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兵 zhì bīng ㄓㄧˋ ㄅㄧㄥ,統轄軍隊。出自《管子·兵法》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制兵
- 拼音:zhì bīng
- 注音:ㄓㄧˋ ㄅㄧㄥ
- 性質:漢語辭彙
制兵 zhì bīng ㄓㄧˋ ㄅㄧㄥ,統轄軍隊。出自《管子·兵法》
兵制,就是軍事制度,現在稱為軍制,它包括武裝力量體制,軍事領導體制和兵役制度等方面的內容。兵制建設是我國古代國防的一個重要方面。...
清代的兵制,大體可分為旗兵與漢兵兩大類。旗兵是清朝入關前的原始兵制,漢兵則可分為綠營、鄉勇和新軍,其建立的時代,先後不同,多為前者破壞,而後者繼起。...
曹魏兵制指漢建安時代和三國時期,曹操軍事集團的兵制制度。曹魏軍隊的主力是中央軍,中央軍由分中軍和外軍。除了中軍與外軍,曹魏政權還有作為地方兵的州郡兵。....
我國至宋代,因宋太祖重文輕武,中央集權,內重外輕,杯酒釋兵權解除了邊疆將領的兵權,而且廢除了征兵制度,以致金兵入侵,不能抵抗,可見征兵制對國防之重要性。...
秦代兵制是在戰國時期秦國商鞅變法的基礎上形成和發展起來的。秦朝負責全國軍事行政的官吏為太尉,戰時隨時任命將軍統兵,秦有上將軍和前後、左、右諸將軍。軍隊可分...
軍事上主張變營務、設經略、制兵船、改炮台、編漁團。還有“保民”、“治河”、“籌海”、“籌邊”諸篇,是一份較為完整的改革方案。他在《救世要議》中...
漢朝(公元前206~公元220年),建立統一的中央集權的封建國家。其軍事制度繼承秦制,又有了新發展。主要分為西漢軍制和東漢軍制。漢軍分為京師兵和地方部隊,京師兵...
軍銜制是按照軍銜區別軍人等級的制度。軍銜制產生於15-16世紀的西歐國家,到17-18世紀,相繼為世界許多國家所採用。在現代,軍銜制成為世界上大多國家軍隊的重要制度...
十四卷。共分職官、食貨、都邑、宮室、國名、群禮、音樂、器服、雜記、喪制、兵制、刑法,災異、瑣征等十四門,分類輯錄戰國時期的典章制度,體例略如會要。...
20歲至30歲的男性公民必須服兵役,兵種不同,服役期限也不同,但期限最短的兵種也需要服役24個月。韓國對男性實行征兵制。韓國國軍各軍種兵役長度為:陸軍及海軍陸戰...
現役士兵按兵役性質分為義務兵役制士兵和志願兵役制士兵。義務兵役制士兵稱義務兵。義務兵服現役的期限為2年。志願兵役制士兵稱士官。...
中華民國(1912~1949)經歷了南京臨時政府、北洋政府、國民黨政府 3個時期。中華民國官制和軍制在各個時期依其所依附的國家和效仿的制度不同而改變...
各諸侯國建立了統一的軍隊,國君掌握軍隊的徵調大權,實行憑“虎符”發兵的制度。“虎符”符身虎形,一般為銅制,分兩半,有銘文。戰國時期秦國國君頒發給杜縣(今...
隋朝是中國統一的封建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國家重新建立、各民族進一步融合、經濟發展、國力強盛的時期,也是府兵制進一步完備並走向敗壞,軍事制度發生重大變化的時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