承認與否,我們所從事的這個直面生命的職業,實質上就是在用我們自己的生命之火來不斷點燃那些更為稚嫩、更為年輕的生命之火!如是,這也就意味著:教師應當是用自己的全部生命而傾情“歌唱”(教育教學),而不僅僅是用技巧(術)在“歌唱”(教育教學)!因為,就生命而言,一位教師如果僅僅擁有所謂“技巧(術)”,是不可能會真正打動和點燃學生的靈魂的。而如果我們的教育教學不能真正打動學生的心靈,那么也就只能遺憾地被稱作是“無效教學”,抑或是“偽教育”了!
我以為,“教師”之所以千百年來會受到大多數人的尊敬,可能其緣由也就在於此吧。
4
有人說,“大教教心”。我認為,這種觀點堪稱是對教師職業生命至高境界 的一個非常精闢的概括。但是,有許多教師卻認為這種“大教”境界在現實中只不過是一個美麗的夢幻而已,所以自己能夠做到“小教教術”即不錯了。試問:這樣來想,便可以讓我們自己能夠做到心安理得了嗎?
在我看來,如果你是一位真正對學生生命“全人”成長負有高度責任感的教師,那么你就確實應當注意努力提升自我,不斷超越“技術”層面,向“教心”的高度邁進。即,不僅僅是知識的傳遞,也不僅僅是促進學生的智慧生成,至為重要的應當是須臾不能忘卻要切實成為引領學生的精神生命自由而健康成長的心靈導師!——這,恐怕才是一個為人師者對自己的教育人生和生命高度的應然追求。
因此,作為一名教師,如果自身的精神操守卑下,渾渾噩噩,營營苟且,從未 追問過作為生命的價值與意義究竟何在,也從未思考過自己應當努力追求怎樣 的生命高度和演繹一種怎樣的人生,那么他又怎能擔當得起引領學生精神生命 健康成長的“導師”之稱號呢?
5
現在,讓我們回到本文一開始即提出的那個關於生命、關於人生的探討命題吧。我以為,對這一命題的追問與思考,絕不能被簡單地譏諷為是一種所謂“作秀”,是一種讀書人慣有的“無病呻吟”。因為,現實有時就是以一種近乎殘酷無情的姿態向我們冷冷地昭示,無論你承認還是不承認,一個人的有形生命延續時間的長短,其實真的是我們自己往往很難預料和掌控的。但是,能否讓我們自己有限的生命光陰過得有滋味、有意義、有價值,卻是完全取決於我們每個人的內心的。也正是基於這一點,就益發顯示出我們每個人追問一下自己究竟準備過一種怎樣的人生的重要性!
在我看來,無論他人如何,作為教師,作為從事點化、潤澤那些天真爛漫的花季生命獲得精神上的健康發育,引領他們的精神生命更多地趨向真、趨向善、趨向美的使者,我們確乎是該有一些超越一般世俗的高一點的理想情懷,確乎是該有一些不同於他人的對生命高度、對完滿人生的思考與追求!
也正是因為這一點,我對本套叢書的幾位年輕作者和更多像他們一樣年輕的教育同仁們充滿著期待。因為,他們雖然年輕,他們雖然平凡,甚至也許在他們中間有的境遇並不那么如意或順利,可是,難能可貴的是,他們都是以一種積極的態度面對自我,嘗試著用自己的眼睛和大腦獨立地觀察世界、審視生命和思考人生。也許他們的思考和觀點確實還存在著這樣或那樣值得推敲的欠完善、欠成熟乃至偏激之處,但讓我感動的是,他們不僅僅只是停留在單純的文字層面上,而是把自己的思考努力付諸自己的實踐中,用實實在在的行動演繹著精彩初綻的教育生命樂章,書寫著自己對生命高度執著追求的人生答卷!
