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橋鎮

別橋鎮

別橋鎮位於溧陽市北部,被稱作是溧陽的“北大門”。別橋東臨長盪湖,北接金壇市,屬半圩區半丘陵地貌,為茅山革命老區,是國家生態鎮、江蘇省文明鎮、江蘇省衛生鎮。

別橋原名甓(意:磚)橋,古稱甓溪渡,因古代用磚砌橋而得名。隋朝大業末永世(溧陽舊名)縣令達奚明,疏浚涇瀆大河(今丹金溧漕河)今別橋段,“甓甃兩岸加其固”(《溧陽縣誌》,用磚砌加固兩岸堤埂),並在河上架橋,稱為甓橋。1949年後以方言諧音字,簡稱為別橋。1985年撤鄉設別橋鎮。

別橋鎮的行政區劃經過了幾輪調整,現在的鎮域面積有112.65平方千米(2017年),總人口67543人(2017年),下轄18個行政村、2個居委會。別橋鎮自古就是交通樞紐,今天的別橋更是擁有四通八達的快速水陸交通網路。依託區位優勢,積極發展工業園區建設,全鎮工業經濟逐步形成了以綠色建築、電梯、工業型材和通用航空為主導的四大產業體系。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別橋
  • 外文名稱:BieQiao Town
  • 別名:甓橋
  • 行政區類別:鎮
  • 所屬地區:華東
  • 政府駐地:別橋集鎮
  • 電話區號:0519
  • 郵政區碼:213300
  • 地理位置:江蘇省溧陽市
  • 面積:112.65平方千米(2017年)
  • 人口:67543人(2017年) 
  • 氣候條件:亞熱帶季風氣候
  • 著名景點:長盪湖、塘馬水庫、耕瀆廬
  • 機場:常州奔牛機場、南京祿口機場
  • 火車站:寧杭高鐵溧陽站
  • 車牌代碼:蘇D
工業經濟,溧陽無人機產業園,別橋工業園,北郊工業園,農業發展,集鎮建設,社會事業,歷史文化,休閒旅遊,別橋原鄉田園綜合體,江蘇省特色田園鄉村——塘馬村,別橋名人,地圖信息,

    工業經濟

    別橋鎮依託現有園區優勢和江蘇省無人機特色小鎮建設契機,不斷拓寬招商引資渠道,做優招商引資環境,做善招商引資服務。在加快載體建設,最佳化投資硬環境的同時,全力做好項目跟蹤、項目服務工作。全鎮現有工業園區2個,工業企業336家,已形成以無人機產業為先導的智慧產業和裝備製造業,全鎮工業經濟持續健康發展。2018年,GDP57.75億元,工業總產值102.88億元,工業銷售收入102.2億元,利稅總額12.78億元,工業投入26.7億元,淨增私營企業100家,淨增個體工商戶124家,財政總收入2.94億元,第三產業增加值20.06億元。

    溧陽無人機產業園

    別橋鎮依託通航特色小鎮的規劃和天目湖通用機場建設的契機,率先推進無人機產業的集聚。2018年6月29日,江蘇省發改委正式命名為別橋無人機小鎮,是省內唯一、國內第一的無人機特色小鎮;2018年7月24日,園區入選江蘇省第二批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示範基地名單。
    溧陽無人機產業園項目儲備充足,已集聚了20多家無人機研發、製造企業,擁有了漢和、東翼等業內知名企業;硬體搭建全,獲東部戰區全國唯一真高500米,半徑3公里無人機訓練空域,新建近8000平方米無人機企業孵化器,儲備2萬平方米的標準廠房,配備無人機試飛跑道;產業氛圍濃,先後舉辦中國無人機系統峰會、中國無人機低空安全綜合主題活動,創辦了全國無人機刊物《無人機視界》。

    別橋工業園

    別橋工業園規劃總面積18平方公里,其中工業用地12平方公里。園區主要由東區的綠色建築產業和西區的電梯產業和裝備製造產業組成。自2007年啟動以來,已有30餘家企業進駐。2015年,盈德機電、金久科技、鑫林鋼鐵等知名企業入駐別橋工業園。

