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繡"香花供養"雲龍紋包袱,珍貴文物,現藏首都博物館。以平紋絹為地,中心瓣窠內繡祥雲、龍戲珠圖案。瓣窠外繡纏枝梅、野菊、牽牛等各種花卉。四角繡蓮花、芍藥、牡丹、菊花四朵大花分別烘托"香花供養"四字。運用平繡、打籽、釘金、釘線等多種刺繡方法。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刺繡“香花供養”雲龍紋包袱
- 朝代:元
- 規格:長62厘米,寬60厘米
- 出土時間:1955年北京慶壽寺雙塔出土
基本資料,其它介紹,
基本資料
朝代:元
規格:長62厘米,寬60厘
刺繡'香花供養'雲龍紋包袱
米
出土時間:1955年北京慶壽寺雙塔出土
其它介紹
北京地區織繡的發展?
元、明、清三代,建都北京,歷時數百年。這一時期北京的織繡工藝在繼承唐、宋傳統的基礎上繼續發展,創新提高,形成獨具特色的藝術風格和時代特徵
中國古稱“絲國”,有著韻味悠長的織繡藝術發展歷史。北京作為世界人類的發祥地之一,在中國織繡藝術寶庫中占據著重要的一席之地。大約在距今40~50萬年前,北京地區就出現了遠古人類——“北京人”。1933~1934年,在北京郊區房山周口店龍骨山,發現了距今約5萬年至幾十萬年間的山頂洞人居住遺址。在他們生活過的山頂洞穴里,發掘出一枚尖端銳利、針身圓滑、尾部穿孔的骨針。針長82毫米,最粗直徑33毫米,針眼部分雖已殘破,但仍能看出其製作之精巧。這枚骨針的發現在我國織繡史上具有非常重大的意義,它表明5萬年以前,我們的祖先已經創造了原始的縫紉工具,能夠給自己縫綴簡單的衣著。這枚骨針是世界上迄今發現最早的縫紉工具,它不僅凝聚著人類的艱巨勞動,而且反映出我國遠古時代的燦爛文明。? 夏商周時期,織繡作為手工業的一個方面進步很快,這一時期是我國織繡史發展的重要階段。絲織品種除羅、帛、紗、綾、絹、綺、紈等,已出現了錦。1977年在平谷縣劉家河發現商代中期墓葬遺址。從出土的殘碎銅泡上發現有織物印跡,經鑑定為平紋麻布,這是北京地區發現最早的織物遺蹟。?
從西周至秦,北京歷經奴隸社會全盛時期,伴隨著燕國封建制的興起,北京的歷史步入了封建社會。薊城作為燕國都城,是當時“富冠天下”的名城之一。這一時期,紡織生產已具有一定規模,諸侯已用帛交往。?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統一全國。結束了長期諸侯爭雄的局面,創建了第一個中央集權的封建國家。燕國的故都薊變成了一個地方性城市,從而使薊城地區的封建經濟迅速走向繁榮。此時已能生產出具有較高技術水平的綾、絹、綿等織物。?
西漢時期,北京地區仍是諸侯國,復稱燕,都薊城。這一時期是北京地區織繡發展史上的第一個高峰期。1974年6月,在北京大葆台發現兩座大型的漢代墓葬,經專家認定為西漢廣陽國頃王劉建及其夫人的陵墓。墓葬出土了400多件隨葬品,其中絲織品12件,有絹類、刺繡、漆紗和組帶等。這是目前北京地區發現最早的織繡品實物。?
大葆台西漢墓出土的絹織物較多,呈駝色、棕黃及深褐色。絹中不規則地夾有絲綿及硃砂,平滑光潔細薄如紙,在低倍顯微鏡下可以看到,織物表面幾乎全為均勻的輕浮點所組成,織得極為緊密,是當時稱為紈素的高級平紋絲織物。絳紫絹地刺繡片有2件,推測可能是棺衣的某一部分。絳紫色,色調沉著、艷麗,是戰國以來名貴一時的“齊紫”傳統染法染成的。刺繡花紋,是典型的漢代藤本植物圖案,單位紋樣由一條反S形為主幹,兩端再飾以蓓蕾和花穗構成,是兩漢規範化的裝飾紋樣。花紋有6種顏色,繡工很精緻,在絹底上先以墨線繪出底稿,然後全部採用鎖法繡成,由於紋樣單位較小,條蔓花葉都很纖細,故須分絲劈縷著意刻劃,尤其針法靈活多變,五彩繽紛,富於表現力,實為一件優秀作品。漆沙冠殘征,是一種絲織編結的手工藝品,據顯微切片觀察,漆膜中包埋著的織物組織為纂組結構。這種織物兩漢時稱之為“漆颴”,以後又稱作“漆紗”,相沿約六七個世紀一直是制冠的高級材料。其組織是最基本的組帶形式,它與平紋織物截然不同。?
