敕勒歌(刺勒歌)

敕勒歌(南北朝時期民歌)

刺勒歌一般指本詞條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4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敕勒歌》選自《樂府詩集》,是南北朝時期黃河以北的北朝流傳的一首民歌,一般認為是由鮮卑語譯成漢語的。民歌歌詠了北國草原壯麗富饒的風光,抒寫敕勒人熱愛家鄉熱愛生活的豪情。開頭兩句交代敕勒川位於高聳雲霄的陰山腳下,將草原的背景襯托得十分雄偉。接著兩句用“穹廬”作比喻,說天空如蒙古包,蓋住了草原的四面八方,以此來形容極目遠望,天野相接,無比壯闊的景象。最後三句描繪了一幅水草豐盛、牛羊肥壯的草原全景圖。有靜有動,有形象,有色彩。

全詩風格明朗豪爽,境界開闊,音調雄壯,語言明白如話,藝術概括力極強,一直受到歷代文論家和文學史論著的一致好評。對它的學術研究,時至今日也經久不衰。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敕勒歌
  • 創作年代:南北朝
  • 作品出處:樂府詩集
  • 文學體裁:民歌
原文,注釋譯文,注釋,譯文,創作背景,鑑賞評價,作品賞析,作品點評,學術研究,研究價值,主要分歧,研究動向,

原文

敕勒歌北朝民歌
敕勒川②,
敕勒歌敕勒歌
陰山下。
天似穹廬
籠蓋四野
天蒼蒼,野茫茫
風吹草低見牛羊

注釋譯文

注釋

①《敕勒歌》:敕勒(chì lè):種族名,北齊時居住在朔州(今山西省北部)一帶。
②敕勒川:川:平川、平原。敕勒族居住的地方,在現在的山西、內蒙一帶。北魏時期把今河套平原至土默川一帶稱為敕勒川。
③陰山:在今內蒙古自治區北部。
④穹廬(qióng lú):用氈布搭成的帳篷,即蒙古包。
⑤籠蓋四野(yǎ):籠蓋,另有版本作“籠罩”(洪邁《容齋隨筆》卷一和胡仔《苕溪漁隱叢話》後集卷三十一);四野,草原的四面八方。
⑥天蒼蒼:蒼蒼:青色。蒼,青,天蒼蒼,天藍藍的。
⑦茫茫:遼闊無邊的樣子。
⑧見(xiàn):同“現”,顯露。
異版
“天似穹廬,籠蓋四野。”兩句作一句“天似穹廬蓋四野”。(成書於萬曆三年(1575)的王世貞《弇州山人四部稿》卷一百四十六中所看到的《敕勒歌》)
持此觀點的人有王世貞胡應麟王夫之王士禎。其他史料證據有來源於清雍正十一年編就印行的《朔平府志》和雍正十三年刻印的《朔州志》。

譯文

  • 譯文一
陰山腳下啊,有敕勒族生活的大平原。
敕勒川的天空啊,它的四面與大地相連,
看起來好像牧民們居住的氈帳一般。
藍天下的草原啊,都翻滾著綠色的波瀾,
那風吹到草低處,有一群群的牛羊時隱時現。
  • 譯文二
遼闊的敕勒大平原就在陰山腳下。天空像個巨大的帳篷,籠蓋著整個原野。蔚藍的天空一望無際,碧綠的原野茫茫不盡。一陣風吹過,牧草低伏,露出一群群正在吃草的牛羊。

創作背景

公元四到六世紀,中國北方大部分地區處在鮮卑匈奴等少數民族的統治之下,先後建立了北魏、北齊、北周等五個政權,歷史上稱為“北朝”。 北朝民歌主要是北魏以後用漢語記錄的作品,這些歌謠風格豪放剛健,抒情爽直坦率,語言質樸無華,表現了北方民族英勇豪邁的氣概。這首民歌《敕勒歌》最早見錄於宋郭茂倩編《樂府詩集》中的第八十六卷《雜歌謠辭》。一般認為是敕勒人創作的民歌。它產生的時期為5世紀中後期。
《敕勒歌》景色《敕勒歌》景色
在史書中,最先提到《敕勒歌》的是唐朝初年李延壽撰的《北史》卷六《齊本紀》:公元546年,北齊開國皇帝高歡率兵十萬從晉陽南向進攻西魏的軍事重鎮玉壁(今山西南部稷山縣西南),折兵七萬,返回晉陽途中,軍中謠傳其中箭將亡,高歡帶病強自設宴面會大臣。為振軍心,他命部將斛律金唱《敕勒歌》,遂使將士懷舊,軍心大振。
《敕勒歌》作者到底是誰,各界一直眾說紛紜。有人認為斛律金是作者之一,甚至有人認為作者就是斛律金。而有人認為斛律金只是已知最早的演唱者,而非作者。

