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五笳,拉丁名稱:Radix Acanthopanacis Senticosl,英文名稱:Manyprickle Acanthopanax Root ,中文學名:刺五笳、五加參,第二學名:Acanthopanax Extract,別名:五加皮、刺拐棒(中國東北),俗名:Ciwujia,科屬:五加科五加屬,使用部位:根和根狀莖,生於山坡林中及路旁灌叢中;藥圃常有栽培。分布於華中、華東、華南和西南。根皮祛風濕、強筋骨,泡酒制五加皮酒(或製成五加皮散)。 根皮含揮髮油、鞣質、棕桐酸、亞麻仁油酸、維生素A,B1。落葉灌木,高 l~6m。莖密生細長倒刺。掌狀複葉互生,小葉5,稀4或3,邊緣具尖銳重鋸齒或鋸齒。傘形花序頂生,單一或2~4聚生,花多而密;花萼具5齒;藥瓣5,卵形;雄蕊5,子房5室。漿果狀核果近球形或卵形,後具5棱,有宿存花柱。花期6~7月,果期7~9月。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刺五笳
- 拉丁學名:Acanthopanax gracilistylus W.W.Smith
- 別稱:五加皮、刺拐棒
- 界:植物界
- 門:被子植物門
- 綱:雙子葉植物綱
- 亞綱:薔薇亞綱
- 目:傘形目
- 科:五加科
形態特徵,生長環境,分布範圍,主要價值,
形態特徵
落葉灌木,高 l~6m。莖密生細長倒刺。掌狀複葉互生,小葉5,稀4或3,邊緣具尖銳重鋸齒或鋸齒。傘形花序頂生,單一或2~4聚生,花多而密;花萼具5齒;藥瓣5,卵形;雄蕊5,子房5室。漿果狀核果近球形或卵形,後具5棱,有宿存花柱。花期6~7月,果期7~9月。
生長環境
生於山地林下及林緣。
分布範圍
刺五笳生產於俄國西伯利亞、中國黑龍江省及日本北海道,是一種耐寒植物。
主要價值
刺五笳:刺五笳Radix Acanthopanacis Senticosi (英)Manyprickle Acathopanax Root 別名五加皮、刺拐棒。
來源:為五加科植物刺五笳 Acanthopanax senticosus(Rupr.etMaxim。)Harms的根及根莖。
採制: 春、秋季採挖,去泥土,曬曬乾。
性狀:根莖結節狀不規則圓柱形,直徑 1.4~4.2cm;表面灰褐色,有皺紋;上端有不定芽發育的細技。根圓柱形,多分枝,常扭曲,長3.5~12cm,直徑0.3~1.5cm;表面灰褐色或黑褐色,粗糙,皮薄,剝落處顯灰黃色。質硬,斷面黃白色,纖維性。有特異香氣,味微辛、稍苦、澀。
化學成分 含刺五笳甙(eleutherosideA,B,c,D,E,F,G)和多糖等。
性味:性溫,味辛、微苦。
益氣健脾,補腎安神。用於脾腎陽虛、體虛乏力、食欲不振、腰膝酸痛、失眠多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