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前裸子植物亞綱是一類由蕨類過渡到裸子植物的植物類型,曾被譯為原裸子植物,被認為是種子植物的祖先。它們既具有真蕨綱的性狀,也具有松柏綱的性狀。它們有比較複雜的三維空間的枝系,末級枝扁化成葉狀枝;在高級的類型中末級枝條扁化成葉並具葉脈。莖內有形成層,產生次生木質部,木質部管胞徑向壁上具裸子植物特有的具緣紋孔。生殖器官為孢子囊,有的為同孢,有的孢子囊中的孢子形態有大小的分化,有的具大形的孢子,有的具小形的孢子,大小相差2~10倍。
但本類植物的歸屬尚有不同意見。本類植物可暫屬真蕨綱,也有人認為可屬裸子植物綱,或單獨列為一綱甚至亞門或門。
存活年代
前裸子植物亞綱出現於中泥盆世,延續到早石炭世,中石炭世偶見。
亞綱分類
前裸子植物亞綱分為3目:
戟枝木目
出現於中泥盆世到晚泥盆世,可以戟枝木和四列木為代表。戟枝木是喬木,有的高達10米,有主莖和枝系之分,側枝長約1米,螺旋狀排列,向著3個方向生長。末級枝系兩歧分叉,形如叉戟,但未扁化。四列木也是喬木,形態接近於戟枝木,但側枝對生,互動排列,向著四個方向生長。末級枝系兩歧分叉,扁化如葉。
原始髓木目
以原始髓木為代表。喬木狀,莖直徑可達45厘米。莖橫切面中央為橢圓形的髓,髓的兩側對生出內始式初生木質部,次生木質部管胞徑向壁上有一系列圓形具緣紋孔,也有呈橢圓形的如梯紋紋孔。莖的側向附屬物互生或兩列狀伸出。生殖枝二歧分叉,孢子囊紡錘形,羽狀排列於小枝頂端。同孢,可能有異孢。
古羊齒目
本目的代表是古羊齒屬(見圖)。它們是較高的塔形喬木,高達25~35米,直徑達1.6米,出現於晚泥盆世到早石炭世初期。莖幹上部多次單軸式分枝,組成巨大的樹冠,有主枝和二、三級側枝,末級枝互動對生地著生古羊齒型的單葉和葉間(托葉),葉具扇狀脈。莖具有很發達的次生木質部。木材曾在器官屬美木名下記載。初生木質部中始式,次生木質部具一至多行互動排列的圓形具緣紋孔。側枝橫切面顯示有枝跡和葉跡,而無葉隙,中央具髓,與松柏植物密切。孢子囊一至多排著生於小枝上變形葉的近軸面,大小相同,外形相同的孢子囊,有的為同形孢子,有的則具大形孢子或小形孢子,大小相差2~10倍。
套用學科
古生物學(一級學科);
古植物學(二級學科);
維管植物(三級學科)。
前裸子植物亞綱化石
前裸子植物亞綱現代約有60屬近700種,但它們在中生代,從數量到分布都達到發育的頂峰。追溯其起始時期和起源,可知在晚古生代它們就已在植物群中占有一定地位。
晚泥盆世末,與前裸子植物古羊齒出現的同時,在美國發現的古籽可能是迄今已知最古老的具種子結構的化石,胚珠成對地著生於掌狀分裂的頂枝上,珠被前端為裂片狀,向下合攏成管狀,形似珠孔,珠心(大孢子囊)中含有四面體形的大孢子。以後在石炭紀又陸續發現多種類型的種子,其裂片狀的珠被由分離逐步癒合至完全癒合在珠心頂端形成珠孔管的演化過程表明珠被的形成與發展是胚珠形成的極重要的環節,使珠心被包圍不受外界環境影響,幼胚在成熟前得到保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