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虎丘山寺》是明代詩人王鳴雷創作的一首七言律詩。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別虎丘山寺
- 作者:王鳴雷
- 創作年代:明代
- 作品體裁:七言律詩
《別虎丘山寺》是明代詩人王鳴雷創作的一首七言律詩。
《別虎丘山寺》是明代詩人王鳴雷創作的一首七言律詩。作品原文老去別山如別世,三觀四看未能忘。鹿行僧徑眉毛淨,虎印經台爪掌香。疏紙不堪書越絕,齋燈豈為薦吳亡。他朝若憶此山寺,一百八聲鐘最長。1作者簡介王鳴雷: 明末清初廣東番...
答王百穀虎丘送別 《答王百穀虎丘送別》是明代詩人洪恩創作的一首五言律詩。作品原文 林棲同倦鳥,山寺晚鐘殘。霜涸秋潭冷,風疏夜磬寒。榻方懸半偈,錫更指長乾。嘗就浮丘聽,難禁別鶴彈。作者簡介 洪恩, 明僧。應天府上元人,俗姓黃,字三懷,一字雪浪。年十二出家,居長乾寺。有《雪浪集》。
虎丘又稱海涌山,東晉司徒王珣與弟司空王珉於劍池兩側建別墅,後舍宅為寺,名虎丘寺,寺宇沿山而築,“寺中藏山”為其一大特色。虎丘後山有“虎丘後山勝前山”之說,現存青石小橋、石牌坊、湖石假山。虎丘山風景名勝區先後被評為全國首批十佳文明風景旅遊區示範點,全國文明單位。1996年,被省政府批准為省級風景...
《題虎丘西寺》是唐代張祜創作的詩詞。原文 囂塵楚城外,一寺枕通波。松色入門遠,岡形連院多。花時長到處,別路半經過。惆悵舊禪客,空房深薜蘿。作者簡介 張祜(782?—852?),字承吉,清河(今屬河北)人,出生於清河張氏望族,家世顯赫,人稱“張公子”。初寓姑蘇。元和、長慶間,深受令狐楚器重。令狐...
《虎丘寺》是明代王稚登創作的一首七言絕句。作品原文 橋外行人聽暮鐘,寺前楊柳落秋風。白公堤上黃花酒,片片青旗山影中。作者簡介 王稚登(1535—1612),字伯轂,先世江陰(令屬江蘇省)人,後移居蘇州。十歲能詩,曾就教於文徵明,明嘉靖末,游京師,為國子監生,萬曆年問曾召修國史,擅長書法,詩多為...
虎丘寺農民起義舊址位於河南省開封市杞縣城南12公里邢口鎮邢口村東北隅。虎丘寺創建年代不詳,清康熙七年重建。民國時毀壞,後經海昌和尚募捐化緣重建中殿,現僅存山門、中殿和圍牆。山門和中殿為青磚灰瓦硬山頂,中殿出前廈有明柱兩根,寺院面積463平方米。這裡是紅色旅遊聖地,同時也是愛國主義教育的基地。地理位置 ...
虎丘公園在蘇州古城的西北,座落在虎丘山上。虎丘山古稱海涌山,又名海涌峰。傳說遠古時期蘇州為茫茫大海,虎丘山是從海里湧出的一個小小島嶼,後來滄海變良田就成為一座小山,山高34.3米。虎丘公園的虎丘山寺正山門外,有一座隔河照壁,牆上有四個大字“海涌流輝”,說明的就是虎丘山與大海的淵源關係。...
11.荇(xìng)藻:兩種水草名。這裡用以形容月光下樹的枝葉影子。蘇軾《記承天寺夜遊》:“庭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橫,蓋竹柏影也。”12.劍泉:在虎丘千人石下,相傳為吳王洗劍處,又稱劍池。13.千頃云:山名,在虎丘山上。另有山有上亭子,名為千頃雲的說法。天池:山名,又名華山,在蘇州闡...
《虎丘山作》是明代區大相創作的一首詩。作品原文 涉江數百里,歷覽苦未厭。飲水過南零,採茶入陽羨。茲山隱平陸,彩翠揚芳甸。周峙轉綠疇,環流伏昏塹。近矚俯長洲,遠眺紆吳峴。靈閟跡多幻,精韜形屢變。虎踞丘藏金,龍去泉沉劍。崖坼澗無底,海涌流常濺。觸耳易駭聞,寓目非常見。且娛耳目玩,孰...
⑸荇藻:兩種水草名。這裡用以形容月光下樹的枝葉影子。蘇軾《記承天寺劉公夜遊》:“庭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橫,蓋竹柏影也。”⑹劍泉:在虎丘千人石下,相傳為吳王洗劍處,又稱劍池。⑺千頃云:山名,在虎丘山上。天池:山名,又名華山,在蘇州閶門外三十里。此句說千頃雲得天池等山作為它的几案。...
《虎丘寺路宴》是唐代詩人劉禹錫創作的一首五言古詩。作品原文 虎丘寺路宴 青林虎丘寺,林際翠微路。立見山僧來,遙從鳥飛處。茲峰淪寶玉,千載惟丘墓。埋劍人空傳,鑿山龍已去。捫蘿披翳薈,路轉夕陰遽。虎嘯崖谷寒,猿鳴松杉暮。徘徊北樓上,海江窮一顧。日映千里帆,鴉歸萬家樹。暫因愜所適,果得...
