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思維與找礦實踐

《創新思維與找礦實踐》是由河北省地質礦產勘查開發局擔任第一完成單位,劉鶴峰、馬友誼、郝躍生、劉志剛、韓淑玲、賀喜、興江然、張維宸、李川平、宋立軍擔任主要完成人的一項科技項目。

基本介紹

  • 項目名稱:創新思維與找礦實踐
  • 獲獎序號:20060032
  • 主要完成單位:河北省地質礦產勘查開發局,河北省遙感中心
  • 主要完成人:劉鶴峰,馬友誼,郝躍生,劉志剛,韓淑玲,賀喜,興江然,張維宸,李川平,宋立軍
  • 獲獎證書編號:KJ2006-2-24
  • 獎種:國土資源科學技術獎
  • 等級:二等
項目摘要
河北省自中生代以來為典型的板內構造運動,構造運動顯示了陸內造山帶性質。確定本區自中生代以來蓋層構造格局是在擠壓體制與伸展體制頻繁交替發生的過程中形成的。討論了韌性剪下帶在河北省的分布特點,指出韌性剪下帶在河北省變質岩區帶有普遍意義。在斷裂構造變形研究方面,認識到大規模的低緩角度的近水平方向運動的層狀破裂面的廣泛存在,論證了蓋層中這類構造的存在證據,提出了河北省沉積蓋層中普遍發育三個層圈狀拆離滑脫帶構造。總結、研究了本區的多條逆沖推覆構造,認為逆沖推覆構造是陸內造山帶普遍現象,是河北省淺層構造中最重要的構造型式之一,其主導變形機制主要為擠壓構造體制。推覆構造與滑覆構造相伴發生,組合形式多樣,產出位置多位於隆緣和盆緣附近,並以薄皮構造為主。歸納總結出河北省四個大型逆沖推覆構造帶。 套用陸地資源衛星遙感資料,對河北省的線、環形構造進行了全面系統的遙感解譯。在遙感圖像上解譯出大量北西西向活動斷裂。首次提出活動斷裂的有序性與無序性的概念,嘗試性地指出破壞性地震的發生往往與活動斷裂的無序性有關的觀點。 首次提出河北省區域構造格局不以深斷裂為主體的構造面貌,特別是中生代以來,構造格局特點是廣泛發育的層圈式拆離滑脫帶、逆沖推覆構造、剝離斷層、變質核雜岩、韌性剪下帶、鏟式斷裂、勺狀斷裂、脆性斷裂和褶皺等陸內造山帶構造變形,深斷裂是構造形式的一種。 對河北省的優勢礦產資源進行了找礦預測,為開展普查找礦工作提供了優選靶區,為實現全省深部找礦突破提出了指導建議。 主要特點是: 項目研究針對性和實用性較強,研究過程始終與找礦套用緊密結合,理論緊密結合實例是研究成果最大特點,克服了研究與套用脫節的弊端。 套用推廣情況:現有多家地勘單位運用該成果指導找礦。石家莊經濟學院和河北地質職工大學也將研究成果運用於教學實踐。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