匯集凝聚八方力量、推廣閩南文化,這裡是泉州!
刺桐會是民間發起公益組織。致力於弘揚傳播閩南文化。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刺桐會
- 外文名:Zaitun Zealot
- 時間:2013-6-8
- 會址:泉州
- 性質:民間閩南文化公益團體
簡介,內容,活動歷史,高甲經典折子戲,窮游泉州系列--微博#窮游泉州#,相約錦繡莊 公話梨園,高甲戲版童話故事《漁夫和金魚》,相約梨園《董生與李氏》,閩南中秋跋餅,妝糕人,《晉唐古語與泉州方言》,搓冬至丸,元宵游燈,曬出傳統天公桌,漫談泉州宗教,漫談泉州歷史文化及其變遷,公益圖書館開張,傳統文化進校園之講座,
簡介
內容
傳遞-通過微博線上傳遞活動信息。
交流-線下活動交流閩南文化。
分享-歸來後通過微博分享活動樂趣,發動更多朋友參與。
活動歷史
高甲經典折子戲
2013-6月8日西街肅清門遺址廣場,@刺桐會首秀,攜手@泉州市高甲戲劇團@美好生活造物社共同打造一場最親民的高甲經典折子戲演出!
高甲戲來自泉州民間草根,故而具有泉州人性格中的包容和創新。400年間,它吸收了南音、梨園戲、傀儡戲、木偶戲、京劇、越劇等等音樂和戲曲的藝術形式,自成一體。也正因為它草根,所以有著象小草一樣強大的生命力,是目前整個閩南地區影響力最大,劇團數最多,劇目最豐富的劇種。“也許它沒有南音梨園的高雅,但是它卻在皇宮市井,生旦醜末中,嬉笑怒罵,演古諷今。”
本次“夢回高甲”演出,泉州市高甲劇團為現場觀眾獻上了《管府送》、《公子游》、《桃花搭渡》、《送水飯》四出經典劇目。這四出折子戲,皆為市民喜聞樂見的“丑旦戲”,分別演繹“洞拐醜”、“公子醜”和“傀儡醜”。豐富的肢體語言、優美的唱腔曲調、詼諧幽默的表情神態,深深感染著現場觀眾。
高甲戲具有濃郁的閩南韻味,以通俗化和各種“醜”的“特技”表演贏得了觀眾的喜歡。為了能讓這場“刺桐會”的首秀更貼近年輕人,主辦方不但特邀一批年輕人出演,且在演出的過程中,還穿插著演員與觀眾的互動環節,通過互動,讓更多的年輕人對泉州傳統文化產生更多的興趣。
窮游泉州系列--微博#窮游泉州#
西街是泉州最早開發的街道和區域,早在宋朝,它就已經象徵了泉州的繁榮,它還是泉州市區保存最完整的古街區,保留著大量具有歷史原貌的建築。
一千多年來,這條古街區猶如一串耀眼的珍珠鏈,將泉州唐宋以來眾多絢麗多彩的文物勝跡和古街古民居以及附於其間的名賢逸事、民間傳說一一貫穿起來。除了開元寺、東西塔、城心塔,名人宅第、近現代洋樓外,還保留著大量風姿獨特的古大厝,古色古香的木樓群,簡直是一個活的建築博物館,既蘊含著古城豐厚的歷史文化積澱,又訴說著古城革故鼎新的百年滄桑巨變。
塗門街,是通向古泉州城七城門之一的通淮門的街道,又稱通淮街。它與新門街的連線處正好和中山路形成十字路,所以老泉州人稱這裡“十字街”,或者“塗山街頭”。宋元時時律法規定“法不當城居”,故外商們只好在城外交通便利之地聚居。這裡至今保留了大量宋元時期的歷史遺存,是窮游泉州的首推線路。
為啥要游北門街?因她底蘊古樸,擁有眾多歷史風貌的遺產。分別是: 生韓古廟、大小城隍、威遠樓;中山公園、白耇廟、泉山門; 小山叢竹、大小希夷、六孔井;金栗禪寺、通天宮、朝天門; 梅花石、一峯寺;都督第巷、不二祠。等等。 北門街形成於五代,至今千年,來泉州怎能錯過?
