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寨山溝村

明崇禎年間(1628-1644年),劉姓遷來定居。因建村於南、北寨山前溝夼,並位於後寨山溝村之前,故命名前寨山溝村。 前寨山溝村位於海陽市東北部,地處東經121°11′,北緯36°58′。北與後寨山後村相鄰,東與乳山市山嵐相連,西與中石現村、東石現村土地相接。隸屬朱吳鎮,距鎮政府駐地12.5公里,距市政府駐地30公里。

本村地處山區丘陵地帶,轄區面積4平方公里,耕地面積68公頃,其中果園1.9公頃,糧田44.7公頃。面臨水庫,有水澆地2.7公頃。農作物主要有玉米、小麥、花生、蘋果、板栗等。 2002年,全村有280戶,770人,人口自然增長率為-2‰。有劉、於2姓,除外省市來的女性有布朗族6人外,其餘均屬漢族。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前寨山溝村
  • 地理位置:海陽市東北部
  • 面積:4平方公里
  • 耕地:68公頃
社會進步,組織建設,地圖信息,

社會進步

文教科技解放前,本村有私塾1處,塾師1名,學生不足20人。建國後,學生逐年增加,國小教育普及。至1978年,兒童入學率達到100%。1984年,村投資建18間新校舍。為適應教育事業的發展,1989-1991年,村校共同投資建成煙臺市花園式學校。
自建國至2002年,全村共考取大中專院校的學生25名,其中碩士生1名,博士生1名。 人民生活建國初,常年人均糧食僅有100公斤左右,大多數人家過著半年糠菜半年糧的生活。建國後,生活水平不斷提高。1957年,人均糧食230公斤。1975年,人均糧食250公斤,全村收入18.5萬元。2002年,人均糧食300公斤,全村有各種運輸車80輛,機車20輛,電話61部,彩電100名,電冰櫃20台。
村莊建設建國前,村街道不齊,95%以上的村民住的是破爛的草房,人均住房面積約4平方米。1987年,村黨支部對街道進行了統一規劃,折遷舊房,建起了房屋整齊、街道縱橫有序的新農村,居民全部住上了嶄新的瓦房。2002年,人均住房面積達到18平方米。 集體福利1970年,大隊投資8000元,辦起合作醫療站,方便了民眾。1980年,村投資6萬元,安裝了電燈。同年,投資購置了1部電影放映機。1994年,投資8萬元,民眾吃上自來水,解決了吃水難的問題。

組織建設

中共基層組織建設1941年春,劉元修、劉國強、劉進禮等加入中國共產黨。同年成立黨支部。黨支部領導村民開展了反奸、反特、反掃蕩、反惡霸等一系列對敵鬥爭。
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中,發動民眾參軍,組織支前隊50人。1949年10月,黨員身份公開,全村有黨員12人。2002年,黨員達到40人。曾任黨支部書記的有劉洪申、劉同利、劉元修、劉同世、劉元希、劉學書、劉煥新、劉樹基、劉言慶、劉緒增。 基層行政組織建設1941年12月,設立村公所。1943年,改稱村政府。
1958年9月,改稱大隊管理委員會。1968年6月,改稱大隊革命委員會。1980年12月,復稱大隊管理委員會。1984年5月,始設村民委員會,下設婦女、青年、民兵、民政、調解等組織。曾任村行政主要負責人的有劉洪訓、劉玉相、劉學通、劉進禮、劉學艷、劉同紀、劉樹基、劉玉珊、劉同偉、劉富江、劉君利。

地圖信息

地址:煙臺市海陽市

地圖信息

打開百度地圖查看詳情

反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