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益分析方法

利益分析方法是從利益的角度,社會歷史現象通過把握其本質和根源,透過各種社會主體的言論和行為把握其動因的方法。它是我們把握國內國際利益格局,正確制定戰略的十分重要的工具。利益分析方法在社會領域和人類歷史長河中具有普遍的適用性和有效性。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利益分析方法
  • 通過:社會歷史現象
  • 特點:適用性和有效性
  • 補充:利益分析方法是從利益的角度
利益分析方法的基本依據,利益分析方法的內容,利益分析方法的戰略地位和實踐價值,

利益分析方法的基本依據

在馬克思主義看來,認識世界主要不是為了解釋世界,而是改造世界,因此,馬克思主義非常強調理論與實踐的統一、世界觀與方法論的統一。正因如此,馬克思主義不僅重視利益理論,也非常重視利益分析方法。在他們看來,利益分析方法是深入把握社會事件的本質及其根源的方法,在進行社會革命過程中只有自覺地運用它才能掌握主動並取得成功。
那么,利益分析方法的基本依據何在呢?
(一)利益是歷史發展的基本動因的歷史觀,必然導致利益分析的方法論。
人類是具有高級神經系統的能夠進行理性思維從而能夠認識和改造客觀世界的高度社會化的生物。人類的自身機能需要必須首先解決吃穿住等問題,因此人類的物質生活資料的生產就構成了歷史的基本前提。在人類為了實現生存和發展所進行的物質資料的生產過程中,必然產生對物質產品的占有、支配和使用問題,從而形成產生、交換、分配、消費的方式和關係,產生錯綜複雜的物質利益關係,並經常發生利益衝突。為了調節人類這些利益矛盾和利益關係,社會逐步形成了相應的包括政治法律、宗教哲學在內的意識形態和包括政府、軍隊、警察、監獄等在內的社會上層建築機構。在階級社會中,各個階級和社會集團都力圖利用國家機器為自己服務,都力圖利用意識形態為自身的利益辯護,因此在人類社會不僅有經濟領域的鬥爭,還有思想文化領域和政治領域的鬥爭。人類為適應經濟發展的要求即社會生產力發展的要求,不斷適時地調整生產關係和變革上層建築,從而形成了歷史的演變過程。
這裡非常明確:第一,物質利益是生產力形成和發展的原始動因。第二,生產關係實質是物質利益關係,物質利益關係是人與人之間最基本的關係。生產關係的內容就是各個時期人們對產品的占有、分配、交換的物質利益關係,正是這些利益關係的不同及其演變形成了不同的利益差別、利益矛盾和利益對立。第三,物質利益是上層建築的最終動因。無論是政治的上層建築還是思想的上層建築,其形成和發展都根源於物質利益。因為政治鬥爭“歸根到底都是圍繞著經濟解放進行的。”(註:《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4卷,第247頁。)宗教也是如此,歷史上的宗教鬥爭“每次都隱藏著實實在在的現世利益”。(註:《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2卷,第526頁。)毫無疑問,在生產力和生產關係,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築這個社會基本矛盾運動中,自始自終貫穿著物質利益這一主線。物質利益既是社會基本矛盾運動的動力,又是社會基本矛盾運動的目的和歸宿,人類歷史的畫卷正是圍繞著謀取利益、實現利益而展開的。既然如此,把這種利益動力的歷史觀轉化為分析和觀察人類歷史社會的方法論,是很自然的。
(二)利益對於人們思想和行為的根源性和支配性,必然導致利益的分析方法。
馬克思說過:“人們奮鬥所爭取的一切和他們的利益有關”。(註:《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第82頁。)司馬遷也說過:“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管子·牧民》也指出:“國多財則遠者來,地辟舉則民留處。”這些話語準確無誤地反映了利益對於人們思想和行為的根源性和支配性,古代如此,現代和將來也是如此。“兩害取其輕,兩利取其大”,這不僅表現在商品選擇上,還表現在職業選擇,生產行業、生產品種的選擇,生產技術和生產方法的選擇以及方針路線政策的選擇,國家制度的選擇以及戰略的選擇上,而客觀對象的命運如何,是否受到歡迎,則取決於客觀對象滿足人們需要的程度。新的事物(包括產品、產業、工藝和方法)之所以取代舊事物,就在於它更適合人類的需要,能夠在較大的範圍和更高的程度上滿足人類的需要。
