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形態特徵,生長環境,分布範圍,主要價值,
形態特徵
刺柄觀音座蓮,大型陸生蕨類植物,幾您艱盛植株高可達2m以上。葉二回羽狀,沿中肋疏生棕色鱗片;羽片草質,互生,線狀披針形,長約68cm,向兩端漸變狹,基部和頂部寬約7cm,中部寬約13cm,羽軸長2cm,小羽片約37對,互生或向上部對生,下部的開展,中部以上的稍向上斜;基部的2對橢圓狀卵形,長約4cm,寬約1.7cm,下部的羽片較照腿嘗短,寬披針形,長5-6cm,寬1.7-1.8,中部的稍長,披針形,刪臘連長6.3-7.5cm,寬約1.6cm,上部的與中部相捉屑鴉似,有時稍呈鐮刀形,基部稍不等,近截形或呈寬楔形,先端短漸尖,葉緣有不規姜妹謎迎則細鋸齒;葉脈分叉,近水平斜展,無倒霆假脈;葉軸具鱗狀突起,羽軸背面有多數小刺頭突起,腹面具縱溝,向先端具狹翅。孢子囊群跟葉緣約1.5mm處著生,呈長圓形或橢圓形,長1.5-2mm,由12-16個孢子囊組成。
生長環境
生長於谷中林下。
分布範圍
主要價值
藥名:刺柄觀音座蓮
來源:為觀音座蓮科植物刺柄觀音座蓮的根莖。
性味歸經:淡、澀,涼。入肺、肝、大腸三經。
用法用量:內服:6一9克,煎服。
別名:刺柄蓮座蕨(《中國藥用孢子植物》)
動植物資源分布:分布廣東。
考證:始載於《中國植物志》。
《新華本草綱要》:根莖:葉淡,澀,性涼。有清熱散結,止咳消腫,止瀉的功能。用於肺炎咳嗽、蛇傷、骨折、瘰癧、癰癤、腮腺炎、腸炎及痢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