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三子》是宋代詩人陳師道所作的一首五言古詩。詩人用樸實無華的語言,刻畫了分別之時三個孩子的不同狀況以及詩人的感受。詩中刻畫描寫、敘述與感慨雖然簡短,但至深的骨肉之情含蓄其中,語短情長,感人肺腑。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別三子
- 創作年代:宋代
- 作品體裁:五言古詩
- 作者:陳師道
- 作品出處:《後山先生集》
作品原文,注釋譯文,詞句注釋,白話譯文,創作背景,作品鑑賞,文學賞析,名家點評,作者簡介,
作品原文
別三子1
夫婦死同穴2,父子貧賤離。
天下寧有此3?昔聞今見之!
母前三子後,熟視4不得追5。
嗟乎胡不仁6,使我至於斯7!
有女初束髮8,已知生離悲;
枕我9不肯起,畏我從此辭。
大兒學語言,拜揖10未勝衣11;
喚“爺我欲去!”此語那可思!
小兒襁褓12間,抱負有母慈13;
汝哭猶在耳,我懷人得知14!
注釋譯文
詞句注釋
- 三子:指陳師道的二子一女。
- 死同穴:死後同葬墓穴,意謂只有死後才能在一起。
- 寧有此:難道有這種夫婦父子不能相保的事?
- 熟視:久久凝視。
- 不得追:不能追回。
- 胡不仁:意謂老天為何這樣無情。
- 至於斯:淪落到這種境況。
- 束髮:古代男孩成童時束髮為髻,故以束髮為成童的代稱,一般指十五歲以上。這裡指女兒剛剛十五歲。
- 枕我:意為拉著我。
- 拜揖(yī):叩頭作揖。
- 未勝衣:不能穿戴成人的衣冠,意謂年紀幼小。
- 襁(qiǎng)褓(bǎo):背負小兒所用的布兜。
- 抱負有母慈:有慈愛的母親背抱。
- 我懷人得知:我的心情誰能知道?
白話譯文
夫妻到死才能同葬一墓穴,父子生活貧困不得不分離。
天下難道真有這種傷心事?過去只聽說今天親眼見到。
母親在前三個子女跟在後,眼望著他們卻不能去追隨。
可嘆老天為何這樣不仁慈,使我走到這步悲慘的田地!
有個女兒剛剛束髮成兒童,已懂得人間生離死別之悲。
躺在我懷裡總也不肯起來,害怕我從此永遠離開他們。
大兒咿咿啞啞剛學會說話,還不能穿衣不會行禮作揖。
叫一聲“爹呀,我就要走啦”,這話聽起來實在令人痛心。
小的這男孩還在襁褓之中,有慈母抱在懷中形影不離。
你的哭聲還縈繞在爹耳中,我心裡的悲痛世人誰能知道?
創作背景
宋神宗元豐七年(1084年),陳師道的岳父,山東東平人郭概由朝清郎調任提點成都府路州狄。由於他生活貧困,無力贍養家室,於是便讓他的妻子和一女二子隨外祖父入川就養,自己則留下來侍奉老母。這首詩便是陳師道在臨別時為表達不忍離別的悲痛之情所作。
作品鑑賞
文學賞析
《別三子》一詩描寫一家人迫於貧賤,父親和子女分離時的慘景。第一句“夫婦死同穴”不能從字面上理解。《詩經》有“谷則異室,死則同穴”之句,這裡字面用第二句,而意義則用第一句,才能和下一句“父子貧賤離”意義連線,並且與第四句“昔聞今見之”互為呼應。從第五句到詩的結尾,都是寫的母別三子的情景:母親在前,三子在後,呆呆地看著母親又不敢追上去,寫出無限的辛酸。第八句中的“我”字指詩人陳師道,作為父親,卻要使一家人分居兩處,真是極人生的慘事。以下分寫三個子女:有女初束髮,已知生離悲;枕我不肯起,畏我從此辭。大兒學語言,拜揖未勝衣;喚“爺我欲去!”此語那可思!小兒襁褓間,抱負有母慈;汝哭猶在耳,我懷人得知!
全詩共二十句,分為兩個部分。前八句總敘離情,抒寫自己因家境貧賤,不得已忍痛與親愛的夫人和三個年幼的子女分別,同時也表達了對上天不仁、世道不公的悲憤。後十二句分句描述三位子女臨別時的情態,揭示詩人內心的無限傷痛。在這首詩中,詩人著力抒寫夫婦、父子的離別痛苦,語言平淡質樸,情真意摯,細節真實,生離死別的慘痛情狀如在目前,體現了他“寧拙無巧,寧朴無華”的詩歌風格。
名家點評
清代潘德輿《養一齋詩話》:此教詩沛然至性中流出,而筆力沉摯又足以副之,雖使老杜復生不能過。
作者簡介
陳師道(1053—1101年),字履常,一字無己,號後山居士,彭城(今江蘇徐州人)。曾任太常博士、秘書省正字。詩學黃庭堅,為江西派重要作家之一。一生窮困潦倒,為苦吟詩人,有“閉門覓句陳無己’’之稱。抒寫夫妻、父子之情的作品,感情真切,出語自然。亦能詞,多寫男女之情,或為詠物、酬唱之作,較少用典。著有《後山先生集》。