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是“名院特色治療技術叢書”中的一冊。由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三軍醫大學大坪醫院野戰外科研究所創傷外學專家、中國工程院院士王正國教授,胸外科專家蔣耀光教授,野戰外科學專家楊志煥教授擔任主編,組織多名資深臨床外科專家和部分中青年臨床醫師集體編著而成。
本書以創傷醫學熱點問題和最新進展為切入點,重點介紹了已經套用於創傷外科臨床或有套用前景的新技術、新方法。全書由十篇組成,包括創傷醫學基礎(分創傷外科基礎和特殊創傷兩部分);顱腦創傷;頜面頸部創傷;胸部創傷;腹部創傷;泌尿生殖系統損傷;四肢創傷;脊柱、脊髓和骨盆創傷;創傷預防與康復及特殊環境創傷等內容。內容新穎,注重實用,較好地反映了當前創傷外科臨床與實踐的前沿性問題,對大多數臨床創傷病人的救台具有指導意義和參考價值。
主要讀者對象為創傷外科臨床醫師,醫科院校高年級本科生、研究生及相關科室醫務工作者。
基本介紹
- 書名:創傷外科特色診療技術
- 作者:王正國
- ISBN:9787502353612
- 出版社:科技文獻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07-1-1
- 裝幀:精裝
出版信息,內容簡介,作者簡介,目錄,
出版信息
作 者:王正國 等主編
出 版 社:科技文獻出版社
出版時間:2007-1-1
版 次:1
頁 數:761
字 數:1373000
印刷時間:2007-1-1
紙 張:膠版紙
I S B N:9787502353612
包 裝:精裝
內容簡介
本書是“名院特色治療技術叢書”中的一冊。由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三軍醫大學大坪醫院野戰外科研究所創傷外學專家、中國工程院院士王正國教授,胸外科專家蔣耀光教授,野戰外科學專家楊志煥教授擔任主編,組織多名資深臨床外科專家和部分中青年臨床醫師集體編著而成。
本書以創傷醫學熱點問題和最新進展為切入點,重點介紹了已經套用於創傷外科臨床或有套用前景的新技術、新方法。全書由十篇組成,包括創傷醫學基礎(分創傷外科基礎和特殊創傷兩部分);顱腦創傷;頜面頸部創傷;胸部創傷;腹部創傷;泌尿生殖系統損傷;四肢創傷;脊柱、脊髓和骨盆創傷;創傷預防與康復及特殊環境創傷等內容。內容新穎,注重實用,較好地反映了當前創傷外科臨床與實踐的前沿性問題,對大多數臨床創傷病人的救台具有指導意義和參考價值。
主要讀者對象為創傷外科臨床醫師,醫科院校高年級本科生、研究生及相關科室醫務工作者。
作者簡介
王正國,院士,1935年12月出生於福建漳州市,1956年畢業於中國醫科大學。1982年~1983年在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作訪問學者。回國後,曾任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三軍醫大學野戰外科研究所研究室主任、研究員。1994年12月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王正國教授是中國重點學科——野戰外科學的學術帶頭人、第一位博士生導師,也是中國創傷彈道學、衝擊傷和交通事故傷研究的主要創始人之一。曾獲國家科技進步獎一等獎一項、國家科技進步獎三等獎三項、國家發明獎三等獎一項、全軍科技進步獎一等獎四項及二等獎十二項。1990年被國家人事部授予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榮譽稱號;1996年榮獲全軍專業技術重大貢獻獎;1997年獲何梁何利基金科學技術獎;1998年獲第15屆“麥可·狄貝克國際軍醫獎”,成為該獎設立以來獲此殊榮的第一位亞洲人。1999年江澤民主席親自簽署通令授予王正國院士一等功。
目錄
第1篇 創傷醫學基礎
第一章 創傷外科基礎概述
第二章 創傷流行病學
第三章 創傷評分
第四章 創傷外科基本技術
第五章 創傷急救
第六章 創傷性休克
第七章 創傷感染
第八章 創傷病人的營養支持
第九章 創傷癒合
第十章 創傷後水、電解質和酸鹼失衡及治療
第十一章 創傷後輸血
第十二章 創傷麻醉
第十三章 創傷後內臟併發症
第十四章 火器傷
第十五章 衝擊傷
第十六章 冷傷
第十七章 擠壓綜合徵
第十八章 多發傷
第十九章 咬傷和蜇傷
第2篇 顱腦創傷
第二十章 頭皮損傷
第二十一章 顱骨骨折
第二十二章 顱內血腫
第二十三章 腦挫裂傷
第二十四章 腦瀰漫性軸索損傷
第二十五章 腦幹損傷
第二十六章 丘腦下部損傷
第二十七章 外傷性腦水腫
第二十八章 顱內創傷性動脈瘤
第二十九章 頸內動脈-海綿竇瘺的血管內治療
第三十章 開放性顱腦傷
……
第3篇 頜面頸部創傷
第4篇 胸部創傷
第5篇 腹部創傷
第6篇 泌尿生殖系統損傷
第7篇 四肢創傷
第8篇 脊柱、脊髓和骨盆創傷
第9篇 創傷預防與康復
第10篇 特殊環境創傷
參考文獻
索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