利益支配人們的行為,自然支配著人們的思想和言論。北京大學的學生到天安門廣場參加國慶活動時,之所以打著“小平您好!”的橫幅,我國的幹部民眾在新歷史時期之所以一再讚揚黨的政策好,其根本原因是鄧小平帶頭制定和推行的我黨的改革開放的政策,極大地增強了我國的綜合國力,極大地改善了人民民眾的生活。利益支配人們的思想和言論還有另外一種表現方式,即把真實的意圖和利益目的掩蓋起來,搞騙人把戲。在二戰中,德國軍隊在突然襲擊蘇聯之前,希特勒一再給史達林發去和平的電波,麻痹蘇聯的領導層。所有這些都是根源於利益。“兵不厭詐”,在軍事鬥爭中如此,在經濟生活中也是如此,在政治生活中也是如此。
利益也支配著由人們組成的各種社會群體。對於階級而言就是這樣,在階級鬥爭中,某一個階級的領袖犧牲了,但那個階級所進行的鬥爭是不會停止的,這是由他們的利益所決定的,除非社會條件得到了改造。對於國家也是如此,國家領導人的更替一般不影響其對外政策的性續性,這是由國家的利益決定了的。列寧在十月革命後就明確指出:“我國內外政策歸根到底是由我國統治價級的經濟利益和經濟地位決定的,這一原理是馬克思主義整個世界觀的基礎。”(註:《列寧全集》第27卷,第339頁。)
既然社會由人及其活動組成,而利益對於人的思想和言行具有支配性和根源性,由此自然引出利益分析的方法論。
(三)利益分析方法是在社會領域徹底貫徹唯物論的必然要求。
恩格斯指出:“舊唯物論在歷史領域內自己背叛了自己,因為它認為在歷史領域中起作用的糧神的動力是最終的原因,而不去研究隱蔽在這些動力後面的是什麼,這些動力的動力是什麼。不徹底的地方並不在於承認精神動力,而在於不從這些動力進一步追溯到它的動因。”(註:《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4卷,第244頁。)這個原因其實就是物質利益。而馬克思、恩格斯正是通過研究物質利益問題,才把唯物主義徹底貫徹於社會,創立了唯物史觀。恩格斯在《卡爾·馬克思》一文中對這一點作了概述。他說:“對萊茵議會辯論的批評,迫使馬克思著手研究有關物質利益問題,在這方面獲得了一些無論法學和哲學都不曾提供的新觀點。馬克思得出這樣一種見解:要獲得理解人類歷史發展過程的鑰匙,應當到黑格爾蔑視的‘市民社會’去尋找”。(註:《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6卷,第409頁。)還指出:“我在曼徹斯特異常清晰地觀察到,迄今為止在歷史著作中根本不起作用或者只起微小作用的經濟事實,至少在現代世界中是個決定性的力量,這些經濟事實形成了現代階級產生的基礎;這些階級對立在它們因大工業而得到充分發展的國家裡,因而特別是在英國又是政黨形成的基礎,黨派鬥爭的基礎,因而是全部政治的基礎……。當我們1854年春天在布魯塞爾再次見面時,馬克思已從上述原理出發,大致完成了發揮性的唯物主義歷史理論工作。”(註:《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1卷,第247頁。)恩格斯在這裡清楚不過地說明,深入研究社會的物質利益問題是他們發現和創立唯物史觀的重要契機,也是在社會歷史領域徹底貫徹唯物論的必然要求。

利益分析方法的內容

(一)要把握重大社會事件背後的階級和社會集團的利益根源。
利益問題既是重大社會事件的導火線,又是它的根本原因,因此,要把握重大社會事件的本質,除了了解事件形成和發展經過的事實外,更重要的是要把握它的利益根源,這樣才能不被它的假像所迷惑,把握到其本質、動因和發展的趨勢。二戰中,日本帝國主義企圖憑藉其實力對亞洲國家實行殖民統治,因而出兵侵略中國和東南亞各國,但卻打著“東南亞共榮”的口號。西方某些勢力不願看到中國社會穩步前進,日趨強大,想把中國政局和中國社會搞亂,但卻打著關心中國人民的人權和民主權利的口號。所以通過社會事件把握其利益根源,就能揭示其動機、目的,揭示事件的本質。
