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沿革 研製背景 英國一向重視發展海軍,積極跟隨美國發展核潛艇,並從美國引進核潛艇的關鍵技術, 包括第一代壓水堆,購買了美國的S5W反應堆,在美國的幫助下發展了北極星彈道飛彈系統,長期以來一直使用美國的塔卡木機載甚低頻系統和美國的衛星通信系統,裝備英國的核潛艇,以加強北約的核力量。
前衛和決心級(後) 20世紀60年代末,前蘇聯彈道飛彈防禦系統的發展,對英國產生了深刻的影響。當時前蘇聯紅場閱兵式上出現的橡皮套鞋反彈道飛彈引起了英國極大的關注。因為它對美國大規模攻擊發揮不了多大作用,但對付英國小規模核攻擊則是有效的。英國自此開始發展潛基戰略核力量,在1964~1969年間建造了4艘決心級戰略核潛艇,裝備了由美國購買的16枚“北極星”A-3飛彈。每枚飛彈裝有英國自製的3個彈頭,稱為“北極星”A-3TK飛彈。
1971年3月,美國的北極星A-3飛彈開始被有效載荷更大、命中精度和突防能力更高的海神飛彈所取代,而英國繼續使用北極星飛彈。這樣,該型飛彈的維修和零部件的生產費用,就全部由英國負擔,在1975~1985年間耗資15.7億英鎊,占同期國防開支的1.53%,負擔沉重。為此,英國決心改進北極星飛彈系統。1973年開始探討購買海神飛彈,或採用巡航飛彈,最終決定採用三叉戟飛彈,同時開始研究更換“北極星”飛彈系統。
1980年7月15日,英國宣布向美國購買三叉戟-Ⅰ型飛彈,彈頭由英國自己製造,裝備4-5艘核潛艇。為了使英國的飛彈與美國的飛彈保持通用性,而且在20世紀90年代保持領先水平,所以,英國於1982年3月決定購買三叉戟-Ⅱ(D-5)型飛彈72枚,裝備4艘新型核潛艇,每艘核潛艇裝備16具飛彈發射筒,每枚飛彈的分導式多彈頭數量最多不超過8個,這樣比自行研製節省7.67億英鎊,1983年3月,簽訂了正式購買協定。
英國唯一的核武器投送系統是美國造“三叉戟”D5飛彈。英國“三叉戟”彈頭含有美國和英國製造的元素。彈頭中的高能炸藥是英國產,而美國提供了三種關鍵部件。這些部件是美國“三叉戟”D5飛彈所載W76彈頭的組成部分。英國分別在1978年和1979年進行了核試驗,以發展一種高當量小型彈頭設計。
建造沿革 1983年12月,美國電船分公司簽訂英國“三叉戟”系統設計研究契約,同年,英國維克斯造船公司簽訂潛艇契約該級艇命名為“前衛”(Vanguard)級,英國建立核威懾力量,裝備三叉戟-Ⅱ型(D-5)飛彈的4艘彈道飛彈核潛艇可能打擊896個目標,主要是為了打擊前蘇聯國家政權的要害部門、城市工業目標、軍事目標等軟目標,以及地下飛彈發射井等硬目標。由於建成4艘“三叉戟”核潛艇,因此,英國能夠保證始終有一艘核潛艇攜帶戰s-略飛彈在海上進行經常性戰備巡邏,以達到常備不懈的目的。
前衛級在設計過程中,曾經考慮過4個主要設計方案。第一是在英國勇士級攻擊核潛艇的耐壓艇體上,嵌加美國
拉法耶特級戰略核潛艇 的飛彈艙,可以減少失誤,節約經費,但是不能裝備三叉戟-Ⅱ型飛彈;第二方案是以英國特拉法爾加級攻擊核潛艇設計為基礎,稍加改進,然後嵌加拉法耶特級飛彈艙,雖然比第一方案先進,但仍無法裝備三叉戟-Ⅱ型飛彈;第三方案是在特拉法爾加級艇體上直接嵌加俄亥俄級戰略核潛艇飛彈艙,該方案既解決了飛彈問題,又保證了潛艇先進性,但將增大耐壓艇體直徑和排水量,費用也大幅增加;第四方案是專門為裝備的三叉戟-Ⅱ型飛彈系統設計新艇體,但仍直接採用俄亥俄級的飛彈艙,可以保證充分使用各種新技術,改善總體性能,滿足各方面要求,但研製經費將會激增,技術風險大。經過反覆考慮和論證,最終還是採用了第四設計方案。
