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籃子魚

刺籃子魚

刺籃子魚也叫黑籃子魚,在西印度洋成群遊動。身體呈橢圓形,背鰭和臀鰭是硬刺。這種魚的顏色是褐色到金色,整個身體帶有深色斑紋。需要350升以上水族箱飼養。這種魚很溫和,但對同科魚不友好。刺籃子魚應該和比較兇猛的魚混養比較合適。當受到威脅時,會豎起帶毒的背鰭,使敵人不敢有進一步行動。撈魚時要注意,不要被其毒脊刺扎到。如果餵食合適,可以放入珊瑚缸,而不會對珊瑚產生威脅。如果飼餵不好,會吃掉一些軟珊瑚蟲。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刺籃子魚
  • 別稱:黑籃子魚、黎猛
  • :動物界
  • :脊索動物門
  • :藍子魚科
  • 分布區域:西印度洋地區
形態特徵,生活習性,分布,經濟價值,

形態特徵

胸鰭16~17;腹鰭I一3一I;尾鰭16~18。側線鱗164~178。鰓耙5-12。
體長橢圓形,較側扁,背緣和腹緣淺弧形,稍突出;體長為體高2.4~2.6倍,為頭長3.9~4.2倍;尾柄細窄;尾柄長為尾柄高1.5~2.0倍。頭小,前端圓鈍,在眼到吻端的背緣和頦部腹緣均斜直,稍隆起,不內凹;頭長為吻長2.6~2.8倍,為眼徑2.6~2.7倍。吻三角形突出,較短,不形成管狀,前端圓鈍。眼大,上側位,位於頭部背緣。眼間隔平坦,較寬。吻、眼徑和眼間隔的長度約相等。鼻孔每側2個,互相接近,前鼻孔位於吻中部的背緣,圓形,後緣具1尖長鼻瓣常伸達後鼻孔的後緣;後鼻孔圓形,位於眼上緣的前方。口小,前下位。下頜較短,幾被上頜所包。上頜骨後端伸達前鼻孔下方。上、下頜各具細長尖齒1行,犁骨、齶骨及舌上無齒。唇發達。鰓孔較寬,斜裂。鰓蓋膜與峽部相連,峽部稍寬。鰓耙細弱,呈叉伏小突起。鰓蓋骨邊緣圓滑。體被細小圓鱗,鱗薄,卵圓形,埋於皮下。頰部和鰓蓋被小鱗。側線完全,位高,與背緣平行,伸達尾鰭基。背鰭基底較長,始於鰓蓋後緣上方,鰭棘部與鰭條部相連,中間無缺刻,鰭棘尖銳;背鰭起點前具1埋於皮下的向前小棘,背鰭第一鰭棘等於或稍大於眼徑,第六和第七鰭棘最長,最後鰭棘等於或稍小於第一鰭棘;背鰭鰭條部邊緣圓形,第二和第三鰭條最長。臀鰭第一鰭棘稍大於背鰭第一鰭棘,鰭條部邊緣圓形,最長鰭條為吻長1.5倍。胸鰭圓刀形,較長,大於吻加眼徑之長。腹鰭短於胸鰭,具內、外各1鰭棘和3鰭條。尾鰭稍凹人,近於截形。
刺籃子魚刺籃子魚
頭的前半部上、下外廓略隆起。背鰭最末鰭棘與第一鰭棘等長或略短。背鰭中部鰭棘與側線間有鱗17~19行。體側具蟲紋狀條紋。

生活習性

暖水性小型魚類,棲息於岩礁及珊瑚叢中。常成小群在礁區外緣活動,以附著的絲狀藻及其他藻類為食。幼魚成群在大洋以浮游生物為食,並漸朝礁區移動。體長150~200mm,較習見。各鰭鰭棘尖銳具毒腺,被刺後可引起劇疼。

分布

中國產於西沙群島海域及台灣海峽。印度洋非洲東岸、紅海至太平洋中部玻里尼西亞。北至日本。

經濟價值

肉質鮮美的良好食用魚,適合煮薑絲清湯或鹽燒。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