(二)各個階級和社會集團的利益是它在社會關係中的地位決定的。
一切重大社會事件都可以歸結到一定的階級和社會集團的利益,那么,其利益是由什麼決定的呢?是由其所處社會關係中的地位決定了的。任何政治制度經濟制度對當時各個階級、階層和社會集團的利益並非是完全均等的,一般而言取得政治統治的階級和社會集團獲得的利益最大。各個階級和社會集團在社會中的不同地位決定了它的基本態度。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世界力量出現了分化,形成了美蘇爭奪世界霸權的格局,在這種情況下我們為什麼認為廣大開發中國家即第三世界是反對世界霸權的主力呢?鄧小平同志對此作了精闢的分析:因為霸權主義的“直接受害的還是第三世界的國家和人民。這就決定了有切身利益的第三世界是真正維護和平、反對霸權主義的主力。這是不以人們的意志為轉移的,是第三世界所處的地位和切身利害關係決定的。”(註:《鄧小平文選》第2卷,第416頁。)鄧小平同志分析得很透徹,他運用的是馬克思主義的利益分析方法。
(三)分析利益格局是制定戰略的依據。
既然重大的社會事件的產生根源於一定階級和社會集團的利益,而它的利益是由所處的社會關係中的地位決定的,那么分析社會關係即整個利益格局是制定整個戰略的依據。
在30年代後期,由於抗日鬥爭的需要,國共實現了第二次合作。然而1941年發生了皖南事變,國民黨部隊槍殺新四軍七千多人,許多人士都斷言,國共合作的統一戰線就此完結。然而此時,中國共產黨人冷靜地分析當時國際國內的利益格局,認為蔣介石這種做法不符合中國人民的利益,必將受到全體中國人民的反對,同時它也不符合美、英在華和在亞洲的利益,因而也受到美英的反對和制約,因此據理進行鬥爭,就有可能使事情向著有利於中國人民利益的方向轉化。事實證明,中國共產黨人的判斷是正確的,皖南事變後,由於中國共產黨的努力,有效地壓制了國民黨的反共氣焰,維護了抗日統一戰線,從而維護了抗日大局,逐步實現了中共對抗日統一戰線的領導,為抗日戰爭的勝利奠定了政治前提。
(四)要根據社會事件對誰有利有害的性質和程度,決定我們的政策和策略。
社會主體倡導和策劃,以及實施任何事情都出於一定的利益動因,因此必須根據社會事件對誰有利以及利害的性質和程度來決定我們的政策和策略。1956年韓戰經過了幾年之後,雙方處於相持狀態,當時毛澤東同志分析敵我雙方的態勢,認為通過和談解決這場戰爭是可能的。因為美國在這場戰爭中已取勝無望,在整個戰局上我方略強於敵方,敵人集中兵力撼我整個防線不動,我衝擊敵方防線,其防線振動很大,而我國也不願意在這場戰爭中無休止地消耗下去。後來雖然經歷了談談打打的曲折過程,但最終美國的代表還是在停戰協定上籤了字。顯然毛澤東同志的估量是正確的。70年代初,中美建立外交關係,中美關係這二十多年來經歷了多次的波折,受時了幾次嚴重衝擊,在美國國會中經常有議員找中國的茬並提出種種的反華提案,然而中美關係總的來說是在發展著的。為什麼如此,究其原因就在於,美中有著巨大的共同利益。美中相互需要對方的巨大市場不說,在維護世界和平和發展尤其是亞洲的和平與發展上,以及在實現全球軍控、核技術不擴散上需要中國發揮建設性的作用。因為中國畢竟是有十二億人口的亞洲大國。

利益分析方法的戰略地位和實踐價值

怎樣看待利益分析方法的戰略地位和實踐價值?如果用一句話來表述,就是:利益分析方法是社會領域中最基本的認識方法和分析方法之一,是任何社會主體要有效地參與社會生活實踐必須運用的最基本的方法之一。
(一)利益分析方法是認識社會的十分重要的方法之一。
第一,利益分析方法是認識社會基本矛盾形成和發展的一把鑰匙。眾所周知,生產力之所以決定生產關係,並推動其發展(表述為生產關係一定適合生產力發展規律),經濟基礎之所以決定上層建築並推動它發展(表述為上層建築一定要適合經濟基礎及其發展規律),原因何在?就是社會成員的利益起決定作用的結果。因為生產關係不適合生產力發展,人們的利益就得不到實現和發展,最後必然損害到廣大社會成員的利益,這是廣大社會成員所不允許的。恩格斯說過:“透過各種偶然性為自己開闢道路的必然性,歸根到底仍然是經濟的必然性。”(註:《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4卷,第506頁。)這無疑是正確的,因為經濟發展是社會發展的基礎和條件,是廣大社會成員的利益所在。
