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資源
全村有耕地總面積1103.6畝,其中:田519.1 畝,地 584.5畝,人均耕地0.98畝,主要種植 糧、茶、核桃等作物;擁有林地27954.7畝,其中經濟林果地1161畝,人均經濟林果地1.03畝,主要種植核桃等經濟林果;水面面積330畝,其中養殖面積250畝;其他面積35588.6 畝。有豐富的土地資源和森林資源。
基礎設施
截止2009年底,該村已實現通電、通路。全村有190戶通自來水,有85戶飲用井水,有85戶還存在飲水困難或水質未達標。有275戶通電,擁有電視機農戶247戶;安裝固定電話或擁有行動電話的農戶數235戶,其中擁有行動電話農戶數235戶。
該村到鎮道路為土路;進村道路為土路路面;村內主幹道均為未硬化的路面;距離最近的車站20.7公里,距離集貿市場20.7公里。全村共擁有拖拉機9輛,機車161輛。全村耕地有效灌溉面積為519.1畝,有效灌溉率為47.04%。
到2009年底,全村建有沼氣池農戶18戶;裝有太陽能農戶24戶;已完成“一池三改”(改廚、改廁、改廄)的農戶15戶。有9個自然村已通電;有9個自然村已通路;有9個自然村已通電話。有7個自然村還存在飲水困難或水質未達標。該村農戶住房以土木結構住房為主,其中有4戶居住磚混結構住房;有43戶居住磚木結構住房;有228戶居住於土木結構住房。
農村經濟
該村2009年農村經濟總收入449.7萬元,其中:種植業收入208.1萬元,占總收入的46.3%;畜牧業收入45.1萬元,占總收入的10%,(其中,年內出欄肉豬4130頭,肉牛349頭,肉羊845頭);林業收入100萬元,占總收入的22.2%;第二、三產業收入33.5萬元,占總收入的7.4%;工資性收入5萬元,占總收入的1.2%,其他收入58萬元,占總收入的12.9%。農民人均純收入2408元,農民收入以茶葉、核桃、甘蔗等為主。全村外出務工收入3萬元,其中,常年外出務工人數7人,在省內務工6人,到省外務工1人。
人口衛生
該村現有農戶275戶1116人,其中:男性599人,女性517人。其中農業人口1116人,勞動力689人。該村以漢族為主。
到2009年底,全村參加農村社會養老保險20人,參加農村合作醫療1116人;享受低保160人。村民的醫療主要依靠村衛生所和鎮衛生院,衛生所面積為60平方米,有鄉村醫生1人,該村距離鎮衛生院16公里。該村人畜混居的農戶275戶。
村務公開
該村到2015年底,該村已簽定農業承包契約2365份,農村土地承包面積1104.00畝,其中土地流轉面積0.00畝。是建立了農村公益事業建設“一事一議”制度,其中,一事一議籌資額 0.00 元(人均 元),一事一議籌勞0個(勞均0個)。年末集體總收入0.00萬元,有固定資產0.00萬元,年末集體有收益0.00萬元,農村財務管理實行委託管理,定期開展村務公開,是成立了民主理財小組,主要以貼上公告、黑板報、會議等方式公開。
文化教育
該村小學生就讀到刺竹山完小,中學生就讀到勐統中學。該村距離國小校12.00公里,距離中學17.00公里。目前該村義務教育在校學生中,小學生66人,中學生24人。全村有效灌溉面積為391.00畝,其中有高穩產農田地面積0.00畝,人均高穩產農田地面積0.46畝。 該村到2015年底,有89戶居住磚木結構住房;有195戶居住於土木結構住房。
發展重點
該村目前存在的主要困難和問題是:該村目前存在的主要困難和問題是: 1、基礎設施落後,道路狹窄,且均為土路,對外流通及不方便,嚴重製約了該村經濟發展; 2、人畜飲水困難,農戶飲水主要靠井水為主,且水質較差; 3、文化基礎設施落後,至今未通有線電視,無公共文化設施,導致農民思想解放不夠,信息滯後; 4、到目前為止,全村絕大部分農戶還沒有實施“一池三改”,農村生活環境較差。 5、到目前為止,未實施農網改造,農民用電困難。。該村今後的發展思路和重點是:該村今後的發展思路和重點是: 1、大力發展茶葉、泡核桃、畜牧業、蠶桑產業,力爭做到人均1畝茶地,1畝泡核桃,確保農民收入穩步增長; 2、爭取項目扶持,改善農村基礎設施建設現狀,為農村經濟發展、生活環境創造有利條件。。
基層組織
該村設黨小組6個,黨員總數52人,黨員中男黨員46人,女黨員6人。 團員19人。
地圖信息
地址:保山市昌寧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