是啊,我們都是平凡的人,我們也許窮其一生也難以達到所謂“輝煌”的生命高度,但是,當我們有那么一天在回首自己的人生時,能夠感到自己已經為生命之理想、之高度而追求過了、努力過了、奮鬥過了,而且無論是在自己的事業上還是家庭中都已經盡到了自己所能盡到的力量和責任,並且留下了那么一行還值得自己感到寬慰的人生足印,不就算得上是一種人生的完滿了么?……
所以,真的像是前人所說的那樣:生命是有限的,生命也可以是無限的。而如何將我們有限的生命化為永恆,關鍵就在於每個人的內心,關鍵更在於我們母個人的行動!
那么,就讓我們為了自己將來有一天捫心自問時,能夠感到內心平靜、坦然和無憾,不妨都來認真地想一想諸如“完滿人生”、諸如“生命追求”等等這樣的一些看似老套的字眼,琢磨一下蘊藏在這些字眼背後的豐厚內涵,做好我們當下該做好的每一件事情——無論是關乎事業的、關乎社會的,還是關乎家庭的……
真的,每個人的生命高度其實就是每個人自己的內心高度啊!
是為跋。
齊 健
2010年9月30日

序言

教育改革呼喚有銳氣的年輕人——致教育尋夢者
作為教育人,我認為,自己是最幸福的。這幸福來自二十五年來,從致力於目標教學研究、主持創新教育實驗,到推動素質教育,我周圍始終有一批又一批的教育尋夢者。是他們,在眾多的教育困難與挑戰面前給我信心,給我力量,給我智慧。自然,在他們身上,也寄託著我許多美好的理想與無限的期盼。
近年來,在“創新教育實驗與研究”課題團隊中,湧現出一批思想活躍、視野開闊、認識獨特、體驗深邃的新生代教師。《創新教育·銳視角叢書》就是這批優秀教師集體創作的成果。這些成果直面廣大教師原生態的教育生活,透過生動鮮活的教育故事,折射出新銳的教育思想火花,具有強烈的教育現場感,給人以深刻的思想啟迪和心靈洗禮。看了這些書稿,我壓抑不住內心的激動和喜悅,急切地想為這些年輕的教育尋夢者寫幾句話。
教育,需要年輕的尋夢者
我常常就教育問題到各地調研、座談。從人們的言談話語中,分明能夠感到,儘管人們承認你講的道理(如教育必須堅持育人為本,不僅要考慮孩子們當前的升學需要,更要為孩子們的長遠著想等),但人們埋藏在心裡的、骨子裡的想法卻很難改變——你說的是理想,我看的是現實,理想不能代替現實。因此,說歸說,做歸做。儘管現實中許多活生生的事實告訴人們,教育換一種活法,“育人”與“升學”不僅不會水火不容,而且孩子們學習、生活會更好。可人們偏偏瞪著那雙驚愕、彷徨、似信非信的眼睛,就是不認那個理。
這讓我想起了今天人們已經很少提到的“鐵幕”一詞。鐵幕,顧名思義,鐵的帷幕,比喻嚴密控制或隔絕。環顧今天的中國教育,極端功利主義的應試教育思維這道“鐵幕”,對人們的教育頭腦鉗製得實在太厲害了。也許,其嚴重程度在世界教育史上既無薊者,更無來者!那么,誰來衝破束縛人們教育大腦的“鐵幕”?唯有那些具有“獨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的年輕人!讓我興奮的是,近年來,我省教壇上這樣的年輕人越來越多。《創新教育·銳視角叢書》的作者們正是這批年輕人的優秀代表,他們是真正的教育尋夢者!
超越教育功利需要獨立和銳氣
2010年5月2~4日,由國家教育部等主辦的第四屆中外大學校長論壇在江蘇省南京市舉行,美國耶魯大學、英國牛津大學、日本京都大學等28所世界名校和120多所中國大學的校長,以及微軟、華為等企業高管應邀出席。在這次論壇上,“中國何時才能建成世界一流大學”這個問題已不能挑動我的神經,“中國大學最缺批判性思維的培養”、“中國最缺乏敢於挑戰權威的學生”等觀點,已讓我耳朵生繭。倒是美國史丹福大學校長約翰·漢尼斯的觀點聲聲入耳:“在我看來,本科教育不是為了讓學生得到第一份工作,而是第二份、第三份工作,讓他在未來的20年到30年中,獲得整個人生的基礎。”可是,環顧今天中國的教育,我們想的、做的又是些什麼?