前衛級戰略核潛艇 1986年4月,前衛級首艇訂購,1986年9月3日開工建造,1993年8月,核潛艇基地開始使用,整個計畫已於1999年完成。該級艇由英國維克斯造船工程有限公司巴羅造船廠(Vickers Shipbuilding and Engineering Ltd.,Barrow-in-Furness)建造。
英國“三叉戟”核潛艇計畫,從20世紀70年代末開始調研,至20世紀90年代末全部完成,歷時20年。據估算,整個計畫耗資92.5億英鎊(約折合125億美元),每艘艇的造價約為12.5億美元,其具體分配額及占整個計畫百分比如下:
各系統
費用(億英鎊)
占比
潛艇系統
28.67
31%
戰略和戰術武器系統
20.35
22%
飛彈
12.95
14%
岸上支援設施
5.55
6%
其他
24.98
27%
技術特點 艇型結構 前衛級戰略核潛艇採用水滴形艇體,艇的長寬比為11.7,略顯瘦長。飛彈艙為平行中體,採用首水平舵,不用圍殼舵,尾部為十字形尾鰭。艇體結構為單雙殼體混合型,有利於降低艇體阻力和提高推進效率。艇體外形光順,航行阻力較低,並敷有消聲瓦。艇內布置有首魚雷艙、指揮艙、飛彈艙、輔機艙、反應堆艙、主機艙等6個艙室。該級艇殼體材料採用Q1N鋼,與美國潛艇用鋼HY80鋼性能相似,艇的下潛深度可達350米,有利於提高潛艇的隱蔽性和生命力。指揮台圍殼無升降舵,圍殼至艇首間有明顯“ V ”字形平面,兩側階梯狀,並安裝有艇首升降舵,位置較高,指揮台和艇尾之間艇段有階梯形突出部,為潛地飛彈發射筒,這是最主要的識別特徵。
前衛級線圖 動力裝置 前衛級核潛艇的動力裝置包括一台壓水堆、兩台蒸汽輪機、齒輪減速裝置、單軸及泵噴射推進器。該級艇的反應堆是PWR-2型壓水堆裝置,屬於英國第二代潛艇壓水堆,與第一代相比,在提高功率、安全性、可維性和降低噪聲方面均有較大改進。反應堆採用G型堆芯,熱功率140兆瓦,可提供軸功率25.73兆瓦(35000馬力),為PWR-1型第一代壓水堆裝置的1.4倍。堆芯壽命由8年增長為12年,正在研究的H型堆芯工作壽期為25年,在艇的服役期內可不用更換核燃料。水下航速可達25節。該型堆裝置還提高了一迴路自然循環能力。由於採用了先進的泵噴射推進技術,可取得良好的降低噪聲的效果。
武器系統 該級艇裝備了16枚洛克希德三叉戟2D5型潛射彈道核飛彈,該型飛彈為三級固體燃料推進的飛彈,星體慣性制導,射程為12000千米,為北極星A3-TK飛彈的2.4倍,使艇的戰備巡邏海域擴大至5500萬平方海里,提高16.3倍。每枚飛彈可攜帶8個威力為150kt TNT當量的分導式多彈頭,每艘艇的彈頭數為128個,總威力為19200kt TNT當量,為“剛毅”級核潛艇的兩倍,圓公算偏差90米。D5能夠裝載12個機動分彈頭(一種說法是,極限狀態可載14枚),但英國製造的限制在7—8個分彈頭,可以攻擊敵方的飛彈發射井等硬目標,或攻擊大城市、港口、軍事目標,兵力集結地等大片國土軟目標。
前衛級發射三叉戟
艇的首部裝有4具533毫米魚雷發射管,攜帶旗魚線導魚雷,可發射魚叉-1C型反艦飛彈,可攜帶魚雷與反艦飛彈共16枚。
魚叉-1C型反艦飛彈,射程130公里,主/被動聲自導,60節航速時射程65公里,戰鬥部定向能,在70/50kn航速時,航程為26/31.5公里,攻擊速度55節,潛深1200米。
