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菱(刺菱)

刺菱(刺菱)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刺菱,為菱科植物野菱的果實,葉通常斜方形或三角狀菱形,長、寬各約2-4cm,上部邊緣有銳齒,基部邊緣寬楔形,全緣,上面深綠色,有光澤,下面淡綠色,無毛;沉水葉羽狀細裂。花白色,腋生。堅果三角形,很小,其四角或兩角有尖銳的刺,綠色,上方兩刺向上伸長,下方兩刺朝下,果柄細而短。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刺菱
  • 異名野菱(《綱目》)。
  • 來源:為菱科植物野菱的果實。
  • 性味:味甘,性平,無毒
刺菱簡介,食用提示,食用建議,

刺菱簡介

(《綱目拾遺》)
【功用主治】《綱目拾遺》:"生食補脾健胃,止渴生津,平肝氣,通腎水,益血消食。老者煮食,健脾,止泄痢。"
【植物形態】 一年生水生草本。葉二型,浮生於水面的葉,葉柄長5-10cm,有海綿質氣囊為長紡錘形或披針形;葉通常斜方形或三角狀菱形,長、寬各約2-4cm,上部邊緣有銳齒,基部邊緣寬楔形,全緣,上面深綠色,有光澤,下面淡綠色,無毛;沉水葉羽狀細裂。花白色,腋生。堅果三角形,很小,其四角或兩角有尖銳的刺,綠色,上方兩刺向上伸長,下方兩刺朝下,果柄細而短。花期7-8月,果熟期10月。
一年生水生草本。漂浮葉聚生於莖頂,葉柄長3-10cm,中上部膨脹成為海綿質氣囊,氣囊狹紡錘形,有時不明顯;葉片寬三角形或菱狀三角形,長1.5-2.5cm,寬2-3cm,中上部邊緣具粗齒,基部寬楔形,全緣,上面綠色,無毛,下面淡綠色,通常被疏柔毛;沉水葉羽狀細裂,裂片絲狀,灰綠色。花單生葉腋;萼4深裂,長約4mm,基部有毛;花瓣白色,4枚,長約7mm;雄蕊4;子房半下位,具花盤,花柱細,柱頭近球形。果三角形,高10-12mm,具4角;肩角向上,纖細,刺狀,角間寬2-2.5cm,先端具倒刺;腰角刺狀,較短,向下,平滑;果頸圓錐狀,高約3mm,無果冠。花期4月,果期5-6月。 野菱果實扁三角狀,有四角,兩側兩角斜向上開展,寬2-3cm,前後兩角向下伸長,角較尖銳。表面黃綠色或微帶紫色,果殼木化而堅硬。果肉類白色,富粉性。氣微,味甜微澀。細果野菱果實較小,寬1-2cm。
刺菱

食用提示

每次50~80克。菱為果生吃,以嫩菱為上品,質鮮爽口;熟食則以老菱為上乘,肉質雪白如玉。
刺菱
菱角的相剋食物 菱角+豬肉——肝痛 菱角與豬肉同食易導致肝痛。
菱角+蜂蜜——消化不良 菱角特別是生菱角性味寒涼,多食令人腹脹。菱角與蜂蜜同食,易導致消化不良,出現腹脹、腹痛、腹瀉症狀

食用建議

1. 鮮果生吃過多易損傷脾胃,宜煮熟吃。
刺菱
2. 菱粉粥有益胃腸、可解內熱。
專家提醒:
儘量不生吃菱角、荸薺、蓮藕,也不要用牙齒啃皮。在生吃時一定要充分洗擦,並用開水燙泡幾分鐘或在陽光下曬過一天后才吃。要講究衛生,不喝生水,接觸過水生植物或污水時要洗乾淨手,防止囊蚴污染。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