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省
自然資源
全村有耕地總面積2,300.00 畝(其中:田1,687.00 畝,地 613.00 畝),人均耕地 1.44 畝,主要種植 水稻、玉米 等作物;擁有林地 18,800.00 畝,其中經濟林果地700.00 畝,人均經濟林果地 0.44 畝,主要種植 桃子 等經濟林果;水面面積 200.00 畝,其中養殖面積 60.00 畝;草地 0.00 畝;荒山荒地 0.00 畝,其他面積 4,000.00 畝。有 等資源。
全村有耕地總面積2,300.00 畝(其中:田1,687.00 畝,地 613.00 畝),人均耕地 1.44 畝,主要種植 水稻、玉米 等作物;擁有林地 18,800.00 畝,其中經濟林果地700.00 畝,人均經濟林果地 0.44 畝,主要種植 桃子 等經濟林果;水面面積 200.00 畝,其中養殖面積 60.00 畝;草地 0.00 畝;荒山荒地 0.00 畝,其他面積 4,000.00 畝。有 等資源。
稻田
基礎設施
截止2006年底,該村已實現通 是 、通 是 、通 (或水、電、路、電視、電話五通),有(無)路燈。全村有 481 戶通自來水,有 22 戶飲用井水,有 179 戶還存在飲水困難或水質未達標(占農戶總數的 %)。有507 戶通電,有 421 戶通有線電視,擁有電視機農戶 435 戶(分別占農戶總數的 %、 %和 %);安裝固定電話或擁有行動電話的農戶數 445 戶,其中擁有行動電話農戶數 346 戶(分別占總數的 %和 %)。
該村到鄉(鎮)道路為 路(或不通路);進村道路為 砂石 路面;村內主幹道均為硬化(未硬化)的路面 否 ;距離最近的車站(碼頭) 2.00 公里,距離集貿市場 2.00 公里。全村共擁有汽車 6 輛,拖拉機 14 輛,機車 76 輛。全村耕地有效灌溉面積為 1,450.00 畝,有效灌溉率為 %,其中有高穩產農田地面積 1,321.00 畝,人均高穩產農田地面積 0.83 畝。還有 0 戶居住於其他結構的住房。
到2006年底,全村建有沼氣池農戶 1 戶;裝有太陽能農戶 60 戶;建有小水窖 0 口;已完成“一池三改”(改廚、改廁、改廄)的農戶0 戶。全村有 個自然村已通自來水;有 個自然村已通電;有 個自然村已通路;有 個自然村已通電視;有 個自然村已通電話;有 個自然村已通路燈。有 個自然村還存在飲水困難或水質未達標。該村農戶住房以 結構住房為主,其中有 61 戶居住磚混結構住房;有 39 戶居住磚木結構住房;有 408 戶居住於土木結構住房,還有0 戶居住於其他結構的住房。
農村經濟
該村2006年農村經濟總收入 960.00 萬元,其中:種植業收入 560.00 萬元,占總收入的 %;畜牧業收入 116.00 萬元,占總收入的 %(其中,年內出欄肉豬 1750 頭,肉牛 33 頭,肉羊 0 頭);漁業收入 7.00 萬元,占總收入的 %;林業收入 34.00 萬元,占總收入的 %;第二、三產業收入 223.00 萬元,占總收入的 %;工資性收入 106.00 萬元,占總收入的 %。農民人均純收入 2,228.00 元,農民收入以 種植、養殖 等為主。全村外出務工收入 86.00 萬元,其中,常年外出務工人數 82 人(占勞動力的 %),在省內務工 76 人,到省外務工 6 人。 該村2006年農村經濟總收入 960.00 萬元,其中:種植業收入 560.00 萬元,占總收入的 %;畜牧業收入 116.00 萬元,占總收入的 %(其中,年內出欄肉豬 1750 頭,肉牛 33 頭,肉羊 0 頭);漁業收入 7.00 萬元,占總收入的 %;林業收入 34.00 萬元,占總收入的 %;第二、三產業收入 223.00 萬元,占總收入的 %;工資性收入 106.00 萬元,占總收入的 %。農民人均純收入 2,228.00 元,農民收入以 種植、養殖 等為主。全村外出務工收入 86.00 萬元,其中,常年外出務工人數 82 人(占勞動力的 %),在省內務工 76 人,到省外務工 6 人。