——有不少人在起勁地鼓譟著“不能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言外之意,不能讓孩子輸在學習知識的起跑線上,要讓孩子儘早參加這輔導班、那輔導班……殊不知,鼓譟這些聲音最起勁的不外乎兩類人:一是廣告商,二是各種辦班者。他們兩眼盯著的只有家長們的錢袋子。
——有不少人在不停地鼓譟著“知識改變命運”!其實,說到底,就是用這句話“忽悠”、“綁架”我們的高中生,天天圍繞著課本、教輔、考試轉,以便通過高考進入大學,進而改變自己的命運。殊不知,今天已有多少大學生畢業後難以找到工作,所謂命運又如何改變甲
——還有不少人鼓譟著“考上大學還有改變命運的機會,而不考大學一點機會也沒有”!可是,如果說,改變命運就是“當官”、“坐辦公室”,那80%以上的人則永遠改變不了所謂的命運。 這一切,不得不讓我們回到教育的原點,思考教育的本質到底是什麼。可十白的是,當下不少人看教育患上了“近視8艮”,近視得只看到眼前,看到今天,而談原點、談本質者,似乎都是不食人間煙火的怪物。
可是,謬誤永遠戰勝不了真理!在人生的舞台上,沒有什麼人輸在起跑線上,只有輸在終點。誰要想讓孩子贏得人生終點的勝利,就必須治好自己的“教育近視眼”。而首先摘掉“教育近視眼”的,必然是那些覺醒的教育先鋒人物,他們憑藉自己的獨立人格和青年人的銳氣,不斷地向著陳腐功利的舊教育發起衝鋒:
——理想主義者對生活勇於面對而不是逃避,敢於接受但絕非盲從。(王波《每一棵樹都想開花》)
——追問是教師的獨立精神,是對真理的不懈追求。讓我們拿起追問的利劍,在教育的路上披荊斬棘。(朱則光《永不停滯的追問》)
——我們在自己的一畝三分地里快樂地耕耘,幸福地收穫;在陰霾的天空下,我們始終挺起思考的頭顱,執著地前行。(崔志、陳炳峰《向真教育靠近》)
——我永遠記住安徒生說過的:生活本身就是童話。這樣,陽光便有了一個微笑的理由。(姜榮奎《別忘了自己也曾是個孩子》)
——教師絕不是胼手胝足的勞動者,而是有風骨、有格調、有追求、有情致、有志趣、有性格的真正的人。(徐潔《叩問教育的真諦》)
——讓青春載著深邃,讓激揚注入沉穩,讓無畏融進謹慎,讓短暫擁有厚度,是真正對職業、對生活、對生命的享受。(呂春玲《喧囂與超越》)
——我卻是不捨得放過童心在眼前綻放的精彩。每每對著周而復始的生活有了感覺,便覺得心中有話,不吐不快。(吳艷華《讀懂每個兒童》)
是戰士就要自己解放自己
這幾年,有不少老師給我來信或發郵件,訴說他們在山東省規範辦學行為、 推進素質教育的過程中,自己所面臨的苦悶、痛苦與彷徨。他們對全省以推進 素質教育為切入點,尋求教育回歸的道路充滿了熱切的期望,他們對現實教育 中存在的種種問題有種刻骨銘心的痛楚,他們對當地教育部門、對自己學校在 推進素質教育中採取的陽奉陰違的做法深惡痛絕,他們對自己在惡劣的教育環 境中無法施展自己的教育理想,心中充滿無法抹平的憤懣。我很敬佩這些老 師,他們都有一顆不甘沉淪的心,他們的教育良知還沒有泯滅;我很同情這些老 師,他們是教育改革中最為痛苦的一族。
而另外一些“心靈”死亡的人可能自以為是幸福的,因為他們教育的心已經 麻木了,心中對教育的那點夢想已經破滅了,他們對今天的教育可以聽之任之, 可以隨波逐流,可以……但是,從志同道合的角度講,從教育改革的戰士的高度 講,對於這些老師,我真像當年魯迅對待軟弱的國民那樣“哀其不幸,怒其不 爭”。