相約錦繡莊 公話梨園
2013-7-21手如柔荑,膚如凝脂,巧笑倩兮,美目盼兮。梨園的美,似乎用古樸、幽雅、細膩都不足以形容。沏一壺好茶,找三兩知己,品一出梨園,還有比這更悠然自得的時光嗎?相約錦繡莊閩南文化沙龍!一起來--《話梨園》!
高甲戲版童話故事《漁夫和金魚》
泉州草根文化公益團體“刺桐會”聯合泉州市高甲戲傳承中心,將一出高甲戲童話劇《漁夫和金魚的故事》搬上泉州錦繡莊民間藝術園的舞台。據悉,這是該劇國內首演,此前在德國演出的時候,受到了海外觀眾的熱捧。
“戲曲的創新,是為了避免被遺忘,爭取更多的觀眾。”泉州市高甲戲傳承中心負責人何杰認為,一個劇種要避免被“博物館化”,除了經典老劇的演繹外,還需要不斷推陳出新,吸引更多觀眾。
派往德國演出的豪華陣容原班人馬,將高甲戲與歐洲經典童話融合得渾然天成。國家一級演員、梅花獎得主陳娟娟飾演俏皮活潑的小金魚,黃光榮飾演漁夫、孫碧娥飾演漁婆、吳家松飾演小龍蝦、陳江鋒飾演龜帥,通過劃分角色行當,花旦表現金魚,老生為漁夫,彩旦是漁婆,丑角演繹龜蟹。貪婪的漁婆無休止地向金魚提出要求,從最初的清苦到繁華,最終回到貧窮的原點,精湛的表演不僅獲得了現場觀眾陣陣掌聲,更吸引了現場小朋友的喜愛。
相約梨園《董生與李氏》
用梨園戲細膩綿長的表演,刻畫了另一個版本的《西廂記》。佛經裡面說佛陀有三十二相、八十隨形好,《董生與李氏》的美,也是一筆無法寫盡春秋。
閩南中秋跋餅
2013-9-20在福建省泉州少林寺-晚風精舍品茗跋餅。
博餅,起源於泉州,是閩南地區幾百年來獨有的中秋傳統活動,是一種獨特的月餅文化,也是對歷史的一種傳承。
妝糕人
2013-9-15妝糕人——尋回童年最純粹的快樂
《晉唐古語與泉州方言》
由華僑大學王建設教授在福建省泉州少林寺清涼亭給大家帶來了絕對漲知識的《晉唐古語與泉州方言》講座。
搓冬至丸
重溫記憶—搓冬至丸 冬至前一晚,一家老小圍在大簸箕旁,一邊搓冬至丸一邊聊天。丸子有紅的有白的,孩子還捏了各種各樣小動物,第二天,媽媽用糖水煮成甜丸子湯。
元宵游燈
泉州花燈,起於唐,盛於宋、元。正月十五鬧元宵,泉州人賞燈、觀燈,提著花燈走街串巷,還能勾起不少人童年回憶。尤其泉州花燈歷史悠久,是南方花燈代表。
曬出傳統天公桌
敬天公,是泉州人過年大事,除夕夜十二點一過開始,也有不少是在初九。繫上金蔥秀的桌裙,擺上三牲、酒等各色貢品,還要有一盆鮮花,點上香之後,行三叩九跪大禮。小夥伴們,一起曬曬你們家的天公桌並圈刺桐會吧。
漫談泉州宗教
2014-2-26泉州著名主持人@1059陽啊將與大家漫談泉州宗教,感受“半城煙火半城仙”的泉州魅力。
漫談泉州歷史文化及其變遷
2014-3-4中國海交史研究會副會長、泉州海交館原館長王連茂先生,與大家一起漫談#泉州歷史文化及其變遷#。王老是泉州海外交通史權威,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海絲考察團1991年在泉州考察的全程參與和見證者。
公益圖書館開張
2013-10-11位於福建省泉州少林寺晚風精舍的刺桐會公益圖書館一期籌集600餘冊各類書籍,開始接受社會各界借閱。
傳統文化進校園之講座
2013-12-11刺桐會與福建泉州第一中學合作的“傳統文化進校園”前期活動之講座及“古韻泉州”圖片展舉行。講座由一中老校友、泉州文化局原副局長陳日升主講,一中文學社及記者團參加。陳日升從泉州文化淵源等角度全方位闡釋泉州深厚的文化積澱,並勉勵同學們增強文化自豪感.
2013-11-20,泉州理工學院晉江校區東教學樓218教室分享閩南味十足的影視語言和紀錄片藝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