鋼鐵公司
特色產業
該村的主要產業為 0 (種植業、養殖業、第三產業等),主要銷售往 國外。2006年 主產業全村銷售總收入 0.00 萬元,占農村經濟總收入 %。該村目前正在發展 0 特色產業,計畫大力發展0 產業。擁有企業 0 個,其中縣級龍頭企業 0個;專業合作組織 0 個,其中,已登記註冊 0 個;參加農民專業合作組織的人數 0人 。 該村的主要產業為 0 (種植業、養殖業、第三產業等),主要銷售往 國外。2006年 主產業全村銷售總收入 0.00 萬元,占農村經濟總收入 %。該村目前正在發展 0特色產業,計畫大力發展0 產業。擁有企業 0 個,其中縣級龍頭企業 0個;專業合作組織 0 個,其中,已登記註冊 0 個;參加農民專業合作組織的人數 0人 。
新農村建設
2006年以來,按照省委、省政府和各地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實施方案,積極組織、開展新農村建設的項目、規劃,總投資 萬元。內容包括生產發展、村容村貌整治、農民增收、鄉風文明、民主管理等方面。
新民居
文化教育
該村建有國小 1 所,擁有教師 5 人,在校學生 人,距離 鎮中學2.00 公里。整個行政村農村義務教育在校學生135 人,其中小學生98 人,中學生37 人。
全村建有文化活動室1 個、圖書室 1 個、業餘文娛宣傳隊 11 個,極大的豐富了村民的業餘文化生活, 年被 評為 等等。
發展重點
該村存在的主要困難和問題是:存在主要的問題和困難:缺資金和技術。
該村今後的發展思路和重點是:發展思路及發展產業:種植,養殖。
該村存在的主要困難和問題是:存在主要的問題和困難:缺資金和技術。
該村以後的發展思路和重點是:發展思路及發展產業:種植,養殖。
雲南省玉溪市江川縣前衛鎮前衛村
鄉村概況
前衛村隸屬於前衛鎮前衛村委會。位於前衛鎮政府所在地,是前衛村委會所在地,村內主要道路為水泥路,交通方便,距江川縣城5公里。全村國土面積9286.21畝,海拔1730米,年平均氣溫15.6℃,適合種植烤菸、蔬菜、水稻等農作物。全村耕地面積2164畝,林地4343.4畝。人均耕地0.44畝,共有經濟林果地5畝。全村有農戶1515戶,共5175人,其中農業人口總數為4972人,勞動力3445人。2010年全村經濟總收入10170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5774元,農民收入以養殖、種植、及第二、三產業為主。
前衛村今後發展的重點:加強產業結構調整,引進適銷對路的蔬菜優質品種進行規模種植,加大招商引資力度,擴大農村剩餘勞動力的輸出,爭取上級支持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加大村容村貌的治理。
農村經濟
2010年前衛村農村經濟總收入10170萬元,其中:種植業收入1238萬元,占農村經濟總收入的12.2%;畜牧業收入690萬元,占農村經濟總收入的6.8%;漁業收入26萬元,占農村經濟總收入的0.26%;外出勞務收入615萬元。農民人均總收入13408元,人均純收入5774元。
該村村民的住房以土木、磚混結構為主,居住於土木結構住房的農戶815戶,居住磚(鋼)混結構住房有600戶,還有105戶居住於其他結構的住房。
2010年底全村有汽車38輛,拖拉機41輛,機車150輛。
基礎設施
該村已實現水、電、路、電視、電話五通。全村有1515戶通自來水,1515戶通電,1125戶通有線電視,擁有電視機農戶1500戶;安裝固定電話或擁有行動電話的農戶數1460戶,其中擁有行動電話農戶數1460戶。
該村進村道路為水泥硬化路,村內主幹道均為硬化的水泥路。全村共有15戶農戶建有沼氣池;裝有太陽能農戶450戶;耕地有效灌溉面積為2144畝。
陝西省
前衛鎮位於藍田縣城西白鹿塬上,距西安市20㎞,距縣城15㎞,交通方便。轄27個村民委員會,以農為主,工商企業貿易活躍。