MK24-2型虎魚線導魚雷,線導、主/被動尋的,主動尋的35節航速時射程13公里,被動尋的24節航速時射程29公里,戰鬥部重134公斤。
隱身性能 前衛級潛艇在提高隱身能力上下了很大功夫,為了降噪,採用了經過淬火處理的變額硬化齒輪。這種齒輪嚙合力好,負載能力強;採用了筏式整體減震裝置,將主汽輪機、齒輪箱、冷凝器和汽輪發電機組裝在一個大型機械底座上,以便在滿功率時衰減噪音。此外,艇殼上的流水孔很少,表面光頗,減少了水動力噪聲。艇體外表面加裝了彈性塑膠製成的消聲瓦,可使對方聲納探潛能降低 50%~70%。
前衛級 艇員編制 兩班制,每班121人,軍官14人。
艇電系統 飛彈火控:飛彈射擊系統採用美國三叉戟核潛艇使用的MK98Mod0型飛彈射擊指揮儀。它是飛彈射擊指揮部位的主要設備,負責飛彈的發射、定目標,進行飛行監視直至實施攻擊。裝備道蒂塞馬SMCS綜合戰術數據武器系統和SAFS3FCS戰術火控系統,將聲吶和作戰指揮與控制系統結合在一起,用於指揮魚雷武器進行自衛攻擊。該系統採用分散式數據處理和多功能彩色顯控台,信息傳輸及通信採用雙冗餘度光纖網路。
前衛級圍殼 導航:導航系統裝備了美國生產的SINS MK2慣性導航系統和靜電陀螺監控器,以及導航計算機,為提高“三叉戟”彈道飛彈的命中精度,提供更加準確的潛艇定位精度。艇在水面航行時使用凱爾文休斯1007型雷達,I波段。採用由巴爾與斯特勞德公司研製的非穿透式潛望鏡,包括光電探測頭,非穿透殼體桅桿及其液壓升降裝置和遙控台。
聲吶:採用了英國專門為本級艇研製的馬可尼/普萊茜2054型組合多頻艇體吶聲納陣,包括2043型用於搜尋和魚雷射擊指揮的主/被動聲吶系統,被動共形舷側基陣,2082型偵察聲吶,馬可尼/費倫梯2046型拖曳線列陣聲吶和3台數字式處理機。
通信:裝備ICS-3型衛星通信和極低頻通信系統,保證了潛艇和岸上指揮部的順利通信。
電子對抗:2座SSDE MK10假目標發射裝置置。雷卡UAP3,被動偵聽系統。
性能數據 項目 數據 水上 排水量14891噸
潛航排水量 15900噸
艇長 149.9米
艇寬 12.8米
吃水 12米
潛行極速 25節(46km/h)
自持力 無限,視艇上食物等自持
乘員 135人(兩班制) 。14名軍官,121名艇員
魚雷 4具533毫米發射管,配備馬可尼“矛魚”兩用魚雷
飛彈 16枚三叉戟彈道飛彈,最多192枚核彈頭
最大下潛深度 350米
動力裝置 1座PWR-2型壓水式核反應堆,2台蒸汽輪機27500馬力(20.5兆瓦)
推進 單軸.噴水推進
輔助動力 2台柴油交流發電機功率2700馬力(2兆瓦)
噪聲值 105分貝
性能數據參考資料
服役動態 2002年,勝利號在參與由美國發起的“真理行動”時,向阿富汗境內的“基地”組織和塔利班武裝發射了數枚巡航飛彈,在返港時掛起了海盜旗。
2009年2月初,前衛號與法國凱旋號核潛艇在大西洋相撞,凱旋號的聲納系統受損。英國海軍的一位匿名人士稱,這是自2007年伊朗扣留15名英國海軍士兵以來,英國海軍遭遇的最令人尷尬的事件。
