割牲歃血

割牲歃血

割牲歃血,又稱殺牲歃血、歃血為盟。在春秋時期,會盟活動頻繁,會盟儀式的構建在實踐中形成了程式化。其中血對會盟儀式的構建有著重要的標誌性意義,形成了獨具時代性的“血盟”傳統。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割牲歃血
  • 外文名:Killing and drink blood
  • 注音:gē shēng shà xuè 
  • 別稱:殺牲歃血、歃血為盟
習俗來源,血的意義,血與盟,盟的區分,血的運用,
在人類活動的早期,鮮血是生命的重要象徵。在上古時期,人類已有血盟的習俗,人或動物通過鮮血融合的形式形成具有特色的盟約形式――“血盟”。

習俗來源

《春秋》記載,僅在魯國十二公所統治的二百四十二年里,列國間軍事行動凡四百八十三次,朝聘盟會四百五十次。還有未被記錄的各種政治活動,春秋時期的活動相當頻繁,其中會盟是重要的政治活動之一。何謂盟?《周禮》記載:“國有疑則盟,諸侯再相與會,十二歲一盟,背面詔天之司慎、司命。盟,殺牲歃血,朱盤玉敦,以立牛耳。”可見,春秋時期會盟儀式的構建中,歃血是其重要環節。

血的意義

血在上古時期,是一種可以直接食用的物品。《禮記・禮運》篇中記載:“昔者先王未有宮室,冬則居營窟,夏則居巢。未有火化,食草木之實,鳥獸之肉,飲其血,茹其毛。未有麻絲,衣其羽皮。後聖有作,然後修火之利……”發展到了夏商時期,由於飲食文明的進步,血這種食物,分化出另外的功能。血在祭祀、會盟中的套用,使其在實用功能中包含了文化內涵。其中生命意識和宗族意識的體現尤為明顯。

血與盟

無血不為盟, “血盟”的意義在於通過血液的混合,達到人生結合、生命共同的用意。先秦的用血制度主要分為祭禮用血、釁禮用血和盟誓用血三大類。從祭祀儀式以血祭之的“血祭傳統”發展到歃血為盟的“血盟傳統”。可見,“血”從國之大事的祭祀用品,適用範圍延伸至盟,套用範圍進一步擴大;可見,“盟”的地位上升,“盟”與“祭”的地位、水平相接近。隨著會盟的發展,形成了血盟的傳統。

盟的區分

“歃血為盟”是會盟成立的必要條件。這也是會盟有別於其他政治活動的標誌。春秋時期的政治、外交活動(如遇、會、聘、誓、盟等)的界定,《禮記・曲禮下》有其詳細的記載:“諸侯未及期相會日遇,相會於地日會,諸侯使大夫問於諸侯日聘;約信日誓,牲日盟。”從材料可知,盟與遇、會、聘、誓四者的區別在於其有標誌性的“牲日盟”。也使得“牲而血濺,歃血而為盟”成為了會盟重要的特徵。
《左傳・隱公二年》記載了有會無盟的歷史事件:“二年春,(魯)公會戎於潛,修惠公之好也。戎請盟,公辭。有會無盟。”由此我們可知,這次魯國與外戎的交際,只限於會面,並無舉行“殺牲、歃血”具有儀式感的盟誓。

血的運用

可見,血的運用,是多層次與多維度的,它不單是會盟活動中的標誌性程式,它還包含著人企圖在社會關係與宗族血緣中尋求一種更緊密關係的心理。它成為了春秋時期人的社會與心理活動的一個表征,在關係脆弱而又尋求穩定契約關係中,血帶著一種神秘力量,使得血在會盟的構建中具有特殊的地位與意義,其作用不容小覷。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