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度、趨同與人文發展--區域發展和西部開發戰略思考

制度、趨同與人文發展--區域發展和西部開發戰略思考

《制度、趨同與人文發展--區域發展和西部開發戰略思考》是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出版書籍,作者是蔡昉。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制度、趨同與人文發展--區域發展和西部開發戰略思考
  • 作者:蔡昉
  • 出版社: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02年3月28日
  • 定價:16 元
  • 開本:32 開
  • 裝幀:平裝
  • ISBN:7300040497
內容簡介,作者簡介,章節目錄,

內容簡介

傳統發展理論認為,資本積累是經濟成長的關鍵。基於這一認識,許多旨在縮小地區差距的發展政策都致力於提高貧困地區的資本積累水平。然而,大多數政府的地區發展戰略都未能成功地縮小地區差距。本書對以往的地區政策進行了反思,通過理論與經驗的分析,揭示了導致發達與不發達的更深層原因——貧困地區之所以長期陷於貧困的惡性循環,除了在人均收入、投資水平、效率上與發達地區存在差距外,在一系列人文發展條件上的差距更為重要。這些人文發展條件包括體現在教育和健康水平上的人力資本稟賦、資源環境條件、產品和生產要素市場的發育水平,以及其他制度因素。本書建議,正在實施的西部開發戰略,應該著眼於改變中西部地區的人文發展條件,消除其發展經濟能力上的貧困。

作者簡介

蔡昉 1956年生,北京市人。曾先後就讀於中國人民大學、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獲經濟學學士、碩士和博士學位;現任中國社會科學院人口與勞動經濟研究所研究員、所長,兼任農業部軟科學委員會及勞動和社會保障部專家委員會委員、中國人口學會和中國農業經濟學會常務理事。著有《中國的奇蹟:發展戰略與經濟改革》(合著)、《窮人的經濟學》等。現主要研究領域為人口與勞動經濟學、經濟成長問題等。

章節目錄

第1章 改革以來的地區差距
1.1 中國的區域:劃分與含義
1.2 改革前後的地區差距
1.3 區域差距的描述
1.4 東、中、西部地區差距
1.5 經濟成長理論
1.6 地區差距的決定因素
第2章 區域開發的制度分析
2.1 沿海與內地的“大關係”
2.2 跳躍式西進:“三線建設”
2.3 改革開放的地區傾斜戰略
2.4 地區發展政策:調整與反思
第3章 人文發展與趨同條件
3.1 區域增長的畫面
3.2 趨同與趨異
3.3 貧困的惡性循環
第4章 教育與區域趨同
4.1 教育作為趨同條件
4.2 教育水平的區域差異
4.3 什麼制約了教育的發展?
4.4 有效配置教育資源
第5章 營養、健康的生產率效應
5.1 營養的效率工資理論
5.2 衡量營養和健康回報
5.3 營養和健康的效率回報
第6章 人口轉變的區域差異
6.1 人口轉變的地區差異
6.2 人口健康水平的區域差異
6.3 生育率轉變的區域差異
第7章 資源與環境差異
7.1 真有富饒的貧困嗎?
7.2 邊緣化的生存
7.3 環境庫茲涅茨曲線
第6章 扶貧努力與西部開發
8.1 扶貧實踐的借鑑
8.2 貧困地區的趨同
8.3 扶貧戰略的效果
8.4 脫貧與勞動力轉移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