2015年5月,英國海軍蘇格蘭法斯蘭海軍基地中負責“三叉戟Ⅱ D-5”戰略核武系統的潛艇機械師威廉 麥克奈利(William Mc Neilly),向“維基解密”網站公布了一份他花費一年多時間所收集整理到的題為《不為人知的核威脅》的報告。報告指出了英國海軍的核安全問題,其中包括了搭載了三叉戟Ⅱ D-5戰略核武系統的前衛級戰略核潛艇的安全漏洞。英國國防大臣法倫在麥克奈利公開這份報告的第二天就對外證實,麥克奈利的確是英國皇家海軍的一名現役人員,並表示會和英國警方進行合作,一旦發現麥克奈利即刻予以控制,而對於報告的可信度,法倫給出的答覆是“由軍隊內部一些地級別人員所作出的主觀臆斷並無多少根據,海軍方面對此表示難以接受”。
2015年5月初,英國海軍機械師通過維基揭秘向公眾曝出前衛級的30項安全及安保漏洞,包括食品衛生投訴、測試失敗的飛彈是否可以安全地啟動、飛彈安全程式被忽略和對絕密信息的保護等問題。安檢漏洞方面,攜帶進潛艇的包從來不需要檢查,去核潛艇的控制室比去大部分的夜店還要容易。此外,潛艇的身份識別系統已經破壞,保全也不會檢查通行證。
該級各艇 艇名 英文艇名 舷號 動工日期 下水日期 服役日期 前衛 Vanguard
HMS S28
1986年9月3日
1992年3月4日
1993年8月14日
勝利 Victorious
HMS S29
1987.12.3(1988.4.12)
1993年9月29日
1995.1.7
警惕 Vigilant
HMS S30
1991年2月16日
1995年10月14日
1996年11月2日
復仇 Vengeance
HMS S31
1993年2月1日
1998.9.19
1999.11.27
總體評價 前衛級戰略核潛艇仿照美國“俄亥俄”級彈道飛彈核潛艇設計,除噸位較小以外,其主要系統和設備基本上採用了美國的先進技術,具有以下技術特點:
英國前衛級戰略核潛艇 威脅能力大
該級艇裝備了16枚三叉戟-Ⅱ型飛彈,飛彈射程遠,具有8個分導式多彈頭,總威力比北極星飛彈增大一倍,彈頭的突防能力、機動能力和命中精度都有較大提高,可攻擊世界任何地方,打擊效力明顯增強。
隱身性好
該級艇採用了英國掌握的各項先進降噪技術,艇內採取了浮筏減振、高頻硬化減速齒輪,艇外減少了流水孔,外表面光順,裝設了消聲瓦,採用了泵噴射推進器,增大了下潛深度,採用了消磁,消除紅外特性等一系列隱身措施。
採用了安全可靠的大功率反應堆
該級艇採用了英國自行研製的PWR-2型第二代壓水堆裝置,功率增大40%,約為140MW,自然循環能力增大,提高了固有的安全可靠性,堆芯壽命增長50%,提高了艇的生命力和安全性。
提高了綜合作戰性能
該級艇的戰略武器指揮系統採用了美國生產的MK98Mod0型飛彈射擊指揮儀、MK-2慣性導航系統和對潛通信系統等,其綜合作戰性能與美國“俄亥俄”級核潛艇相當。戰術武器指控系統裝備了自行研製的SMCS新型指揮系統以及2054型多功能聲吶,具有較好的反潛反艦自衛作戰能力。
提高了自動化水平
該級艇大量採用從美國購買的先進計算機,進行自動化操縱控制,達到總體設計最佳化。艇的排水量比“剛毅”級增大了87%,艇員卻從143人減至135人,人均排水量負荷達到117.8t/人,為“剛毅”級的兩倍。
改善居住性,提高自持力
現代核潛艇需要長期隱蔽地在水下潛航,增大自持力,以提高在航率。艇員的耐久能力已成為戰鬥力中最活躍的因素。該級艇配有兩套艇員,一套艇員出海巡邏時,另一套艇員可在基地進行整休、訓練,以及為下次出海做準備,因而艇員出海時精力充沛,操作水平高。艇員在艇上有寬裕的居住鋪位,飲食、娛樂、健身、醫療、淡水充分保證,工作環境也比較好,艇的自持力可達70天。(《現代艦船》、“環球網”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