    北郊工業園

    別橋鎮北郊工業園於2003年經市政府批准設立,工業園總規劃面積2.15平方公里,地理位置與江蘇中關村接壤,是別橋鎮的南大門,重點發展冶金及工業型材產業。園區依託丹金溧漕河、中河、常溧高速等交通區位優勢,構建以工業型材加工產業為主的特色園區。

    農業發展

    別橋鎮屬典型的江南魚米之鄉,境內生態良好,村莊環境秀美,是優質糧油種植和高品質水產品養殖基地,盛產優質稻米、魚、蝦、螃蟹等。別橋鎮積極發展現代農業、高效農業、設施農業,農業規模化、產業化水平逐步提高,已形成了別橋原鄉、海斌農機、溧湖有機米、滿喔香生態米等一批農業知名品牌。現全鎮高效設施農業面積3.6萬畝,其中高效種植面積2.2萬畝,高效設施漁業面積1.4萬畝。水利項目重點工程建設順利推進,2018年共完成泵站改造31座,高標準農田建設5000畝;完成塘馬濕地橋樑及棧道建設。塘馬水庫“美麗庫區、幸福家園”一期工程開工建設。
    水鄉春意水鄉春意
    村莊一角村莊一角

    集鎮建設

    別橋集鎮配套功能完善,新集鎮建設與老集鎮改造同步推進。2015年實施重點地塊開發工程,有序推進行新鎮區商住地塊、農貿市場開發建設以及農民公園綠化工程建設,重點實施集鎮功能配套工程、綠化工程、亮化工程,進一步增強新鎮區綜合服務功能。環境衛生長效管理機制
    別橋鎮體育館別橋鎮體育館

    社會事業

    別橋鎮堅持把改善和保障民生作為最大追求,認真落實各項民生政策,讓發展成果惠及民生。加大對教育事業投入,進一步改善全鎮辦學條件,常州科技經貿技工學校溧陽長盪湖校區,已正式對外招生。民眾文體活動蓬勃開展,深入開展民眾喜聞樂見的文體活動,做好“三下鄉”工作,通過組建書畫、拉丁舞、木蘭拳、馬燈等協會組織,豐富文體娛樂活動。深化“平安別橋”、“法制別橋”建設,社會綜合治理工作得到加強。現有中專1所,中學2所,國小4所,文化館站1所,體育館1個。
    全民健身月啟動儀式全民健身月啟動儀式
    全民運動會全民運動會

    歷史文化

    別橋鎮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古往今來,人才輩出、人文薈萃。別橋馬家,在明代以“一門七進士、叔侄兩解元”著稱,但其在封建帝王統治下的多舛命運,又讓後人感慨不已。溧陽家喻戶曉的名人馬一龍,既是文學家、書法家、農學家,又是享有盛名的才子、孝子,著有描寫當時風土人情、故事笑話的《玉華子遊藝集》和我國農業生產一部重要的專著——《農說》,他是書法“梅花體”的代表人物。清順治十八年,別橋馬家的馬世俊高中狀元,是溧陽歷史上唯一的本土狀元。和馬家相關的“一龍井”、“瑪瑙竹葉依門石”和《重修廣惠庵碑記》都是文物保護單位。
    淳化閣帖淳化閣帖
    別橋鎮擁有省級文保單位《淳化閣帖》石刻,《淳化閣帖》是宋太宗於淳化三年(992年)將宮中秘閣所藏的精品書法作品製成的拓本,是我國歷史上第一部大型名家書法集帖,被世人稱作“法帖之祖”。《淳化閣帖》共十卷,分為帝王、名臣、名家和王羲之、王獻之作品。現存的《淳化閣帖》刻石全國僅三套,別橋鎮的石刻展示館主體工程已完工。
    狀元馬世俊狀元馬世俊
    賢人馬一龍賢人馬一龍
    別橋鎮是紅色熱土,1941年11月28日,著名的抗日戰鬥塘馬戰鬥就發生在別橋鎮塘馬村周邊,這是我新四軍在蘇南與日作戰中規模最大最為殘酷的一次戰鬥,羅忠毅、廖海濤等270餘名指戰員在戰鬥中犧牲,羅忠毅被評為100位為新中國成立作出突出貢獻的英雄模範人物之一,2014年9月,羅忠毅、廖海濤雙雙被收錄於全國第一批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體名錄中。
    近年來,別橋鎮致力於文化名鎮的開發與建設,秉承本鎮豐富的歷史文化資源,保護、傳承好文化遺存,重點打造《淳化閣帖》石刻文化、馬家村“金馬玉堂”名人文化、“塘馬烈士紀念園”紅色文化、“塘馬水庫”濕地文化、長盪湖航空文化、“耕瀆廬”園林文化、浪圩古村文化和民間傳統文化八大文化名片。