虎丘山風景名勝區中最引人入勝的名勝古蹟便是被傳為吳王闔閭墓的劍池。從千人石上朝北看,“ 別有洞天”圓洞門旁刻有“虎丘劍池”4個大字,渾厚遒勁,為唐代大書法家顏真卿獨子顏頵所書。圓洞內石壁上另刻有“風壑雲泉”,筆法瀟灑,傳為宋代四大書法家之一米芾所書。崖左壁有篆文“劍池”二字,傳為大...
歧隴山位於蓮下鎮程洋崗東面,又稱虎丘山、鳳山,高250米,周1000米,因形似蹲虎,與蘇州虎丘山相仿而得名。景觀簡介 山上奇石異樹,佳境怡人。如“鳳吹疊石”、“曲水流觴”、“蛤蟆攔路”、“擊鼓傳音”等景點。山上有多處摩崖石刻。附近的鳳嶺古港,是後宋時期潮州對外貿易運輸的重要港口。歷史沿革 歧隴山...
虎穴寺(Taktshang Goemba)是不丹國內最神聖的佛教寺廟,被譽為世界十大超級寺廟之一。 地理位置虎穴寺坐落在Paro山谷中3000英尺高的懸崖壁上。傳說中的第二位佛,蓮花生大師騎虎飛過此地,曾在一處山洞中冥想,就是現在的虎穴寺,讓此地成為佛教教化之地。基本簡介 虎穴寺建於1692年,一場大火之後寺廟損壞嚴重,於...
蘇州雲岩寺塔位於江蘇省蘇州市虎丘山上,俗稱虎丘塔,有“先見虎丘塔,後見蘇州城”之說。蘇州雲岩寺塔建於五代後周顯德六年(959年),落成於北宋建隆二年(961年)。蘇州雲岩寺塔是一座八角形仿木結構閣樓式磚身木檐塔,共7層,高48.2米。塔身由外壁、退廊、塔心三部分組成。蘇州雲岩寺塔為唐末、五代...
曇諦,(347~411)又稱支曇諦。俗姓康。先祖為康居國人,漢靈帝時來華,遇亂,移居吳興。十歲出家,所學無師,博聞強記,遍覽內外典籍。嘗入吳之虎丘山寺開講禮、易、春秋及法華、大品般若、維摩等經,又善文翰,集為六卷。後歸返吳興,入崑崙山潛修,凡二十餘載。東晉義熙七年五月示寂,世壽六十五。
石湖與上方山,交相輝映,遙望風景如畫,尤以山巔寶塔更為山水增色,明代袁宏道游上方山後,將它與虎丘山相比,認為“虎丘如冶女艷妝,掩映簾箔,上方如披褐道士,丰神特秀”,南宋范成大歸隱石湖,也認為凡游吳而不至石湖,不登行春:“則與未始游者無異”蘇州在農曆八月十八日子時到石湖觀賞“石湖串月”勝景習俗...
2010年5月26日,智者寺復建工程正式奠基。2015年1月7日,智者寺舉行了隆重的開光儀式。寺院布局 清末民初 智者寺北靠龍山,南接羅店鎮,東倚虎丘山,西臨獅子山。寺前還有發源自金華山脈主峰於西玉壺經鹿田而下的清澈溪流經過,其小環境甚佳,可謂風水寶地。既穩風,又開陽,且朝向好,日照充足,是居住、建寺...
十七歲,剃髮於虎丘山寺明覺大師。二十歲,從講師受具足戒。後來,仗策遠遊,遍參知識。跋涉山河,餐風露宿。脅不至席三十餘年,足跡所至半個天下。世出世書,融會貫通,瞭然奧旨。內著慈悲,外嚴戒律。“像若彌勒,心若寒潭,聲若洪鐘,口若懸河,靜慧玄朗,名傾海內”(《紫柏尊者全集》卷首《紫柏老人圓中...
漸二教外立不定教成為三教)。後來僧亮、僧宗都配合“涅盤五味”,來區分如來一代教法。劉虬更綜合各說把如亞代教法大別作頓、漸二教,更於漸教中立五時七階。此外,虎丘山籍師、宗愛法師,雖事跡不詳,然而他們的教判都以《涅盤經》闡明法身常住為漸教的究竟,可以推定也是涅盤師。(林子青)
佛慧寺位於含山縣清溪鎮南郊之蒼山腳下,周圍皆有清溪河水環繞,獨南面一橋通陸,古稱荷葉地。始建於唐,《高僧傳》五燈會元記載:南宋年間,高僧紹隆禪師9歲在佛慧禪院出家,原籍含山,俗姓周,16歲受戒後,參訪長蘆、圓悟兩大禪師而開悟,房禪門臨濟宗第十五世祖師。聲名大振 中年至蘇州虎丘山興建寺廟,弘揚...
此外,虎丘山籍師、宗愛法師,雖事跡不詳,然而他們的教判都以《涅槃經》闡明法身常住為漸教的究竟,可以推定也是涅槃師。道生的見解 道生的涅槃佛性論,另有兩個引人注目的觀點,即佛性本有說和頓悟成佛說。據《高僧傳》載,道生曾著《佛性當有論》,此文已佚,內容不詳,後世學者據此論題而以為道生主張佛...
該曲開頭的“山藏白虎”是指蘇州西北的虎丘。相傳吳王闔閭死後就葬在這裡,三日後,“白虎蹲踞其上,故名虎丘”。以虎丘為題材的作品,往往發思古之幽情,寫興亡之感嘆。“雲藏寺”說的是虎丘山寺的風光。蘇軾曾在此寫過一篇《虎丘詩》:“東軒有佳致,雲水麗千頃”,梵宇入雲、寶塔聳霄的虎丘寺被“千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