前衛鎮代碼:610122103轄前衛、香村、安岱、滕寨、坡頭、劉村、布村、田灣、王莊、杜溝、大亮、西鞏、東鞏、王河、徐河、龍寨、候家灣、石槽、吳村廟、謝灣、鹿走溝、鳧峪、將軍、楊穆寨、陳莊、康莊、徐塬等27個村委會
上海市
前衛村位於長江入海口的
中國第三大島,素以風清、水潔、地淨遐邇聞名的二十一世紀國際級標準的現代化生態島區崇明島中北部。全村面積2.5平方公里,人口753人,它於1969年從一片灘涂中圍墾誕生。經30多年的艱苦奮鬥,從昔日荒涼沉寂的邊陲小村,發展成既有現代化村鎮風貌,又有田園詩意、人與自然和諧統一,經濟比較發達的生態村。自上世紀八十年代起前衛村就開始探索生態農業發展之路,更堅定不移地走“生態、環保、可持續發展”之路。在生態經濟、環境保護、精神文明、社區建設等方面取得了驕人的業績,得到了中央和市領導的充分肯定。在上海樹起了一面循環型生態農業的旗幟。曾先後獲得聯合國“生態環境全球500佳提名獎”、“全國造林綠化千佳村”、“全國科普教育基地”、“全國精神文明建設先進單位”、“全國生態農業旅遊示範點”、“全國文明村”和“上海市生態環境教育基地”等40多項國家級和市級榮譽。1994年開始鄉村旅遊接待,1999年8家農戶首先改造自家住房接待遊客,開展“吃農家菜,住農家屋,享農家樂”的鄉村旅遊活動,開闢了上海農家樂的先河。2004年胡錦濤總書記了前衛村,題詞“農家樂前途無量”。農家樂旅遊廣泛開展起來,現全村有108戶農戶開展農家樂接待。村里建設了瀛洲古風園等景點。4A級景區。
前衛村是全國文明村,距南門港23公里,緊臨東平國家森林公園。這裡水潔、土淨、空氣新鮮,花果繞村爭香鬥豔,景點觀光千姿百態,樹木成林鳥語花香,漫步綠蔭碧水之間,專門打造的“桃花源”生活。前衛生態村緊有農戶284戶,富有田園詩意,已被列入“全球生態村500佳之一”,以生態、休閒、度假開發的“農家樂”旅遊項目。遊客到前衛村,入住農家,農家大多前有樹,後有河,旁邊有菜園;酷暑院內涼風習習。在前衛村,你可遊覽溉洲古村,村口有水車,遊客可一試身手,村內參觀農家紡紗織布;鴛鴦樓觀民俗風情,看古時的婚堂及“拋球擇婿”節目;去魚塘垂釣;或在遊客自種園,體驗男耕女織的樂趣。前衛村住宿“農家樂”包吃住80-150元,房間裡沒有獨立衛生間,通常是一層一個洗手間,洗漱用品自備。節假日比平時略貴。前衛村餐飲豆腐皮包子、金瓜絲、土雞、山藥、金花菜、醬瓜、芋艿、籽魚等,200多元可吃到一桌豐盛的“農家席”。
人口衛生
該村現有農戶 508 戶,共鄉村人口 1635 人,其中男性 854 人,女性 781 人。其中農業人口 1597 人,勞動力 1130 人。該村以××、××族為主(是××、××族混居地),其中 族 人, 族 人,其他民族 人。到2006年底,全村參加農村社會養老保險 0 人(人員名單附後),占人口總數的 %;參加農村合作醫療 1530 人(人員名單附後),參合率 %;享受低保 36 人(人員名單附後)。村民的醫療主要依靠村衛生所和鄉(鎮)衛生院,衛生所面積為 60 平方米,有鄉村醫生 2 人,該村距離鄉(鎮)衛生院 2 公里。該村建有公廁0 個,建有垃圾集中堆放場地 0 個,建有村內生活排水溝渠設施 個,人畜混居的農戶 226 戶,占農戶總數的 %。 該村現有農戶 508 戶,共鄉村人口 1635 人,其中男性 854 人,女性 781 人。其中農業人口 1597 人,勞動力 1130 人。該村以××、××族為主(是××、××族混居地),其中 族 人, 族 人,其他民族 人。到2006年底,全村參加農村社會養老保險 0 人(人員名單附後),占人口總數的 %;參加農村合作醫療 1530 人(人員名單附後),參合率 %;享受低保 36 人(人員名單附後)。村民的醫療主要依靠村衛生所和鄉(鎮)衛生院,衛生所面積為 60 平方米,有鄉村醫生 2 人,該村距離鄉(鎮)衛生院 2 公里。該村建有公廁0 個,建有垃圾集中堆放場地 0 個,建有村內生活排水溝渠設施 個,人畜混居的農戶 226 戶,占農戶總數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