另一方兩,生產關係,上層建築之所以對生產力、經濟基礎發生作用,也是通過利益而實現的。新的生產關係使人們日益實現自身的利益,就能喚起人們的生產熱情,從而推動生產力的迅速發展。相反,如果生產關係使人們日益陷入困境,就必然挫傷人們的積極性,使生產萎縮不前甚至受到破壞。上層建築對經濟基礎的作用也是如此,要是它維護舊的生產關係,損害廣大勞動人民利益,勢必阻礙經濟發展,若是它為新的經濟關係的確立和實施服務,給廣大民眾進一步發展利益提供了廣闊的前景,自然就促進經濟的迅速發展。可見,社會基本矛盾確實是在利益的基礎上發揮作用的,把利益方法作為鑰匙,才能對社會基本矛盾相互作用及其運動獲得深刻而又具體的理解。
第二,利益分析方法是深刻理解一系列社會現象的工具。人類社會現象是複雜的,有民族糾紛、階級鬥爭、社會革命等等,這些社會現象無疑與社會基本矛盾相聯繫,因此,用社會基本矛盾即生產力和生產關係、經濟基礎與上層建築之間的相互關係去說明在一定程度上是可以理解的。然而,社會基本矛盾是在利益的基礎之發生作用的,因此用利益去說明就更深刻、更徹底,更能抓住根本。例如各個階級內部矛盾、衝突、相互殘殺,民族社會中氏族集團之間的衝突和吞併,同一社會制度的不同國家之間的戰爭,僅僅從社會基本矛盾去分析是難以理解的。
當今國際社會另一個突出現象是蘇聯為首的華沙條約集團解散後,北大西洋組織沒有解散,反而向東發展,甚至向俄羅斯的周邊國家一帶擴張。有的人對此表示不可理解,其實這是事物發展的必然結果。美國之所以組織北大西洋組織,其目的就是要扼住蘇聯及其集團,捍衛並謀求全球的霸權利益。現在雖然華約解散了,蘇聯解體了,但俄羅斯仍是美國的潛在對手,是美國全球利益的主要競爭者和潛在威脅者。因此,美國的利益決定了不是解散北約,而是利用它來進一步扼住俄羅斯,實現自身在東歐一帶的利益和全球的利益,因此自然力主北約向東歐一帶發展。這就是前年美國不理會俄羅斯,自行轟炸波赫塞族以及新近又野蠻轟炸南斯拉夫迫其接受阿族自治的原因。俄羅斯前幾年也試圖通過實現親西方的外交政策,獲得西方的經濟援助,以及在解決國際爭端中使自己的主張得到西方的尊重,以便更好地與西方協調立場。實際上俄羅斯的願望一再落空,經援附帶苛刻的條件不說,西方在處理國際爭端中尤其是東歐事務中,經常把俄撇在一邊,甚至俄持反對意見也不理睬。所以,近年來在俄羅斯政府中出現了一種與西方交往中要捍衛俄羅斯利益的政治傾向。實際上這種事態的發展並不奇怪,美國國力超強,俄羅斯相差太大,所以美國依仗其力量主張北約要在北約之外使用力量,咄咄逼人,它怎么可能把國力已衰弱,但又是他軍事上的主要對手的俄羅斯作平等夥伴看待並加以扶持呢?顯然,利益分析方法是理解這一系列社會現象的一把鑰匙。
第三,利益分析方法是理解各種社會主體本性及其運行趨勢的重要法寶。社會主體是多層次的,有個人、家庭、宗族、村落、企業、地方群體、社會集團、民族、階層、階級、國家以及全人類等等。它們都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他們都由人所組成,其行為都根源於利益,受利益的支配和制約,而它們的利益是由其所處的社會地位所決定,因此利益分析方法是理解它們的本性及其運行趨勢的重要法寶。利益分析方法在判斷個人、階級上是有效的,在分析和判斷國家上也是有效的。舊中國的國家政權是封建買辦階級的國家政權,作為帝國主義的附庸,決定了他們在政治上不可能徹底維護本國和本民族的利益,對內不可能不盤剝廣大勞動人民。新中國是勞動人民掌握著國家政權的國家,它對外自然不屈服於資本主義大國的壓力,維護本國的利益,對內維護廣大勞動人民的利益。所以,在改革開放的條件下,政府反覆強調改革的措施和方案必須反映絕大多數人的意願,照顧到絕大多數人的利益,並考慮到絕大多數人的承受能力,這都是自然的。因為掌握著國家政權的階級和社會集團決定了國家的性質及其行為傾向。
(二)利益分析方法與其它方法的關係是一般與特殊、內容與形式的關係。
