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地理學:中國科技布局的理論與實踐》共16章,包含創新地理概念、創新空間測度、區域創新體系、創新集群、國家科技布局、區域創新發展等議題,首次嘗試全面集成經濟地理學、創新經濟學、制度經濟學、演化經濟學、科技政策等學科的最新成果,從地理與空間的視角系統研究創新發展問題,深入揭示創新空間相互作用與區域創新發展的一般規律性,從國家科技布局與地方創新發展兩個層面實證分析我國科技創新發展的現狀與問題、未來戰略與政策,既為經濟地理學、創新經濟學等學科發展再添一磚,也為我國國家創新體系建設與創新型區域發展提供參考,對於我國創新理論研究與創新發展實踐都具有重要意義。
基本介紹
- 書名:創新地理學:中國科技布局的理論與實踐
- 出版社: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
- 頁數:252頁
- 開本:16
- 作者:龍開元
- 出版日期:2013年8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內容簡介,圖書目錄,
內容簡介
《創新地理學:中國科技布局的理論與實踐》由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出版。
圖書目錄
基礎理論篇
第一章創新地理學的基本框架
一、創新地理學的提出
二、創新地理學的基本概念
三、創新地理學的研究內容
四、創新地理學的學科基礎
第二章創新的區域化
一、“創新”的爭論
二、創新對區域發展的影響
三、創新的區域化
四、區域創新戰略
第三章創新地理的測度
一、創新的測量
二、創新空間分布的測度
三、創新空間聯繫的測量
第四章創新的空問規律
一、知識與技術的空間規律
二、科技人才的空間規律
三、企業研發機構的空間規律
四、高新技術企業的空間規律
五、綜合性科研機構的空間規律
第五章區域創新體系理論
一、區域創新體系的提出
二、區域創新體系的成分與作用
三、區域創新體系的功能與目標
四、區域創新體系的分類
五、區域創新體系的動態演化
第六章跨行政區創新體系的發展與運行
一、跨行政區創新體系的概念與特徵
二、跨行政區創新體系運行機制分析
三、需要重點關注的幾個問題
第七章創新集群:產業集群的發展方向
一、創新集群的基本特徵
二、產業集群的生命周期與創新集群的發生
三、培育創新集群的若干經驗判斷
四、主要結論與展望
國家布局篇
第八章我國科技資源的空間分布
一、科技投入的空間分布
二、科技機構的空間分布
三、科技產出的空間分布
第九章我國區域創新體系發展重大問題及對策
一、我國區域創新體系建設的若干現狀特徵
二、我國區域創新體系建設的突出問題
三、我國區域創新體系建設的目標與思路
四、近期推進我國區域創新體系建設的措施建議
第十章我國發展方式轉變需要優先發展科技服務業
一、科技服務業結構出現重大變化
二、科技服務業上升為戰略性產業
三、我國科技服務業發展的重點
四、正確處理科技服務業與科技公共服務的關係
五、促進我國科技服務業發展的政策工具
第十一章我國參與大湄公河次區域合作的科技對策
一、我國與瀾滄江一湄公河區域國家合作面臨的新形勢
二、我國與瀾滄江一湄公河區域國家科技合作的現狀特徵
三、我國與瀾滄江一湄公河區域國家科技合作的問題與障礙
四、我國與瀾滄江一湄公河區域國家科技合作的思路與主要領域
五、我國與瀾滄江一湄公河區域國家科技合作的政策建議
地方發現騙
第十二章歐亞路橋框架下的新疆向西大通道發展戰略研究
一、向西大通道發展的國際背景
二、向西大通道是中國與中亞共同的戰略選擇
三、向西大通道發展的基礎與條件
四、向西大通道發展的障礙與瓶頸
五、向西大通道的發展思路
六、向西大通道的政策保障
第十三章京津科技合作戰略研究
一、意義與需求
二、現狀與基礎
三、戰略目標與基本原則
四、“十一五”期間的重點任務
五、戰略措施
第十四章江西省創新驅動發展“六個一”工程模式研究
一、江西省創新驅動發展“六個一”工程模式
二、江西省創新驅動發展“六個一”工程取得積極進展
三、後發地區實施先發戰略:江西省創新驅動發展“六個一”
工程模式的經驗
第十五章廣東省廣州市科技服務業發展戰略研究
一、科技服務業是廣州建設創新型城市的必要條件
二、廣州發展科技服務業現狀與面臨的突出問題
三、“十二五”時期廣州發展科技服務業、推進創新型城市建設仍需要充分發揮獨特優勢、抓緊戰略機遇
