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進遺址,位於黑龍江遜克縣邊疆鄉前進村東北5公里處。1990年初發現,面積約1萬5千平方米。該處遺址是黑龍江右岸原始社會時期的考古學文化遺存。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前進遺址
- 地理位置:黑龍江遜克縣邊疆鄉前進村東北5公里處
- 所處時代:黑龍江右岸原始社會時期
前進遺址,位於黑龍江遜克縣邊疆鄉前進村東北5公里處。1990年初發現,面積約1萬5千平方米。該處遺址是黑龍江右岸原始社會時期的考古學文化遺存。
前進遺址,位於黑龍江遜克縣邊疆鄉前進村東北5公里處。1990年初發現,面積約1萬5千平方米。該處遺址是黑龍江右岸原始社會時期的考古學文化遺存。採集標本有泥質灰陶和夾砂黑陶。...
前進古城址,位於吉林省吉林市蛟河市前進鄉張廣才嶺東廟嶺上,是金代古城遺址。前進古城址由防禦牆和守備城組成,均為山皮土迭築,保存尚好。遺物多為地面採集,主要為軍用鐵甲片、鐵鏃等,還有陶片、瓷片、鐵鍋殘片、“嘉佑通寶”銅錢等。前進古城址的發掘對研究遼金時期政治、軍事、經濟、民族和社會發展歷史沿革...
前進窯遺址,位於宜興市丁蜀鎮解放西路茅庵山南坡。 前進窯始建於清代晚期,民國年間進行了擴建,二十世紀六十年代後期為隧道窯替代,是宜興現存最大的龍窯遺址。文物特徵 該窯為龍窯結構,頭南尾北,依山而建。窯身內壁用長條形磚發券,外壁敷以黃石塊與白土。窯身兩側設投柴孔(俗稱鱗眼洞) 90對,東側建...
紅西路軍前進劇團遭遇戰遺址,位於甘肅省金昌市永昌縣東寨鎮下三壩村郭家下磨莊。遺蹟概況 這個戰鬥遺址南鄰312國道和連霍高速公路,雖然經歷了80餘年風雨剝蝕,莊院大部分城牆破損,但當年的激烈戰鬥場景依稀可見。從存留在牆壁上的彈孔、槍眼,可以觸摸到1936年11月冬天,在這裡發生的紅西路軍總指揮部總政前進劇團...
東江縱隊紀念館館內展示了500多幅真實的歷史照片,陳列了98件文物(主要是東縱戰士生活用具)以及繳獲的武器,東江縱隊《前進報》印刷機、東江縱隊、粵贛湘邊縱隊當年出示的布告等,集中展示了10位英雄人物和5個英雄集體的光輝事跡。東江縱隊《前進報》印刷機 東江縱隊《前進報》印刷機有近1000千克重,歷經70餘年,...
位於長嶺縣前進鄉政府所在地福慶長屯南5公里,在東尹家屯西南1公里處,坐落在一條東南-西北走向、長約800米的大漫崗南坡。南100米是一片低洼的沼澤地,東南300米是八寶湖,東北200米處是一條南北向深5米左右的水溝,東500米是城東屯。遺址概況 古城呈梯形,方位南偏東50度,四周城牆均為黃土夯築,夯層厚為10...
阿日土司衙門遺址 阿日土司衙門遺址位於四川甘洛縣前進鄉前進村三組,西距田壩中學1000米,南距甘田公路1500米,北距挖斷山300米,東距甘家河溝(勒麻阿切山)500米,周圍為民房。該建築始建於清代,大部被毀,僅存主樓。主樓坐北向南,為懸山木構架土石牆結構建築,分為上、下兩層,小青瓦履面。其由正堂、客廳、...
查拉桿遺址,遺址名,位於黑龍江省肇源縣大興鄉前進村查拉桿屯西1.5公里的崗上,西瀕哈莫他海,面積約140000平方米,1981年發現。出土有壓制石鏃、刮削器、石核等石器,石器質料為各色燧石、碧玉、白晶石,蛋白石等。出土的陶器有手制夾粗砂和蚌殼粉黃褐色素麵陶片,可辨認的器形有鬲等。為嫩江下游一處重要的新...
大佛寺遺址 大佛寺,位於今辛店街道前進村。大佛寺遺址 耆老相傳,該寺始建於元朝末年。舊時,每年正月十五和二月二為燒香拜佛日。其建築規模、樣式不詳。明清兩代,大佛寺香火旺盛。民國時期,大寺衰敗。30年代,在戰亂中拆除,僅留遺址。
孤山遺址位於馬鞍山市雨山區銀塘鎮前進村秦坳村民組的東西向崗地上,總面積約2萬平方米。地表可見豐富的陶片和紅燒土,陶片中可辨器形有鬲、罐等,多為印紋硬陶。2010年6~9月對孤山進行發掘,布10米×10米探方15個,發掘面積約1500餘平方米。發掘區域位於遺址的東南部邊緣。遺址地層共分為7層,其中第①層為...