第一,利益分析方法與階級分析方法是一般與特殊的關係。階級分析方法是利益分析方法的具體運用。利益分析方法就是從利益的角度探求社會事件根源的方法,它把握了事物的利益根源之後反過來就可以預見它的發展趨勢。這種方法在階級社會中的運用,就是分析各個階級在生產關係中的地位以及它們與現存制度的利益關係,從而預見他們對現制度的政治態度和思想觀點,從而形成了階級分析方法。階級分析方法在階級社會中很有效且非常重要。階級分析方法之所以有效,就是它貫徹了利益分析方法,把握了各個階級的利益所在,從而預見他們基本的政治立場和基本的傾向。階級分析方法之所以重要,就是舍此很難解決階級的政治戰略問題。階級分析方法適用於階級社會,利益分析方法適用於人類社會的始終。而且在階級社會中,在個別地方、個別事件如同一階級內部的利益矛盾,階級分析方法不一定適用,但利益分析方法卻是普遍適用。
第二,利益分析方法與因果法具有同一性,兩者的關係是內容與形式的關係。利益分析方法本質上就是從社會現象探求其原因的方法,它與因果法是一致的。雖然因果法適用自然界、人類社會和思維領域,而利益分析方法只適用於人類社會,但利益分析方法在社會領域有著特殊的功能,它是社會領域中探求社會現象根本原因的最基本亦即最重要的方法。其道理很簡單,因為利益是人們的基本動因,而社會由人所組成,不用利益分析方法是很難把握到社會事件形成和發展的原因的。
第三,利益分析方法為從社會存在看社會意識的方法提供進一步的支持。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是歷史唯物論的基本原理。這一原理轉化為方法論就是從社會存在看社會意識,從社會存在的變化去理解社會意識的變化。換句話說,就是社會意識的變化要從社會存在的變化中去追溯根源。那么,利益分析方法與之是什麼關係呢?利益分析方法為之提供了可以依託的基礎和依據。眾所周知,社會利益關係的變化必然引起上層建築包括社會意識的變化。為什麼會如此,因為前者決定後者,後者要為前者服務。社會存在之所以決定社會意識其根源在於利益對於思想的根源性和支配性。正因為如此,馬克思說過:“‘思想’一旦離開‘利益’,就一定會使自己出醜。”(註:《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第103頁。)可見,用利益分析方法去審視社會存在即人們的物質利益關係決定社會意識即人們的思想觀念,這是自然的。
第四,利益分析方法為歷史唯物主義方法提供了理解社會現象的指導線索。歷史唯物主義方法不脫離歷史事件,從而避免了脫離實際的唯心主義抽象。然而這種方法如果僅僅停留在現象的羅列上,就把握不到事件的本質。因此,歷史主義方法需要利益分析方法作為其輔助的工具,幫助其揭示事件的內在利益根源,並把事件發生的各種現象串連起來加以理解,從而把握其脈絡及其本質。所以,利益分析方法是把各種現象按其內在關係串連起來加以理解的基本線索和基本的工具。它與歷史主義方法是相輔相成的關係。
(三)利益分析方法在社會各個領域和各個學科中都有廣泛的適用性。
利益問題貫徹於人類社會的各個領域,因此利益分析方法當然適用於社會的各個領域,並被各門具體的社會科學廣泛運用。例如在刑事偵察中常常運用利益動因的分析方法來尋找作案的對象和分析案件的脈絡,以及對案件的性質作出判斷。在經濟領域,制定行業政策、產業政策和進行資源配置過程中,也需要運用利益分析的方法,因為利益是經濟調控的重要槓桿。在政治領域,確立政黨制度、國家制度,制定民族政策、幹部政策等等都離不開利益分析方法。正確處理國家間的關係離不開利益分析方法。就是做思想工作也離不開利益分析方法。
利益分析方法對普通老百姓而言,是需要的。因為人與人的關係,最本質的是利益關係。作為生活在社會上的人總是與他人以及整個社會發生關係,因此任何言行都對他人發生影響,如不正視利益問題,講話和做事很容易傷害到他人的利益和感情,肯定是要碰壁的。當然作為一位企業家、商人更需要重視顧客的利益,因而更需要利益分析方法了。至於對於掌握著一定的社會權力,領導著一個國家一個部門,肩負著調控社會,組織人們進行經濟建設的政治家們和領導幹部更是不用說了。
綜上所述,利益分析方法在社會科學的方法論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它是社會領域中最基本的方法之一。在改革愈深入,開放愈擴大,國際上政治經濟文化交流日趨勢頻繁,全球力量在不斷地分化和組合的今天,利益分析方法的重大作用就更加日益明顯了,因此更需要自覺地掌握它和運用它。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