四、廣州發展科技服務業應重點發展六大行業
五、推進廣州科技服務業發展的措施建議
第十六章浙江省青山湖科技城建設研究
一、國際科技城發展的最新趨勢與特點
二、當前我國科技城發展的幾點要求
三、浙江省青山湖科技城發展思路與戰略定位
四、浙江省青山湖科技城建設階段目標與控制指標
五、浙江省青山湖科技城功能區建設
六、浙江省青山湖科技城建設的若干建議
附錄一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附錄二國家創新型城市試點
附錄三全國科技進步示範縣(市)名單
第一章創新地理學的基本框架
一、創新地理學的提出
二、創新地理學的基本概念
三、創新地理學的研究內容
四、創新地理學的學科基礎
第二章創新的區域化
一、“創新”的爭論
二、創新對區域發展的影響
三、創新的區域化
四、區域創新戰略
第三章創新地理的測度
一、創新的測量
二、創新空間分布的測度
三、創新空間聯繫的測量
第四章創新的空問規律
一、知識與技術的空間規律
二、科技人才的空間規律
三、企業研發機構的空間規律
四、高新技術企業的空間規律
五、綜合性科研機構的空間規律
第五章區域創新體系理論
一、區域創新體系的提出
二、區域創新體系的成分與作用
三、區域創新體系的功能與目標
四、區域創新體系的分類
五、區域創新體系的動態演化
第六章跨行政區創新體系的發展與運行
一、跨行政區創新體系的概念與特徵
二、跨行政區創新體系運行機制分析
三、需要重點關注的幾個問題
第七章創新集群:產業集群的發展方向
一、創新集群的基本特徵
二、產業集群的生命周期與創新集群的發生
三、培育創新集群的若干經驗判斷
四、主要結論與展望
國家布局篇
第八章我國科技資源的空間分布
一、科技投入的空間分布
二、科技機構的空間分布
三、科技產出的空間分布
第九章我國區域創新體系發展重大問題及對策
一、我國區域創新體系建設的若干現狀特徵
二、我國區域創新體系建設的突出問題
三、我國區域創新體系建設的目標與思路
四、近期推進我國區域創新體系建設的措施建議
第十章我國發展方式轉變需要優先發展科技服務業
一、科技服務業結構出現重大變化
二、科技服務業上升為戰略性產業
三、我國科技服務業發展的重點
四、正確處理科技服務業與科技公共服務的關係
五、促進我國科技服務業發展的政策工具
第十一章我國參與大湄公河次區域合作的科技對策
一、我國與瀾滄江一湄公河區域國家合作面臨的新形勢
二、我國與瀾滄江一湄公河區域國家科技合作的現狀特徵
三、我國與瀾滄江一湄公河區域國家科技合作的問題與障礙
四、我國與瀾滄江一湄公河區域國家科技合作的思路與主要領域
五、我國與瀾滄江一湄公河區域國家科技合作的政策建議
地方發現騙
第十二章歐亞路橋框架下的新疆向西大通道發展戰略研究
一、向西大通道發展的國際背景
二、向西大通道是中國與中亞共同的戰略選擇
三、向西大通道發展的基礎與條件
四、向西大通道發展的障礙與瓶頸
五、向西大通道的發展思路
六、向西大通道的政策保障
第十三章京津科技合作戰略研究
一、意義與需求
二、現狀與基礎
三、戰略目標與基本原則
四、“十一五”期間的重點任務
五、戰略措施
第十四章江西省創新驅動發展“六個一”工程模式研究
一、江西省創新驅動發展“六個一”工程模式
二、江西省創新驅動發展“六個一”工程取得積極進展
三、後發地區實施先發戰略:江西省創新驅動發展“六個一”
工程模式的經驗
第十五章廣東省廣州市科技服務業發展戰略研究
一、科技服務業是廣州建設創新型城市的必要條件
二、廣州發展科技服務業現狀與面臨的突出問題
三、“十二五”時期廣州發展科技服務業、推進創新型城市建設仍需要充分發揮獨特優勢、抓緊戰略機遇
四、廣州發展科技服務業應重點發展六大行業
五、推進廣州科技服務業發展的措施建議
第十六章浙江省青山湖科技城建設研究
一、國際科技城發展的最新趨勢與特點
二、當前我國科技城發展的幾點要求
三、浙江省青山湖科技城發展思路與戰略定位
四、浙江省青山湖科技城建設階段目標與控制指標
五、浙江省青山湖科技城功能區建設
六、浙江省青山湖科技城建設的若干建議
附錄一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附錄二國家創新型城市試點
附錄三全國科技進步示範縣(市)名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