    休閒旅遊

    別橋原鄉田園綜合體

    2016年,別橋鎮根據溧陽“全域一體、全國一流”的旅遊發展目標與發展休閒經濟部署,依託塘馬水庫區域半平原、半丘陵地貌,開發建設別橋原鄉旅遊項目。項目規劃總面積21.5平方公里,規劃編制了原鄉美田、浪漫櫻花、鮮果美林、炫彩花田、濕澤野趣、水庫觀光、田園谷香、原鄉花海、稻夢空間、英雄壯歌10個主題板塊。原鄉景區現已成功舉辦了花海音樂節、油菜花觀光節、櫻花觀光節和採摘節。體旅融合,成功舉辦別橋原鄉徒步大賽、國際半程馬拉松等賽事,吸引了大量的遊客,原鄉品牌知名度日益提升。

    江蘇省特色田園鄉村——塘馬村

    2017年,別橋鎮塘馬村被納入江蘇省特色田園鄉村首批試點村,以“文藝塘馬,睦鄰原鄉”為主題進行建設。通過租用村民閒置房屋進行裝修、改造,打造了諸多兼具公益和經營類的項目,有“美音梨園”戲曲工作室、“百合文苑”寫作工作室、“水墨稻原”書畫工作室、“本鄉本土”民間文藝家協會工作室和“望星空養智院”設計工作室以及“以茶代酒館”、“看菜吃飯館”等。開辦了鐵軍紅色學校、美音戲曲學校、儺鄉民俗學校,以及鄉村振興學堂、如意小食堂等。開闢“我家自留地”模組,流轉農戶土地分割招租,聘請村民當“田園管家”,為城市人群提供新鮮、優質、放心蔬菜。
    此外,還可游“浪圩古村”,浪圩古村現有200戶1.5萬平方米建築,大部分於民國前後建成,是溧陽保存體量最大最完整的古村落。古老的龍溪河靜臥村旁,一條條橫貫東西的巷道皆由碎塊青石鋪就而成,一排排老屋排列在巷道兩側,斑駁牆面上依稀可見的文字記錄了歲月的痕跡,依門石上精美的石刻見證了祖輩的文化,推開一扇扇厚重的木門猶如打開了歷史塵封的記憶;可訪“私家園林”,座落在別橋古瀆的“耕瀆廬”是一家私人仿古園林,藏有書畫、奇石、紅木等藝術佳品,園內亭台樓閣,雕樑畫棟,曲軒迴廊,匠心獨具,盡顯江南風韻。園林主人將中華傳統文化、普世價值觀融入到園林的整體建築和布局之中,其內涵閃耀著人生智慧的光芒,走進“耕瀆廬”,既是走進了一個雅致園林,更是走進了一個精神樂園;還可品“長盪湖鮮”,別橋地處煙波浩淼的長盪湖畔,長盪湖水質清新、水草豐茂,盛產螃蟹、魚蝦、螺蜆等水產品,享有“一斛水中半斛魚,日出斗金夜斗銀”之美譽。

    別橋名人

    現任全國政協副主席馬培華,原吉林省委書記王雲坤,生物分子簇研究專家、“茶葉之父”王志遠,香港科技大學教授、國家“千人計畫”引進人才、美國塑膠工程師協會會士高福榮,中科院數學與系統科學研究院副院長、研究員、 數學家葛力明,國家一級演員、“梅花獎”得主史敏(又名史依弘),青奧會、亞運會冠軍沈鐸。贊!

    地圖信息

    地址:別橋鎮

    地圖信息

    打開百度地圖查看詳情

    反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