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扣帶回神經元在神經病理性疼痛中的突觸傳遞機制

前扣帶回神經元在神經病理性疼痛中的突觸傳遞機制

《前扣帶回神經元在神經病理性疼痛中的突觸傳遞機制》是依託上海交通大學,由趙璇擔任項目負責人的青年科學基金項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前扣帶回神經元在神經病理性疼痛中的突觸傳遞機制
  • 項目類別:青年科學基金項目
  • 項目負責人:趙璇
  • 依託單位:上海交通大學
項目摘要,結題摘要,

項目摘要

外周神經損傷並導致中樞敏化是神經病理性疼痛的主要發病機制之一。外周神經損傷後在脊髓水平可導致脊髓背角神經元的突觸傳遞效能增強,這種長時程增強(LTP)是神經損傷引起的中樞敏化及神經病理性疼痛的基礎。最近研究表明,脊髓以上的更高級中樞前扣帶回皮層(ACC)在編碼疼痛信息方面起重要的作用。離體腦片研究發現,神經病理性疼痛條件下,前扣帶回皮層神經元的興奮性可發生長時程改變。最近整體研究顯示,單純傷害性機械刺激可改變ACC神經元的部分電生理特性。因此,我們擬在神經病理疼痛條件下,採用膜片鉗記錄與共聚焦成像在整體水平研究ACC神經元的膜電位、誘發放電及其形態的變化;並通過電刺激內側丘腦核團,誘導ACC局部場電位的形成,比較突觸前釋放及突觸後反應在外周神經損傷後的改變。採用Western blot方法檢測ACC區NR2B亞基表達的變化,進一步揭示ACC神經元在神經病理性疼痛中突觸傳遞的分子機制。

結題摘要

前扣帶回皮層在處理痛覺及情緒信息過程中發揮重要作用,外周神經損傷後至ACC神經元興奮性增高可能參與了神經病理性疼痛的發生與發展。本研究通過在體及離體膜片鉗實驗觀察了大鼠ACC神經元在外周神經慢性卡壓疼痛及外周瘙癢時的動作電位頻率、膜電位振盪頻率、興奮性突觸後反應及誘發放電的變化。結果發現:(1)與假手術組比較,慢性疼痛組ACC神經元膜電位振盪頻率明顯增高,且動作電位的自發發放頻率亦增高,這種改變在外周疼痛阻斷後可持續存在。(2)與生理鹽水組比較,急性瘙癢組胺組mEPSC的頻率和幅度明顯升高(P<0.05),兩組mIPSC頻率和幅度差異無統計學意義。(3)與對照組比較,慢性瘙癢組大鼠ACC神經元興奮性突觸後微電流的頻率與幅度均增加,AMPA/NMDA電流的比率亦增加,ACC錐體神經元AMPAR受體介導內向整流電流增加。這些研究結果提示,在慢性疼痛及瘙癢條件下,ACC神經元膜電位及興奮性突觸後反應增加,ACC神經元興奮性的改變參與了慢性疼痛及瘙癢的發生髮展。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