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榆皮,落葉喬木,樹皮灰色,粗糙而深溝裂;一年生枝密生短毛;小枝具粗而長的枝刺,刺上有淡褐色的皮孔。托葉早落;葉片橢圓形或橢圓狀長圓形,兩端漸尖而略圓,邊緣具粗鋸齒,上面被脫落性柔毛,毛落後留有圓形黑色的凹痕,下面沿葉脈初具疏生柔毛,後漸脫落;花葉同時開放。花雜性,1-4朵生於小枝的苞腋和下部的葉腋;花被合生,上部4-5裂;雄蕊4(偶5),花葯2室;雌蕊歪生,花柱2。翅果黃綠色,扁平,具歪形的翅,頂部2裂成雞頭張喙狀,基部有宿存花萼。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刺榆皮
- 界:植物界
- 科:榆科
- 分布區域:東北、華北、西北、華東、華中各地
形態特徵,生長環境,分布範圍,主要價值,
形態特徵
刺榆:落葉喬木,高達10m。樹皮灰色,粗糙而深溝裂;一年生枝密生短毛;小枝具粗而長的枝刺,刺長1.5-8cm,刺上有淡褐色的皮孔。葉互生;葉柄長1-4mm,密被短茸毛;托葉早落;葉片橢圓形或橢圓狀長圓形,長2-6cm,寬1-3cm,兩端漸尖而略圓,邊緣具粗鋸齒,上面被脫落性柔毛,毛落後留有圓形黑色的凹痕,下面沿葉脈初具疏生柔毛,後漸脫落;花葉同時開放。花雜性(兩性花和單性花同株),1-4朵生於小枝的苞腋和下部的葉腋;花被合生,上部4-5裂;雄蕊4(偶5),花葯2室;雌蕊歪生,花柱2。翅果黃綠色,扁平,具歪形的翅,頂部2裂成雞頭張喙狀,基部有宿存花萼。花期4-5月,果期7-9月。
採收加工儲藏全年均可採收,颳去外層粗皮,鮮用。
生長環境
生於山麓、山坡路旁,通常栽植於村落附近。
分布範圍
東北、華北、西北、華東、華中各地。
主要價值
中藥基礎
【性味】苦;辛;性微寒。
【功效】解毒消腫
【主治】瘡癰腫毒;毒蛇咬傷。
【性狀鑑別】本品為扁平的板塊狀或兩邊稍向內卷的塊片,厚2-7mm。外表面暗灰色,粗糙且具條狀深溝裂;內表面灰褐色,光滑。易折斷,斷面纖維性。氣微,味淡、微澀。
中藥名稱
【藥名】刺榆皮
【類別】解毒消腫藥
【拼音】cì yú pí
【拉丁學名】Cortex Hemipteleae
考證
1.刺榆皮入藥,始載於《本草拾遺》,雲“江東有刺榆,天大榆,皮入用不滑,刺榆秋實。”
2.《蜀本草》按《爾雅疏》云:“榆之類有十種,葉皆相似,皮及木理異耳,而刺榆有針刺如柘,其葉如榆,瀹為疏,美滑於白榆。”
可見,古代即知榆類品種甚多,所述刺榆特徵也與今用品種一致。
中藥基源
【科屬】榆科
【基源】為榆科植物刺榆的樹皮、根皮。
【藥用部位】樹皮、根皮
【資源分布】分布於東北、華北、西北、華東、華中各地。
【生態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