鑑賞評價

作品賞析

這首民歌,勾勒出了北國草原壯麗富饒的風光,抒寫敕勒人熱愛家鄉熱愛生活的豪情,境界開闊,音調雄壯,語言明白如話,藝術概括力極強。
黃東雷書法《敕勒歌》黃東雷書法《敕勒歌》
“敕勒川,陰山下”,詩歌一開頭就以高亢的音調,吟詠出北方的自然特點,無遮無攔,高遠遼闊。這簡潔的六個字,格調雄闊宏放,透顯出敕勒民族雄強有力的性格。
“天似穹廬,籠蓋四野”,這兩句承上面的背景而來,極言畫面之壯闊,天野之恢宏。同時,抓住了這一民族生活的最典型的特徵,歌者以如椽之筆勾畫了一幅北國風貌圖。
“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天”、“野”兩句承上,且描繪筆法上略有疊沓,蘊涵著詠嘆抒情的情調。作者運用疊詞的形式,極力突出天空之蒼闊、遼遠,原野之碧綠、無垠。這兩句顯現出遊牧民族博大的胸襟、豪放的性格。“風吹草低見牛羊”這最後一句是全文的點睛之筆,描繪出一幅殷實富足、其樂融融的景象。
這首歌具有鮮明的遊牧民族的色彩,具有濃郁的草原氣息。從語言到意境可謂渾然天成,它質直樸素、意韻真淳。語言無晦澀難懂之句,淺近明快、酣暢淋漓地抒寫了遊牧民族驍勇善戰、彪悍豪邁的情懷。

作品點評

元代大詩人元好問,是鮮卑人的後裔,他讀了《敕勒歌》也深為讚賞:“慷慨歌謠絕不傳,穹廬一曲本天然。中州萬古英雄氣,也到陰山敕勒川。”
明代胡應麟云:“此歌成於信口,正在不能文者以無意發之,所以渾樸蒼莽,使當時文士為之,便欲雕繢滿眼”。二十世紀六十年代中國科學院文學研究所《中國文學史》在論及此詩時說:“語言簡練而有味,全詩一氣貫注,音調渾壯,即使在民歌中也是很突出的”。曹道衡、沈玉成《南北朝文學史》也作了相近的評價:“語言渾樸自然,氣象蒼莽遼闊,如同畫家大筆揮灑,頃刻之間,便在筆底出現一幅粗線條的塞外風情畫”。

學術研究

研究價值

《敕勒歌》在布局、結構、風格和表現手法上都有許多傑特之處。但這首詩的價值絕不僅僅在於文學方面,它也是民族文化間互相影響、南北詩風互相融合的實例;也是中華境內各族從征戰對抗走向和解交融的歷史見證,是一元主體、多元格局中華文化形成過程中的典型個案。其史學和文化學乃至民族學上價值絕不低於文學創作。

主要分歧

  • 作者
關於《敕勒歌》一文的作者問題,主要有這樣幾種認識:斛律金所作或所唱;斛律金之子斛律光所作;高歡所作;民間或集體創作並廣泛流唱。
  • 族屬和語言
《敕勒歌》的民族屬性和語言屬性是互相關聯的。在這個問題上,研究者主要有三種認識:鮮卑族或鮮卑語;敕勒族或敕勒語(維吾爾民歌);蒙古族或蒙古語(台灣省國小“國語”課本,“國立編譯館”第十一冊第十三課)。
  • 描寫地域
對於《敕勒歌》描寫的遊牧地區,主要有三種觀點:內蒙古;山西;其他。

研究動向

對於《敕勒歌》的學術研究眾多,涉及這首歌的創作背景,創作年代,創作故鄉,歌詞作者,歌詞語言,歌詞釋文,歌的科學價值,敕勒川的地望,歌與斛律金的關係,敕勒族的命運等方面。
《敕勒歌》景色《敕勒歌》景色
有眾多學者在這些方面進行了有益的探索和研究,如:《內蒙古師院學報》1980年第3期,《河北師院學報》1981年第1期,《新疆社會科學》1984年第4期,《旅遊天地》1984年第1期,《學林漫步》第10輯(1985),《民族研究》1986年第1期,《內蒙古大學學報》1986年第2期,《歷史教學》1986年第7期,《新疆藝術》1987年第4期,《文史知識》1981年第1期及1988年第2期,《求索》1988年第4期,《地理知識》1989年第5期,《西北民族研究》1990年第1期,《北朝研究》1991年上半年刊(總第四期),《陰山學刊》1993年第1期,《光明日報》1983年4月12日“文學遺產”第582期,《呼和浩特晚報》1987年6月30日(第三版),王達津《〈敕勒歌〉小辨》(《光明日報》1983年4月12日),劉先照《千古絕唱〈敕勒歌〉》(《文學評論》1980年第6期),吳庚舜、侯爾瑞《關於〈敕勒歌〉的創作背景、作者及其他》(《河北師院學報》1981年第1期),永安《民族大融合的瑰寶——關於〈敕勒歌〉的產生和流傳》(《文學遺產》1987年第6期);周蒙、馮宇《雄渾質樸率真自然——〈敕勒歌〉論析》(《蒲峪學刊》1989年第3期)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