紅一方面軍長征進入寧夏固原境內共約五天,每天都沿著秦長城由西向東前進,共約200多公里。遺址 紅軍長征“彝海結盟”遺址位於革命老區四川省涼山彝族自治州冕寧縣的彝海鄉境內,坐落在風光秀麗的彝海景區。“彝海結盟紀念館”是在紀念紅軍長征過冕寧暨彝海結盟七十周年時修建的。1935年,由於受國民黨反動宣傳的影響,不明...
前進鎮風景優美,資源豐富,歷史悠久,人傑地靈。早在八九千年前的新石器時代就有人類在此活動,在近千年前的金代正式有人類在此居住,康熙年間在此設立官莊,取名前官地。從反抗沙俄、日本侵略到解放戰爭,在這片土地上,湧現出了巫文質、陸泰照等一批民族英雄。這裡風景如畫,少數民族風俗獨特,更配有古代遺址...
頭道溝遺址 二隊梁遺址 李家溝遺址 雞冠山遺址 煤嶺子遺址 二全地遺址 草帽子山遺址 劉營遺址 三地溝門遺址 白雲山遺址 八達營遺址 康家溝遺址 山咀遺址 頭道營遺址 南辛營遺址 四道河遺址 六道溝遺址 和帽山遺址 大梁頂子遺址 偏嶺子遺址 東冰窖遺址 平原遺址 上河西遺址 果園胡同遺址 前進遺址 西關地遺址 ...
紅二十八軍阻擊戰鬥遺址位於羅田縣青苔關林場瓮門關村土地嶺塆。1936年10月,紅二十八軍主力部隊在軍長高敬亭率領下,從羅田境內出發,轉戰霍山時,敵25路軍32師95旅尾追紅軍。高敬亭命令部隊大步前進,同時命令二營營長林維先率兵阻擊敵軍,行至瓮門關時便埋伏在關口東西兩側制高點上,經過近一天的激烈阻擊戰,打垮...
《前進報》社舊址,位於深圳市龍崗區坪山鎮,為面闊三間進深一間的磚瓦民房。民國 深圳 《前進報》社舊址 位於深圳市龍崗區坪山鎮石灰陂村曾生舊居西側。為面闊三間進深一間的磚瓦民房,占地面積120平方米。《前進報》為廣東人民抗日游擊總隊的機關報,1942年3月29日創刊於大鵬灣畔。它的前身為《東江民報》。由於...
板瓦等瓦器發現,將中國南方地區開始使用瓦的時間定位到西周中期。保護措施 2001年6月25日,磨盤山遺址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布為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22年1月,磨盤山遺址入選“湖北百年百大考古發現”150項名錄。旅遊信息 地理位置 磨盤山遺址位於湖北省當陽市河溶鎮前進村。開放時間 08:00-18:00。
宜興窯址,主要分布於江蘇省宜興市境內,其中窯址包括小窯墩遺址(西晉-唐宋)、澗潨窯遺址、真武殿窯群(唐-宋)、筱王村古窯群(宋)、前墅龍窯(明)、前進窯遺址(清代晚期-民國)等。宜興窯址小窯墩遺址文物為青瓷器,器形主要有盞、碟、缽、洗、盤等日用器,以碗、盆、罐、燈盞等青瓷器為主。宜興窯址...
前進古城址 代來城城址 李樓遺址 五家子城址 牛角溝遺址 花地嘴遺址 烏拉街沿江古城址 狼叫屲遺址 煤山遺址 烏拉部故城 半山遺址 曲梁遺址 小拉哈遺址 然鬧遺址 商村遺址 王脖子山遺址群 磨溝遺址(含墓群) 娘娘寨遺址 老龍頭遺址 新莊坪遺址 段崗遺址 慶華古山寨...
《成都考古發現(2020)》是2023年科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內容簡介 《成都考古發現.2020》是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2020年度考古報告集。收錄考古調查、發掘簡報及鑑定分析報告23篇,新石器時期遺存有茂縣沙烏都遺址;商周時期遺存包括成都市金牛區天回鎮街道白塔社區及萬聖社區遺址、溫江區前進村遺址、溫江區燃燈寺遺址;漢晉...
六安縣赤衛軍指揮部舊址於清同治十一年(1872年)重建,原為馬氏宗祠,為三開間四進,12間,建築面積為373平方米。前進高7.1米,中間正門,兩邊便門,便門上方分別書“禮門”“義門”。後進為寢室,前廊有軒,匾額無存。民國二十年(1931年)5月至民國二十一年(1932年)9月,六安縣赤衛軍指揮部設在此處。六...
浙東敵後各界人民臨時代表會議舊址在梁弄鎮東北的原正蒙學堂。正蒙學堂建於清光緒三十二年(1906),是由黃守齋先生創辦的一所著名學校,校名目正蒙,有“蒙以養正,匡扶正義”之意。校舍分前後兩進,座北朝南,依次為月宮形大門、天井、前進七開間平房,天井,東西廂房,後進五開間平房,後進小廂房各五間,四周圍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