2000年9月25日,老山漢墓出土的絲織品,布滿雲紋等精美圖案,好似馬王堆漢墓出土的帛畫。大葆台西漢墓和老山漢墓出土的這些絲織品,製作精緻,美觀大方,為我們研究北京地區漢代織繡藝術提供了實證,填補了空白。?
魏晉南北朝時期各種矛盾尖銳,戰亂使社會經濟遭到嚴重破壞,在織繡生產管理上沿襲了舊制。?
隋唐時期,幽州經濟走出了魏晉南北朝時期的低谷,得到迅速發展。據房山雲居寺石經記載,絲織業已擁有一定規模,綾絹是當時幽州的土產貢品,幽州城內開設近30餘家絹行,出售絲織品。?
遼金時期,北方少數民族入主中原,在北京建立陪都,稱南京。接著統治整箇中國北方的金朝又在這裡建立了統治中心,命名中都。這一時期絲織業迅速發展,技術日益
漢代絳紫絹地刺繡片複製圖
改進。1978年,在北京門頭溝區清水河畔的齋堂發現一座遼代壁畫墓。在人骨周圍殘留有彩繡花卉蝴蝶的棕黃色錦和黃錦殘片,其精美程度表明當時的染色和紡織技術達到了很高的水平。?
蒙元崛起沙漠,進據中原,在金中都城東北郊興建了大都城,從而使古老的薊城從一個地方城市和軍事重鎮向全國封建政治、經濟中心過渡,開啟了北京地區織繡史上重要的一次承前啟後的轉折,形成第二個高峰期。?
居住在北方草原地帶的遊牧族,喜歡豪華裝飾,酷愛絲織品,尤其是織金織物(也稱“納石失”)。自蒙古族入主中原後,用武力征服了歐亞廣大地區,搜刮到大量黃金,並把各地擄驚的織技工匠集中起來,進行大規模的生產。元代織染機構規模相當龐大,全國各地織染局有幾十處。僅北京就有大都毯局、大都染織提舉司;大都人匠總管府下設有:繡局、紋錦總院、涿州羅局。忽必烈時期,又將專門生產中亞風格的別失八里的織工遷到元大都,織造各種金綿彩緞。馬可·波羅曾描寫大都“每日有絲車千車入城”,以每車500斤計,則達50萬斤供製作綿、綢、絹、綾用。元代蒙古貴族不僅衣著華麗的織金錦,在日常生活中的帷幕、茵褥、椅墊、炕墊,甚至軍營所用帳篷也是由織金錦做成。元代統治者在“共享富貴”的思想支配下,每年賞賜給蒙古貴族、文武官僚及臣屬絲織品達到數萬匹。在民間,由於絲織用金過多,以至於元政府多次明令禁止織造、出售織金織物。中國傳統的絲織工藝與西域金綺工藝的交流,客觀上造成了元代織金技術的空前發展,使蒙元時期的絲織物帶有非常明顯的異域風格。?
明代是中國織繡工藝史發展的巔峰期。明代在北京和南京分設有兩京織染局,北京地區官營和民間織繡業均達到前所未有的規模。絲織物更是京畿名產。京畿農村的家庭絲織業繁盛。東安縣盛產絲、綿、絹等絲織品,昌平縣出產麻和麻布,香河縣、固安縣、宛平縣、永清縣也都出產麻、絲、絹、綿、布等。無論官營私營機構,各種絲織物的紋樣、質地都有了新的發展,“天下財貨聚於京師”,絲綢貿易超過以往各代。
北京地區的明代織繡考古堪稱碩果纍纍。1976年4月,豐臺區長辛店呂村英國公吳氏墓(現618廠)出土了近20件明代衣衾。其中衣物有暗八仙黃緞方領坎肩、暗團鳳紋斜襟短夾襖、雲紋黃緞百褶裙、番蓮黃緞百褶袷裙、斜方格黃緞斜襟夾襖、海水紋黃緞裙、黃緞引幡等,其中駝色雲鹿紋補子斜襟短棉襖實為精品。?
1961年6月,在南苑葦子坑夏儒夫婦墓葬中出土83件明代衣衾,有妝花緞、狀花綢、狀花羅、妝花紗,還有暗花緞、暗花紗、天華錦、織金羅、素綢等,織繡紋樣有雲龍、雲鳳、水紋、纏枝蓮、鳳穿花、松竹梅、吉祥團花、雲紋團鳳、方棋紋等十幾種紋樣。其形制有朝袍、袍、半襞、上衣、棉衣、裙、褲、短褲、褥、被面、靴、鞋、頭紗、霞帔等十幾項。這批絲織品的種類較多,花紋複雜,衣服式樣亦較全,尤其是質地保存完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