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庭神經

前庭神經

前庭神經是聽神經的一部分,其中樞支即組成前庭神經,與蝸神經一起經內耳孔進入顱腔,在經腦橋尾端進入腦橋後,終止於腦橋及延髓內的各前庭核。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前庭神經
  • 外文名:Vestibular
  • 實質:顱神經第8對
  • 位置:本神經位在顳骨之內
  • 功能:傳遞平衡的訊息
概述,解剖學特點,

概述

一小部分纖維經小腦下腳直接入小腦,終止於絨球及小結。從前庭神經外側核發出纖維形成前庭脊髓束,終止於同側前角細胞,調節身體的平衡運動。其他諸前庭神經核發出纖維參與內側縱束,使內耳迷路與Ⅲ、Ⅳ、Ⅵ顱神經及上部頸髓前柱建立聯繫,反射性調節眼球位置及頸活動。前庭功能障礙主要發生平衡失調、眩暈、眼球震顫等。可作外耳道冷熱水灌注的變溫試驗,或作轉椅的旋轉試驗來檢查前庭神經。

解剖學特點

1936年最早報導橋小腦角區第Ⅷ顱神經中前庭神經與蝸神經的精確定位,其後的研究證明第Ⅶ、Ⅷ顱神經和中間神經在橋小腦角區向內聽道走行的過程中,存在著神經吻合,神經融合,神經扭轉的獨特現象。前庭面神經吻合(即Rasmussen氏束)存在於內聽道近內聽底處。前庭下神經與蝸神經在內聽道內也有吻合支存在,類似的吻合在面神經和蝸神經間尚未見到。在腦幹表面,面神經位於前庭蝸神經的前下方,在內耳門處二者居於同一水平,在內聽道底,面神經居於前庭上神經稍上方。約有半數的第Ⅶ、Ⅷ顱神經間,可見到小腦前下動脈或其分支走行。從上向下觀,面神經在走行過程中,存在一向下移位的變化,由內聽道底向腦幹方向觀察,面神經圍繞前庭蝸神經縱軸有一輕度旋轉,左耳為逆時針,右耳為逆時針。中間神經由橋小腦角發出後走行於前庭蝸神經和面神經之間,於內聽道內側一半範圍內與面神經相融合。前庭下神經除在橫嵴附近與前庭上神經發生上下融合外,還與蝸神經發生前後融合。內聽道底處,耳蝸神經居於前庭下神經稍上前方,向中樞走行中,蝸神經與前庭神經迅速發生融合,旋轉下移約90°,由外向內觀察,左耳為逆時針,右耳為順時針。該旋轉大部分發生在內聽道內,小部分發生在橋小腦區近內耳門。
耳蝸前庭裂(即前庭神經與蝸神經間的裂隙)存在與蝸神經和前庭神經之間,由於蝸神經與前庭神經之間存在融合,旋轉下移90°的關係,該裂由內聽道底處的上下方向逐漸轉成內耳門處的前後方向。蝸神經神經纖維數(31000)較前庭神經神經纖維數(18000)為多,排列更緊密,因而外觀上較白,而前庭神經較灰。蝸神經和面神經由外周向腦幹走行中其神經纖維數有所減少,而前庭神經的神經纖維數有所增多,提示在走行中,前庭神經接受部分面神經和蝸神經的加入。根據前庭神經和蝸神經分界清楚的部位,耳蝸前庭裂可分為三類,Ⅰ類位於內聽道底,Ⅱ類位於內聽道內,Ⅲ類位於橋小腦角,通過屍解證實在橋小腦區第Ⅷ顱神經約75%存在可辨的耳蝸前庭裂,從後面觀該裂常被一細小動脈遮蓋。
在內聽道底,橫嵴和縱嵴(Bill’sBar)將其分隔成相對獨立的亞區,第Ⅶ、Ⅷ顱神經的各個分支分別通過這些孔道走向外周。面神經占居前上,前庭上神經居後上,蝸神經居前下,前庭下神經居後下。另外,橫嵴後方尚有單孔,單孔神經經此走行,它還可作為開放內聽道後壁的外側界限的標誌,防止誤入迷路。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