我認為,作為真正的教育者,要么“死亡”,要么“戰鬥”,絕沒有什麼第三條 道路可走。當然,要戰鬥,就要有戰鬥的武器。遺憾的是,我們有不少老師,懷 抱著樸素的教育理想,在應試教育的“牢籠—下,充滿“光明正道”無路可走、“歪 門邪道”卻四通八達的無奈與無助,大有英雄無用武之地之感。何以至此?做 真正的教育人為什麼如此之難?我認為,從功利和世俗的意義上說,人們向學 校教育要分數、要升學並沒有錯,問題在於追求分數和升學的方法與路徑選擇 是什麼。說到底,在殘酷的“分數與升學”競爭中,你有沒有能力和本事用科學 戰勝愚昧。要讓那些深陷應試教育思維泥潭的人翻然醒悟,唯一的辦法就是尊 重教育規律,依靠教育科學,堅持改革創新,走出一條“輕負擔、高質量”的教育 教學之路。這是對每一位有良知、有理想的教育尋夢者的真正考驗。
走“時間加汗水,加班加點”的應試教育之路,還是走“尊重規律,依靠科學” 的素質教育之路?這是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我們究竟是真教育工作者,還是 偽教育工作者?這,只能在教育改革的戰場上見分曉。
我堅信,是戰士,就要拿起武器,自己解放自己!
人生沒有直路。
最近,我拿到一本書——《毛澤東箴言》。當我一頁頁翻開它,看著那些當年曾經背誦過的耳熟能詳的語句,深感真理的光芒歷久彌新,愈加燦爛——世界上沒有直路,要準備走曲折的路,不要貪便宜。
毛鐵煉成鋼,是要經過無數次的敲打的。
由是而言,對於這套《創新教育·銳視角叢書》的年輕作者們,我最擔心的是時光和挫折磨掉他們的銳氣。好在,這些尋夢的年輕人對於在今後的教育之路中可能遇到的困難、挑戰,有著一份難能可貴的清醒認識:
——很多的時候需要我們沉寂下來,開始一個煉獄鳳凰涅榘的過程。我們不斷地反思,不斷地刮骨療傷,不斷地糾正、調整、扭轉、加倍努力……
——我們需要這種力量,因為我們面臨的是一個個難題,注定我們走上的是一條沒有坦途的道路,許多問題,可能靠我們這一代人永遠解決不了,可能我們的使命就是做一個“人梯”,在歷史發展的鏈條上,我們只是一個“中間物”,但我們必須承擔起我們自己的使命,為將來的陽光大道做一粒鋪路石……
我希望,這些年輕的教育尋夢者們要把教育看做自己的“志業”,而非“職業”。這一點,早在民國時期的清華大學著名教授吳宓先生即曾強調:
職業者,在社會中為他人或機關而作事,藉得薪俸或傭資,以為謀生餬口之計。然為之者,則緣境遇之推移,機會之偶然。志業者,為自己而作事,毫無報酬,其事必為吾之所極樂為,能盡用吾之所長,他人為之未必及我。而所以為此者,則由一己堅決之志願,百折不撓之熱誠毅力,縱犧牲極巨,阻難至多,仍必為之無懈。故職業與志業截然不同,職業較普通,志業甚特別。職業幾於社會中人人有之,志業則僅少數異俗奇特之人有之。有職業者不必有志業,而有志業者仍不得不有職業。職業之功效有定,而見於當時,志業之功效無限,而顯於後世。職業平淡而必有報酬,志業難苦而常有精神之樂趣,皆二者之異也。職業與志業合一,乃人生最幸之事。(摘自《我之人生觀》,刊於《學衡》1923年4月第16期)
我認為,吳宓先生的這番忠告,依然是我們今天有志於教育事業的尋夢者、跋涉者們,應當銘記的。
張志勇
2010年6月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